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99)
- 2023(16623)
- 2022(14216)
- 2021(13230)
- 2020(10718)
- 2019(24850)
- 2018(24712)
- 2017(47756)
- 2016(25484)
- 2015(29066)
- 2014(29217)
- 2013(29396)
- 2012(26947)
- 2011(24581)
- 2010(24567)
- 2009(22771)
- 2008(21847)
- 2007(19261)
- 2006(17418)
- 2005(15520)
- 学科
- 济(128112)
- 经济(127996)
- 业(70687)
- 管理(67447)
- 农(52213)
- 企(48158)
- 企业(48158)
- 方法(47775)
- 数学(42093)
- 数学方法(41739)
- 农业(34696)
- 中国(33687)
- 业经(29263)
- 地方(29158)
- 学(24985)
- 财(23583)
- 贸(21762)
- 贸易(21749)
- 易(21120)
- 制(20689)
- 环境(20006)
- 发(17459)
- 和(16791)
- 银(16776)
- 银行(16734)
- 融(16565)
- 金融(16563)
- 行(16149)
- 地方经济(15693)
- 体(15419)
- 机构
- 学院(373314)
- 大学(372069)
- 济(166589)
- 经济(163531)
- 管理(146290)
- 研究(134774)
- 理学(126472)
- 理学院(125081)
- 管理学(123244)
- 管理学院(122584)
- 中国(102386)
- 科学(79915)
- 京(79611)
- 农(73776)
- 财(69578)
- 所(67910)
- 研究所(61819)
- 中心(60124)
- 业大(58259)
- 农业(56402)
- 财经(55889)
- 江(53444)
- 经(50983)
- 北京(50670)
- 经济学(50576)
- 范(48461)
- 师范(48102)
- 院(47620)
- 经济学院(45374)
- 州(42764)
- 基金
- 项目(251765)
- 科学(198362)
- 研究(186618)
- 基金(184343)
- 家(160403)
- 国家(159071)
- 科学基金(135902)
- 社会(120769)
- 社会科(114209)
- 社会科学(114178)
- 基金项目(97853)
- 省(95951)
- 自然(85465)
- 自然科(83404)
- 自然科学(83387)
- 教育(82384)
- 自然科学基金(81895)
- 划(80350)
- 编号(75239)
- 资助(75150)
- 成果(60811)
- 部(56670)
- 发(56261)
- 重点(55981)
- 创(51391)
- 课题(51066)
- 国家社会(50628)
- 教育部(48371)
- 创新(48108)
- 人文(47472)
- 期刊
- 济(192063)
- 经济(192063)
- 研究(114858)
- 农(74663)
- 中国(71584)
- 学报(57969)
- 科学(55675)
- 管理(51213)
- 农业(51036)
- 财(48960)
- 大学(44898)
- 学学(42655)
- 融(35016)
- 金融(35016)
- 教育(33812)
- 业经(33033)
- 技术(32798)
- 经济研究(30076)
- 财经(27341)
- 问题(25675)
- 业(24430)
- 经(23571)
- 世界(20944)
- 技术经济(19751)
- 贸(19002)
- 版(18365)
- 资源(17585)
- 经济问题(17234)
- 理论(17161)
- 科技(17098)
共检索到561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冠新 赵子琪 胡百灵
文章是在测算我国2000-2015年农村物流碳排放的基础上,通过STIRPAT随机模型研究影响农村物流碳排放的因素,并利用TAPIO模型从中国八大经济区视角分析了农村物流碳排放与地区经济增长的脱钩趋势。结果表明:地区经济是影响农村物流碳排放的首要因素,2006年之前中国整体呈现扩张负脱钩的状态,主要原因是"十五"期间国家通过各种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伴随着物流业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村物流碳排放增长速率大于经济增长速度;2006年之后除了大西北、西南地区部分省份处于增长连接状态,大部分地区都实现了弱脱钩。
关键词:
农村物流 碳排放 地区经济 脱钩趋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冠新 赵子琪 胡百灵
文章是在测算我国2000-2015年农村物流碳排放的基础上,通过STIRPAT随机模型研究影响农村物流碳排放的因素,并利用TAPIO模型从中国八大经济区视角分析了农村物流碳排放与地区经济增长的脱钩趋势。结果表明:地区经济是影响农村物流碳排放的首要因素,2006年之前中国整体呈现扩张负脱钩的状态,主要原因是"十五"期间国家通过各种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伴随着物流业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村物流碳排放增长速率大于经济增长速度;2006年之后除了大西北、西南地区部分省份处于增长连接状态,大部分地区都实现了弱脱钩。
关键词:
农村物流 碳排放 地区经济 脱钩趋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宗宪 陈志伟
文章在测算中国各地区2001-2012年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基础上,结合脱钩理论和聚类分析方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实证分析了这期间我国区域能源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空间脱钩趋势。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大多数省份的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弱脱钩的关系。在递进进行的脱钩关系的恒等式因果链分解后,可知中国工业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高和能源消费过程中电气化水平的稳步推进是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增长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而在此期间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对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严重依赖是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军 巩芳
