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01)
- 2023(17675)
- 2022(15016)
- 2021(14017)
- 2020(11622)
- 2019(26620)
- 2018(26035)
- 2017(49715)
- 2016(26863)
- 2015(30133)
- 2014(29650)
- 2013(29822)
- 2012(27343)
- 2011(24990)
- 2010(24728)
- 2009(22818)
- 2008(22236)
- 2007(19529)
- 2006(17174)
- 2005(14937)
- 学科
- 济(114322)
- 经济(114195)
- 业(77021)
- 管理(71846)
- 企(54082)
- 企业(54082)
- 农(51844)
- 方法(51372)
- 数学(45703)
- 数学方法(45325)
- 农业(34282)
- 中国(31022)
- 业经(28327)
- 财(26059)
- 学(23397)
- 贸(22853)
- 贸易(22843)
- 易(22229)
- 地方(21620)
- 制(20701)
- 环境(17061)
- 技术(16902)
- 银(16777)
- 银行(16707)
- 发(16189)
- 融(16134)
- 金融(16133)
- 行(16006)
- 和(15314)
- 务(15187)
- 机构
- 大学(390824)
- 学院(390204)
- 济(162884)
- 经济(159867)
- 管理(152543)
- 研究(135208)
- 理学(133776)
- 理学院(132305)
- 管理学(130153)
- 管理学院(129473)
- 中国(101805)
- 农(85260)
- 科学(84900)
- 京(82285)
- 财(69302)
- 所(68577)
- 业大(67035)
- 农业(66256)
- 研究所(63139)
- 中心(61062)
- 财经(56936)
- 江(54489)
- 经(52303)
- 北京(51525)
- 范(49902)
- 经济学(49433)
- 师范(49352)
- 院(47670)
- 经济学院(44838)
- 州(43835)
- 基金
- 项目(273776)
- 科学(214757)
- 基金(200817)
- 研究(195616)
- 家(177702)
- 国家(176208)
- 科学基金(149818)
- 社会(126056)
- 社会科(119268)
- 社会科学(119238)
- 基金项目(106648)
- 省(105154)
- 自然(97613)
- 自然科(95365)
- 自然科学(95336)
- 自然科学基金(93684)
- 划(88844)
- 教育(87694)
- 资助(81848)
- 编号(77946)
- 成果(61936)
- 重点(61224)
- 部(60916)
- 发(58710)
- 创(56593)
- 国家社会(52987)
- 创新(52873)
- 课题(52867)
- 科研(52593)
- 教育部(51590)
- 期刊
- 济(176062)
- 经济(176062)
- 研究(111313)
- 农(84777)
- 中国(71045)
- 学报(70199)
- 科学(62375)
- 农业(57838)
- 大学(52985)
- 学学(50548)
- 管理(50542)
- 财(48382)
- 教育(35600)
- 融(35096)
- 金融(35096)
- 业经(33415)
- 技术(29339)
- 经济研究(28025)
- 业(27870)
- 财经(27362)
- 问题(24102)
- 经(23371)
- 版(21168)
- 业大(19709)
- 科技(19628)
- 世界(18968)
- 技术经济(18506)
- 贸(17770)
- 理论(17574)
- 资源(17375)
共检索到559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陆琪
本文利用近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和内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农村消费金融、农民收入和电商平台的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农村消费水平。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发现,农村消费金融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还能够通过影响农民收入和电商平台发展来间接影响农民消费行为。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充分发挥电商平台发展对农村消费行为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消费金融发展的风险防范等政策建议,来促进中国农村消费水平。
关键词:
农村消费金融 中介效应 农村消费行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徐会奇 王克稳 李辉
科学、准确测量不确定性及其对消费的影响,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问题意义重大。本文以心理偏差率为代理变量比较分析了中东西部地区不确定性差异,以心理偏差为代理变量实证分析了不确定性对消费的影响程度及地区差异。结果显示:(1)东中西部省份心理偏差率都围绕零值上下波动,且波动趋势大体相同,但西部省份的波动幅度略高于其它地区;(2)不确定性对西部省份的影响最大,对东部省份和中部省份的影响大体相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屈韬
农民收入水平低、消费不力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大问题。研究表明:收入与消费倾向负相关,且持久收入弹性小于暂时收入弹性,利率与消费倾向显著正相关,这暗示:由于对未来的支出存在悲观预期,农民更注重将持久性收入列入储蓄计划,而将利息收入、外出务工收入等额外的暂时性收入用于改善生活。农业投入不足是农村消费市场疲软的最根本原因。价格对农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因此,启动内需,关键在于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拓宽就业渠道,减轻农民负担。
关键词:
储蓄动机 消费行为 拉动内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佩勋 邱国宣
本研究藉由人口统计特征与消费者特性,探讨河北省农村连锁商店的消费者行为现况。研究发现,农村不同人口统计特征变量与消费动机、商店特征偏爱、消费实态有显著差异的假设均部分成立,而不同人口统计特征变量在信息来源方面并无差异。
关键词:
农村消费者 连锁商店 消费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易行健 王俊海
本文从我国经济转型已经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这一角度出发,提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可能也处在变化之中。然后本文利用1978—2004年有关数据建立变参数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佳洁 李楠 罗浪
基于江西320名5~12岁学龄期儿童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实证分析农村儿童零食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祖父母和母亲是购买儿童零食的主要成员,20.3%的儿童自己购买零食。儿童选择购买渠道具有随意性,易于在安全问题高发的小卖部或路边摊购买零食。儿童频繁消费的零食排名前五位是饮料、蛋糕/派类、糖果、乳制品和火腿肠类。家长对零食的喜好、父亲文化程度、儿童年龄和儿童是否自己购买显著正向影响儿童频繁食用零食,家长对零食安全的满意度和对"三高"食品的限制程度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常密密
