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94)
- 2023(11593)
- 2022(9407)
- 2021(8802)
- 2020(7037)
- 2019(15818)
- 2018(15144)
- 2017(28355)
- 2016(15184)
- 2015(16735)
- 2014(16151)
- 2013(16282)
- 2012(15021)
- 2011(13928)
- 2010(13707)
- 2009(12642)
- 2008(12337)
- 2007(10894)
- 2006(9709)
- 2005(8404)
- 学科
- 济(70715)
- 经济(70648)
- 农(49686)
- 业(46119)
- 管理(34958)
- 农业(32890)
- 方法(27609)
- 数学(25679)
- 数学方法(25555)
- 企(23429)
- 企业(23429)
- 中国(21005)
- 业经(20311)
- 贸(16282)
- 贸易(16276)
- 易(15974)
- 财(13485)
- 制(13470)
- 发(12817)
- 农业经济(12424)
- 地方(12147)
- 学(11930)
- 发展(10676)
- 展(10577)
- 银(10560)
- 银行(10518)
- 环境(10358)
- 行(10201)
- 体(10180)
- 策(9896)
- 机构
- 学院(225005)
- 大学(221672)
- 济(104700)
- 经济(103266)
- 管理(83916)
- 研究(82762)
- 理学(73997)
- 理学院(73213)
- 管理学(72208)
- 管理学院(71833)
- 农(64799)
- 中国(64661)
- 科学(50339)
- 农业(50110)
- 京(45382)
- 业大(43365)
- 所(42387)
- 财(40994)
- 研究所(39167)
- 中心(37413)
- 财经(33773)
- 经济学(33000)
- 农业大学(31650)
- 经(31265)
- 江(30646)
- 经济学院(30033)
- 北京(28085)
- 院(28057)
- 科学院(27934)
- 范(27364)
- 基金
- 项目(157811)
- 科学(124741)
- 基金(118286)
- 研究(111427)
- 家(106219)
- 国家(105266)
- 科学基金(88576)
- 社会(76281)
- 社会科(72114)
- 社会科学(72097)
- 基金项目(62728)
- 省(59892)
- 自然(55867)
- 自然科(54648)
- 自然科学(54629)
- 自然科学基金(53724)
- 划(50384)
- 教育(48108)
- 资助(46429)
- 编号(42472)
- 农(36441)
- 部(36149)
- 发(35568)
- 重点(35511)
- 国家社会(33690)
- 创(33055)
- 成果(32223)
- 创新(31036)
- 业(30749)
- 中国(30432)
- 期刊
- 济(116497)
- 经济(116497)
- 农(69612)
- 研究(62724)
- 农业(47640)
- 中国(43278)
- 学报(42899)
- 科学(38769)
- 大学(32817)
- 学学(31835)
- 财(26879)
- 业经(25717)
- 管理(24885)
- 融(22618)
- 金融(22618)
- 业(22607)
- 经济研究(18721)
- 问题(16755)
- 财经(16376)
- 世界(15250)
- 农业经济(14644)
- 技术(14424)
- 经(14174)
- 农村(14171)
- 村(14171)
- 版(14151)
- 教育(13890)
- 业大(13164)
- 贸(12638)
- 农业大学(11831)
共检索到325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汪海波 辛贤
本文采用1998~2005年间分省(区、市)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人均沼气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村人均纯收入水平、农村薪柴资源状况、农村商品能源的价格和农户能源消费观念等因素对农村人均沼气消费具有显著影响;当地秸秆资源状况、产生沼气的生物质资源数量、当地平均气温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农村人均沼气消费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沼气 消费 影响因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光全 聂华林 杨艳丽
应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借助SPSS和ArcGIS软件,对中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及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水平的主导影响因子为消费强度、消费结构、消费总量和增长速度,累积贡献率达86.91%;消费水平区域差异显著,呈现出以华北—西南地区为轴线向两边逐渐递减的趋势,属于人口—经济指向型布局;主要影响因素为农村人口、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其中前两者为正向影响,后者为负向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小平 刘海
我国城乡呈现出卫生费用分布不均、医疗服务可及性的不平等、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差异明显等问题。影响农村居民医疗消费的主要因素有收入水平高低、政府卫生投入状况、居民年龄结构以及家庭风险分担机制等。解决这些问题,要从设计差异化的医疗保障体系,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家庭风险分担机制作用以及明确政府有关部门的财政投入责任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医疗消费 影响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陆琪
本文利用近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和内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农村消费金融、农民收入和电商平台的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农村消费水平。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发现,农村消费金融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还能够通过影响农民收入和电商平台发展来间接影响农民消费行为。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充分发挥电商平台发展对农村消费行为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消费金融发展的风险防范等政策建议,来促进中国农村消费水平。
关键词:
农村消费金融 中介效应 农村消费行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海艳
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收入水平、需求弹性和收入分配等因素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近几年来,农村居民总体边际消费倾向稍有上升,其中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基本消费需求支出大幅度上升,但低收入户没有达到基本消费需求;居住、家庭设备、交通通讯、文教娱乐以及杂项等五项均为富有弹性的消费项目,食品为缺乏弹性的消费项目,而衣着和医疗保健向缺乏弹性项目发展;不同收入家庭消费需求结构差异较大,与供给结构不协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乐为 钟意
基于农村居民收入对消费水平影响机理的视角,对我国1985~2006年间我国农村居民年均消费支出、农村居民实际年收入、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以及农业税有效税率等指标进行了协整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对其消费水平产生的作用最大,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次之,而农业税有效税率的作用最小;而从短期来看,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对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则更为有效。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水平 影响因素 协整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嵘 米娅 王卓
