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1)
2023(12383)
2022(10399)
2021(10008)
2020(8343)
2019(19524)
2018(18955)
2017(36201)
2016(19675)
2015(22015)
2014(21880)
2013(22240)
2012(20962)
2011(19114)
2010(19207)
2009(18006)
2008(18133)
2007(16450)
2006(14362)
2005(13018)
作者
(57456)
(48826)
(48260)
(46281)
(30579)
(23540)
(21905)
(18936)
(18287)
(17210)
(16773)
(16146)
(15450)
(15293)
(15264)
(14967)
(14662)
(13994)
(13936)
(13857)
(12080)
(12028)
(11884)
(11099)
(11015)
(11012)
(10749)
(10718)
(9948)
(9943)
学科
(89010)
经济(88924)
(59258)
(52419)
管理(46375)
方法(37756)
农业(35134)
(34914)
企业(34914)
数学(34203)
数学方法(33928)
中国(25699)
业经(22240)
(20662)
(18493)
贸易(18486)
(18470)
(18103)
(16961)
地方(16724)
(15175)
银行(15149)
(14584)
(13951)
金融(13949)
(13916)
(12543)
农业经济(12530)
(12107)
收入(11790)
机构
学院(288497)
大学(286738)
(128569)
经济(126214)
管理(106285)
研究(104472)
理学(91805)
理学院(90754)
管理学(89282)
管理学院(88754)
中国(82761)
(69539)
科学(62700)
(60152)
(55993)
(53838)
农业(53612)
研究所(49017)
中心(48873)
业大(48521)
财经(44649)
(42568)
(40852)
经济学(40691)
北京(37889)
(37459)
师范(37119)
经济学院(36899)
(35968)
(33656)
基金
项目(190361)
科学(149706)
基金(140156)
研究(139322)
(122997)
国家(121906)
科学基金(102670)
社会(91098)
社会科(86031)
社会科学(86007)
基金项目(73785)
(72808)
自然(63954)
自然科(62466)
自然科学(62444)
教育(62282)
自然科学基金(61402)
(61302)
资助(56908)
编号(55730)
成果(45617)
(44027)
重点(43089)
(42606)
(39026)
国家社会(38977)
(38248)
课题(38122)
(37344)
教育部(37172)
期刊
(144158)
经济(144158)
研究(84826)
(72944)
中国(58003)
农业(49509)
学报(49192)
科学(45175)
(41729)
大学(37704)
学学(36029)
管理(33204)
(32405)
金融(32405)
业经(28012)
教育(25263)
(24038)
财经(22394)
经济研究(22331)
技术(21889)
问题(20826)
(19297)
世界(17373)
(17148)
(16260)
农村(15546)
(15546)
农业经济(15358)
技术经济(14591)
经济问题(14211)
共检索到432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江曙霞  严玉华  
中国农村贫困面广,资金外流使农村反贫困形势更加严峻。农村民间信用内生于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是农村经济主体的主要融资渠道,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缓解农村贫困具有积极作用。文章通过静态灰关联和前移动态关联矩阵的比较分析,对上述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民间信用可以有效缓解中国农户的贫困状况。文章认为,通过完善和规范民间融资市场,民间信用在发挥对中国农村缓解贫困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等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兵  赖景生  胡宝娣  
基于是否有利于穷人,结合收入分配状况和贫困水平的变化来审视中国经济增长,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政策含义。本文在建立农村居民收入Lorenz曲线的基础上,利用贫困指示增长曲线的实证分析揭示,1985~2003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有利于穷人的增长,农村穷人在经济增长中的获益少于富人;对农村贫困变动的测度和分解表明,经济增长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收入不平等加剧部分地抵消了经济增长的减贫成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牟秋菊  
2020我国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即将实现,但脱贫攻坚总体目标的实现绝不意味着农村贫困现象的彻底消除,农村扶贫开发是长期的历史任务,2020以后我国农村扶贫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和阶段,农村绝对贫困消除但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随之呈现,新阶段可能会凸现出新特征新情况,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反贫思路和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岳希明  罗楚亮  
根据最新住户调查数据,本研究讨论了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行为对于农村居民贫困的影响。本文以居民消费作为度量贫困的福利指标,直接讨论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对于贫困发生率和加权贫困距的解释作用。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行为显著地降低了农村贫困程度,这一结论对于不同的贫困标准、福利度量指标都具有稳健性;外出时间长短对于外出户的贫困状况具有显著影响。本文还讨论了影响农村贫困的其他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良灿  
大力推进农村扶贫工作,使贫困群体早日脱贫致富既是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目标,也是广大农村贫困群体孜孜以求的梦想。然而在项目制背景下,由于各类扶贫项目被地方各种权力与利益关系所绑架,使其已经远远背离了国家的初衷与贫困群体的需求。如何打破扶贫项目中被各种权力关系所掌控的利益链条,如何使农村贫困群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静  
村庄是农村居民生活的聚集地,村庄的各项资源禀赋以及村组织的能力会影响到村内大多数居民的生活状况,是村与村之间贫富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郧县、丹江口和淅川三个国家级贫困县的54个村庄、3145户农户、205名村干部的调查发现,相对于村庄的自然禀赋,村基层组织的能力禀赋对农村贫困有更深刻的影响。计量结果显示村干部的素质、基层组织为村民所提供的致富措施、村内经营种类的多样化以及村内基础设施的健全与否显著影响整个村的贫困状态。个体的能力只会使一个家庭脱贫,由于我国乡村天然的紧密联系,村组织的能力禀赋对缓解贫困发挥的作用大于个人能力。因此扶贫项目在瞄准贫困村时应更多地关注农村基层组织的能力建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二鹏  张奇林  
