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8)
- 2023(9741)
- 2022(7900)
- 2021(7422)
- 2020(5953)
- 2019(13564)
- 2018(12908)
- 2017(24585)
- 2016(12707)
- 2015(14038)
- 2014(13623)
- 2013(14014)
- 2012(13075)
- 2011(12158)
- 2010(11912)
- 2009(11036)
- 2008(10914)
- 2007(9763)
- 2006(8693)
- 2005(7686)
- 学科
- 济(65316)
- 经济(65176)
- 农(50050)
- 业(41276)
- 农业(33403)
- 管理(29094)
- 方法(24978)
- 数学(23516)
- 数学方法(23407)
- 中国(20163)
- 业经(18555)
- 企(18107)
- 企业(18107)
- 贸(13954)
- 贸易(13948)
- 易(13693)
- 制(12749)
- 财(12665)
- 农业经济(12414)
- 发(12412)
- 地方(11281)
- 发展(10344)
- 展(10338)
- 银(9831)
- 银行(9827)
- 收入(9722)
- 体(9583)
- 行(9567)
- 村(9496)
- 农村(9476)
- 机构
- 学院(189731)
- 大学(186163)
- 济(96403)
- 经济(95133)
- 管理(73330)
- 研究(68299)
- 理学(64288)
- 理学院(63696)
- 管理学(62989)
- 管理学院(62676)
- 中国(55579)
- 农(49399)
- 财(39497)
- 京(37382)
- 农业(37284)
- 科学(36652)
- 所(32996)
- 财经(31935)
- 业大(31657)
- 中心(31619)
- 经济学(31260)
- 研究所(29970)
- 经(29537)
- 经济学院(28445)
- 江(25490)
- 经济管理(24231)
- 范(23667)
- 北京(23576)
- 师范(23532)
- 财经大学(23507)
- 基金
- 项目(128730)
- 科学(104051)
- 基金(98258)
- 研究(97935)
- 家(85028)
- 国家(84258)
- 科学基金(72579)
- 社会(69308)
- 社会科(65557)
- 社会科学(65545)
- 基金项目(51689)
- 省(47382)
- 自然(42149)
- 教育(41965)
- 自然科(41239)
- 自然科学(41230)
- 自然科学基金(40553)
- 划(39157)
- 资助(38568)
- 编号(38227)
- 部(31284)
- 国家社会(31036)
- 农(30275)
- 成果(29391)
- 发(29372)
- 重点(28320)
- 中国(27149)
- 教育部(27014)
- 创(26635)
- 人文(26495)
- 期刊
- 济(109421)
- 经济(109421)
- 研究(58191)
- 农(56210)
- 农业(38707)
- 中国(38644)
- 科学(27790)
- 学报(27213)
- 财(26525)
- 业经(24208)
- 大学(22575)
- 学学(21813)
- 管理(21420)
- 融(21400)
- 金融(21400)
- 业(17757)
- 经济研究(17523)
- 财经(15874)
- 问题(15789)
- 农业经济(14666)
- 世界(14455)
- 农村(14126)
- 村(14126)
- 经(13740)
- 技术(13067)
- 教育(12272)
- 贸(11511)
- 经济问题(11196)
- 版(10824)
- 社会(10226)
共检索到282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解垩
基于2011—2012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基线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本文考察了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即农村低保)的瞄准效率,使用断点回归方法评估农村低保的消费效应。结果显示,农村低保补助金水平较低,反贫困的作用有限,减贫的幅度只有1%左右;农村低保瞄准失效,低保流向非贫困家庭的漏损率为10%,把贫困家庭排除在外的排斥率高达84%;低保对农户的食品消费、非食品消费及总消费均无显著影响。倾向值匹配(PSm)方法稳健性检验同样支持该结论。
关键词:
农村低保 瞄准效率 消费 断点回归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小云 董强 刘启明 王妍蕾 韩璐
本文通过对福建沙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实地调查,详细而全面分析了该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过程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在微观层面该政策如何偏离了其政策目标而导致瞄准偏差和瞄准遗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易红梅 张林秀
随着我国扶贫战略从区域扶贫向个人扶贫的转变,2007年我国在农村地区全面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于一份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农户资料,本文采用赤贫指数从多维度度量了农户的贫困程度,并将其应用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瞄准效率研究。赤贫指数越低,表示农户越贫困,理论上,这些农户也越应该获得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资格。结果发现,现阶段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瞄准效率不高,瞄准遗漏和瞄准漏出同时存在。其中,在村级层面的分析结果发现,样本村中只有25.5%的最贫困农户在2007年得到了低保;同时,处于赤贫指数最低端的20%和40%的农户分别只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名额的50.67%和73.33%。而在获得最低生活保障...
