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47)
2023(17378)
2022(14956)
2021(14386)
2020(11693)
2019(27413)
2018(27417)
2017(51706)
2016(28237)
2015(32170)
2014(32263)
2013(31597)
2012(28788)
2011(26197)
2010(26521)
2009(24225)
2008(23843)
2007(21036)
2006(18598)
2005(16588)
作者
(79962)
(66719)
(65821)
(62985)
(42058)
(31820)
(29920)
(26230)
(25230)
(23810)
(22557)
(22381)
(21029)
(21001)
(20402)
(20388)
(19670)
(19532)
(19022)
(18863)
(16600)
(16438)
(16072)
(15299)
(14915)
(14862)
(14845)
(14631)
(13472)
(13210)
学科
(115276)
经济(115148)
(80269)
管理(77616)
(58234)
企业(58234)
(52132)
方法(51027)
数学(44653)
数学方法(43921)
农业(34600)
中国(32207)
业经(28851)
(26391)
(23246)
(22472)
地方(22113)
(21390)
贸易(21373)
(20872)
环境(19805)
理论(19543)
(17359)
技术(17224)
(17135)
银行(17098)
(16914)
(16505)
(16339)
(16189)
机构
学院(399181)
大学(396902)
(160835)
经济(157368)
管理(156978)
理学(135896)
理学院(134451)
研究(133153)
管理学(131932)
管理学院(131228)
中国(103042)
(85090)
科学(81587)
(75210)
(70923)
(66298)
业大(61734)
中心(61583)
研究所(60209)
(58782)
农业(57479)
财经(56687)
北京(54099)
(53953)
师范(53524)
(51727)
(47828)
(47725)
经济学(47537)
经济学院(42833)
基金
项目(269022)
科学(211089)
研究(201434)
基金(193867)
(168061)
国家(166576)
科学基金(142893)
社会(126219)
社会科(119200)
社会科学(119167)
(104439)
基金项目(101917)
教育(93023)
自然(91064)
自然科(88887)
自然科学(88869)
自然科学基金(87256)
(87191)
编号(84333)
资助(80434)
成果(69034)
(59977)
重点(59900)
课题(57830)
(57468)
(55293)
国家社会(51776)
创新(51534)
教育部(51430)
大学(50878)
期刊
(180535)
经济(180535)
研究(116846)
中国(81069)
(75280)
学报(61623)
科学(57779)
管理(54728)
(52837)
农业(51489)
教育(49270)
大学(48042)
学学(44818)
技术(36614)
(35431)
金融(35431)
业经(33389)
经济研究(27120)
财经(26694)
(25041)
问题(24264)
图书(22910)
(22792)
(20714)
技术经济(19545)
世界(18648)
科技(18613)
理论(18599)
资源(18331)
现代(17825)
共检索到591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丽丽  李文秀  栾胜基  
传统的政府主导型环境管理模式在解决农村内源性污染问题上存在诸多局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为农村环境管理开辟了新路径。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可作为一种新型农村环境管理模式,强调以农户为环境管理主体,具有监管成本低、信息完整、长效性等优势,其表现实体是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组织。我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组织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农村环保合作社、环保小组和纳入环保规则的村民自治组织,不同组织的制度安排不同。通过实践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组织能较好地解决农村生活垃圾等内源性污染问题;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组织在解决农业生产污染上作用有限,需借助政府的力量通过界定利益分配边界来解决;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组织的建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颖明  宋建新  黄宝荣  王海燕  
日益严峻的农村环境污染成为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新重点和难点。农村污染具有污染源小而多,污染面广而散的特点,政府的大量投入相对于广大的农村来说实在有限,需要反思当前以完全信息为基本假设、以政府为主体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农村自主治理组织具有信息的直接性和充分性以及自发秩序的有效性等方面的优势,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研究成为当前农村环境治理政策研究的新方向。本文以自主治理理论为基础,立足于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现状,构建了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的研究路径和框架:研究自主治理的基本条件和博弈均衡结构,对应分析我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制度的假设条件、博弈关系和政策供给;将自主治理的经济分析和治理结构相结合,在典型调研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惟予  肖萍  
政府管制、市场调节、契约协商是各国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常用模式。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环境呈趋恶的发展态势,因而寻找应对农村环境恶化的有效途径十分迫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而环境契约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手段,有益于破解当前农村面临的环境治理无序化困局。本文认为,构建以环境自治契约为核心的农村环境契约管理体系,综合发挥多种"契约优势"是创新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不二选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忠国  谭荣  蒋明利  
宅基地管理:政府与市场之外是否有第三条道路?农村宅基地制度,是保障农村村民居住权的重要制度安排。其特点是"集体所有、政府审批、农户使用、无偿无期、一户一宅、限制流转"。这种福利分配的宅基地制度为农村社会稳定、农民安居乐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现有制度已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农民建房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问题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建设用地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康  李放  
从"村庄本位"角度提出农村互助养老发展关键在于自主治理。美国"村庄"互助养老的本质特征就是"老年群体本位"自主治理,其通过"在地化养老"目标统领、自主组织引领、适应性规则供给、以老年人为基础的资源供给、全过程监督等保证互助养老福利的合作生产与有效供给。深化中国农村互助养老自主治理,需要树立人本主义与合作生产理念,建构以自治基础的合作治理体制,培育自主组织引领的参与式治理方式,完善资源保障、制度供给与多元互助的长效治理机制,从而形成内外协同、上下互动的"发展术",保障农村互助养老发展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乐小芳  张颖  