本文构建了"产权制度改革—农民行为选择—农民收入增长—农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理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消费扩张机理,分析发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农民收入增长、消费升级的直接动力。基于分析,本文提出了两个命题:中收入农民是农村消费的中坚力量,农民的消费结构正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利用2002-2012年的收入分层和消费结构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统计描述性分析和静态、动态面板的结构化分析,验证了命题,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常密密
本文构建了"产权制度改革—农民行为选择—农民收入增长—农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理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消费扩张机理,分析发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农民收入增长、消费升级的直接动力。基于分析,本文提出了两个命题:中收入农民是农村消费的中坚力量,农民的消费结构正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利用2002-2012年的收入分层和消费结构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统计描述性分析和静态、动态面板的结构化分析,验证了命题,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啸 胡冰川 齐皓天 何忠伟
为测算食品价格变化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与福利的影响,本文利用1995-2012年全国30省市农村家庭食品消费数据,采用QUAIDS模型估算农村居民食品需求弹性,在此基础上测算了食品价格变化对农村家庭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变化基本符合恩格尔定律和班尼特法则。农村居民食品支出弹性将进一步下降,淀粉类食品消费比例趋于减少,畜禽产品、蔬菜等营养食品消费量则趋于增加。食品消费结构将随着收入提高最终达到一种动态均衡。分类食品消费福利损失具有异质性,对农村家庭福利影响最大的依次是粮食、肉类和蔬菜价格变化。总体来看,食品价格上涨使农民家庭总体福利受损。保障农民利益方面,直接补贴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迅 袁海蔚
能源商品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生活必需品,在收入水平较低情况下,能源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比较高,而这一弹性会随着收入的增长持续降低。本文在生活能源消费数据的基础上,结合需求因素分析,应用协整分析方法验证了在中国生活能源同样属于生活必需品,而且实际消费支出因素在影响生活能源需求的因素中处于支配地位,因而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强度将会持续提高。城市化的进程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对生活能源消费影响较小。
关键词:
生活能源 消费行为 因素分析 协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洋
本文认为,当前中国内需不足的核心在于居民消费不振,而居民消费不足的短板在于农村居民消费严重滞后。与西方消费者以及中国城镇消费者不同,中国农户消费模式表现出短视、阶段性特点,储蓄动机强而消费动机弱。农村群体性消费习惯初步形成了这种消费模式;并在体制变迁引致的农户收支不确定性以及信贷缺失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合成了农户居民"跨时消费、代际传递"消费模式。实证的结论进一步表明,农户收入、不确定性以及信贷约束几乎解释了农户居民消费函数的全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海艳
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收入水平、需求弹性和收入分配等因素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近几年来,农村居民总体边际消费倾向稍有上升,其中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基本消费需求支出大幅度上升,但低收入户没有达到基本消费需求;居住、家庭设备、交通通讯、文教娱乐以及杂项等五项均为富有弹性的消费项目,食品为缺乏弹性的消费项目,而衣着和医疗保健向缺乏弹性项目发展;不同收入家庭消费需求结构差异较大,与供给结构不协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哲 谢家智
农村家庭资产配置问题成为新时期制约农村居民财富增长的重要因素。基于2013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回归分析以及基于R2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考察农村居民家庭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按地区、收入分组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总体来说,教育程度和风险态度是影响农村居民家庭资产配置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收入越高、金融知识越丰富的居民更倾向于持有非金融资产而非金融资产。分组检验结果显示,东部农村家庭的资产配置行为易受风险态度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农村居民家庭的资产配置行为易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高收入农村家庭的资产配置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育与风险态度的影响,而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其是否持有风险性金融资产则明显地受到身体健康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家庭资产 金融资产 风险性金融资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丁一磊 杨妮超 顾海
我国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已实行一段时间,各地区大病保险保障水平不尽相同。该文以实际补偿比作为大病保险保障水平的测度指标,建立新农合基本医保实际住院补偿比模型和农民大病保险实际补偿比模型,以东中西部198个医保统筹地区为样本,通过与新农合基本医保实际住院补偿比模型回归结果的比较,分析影响农村居民大病保险保障水平的因素。结果表明:合规费用占比、大病保险筹资水平对提高大病保险实际补偿比有显著正向作用,大病保险人均医疗费用、大病保险受益面、人均纯收入对提高大病保险实际补偿比有显著负向作用,同时发现商业保险机构经办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大病保险 保障水平 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丁一磊 杨妮超 顾海
我国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已实行一段时间,各地区大病保险保障水平不尽相同。该文以实际补偿比作为大病保险保障水平的测度指标,建立新农合基本医保实际住院补偿比模型和农民大病保险实际补偿比模型,以东中西部198个医保统筹地区为样本,通过与新农合基本医保实际住院补偿比模型回归结果的比较,分析影响农村居民大病保险保障水平的因素。结果表明:合规费用占比、大病保险筹资水平对提高大病保险实际补偿比有显著正向作用,大病保险人均医疗费用、大病保险受益面、人均纯收入对提高大病保险实际补偿比有显著负向作用,同时发现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大病保险比政府经办更有效率。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大病保险 保障水平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