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76)
- 2023(19355)
- 2022(15952)
- 2021(14583)
- 2020(12079)
- 2019(27696)
- 2018(26993)
- 2017(51317)
- 2016(27893)
- 2015(31239)
- 2014(31010)
- 2013(31016)
- 2012(28838)
- 2011(26102)
- 2010(26058)
- 2009(24422)
- 2008(24246)
- 2007(21650)
- 2006(19081)
- 2005(16957)
- 学科
- 济(126129)
- 经济(126002)
- 业(79351)
- 管理(73567)
- 企(56196)
- 企业(56196)
- 农(52149)
- 方法(51965)
- 数学(45957)
- 数学方法(45628)
- 中国(36327)
- 农业(34408)
- 业经(31274)
- 财(29353)
- 地方(26478)
- 贸(24905)
- 贸易(24896)
- 易(24216)
- 学(23938)
- 制(23618)
- 银(19100)
- 银行(19031)
- 融(18459)
- 金融(18457)
- 行(18235)
- 发(17976)
- 技术(17753)
- 环境(17533)
- 务(17035)
- 财务(17010)
- 机构
- 学院(409172)
- 大学(407939)
- 济(177199)
- 经济(173942)
- 管理(152711)
- 研究(145379)
- 理学(132541)
- 理学院(131007)
- 管理学(128968)
- 管理学院(128214)
- 中国(110198)
- 科学(88799)
- 农(87727)
- 京(85254)
- 财(77380)
- 所(74219)
- 农业(68412)
- 研究所(67701)
- 业大(66744)
- 中心(66217)
- 财经(62513)
- 江(60143)
- 经(57151)
- 经济学(55895)
- 北京(53229)
- 范(52725)
- 师范(52101)
- 院(51372)
- 经济学院(50743)
- 州(47746)
- 基金
- 项目(276991)
- 科学(218241)
- 基金(203464)
- 研究(198359)
- 家(179705)
- 国家(178181)
- 科学基金(151238)
- 社会(130329)
- 社会科(123476)
- 社会科学(123442)
- 基金项目(107833)
- 省(107306)
- 自然(96522)
- 自然科(94359)
- 自然科学(94329)
- 自然科学基金(92693)
- 划(90788)
- 教育(89017)
- 资助(81498)
- 编号(77659)
- 重点(62861)
- 成果(62409)
- 部(61954)
- 发(61848)
- 创(57680)
- 国家社会(55483)
- 创新(54021)
- 课题(53799)
- 科研(52981)
- 教育部(52597)
- 期刊
- 济(196704)
- 经济(196704)
- 研究(118862)
- 农(86593)
- 中国(77829)
- 学报(70754)
- 科学(63883)
- 农业(58570)
- 财(57322)
- 大学(53268)
- 管理(51677)
- 学学(50824)
- 融(40273)
- 金融(40273)
- 业经(36345)
- 教育(35400)
- 经济研究(31872)
- 财经(31059)
- 技术(30858)
- 业(29672)
- 问题(28414)
- 经(26883)
- 贸(22143)
- 版(21977)
- 世界(21458)
- 技术经济(20020)
- 国际(19103)
- 商业(18969)
- 科技(18794)
- 业大(18404)
共检索到602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艳敏
本文在分析农村民生消费变化的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对外开放、城市化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民生消费的影响机制:城市化进程对农村民生消费影响的要素报酬增加效应强于农村移民的生产抑制效应,城市化进程提升了民生消费水平;产业结构调整的要素报酬效应和面向农村需求的供给效应促进了农村民生消费规模扩张和民生消费结构的改善;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促进了农村民生消费规模扩大但并未改善其消费结构。并基于此,提出了改善我国农村民生消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生消费 对外开放 城市化 产业结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世英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的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急剧转变,随之,较单一的产业结构向多元的产业结构迅速发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涌现了大批的乡镇企业。不过,近几年乡镇企业发展过猛,许多地区产业结构严重失调,生产超过了有限的资源和有限的市场所能容纳的程度。1984年农业银行和信用社对乡镇企业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宋则
城市化是国内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农村的城镇化不仅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与载体。由哈尔滨商业大学郭振教授等同志集体创作的《中国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一书,针对中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是作者对中国农村城镇化的理论体系进行创造性探索的成果。该书的特点如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海艳
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收入水平、需求弹性和收入分配等因素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近几年来,农村居民总体边际消费倾向稍有上升,其中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基本消费需求支出大幅度上升,但低收入户没有达到基本消费需求;居住、家庭设备、交通通讯、文教娱乐以及杂项等五项均为富有弹性的消费项目,食品为缺乏弹性的消费项目,而衣着和医疗保健向缺乏弹性项目发展;不同收入家庭消费需求结构差异较大,与供给结构不协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宏宇
高等教育大众化引起了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也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对于农村的影响长远来看是双向的,但是近期来看是单向的,尤其从教育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于带动农村生产技术革新,推动中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农村 产业结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飞翔