脱钩理论是有关环境压力与经济绩效之间的联系的理论,文章通过对西部11个地区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现状进行统计描述,在此基础上运用脱钩模型计算出西部地区碳排放与GDP的脱钩弹性指数,得到西部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的排序,并提出政府要根据不同的脱钩状态制定不同的脱钩政策这一新的低碳发展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脱钩关系 区域比较 碳排放 经济增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佳雯 黄贤金 钟太洋 赵雲泰
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构建经济与能源碳排放脱钩分析模型,探讨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及程度,分析二者脱钩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演变趋势。分析表明:①全国层面上,1980年-2008年期间除2000年-2005年为扩张性负脱钩外,其余时期经济与能源碳排放均呈现弱脱钩状态,脱钩程度随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控变化波动较大,与实现强脱钩还有一定差距,未来一定时期内弱脱钩发展趋势仍将持续;②地区层面上,2000年-2008年期间各省域主要表现为弱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两种状态,其中2000年-2005年全国有13个省份落在弱脱钩区域,2005年-2008年除青海省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碳排放 脱钩分析 中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宏伟 易丹辉 周明勇
利用Tapio脱钩模型,研究了"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弹性,从省级区域、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三个角度对脱钩弹性进行了测算和因果链分解。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把节能减排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抓手,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处于弱脱钩状态,且其脱钩弹性较"十五"期间下降幅度较大。其中,减排弹性变动不大,工业节能弹性变成弱脱钩状态,工业节能成效显著,工业化弹性、城市化弹性和经济发展弹性均呈增加趋势。因此,要切断区域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联系,必须加大对海南、宁夏等省级区域、中西部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低组的减排力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欢 朱清源 辛路
作为重点规划发展的京津冀地区,如何保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其发展过程中必须应对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1998-2015年间的经济与能源数据,阐述了该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探讨两者之间的脱钩状态。依据脱钩理论,构建了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分析指标及模型。运算结果显示,从时间演变趋势方面看,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一直呈现弱脱钩状态,与实现强脱钩存在差距。研究表明,只有通过经济转型,提高节能技术,提高能源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强化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状态,发挥能源价格对碳排放的调节作用,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欢 朱清源 辛路
作为重点规划发展的京津冀地区,如何保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其发展过程中必须应对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1998-2015年间的经济与能源数据,阐述了该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探讨两者之间的脱钩状态。依据脱钩理论,构建了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分析指标及模型。运算结果显示,从时间演变趋势方面看,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一直呈现弱脱钩状态,与实现强脱钩存在差距。研究表明,只有通过经济转型,提高节能技术,提高能源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强化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状态,发挥能源价格对碳排放的调节作用,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晶梅 王新影
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日益成为热点问题。本文采用最新的投入产出数据,对1995-2011年我国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显示:除1997-1998、2002-2004年的强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状态以外,我国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呈现弱脱钩关系。从行业看,农业、食品/饮料/烟草业和其他制造业脱钩状态最为显著;石油/炼焦加工,金属冶炼/压延行业的脱钩状态最不明显。在此基础上,采用拓展的Tapio脱钩模型得出:人均收入和能源强度是影响我国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的主要因素,而能源结构与人口规模的影响则较小。因此,我国应通过提升高碳产业的节能减排技...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能源碳排放 经济增长 脱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影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稀缺、环境恶化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两大桎梏。