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追踪调查2011—2012年数据(CLHLS),将农村老年贫困操作化以主观贫困与客观贫困两个维度,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养老保险在降低农村老年贫困发生率方面的作用,并使用倾向值匹配(PSM)方法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老年减贫效果进行进一步的估计与检验。研究发现:农村老年贫困现象较为严重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性别及年龄差异。总体上,农村老人主观贫困的发生比率在20%以上,而客观贫困的发生比率高达70%。社会养老保险降低了农村老人主观贫困的发生比率,但由于存在对子女经济支持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贾玮  黄春杰  孙百才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使用收入导向型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方法识别农村家庭的贫困状况,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教育对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多维相对贫困程度越深,教育维度受到剥夺的概率也越大;教育减贫效应显著,越是贫困的群体,教育的减贫效应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减贫效应越大;金融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在教育减贫中发挥中介作用,在极端贫困状态下,社会资本取代自然资本的地位,发挥中介作用;教育的减贫效应随着居民年龄的提升,边际效应递减;相比于东部和中部,教育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减贫的影响更大。进入"后扶贫时代",在充分发挥教育对缓解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作用的基础上,应将教育资源向相对贫困的个体、家庭和地区倾斜。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汉杰  温涛  韩佳丽  
基于社会福利函数构建理论分析框架,采用2018年中国深度贫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实证检验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金融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表明,总体而言,深度贫困地区农村正规金融显著降低了农户内部收入差距,而农村非正规金融则扩大了农户内部收入差距;从内部结构差异来看,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收入不平等效应主要表现为扩大了农户的非农收入差距与财产性收入差距。建议深度贫困地区在金融助推脱贫攻坚过程中切实保障金融扶贫资源的精准投入,合理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培育深度贫困群体的发展能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左停  徐秀丽  齐顾波  
本文将贫困与风险相联系,认为贫困是一个静态的、容易具体描述的现象,是标;而风险则是动态的,难以预知的,是本。风险—脆弱性—贫困是认识贫困现象的一个重要视角,因而也为反贫困战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构建社会安全网,阻隔或切断风险与贫困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降低或消除穷人的脆弱性。本文在对社会安全网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构建社会安全网的迫切性和时机条件,最后提出了构建社会安全网的若干设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兴安  朱萌君  季璐  
文章基于2016—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公共教育投入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效应。结果显示:公共教育投入能明显减缓多维相对贫困程度,并且减缓效应具有典型的门限特征。公共教育投入水平与受教育年限缓解相对贫困的门限效应特征类似,当二者均处于较低层次时,提高公共教育投入能显著降低多维相对贫困程度,但超过门限值后减贫效应不再明显。当教育质量低于门限值时,公共教育投入能明显减缓多维相对贫困,但超过门限值后减缓效应显著减弱。因此应适度增加公共教育投入、优化公共教育体系结构、完善公共教育投入与相对贫困减缓相互促进的一体化机制、保障外部条件供给、精准识别相对贫困个体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福毅  
近年来,山东省临朐县积极探索建立扶贫资金与农民生产经营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先后在52个村成立了扶贫互助协会。到2012年3月末,互助资金规模达28.3万元,累计发放借款130.7万元,有效缓解了不符合商业贷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凤羽  冉陆荣  
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于相对贫困治理,成为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重要助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对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影响程度和方式尚未可知。选取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减缓农村相对贫困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缓解相对贫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有效缓解农村相对贫困,覆盖广度对缓解农村相对贫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缓解农村相对贫困,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要充分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手段,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硬件条件;建立信用评估机制,拓展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供给广度;基于"三农"发展视角,营造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良好环境;完善监管体系,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在缓解相对贫困中的风险规避能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平  洪灏琪  宁满秀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的数据,采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实施对农村中老年人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有效缓解了农村中老年人的贫困脆弱性,并且“城乡一档”整合模式的减贫效果优于“一制多档”模式,但在控制个体层面不可观测因素后,“一制多档”模式也显著降低了农村中老年人的贫困发生率。基于年龄分组的异质性表明,“一制多档”整合模式对45~54岁中年人的贫困脆弱性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而“城乡一档”模式则显著降低了55~64岁群体的贫困脆弱性,但两种整合模式对65岁以上老年人的减贫作用效果甚微;健康状况的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健康状况较差的农村中老年人,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及“城乡一档”的整合模式对健康状况较好的群体有显著的减贫效果;居住模式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及“城乡一档”的整合模式能够显著降低与子女同住的农村中老年人贫困脆弱性,但难以缓解独居群体的贫困脆弱性。此外,本文还发现,整合政策在实施当年以及实施5年及以后年度均产生显著的减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能有效发挥减贫功能,但并未缓解农村高龄、患病以及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的贫困脆弱性,亟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重点监测农村弱势老年群体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冬  
本文利用2000-2009年间CHNS调研数据,重点分析了中国农村贫困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并进一步关注了贫困居民脱贫后收入地位的改善程度。研究发现,在相对较高的世行1.25美元/人日和2美元/人日贫困标准下,中国农村贫困居民的收入流动性程度并不乐观,而且绝大多数贫困居民在脱贫后并没有实现收入地位的明显改善。因此,对未来扶贫政策的制定而言,在提高官方贫困线标准的同时,应努力提高贫困居民向中高收入阶层的流动空间,并逐步建立扶贫长效机制,通过借助开设金融扶贫保险、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以及拓展政府短期救助等方式,提升脱贫农户的经济基础以巩固扶贫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