文章采用2005—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应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分解了这些因素,得出以下结论:收入、城镇化水平、人口结构演变都与农村居民消费显著正相关;分解结果显示,在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差异的贡献度排名中,城镇化水平位居第一,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次之,地区固有因素排名第三,之后依次是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和医疗支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屈韬
农民收入水平低、消费不力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大问题。研究表明:收入与消费倾向负相关,且持久收入弹性小于暂时收入弹性,利率与消费倾向显著正相关,这暗示:由于对未来的支出存在悲观预期,农民更注重将持久性收入列入储蓄计划,而将利息收入、外出务工收入等额外的暂时性收入用于改善生活。农业投入不足是农村消费市场疲软的最根本原因。价格对农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因此,启动内需,关键在于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拓宽就业渠道,减轻农民负担。
关键词:
储蓄动机 消费行为 拉动内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嵘 米娅 王卓
文章采用2005—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应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分解了这些因素,得出以下结论:收入、城镇化水平、人口结构演变都与农村居民消费显著正相关;分解结果显示,在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差异的贡献度排名中,城镇化水平位居第一,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次之,地区固有因素排名第三,之后依次是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和医疗支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修华 关键 谷溪
基于渗透性、使用效用性、可负担性三个维度构建农村金融包容指数,本文对我国2006-2010年农村金融包容水平进行测算。分别从区域分布、时点状态、变动规律、维度贡献分析金融包容的省际差异;进而从需求引致、供给诱导、社会环境三个层面实证分析农村金融包容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包容水平分为低、中低、中度、高四大类型;观测区间内,农村金融包容平均水平在提升,但整体包容度仍偏低;维度贡献方面,使用效用性、可负担性维度提升较大,渗透性维度提升不明显;影响因素层面,农村金融包容水平受需求方年龄结构、教育程度、手机覆盖率,供给方区位因素、交通便利度,及社会环境因素中城镇化率、财政支农支出等多重因素共...
关键词:
金融包容 农村金融 多维指数 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天芸 刘虹 杨海洋
本文以地理渗透、人口渗透、人均贷款额、人均存款额、贷款与人均GDP之比以及存款与人均GDP之比六个维度构建农村金融包容性指数,分析中国农村金融的包容性及其差异特征,并运用2010年中国1694个县域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农村金融包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包容程度在区域分布上由东至西逐渐减弱,且显著受到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密度、金融意识、就业比例、人均收入和金融基础设施的正向影响;此外,女性占比、政府规管程度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包容性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沈小波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05-2010年的省级年度数据,基于系统GMM估计法,对我国农村居民电力消费的双对数动态模型进行了估计。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电力需求主要受人均收入、燃料价格、电价、家庭人口规模、家电价格、城镇化水平及年平均气温等因素的影响。要增加农村居民电力消费量,重要的途径是要增加其收入水平,并降低其电用成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洪松 Yinshan Tang 霍学喜
留守妇女,也称留守妻子,指丈夫外出后单独或与其他家庭成员居住在户籍地的妇女。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人口的流动性不断提高。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外出劳动力的主体是男性,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在户籍地,于是农村出现了留守妇女群体。留守妇女是中国式留守的又一典型代表。鉴于留守妇女在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作者以2012年中国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幸福感调查为研究基础,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与西方女性的幸福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条件、政府部门办事效率、是否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亚华 陶椰 康静宁
农村灌溉系统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事物,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和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在乡村公共治理危机和农田灌溉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亟需对中国农村灌溉治理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本文从效率、公平、参与3个维度对当前农村灌溉治理水平进行评价,并在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下,运用21个省区的大样本数据探索灌溉治理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农村灌溉治理效率水平与公平水平较好,而参与水平欠佳;农村灌溉治理水平受到自然条件、地理区位、家庭条件、村民自治、社会资本、灌溉技术等多方面影响;用水户协会没有显著改善灌溉治理水平;相比政府主导的情形,以民主选举实现村民委员会换届的村庄往往具有更高的灌溉治理效率和参与水平。本文从农民参与、用水户协会、村民自治3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推动村庄灌溉治理走向"善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强 徐晗筱 李宪宝
基于随机前沿函数构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函数模型,利用2006—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技术效率偏低,东、中、西部地区间呈现显著差异;教育资本与健康资本投入,以及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制度变迁、信息化水平等有助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提升,技能培训与人口迁移因素制约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提升。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使中国农村人力资本作用有效发挥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