如何在不损害经济增长速度及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尤其是区域经济与能源消耗、碳排放间的脱钩,已然成为了目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在核算1995~2012年我国29省市8种能源的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利用脱钩模型对29省市经济增长与能源利用、碳排放之间的脱钩程度进行了度量。结果显示:(1)除北京外,我国其它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未呈现明显的脱钩关系,这意味着尽管能源消耗强度、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但我国经济对能源消耗及碳排放依然具有路径依赖;(2)"十一五"以来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联性相对较弱,这得...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碳排放 能源消耗 脱钩理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嵘 常烜钰
选取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具有优先地位的西部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脱钩理论对西部地区1995—2010年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构建碳排放模型深入研究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所研究年份间除1998—1999年为强脱钩,2003—2006年为扩张性负脱钩之外,其余时期均呈现为弱脱钩状态;经济规模的高速增长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对碳排放的减少有很大潜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是抑制碳排放减少的关键因素,能源结构的优化是控制碳排放增加的潜在因素;弱脱钩状态下,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影响碳排放的幅度较小,在强脱钩状态下则更小,而在扩张性负脱钩时三者所占比例同步提高。
关键词:
碳排放 脱钩 驱动因素 西部地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爱文 李东
利用Tapio脱钩模型和Kaya恒等式,使用LMDI方法,建立扩展的Tapio脱钩模型。选取1990—2010年中国碳排放量和经济增长的数据,对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0年期间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弱脱钩关系,经济增长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能源强度降低是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的关键。最后提出"降低能源强度、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的对策以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
关键词:
碳排放 经济增长 脱钩理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蕾 唐志鹏 刘毅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依赖投资,在低碳经济时代下,投资引致的碳排放和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应受到关注。以往对此研究相对较少,且忽略了投资通过不同区域间产业联系所引发的间接脱钩。本文引入面积元并结合投入产出表以改进脱钩模型,研究了2007-2010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直接、间接引致的中国30个省区市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空间特征及脱钩关系。结果显示:1大部分省份由投资引致的经济增长比碳排放略快,两者为弱脱钩关系;北京和上海实现强脱钩发展,内蒙古、宁夏等资源型省份多为扩张负脱钩;2投资直接引致农林牧渔业实现脱钩发展,建筑业和服务业的直接脱钩状态相对较差;工业投资引致不同区域各产业的间接负脱钩状态最多,服务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志红 曹俊文
实现碳排放峰值的承诺表明我国正在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鉴于"速度脱钩"的不足,文章基于"数量脱钩"视角,推导出两者脱钩状态下,碳排放强度变化率和GDP增长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式,构建了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数量脱钩"可能性曲线",将数量脱钩划分为8种类型。对我国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主要处于"增长连接"和"扩张负脱钩"两种状态。2030年我国基本能实现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60%-65%的承诺,但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水平有很大难度,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在较长时期内仍处于"两难境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志红 曹俊文
实现碳排放峰值的承诺表明我国正在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鉴于"速度脱钩"的不足,文章基于"数量脱钩"视角,推导出两者脱钩状态下,碳排放强度变化率和GDP增长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式,构建了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数量脱钩"可能性曲线",将数量脱钩划分为8种类型。对我国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主要处于"增长连接"和"扩张负脱钩"两种状态。2030年我国基本能实现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60%-65%的承诺,但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水平有很大难度,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在较长时期内仍处于"两难境地",碳排放总量的增长仍将经历一段较长的时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