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环境质量逐渐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形势十分严峻,传统的环境管理模式无法有效遏制农村的环境恶化。改善农村环境社区治理,应以农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利用村民自治的制度资源,实现政府引导、市场激励、社区自治、农民参与,凝聚各方力量,有效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琦  
农村土地制度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根本性问题,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最基础问题,尤其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性及中国建立和谐社会目标是否已经构成了土地制度新突破的能量呢?果真如此,那么,条件是否具备?时机是否成熟?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后认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经到了必须进行所有制变革的时候了。而考虑到中国具体实际和改革面临的阻力,笔者提出了改革的战略思路是:第一阶段实行土地股份所有,市场化经营;第二阶段实行农村土地农民个人所有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中起  缴爱超  
随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增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而目前的农业组织形式尚不能满足环境治理的要求,因此,以社会管理创新为抓手,探求农村环境治理的基本模式显得尤为必要。农村社区的优越性决定了其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农村环境治理的社区模式体现为政府主导,以农村社区为载体,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重构社会资本,统一规划,协调行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焱强  刘平养  吴娜伟  
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并逐渐被应用于农村环境治理领域。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释了当前中国农村环境治理失灵的多重困局以及引入PPP模式的治理优势,并基于全国东、中、西部6个案例从效率、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角度对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有效性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应对农村环境治理失灵的多重困局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现实检验也表明,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缺钱、缺技术和缺人员问题,有利于区域间环境公平状况的改善。但是,PPP模式极为复杂且在实践应用中面临诸多困境,包括欠发达地区市场竞争不充分、项目合作企业过度强调利润导向而忽视社会责任、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弱、农民和村集体被边缘化等。进而言之,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相匹配的治理能力、多元主体有效参与等),PPP才会成为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的新模式。因此,需客观且辩证看待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其具体实施要因地制宜和审慎推进。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泽宇  陈德敏  
农村环境治理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以行政型治理、市场型治理与社区型治理三种模式共融交织为发展态势,在实践中,这种多元的治理模式缺少协调性与统一性的治理逻辑,呈现出政策支持不足、资源禀赋不足、社会资本整合不足与价值目标异化等碎片化问题。为此,结合整体性治理理论注重协同、整合与信任机制建设的治理思路,调度当前农村环境治理模式中的有益要素,整合农村环境治理的政策目标,优化科层主体的组织功能与促进公众参与,进而降低治理协商成本、提升科层治理效率、加强农村社群信任与推动治理的公私合作,是推进农村环境治理模式革新的理想进路。具体来说未来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在目标维度上,建立价值协同机制与诱导动员机制,凝聚农村主体价值目标;在组织维度上,优化政策供给靶向,推动跨界联动式治理;在市场维度上,健全农村环境治理市场体系,通过市场杠杆来配置农村环境要素与资源;在社会维度上,整合农村新型社会资本,培育农村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海娟  胡守庚  
研究目的:运用自主治理理论对中国农地细碎化治理实践进行实证分析,为破解农地细碎化困境提供一种新模式,揭示中国克服农地细碎化问题的制度优势。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和归纳法。研究结果:(1)自主治理是一种有效克服农地细碎化问题的模式,侧重于解决小农户面临的土地细碎化问题,有效推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2)农地细碎化治理也是公共事务治理,其理论基础是自主治理理论。(3)农地细碎化自主治理模式采取"农民主体、村社主导、政府引导"的组织化路径,形成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风险机制和违约机制,建立在集体土地制度和村民自治制度基础上。研究结论:自主治理模式能有效阐释农地细碎化治理实践,也可以揭示中国克服农地细碎化问题的独特效果,还为土地资源利用和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提供了借鉴价值和理论指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兵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纵深推进,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经济推动农业工业化的同时,爆发式的乡镇企业增长、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以及聚集型的农村生活场域的出现等,造成了农村环境污染的日益恶化,农村环境纠纷也随之频发,并显现出与城市环境纠纷不同的特点。现行的以诉讼为主的纠纷解决机制在解决农村环境纠纷上较为乏力。为此,有必要通过构建新的非诉讼机制——环境ADR解决农村环境纠纷,以维护广大农村地区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切实保障农村底层居民的环境权益的实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海峰  冯海燕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通过引入保险机制,即建立农村环境责任保险能有效地解决农村环境损害赔偿问题。本文从经济学角度阐释了农村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借助博弈模型分析农村地区的工业企业和保险公司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根据博弈模型得出建立强制性农村环境责任保险以及保险合同中订立责任限额条款,有利于解决农村环境责任保险市场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的强有力支持是建立农村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于景元,袁建华,何林  
一 前言 中国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较快。在今后10年内(约在2000年前后),中国将逐步进入老年型国家。中国农村人口占很大比例,11.3368亿人口中,73.77%在农村。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据中国社会科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芳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和污水也在快速增加,已经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农村地区产生了将近300亿吨污水,而全国仅有20%左右的农村地区建有污水处理设施,那些未经处理的污水汇入河流、渗入地下、流向农田,最终引发农村水源污染、农产品重金属超标等一系列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