国民经济的总量增长与结构变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这一点在当今的开放经济条件下表现得更为明显。实行对外开放会导致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动 ,开放经济体系的运行是以特定的产业结构为支撑的。中国经济正进入需要以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来启动和支持国民经济总量增长的阶段 ,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然面临结构性制约。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日益临近 ,我们应当以构建开放型经济为目标来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重组 ,在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为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对外开放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江辉
文章利用1997~2008年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有关产业结构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Eiews6.0统计软件为分析工具,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因素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着显著的直接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明显,而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不显著,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城市化 产业结构 多元线性回归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英
资本的流出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促进母国产业结构优化。在选取合适的传导变量、构建恰当的计量模型的基础上,以1985年—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进口结构、技术进步、就业结构和固定资本四种路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筱青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沈春明 刘霖 董萍
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持续下降,重要原因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总供给突出表现为结构性过剩。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遵循农村产业间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比较优势以及树立农村产业是产业中重要链条的产业整体观等原则,并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途径,从而达到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
关键词:
中国 农村产业结构 调整 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永 王景
本文运用发展中大国开放效应的理论分析,对我国在对外开放条件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作进一步的理论思考。认为发展中大国对外开放目的在于提高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衔接程度,即发展开放型经济,而不是单纯强调贸易推动的外向型经济。并认为我国现有对外开放模式并未真正体现出大国效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负面作用日益明显。据此,文中提出尽快完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等三大对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路正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瑞鹏 王朋岗
在对1992~2011年新疆城市化、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与检验的基础上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及Johnson协整检验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非农产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与城市化的外部规模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短期内,城市化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长期内,城市化有助于环境状况得到改善;长期内,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城市化 环境污染 VAR模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戴永吉 王志锋
研究目的:考察中国半城市化现状对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半城市化水平与农村土地利用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半城市化水平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成明显负相关,半城市化程度越高,农村土地有效利用就越低。研究结论:半城市化现象的突出后果就是土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即农村人口的减少并没有带来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基于此,提出在半城市化背景下,要改变土地利用水平不高的问题,其前提是解决好城市化中的农民工问题,要让只是名义农民的农民工真正进城,实现农民工权益保障与农村土地配置优化双赢。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饶中心支行课题组 方培林
政策性金融支持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一个战略问题。第一,由于结构调整兼备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地方微观经济增长的双重性质,因而政策导向与市场导向是调整结构的两种必需手段。第二,由于农业本身是低收益率、高风险产业,其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高于经济收益,故市场失灵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关注的,政策导向应优先于市场导向。第三,由于商业性金融的趋利性与农村产业的弱质性、风险性存在矛盾,在金融领域的政策导向直接体现为政策性金融的支持。文章认为,作为以弥补市场缺陷、体现政府意图不以追求自身利润为主要目标来配置金融资源的政策性金融,在当前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及优化升级意义重大。对此,本文重点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