关键词:
农村低保 赤贫指数 瞄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艳军
如何将最低生活保障分配给真正的贫困家庭,是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议题。在缺乏严格有效的财富审查机制背景下,基于宁夏690户农村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户主特征、家庭特征、住房特征和耐用消费品特征等与家庭收入和消费相关的核心指标,构建了一个新的目标瞄准体系——代理财富审查体系(PMT)。通过随后的目标瞄准效率检验发现,该体系对农户家庭经济状况具备较好的识别能力。在严格实施代理财富审查的基础上,加上其他的辅助措施,地方政府可以有效地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目标瞄准。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 目标瞄准 代理财富审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韩华为 徐月宾
为了深入考察贫困测量误差对瞄准效果评估结果的影响,文章使用2010年河南和陕西省的农村低保执行状况调查数据,测算并比较了传统的收入贫困识别策略和多维度贫困识别策略下的农村低保瞄准效果。结果发现,除家庭人均收入外,影响农村居民获得低保的因素还包括家庭人口结构、人力资本状况、家庭财产拥有情况。如果仅通过家庭收入来识别贫困,农村低保会存在严重的瞄准偏误。当通过多维度贫困识别策略控制贫困测量误差后,农村低保的瞄准偏误明显下降,说明农村低保的瞄准偏误有相当部分是贫困测量误差所导致的。结果显示,样本地区农村低保的瞄准偏误维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农村低保的瞄准效果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同类型救助项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艳军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否给予了最贫困的家庭和个人?这是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该文基于宁夏690户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目标瞄准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没有有效地瞄准贫困家庭和个人,家庭经济状况并非确定低保对象的依据。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目标瞄准的偏误主要来自于农民对制度的不了解、人情因素以及分配程序的不公开。因此,政府需要建立新的家庭收入审核机制,同时强化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关键词:
农村低保 目标瞄准 家庭调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东梅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以贫困农户作为瞄准单位,其运行成功与否取决于制度实施中目标家庭瞄准的准确性。本文从农户生计资产的视角,通过构建农户生计资产指标体系,对低收入农户生计资产进行量化分析,试图达到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标家庭准确瞄准的目的。实证结果表明,农户生计资产量化分析可以直观地显示农户生计资产的组合及其配置状况,可用来判断农户整体生活状况,并可对低收入农户进行准确排序。农户生计资产量化分析方法不失为提高制度瞄准效率的一种有益尝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翔 张晓鑫
由于家庭收入核定难度大、入户调查成本高等原因,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瞄准率难以让人满意。而生计资产测量法、指标代理法等方法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配套,因此,可操作性有限。文章通过对2012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城乡居民的家庭电力消费与家庭收入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家庭电力消费数据精确完整,不易造假,调查成本低。在调查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家庭电力消费排序法可以有效降低错保率。文章建议,将低保(申请)家庭过去1年的家庭电力消费作为家庭收入调查的参考指标,对电力消费相对较多的低保(申请)家庭实行重点审查,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翔 张晓鑫
由于家庭收入核定难度大、入户调查成本高等原因,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瞄准率难以让人满意。而生计资产测量法、指标代理法等方法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配套,因此,可操作性有限。文章通过对2012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城乡居民的家庭电力消费与家庭收入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家庭电力消费数据精确完整,不易造假,调查成本低。在调查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家庭电力消费排序法可以有效降低错保率。文章建议,将低保(申请)家庭过去1年的家庭电力消费作为家庭收入调查的参考指标,对电力消费相对较多的低保(申请)家庭实行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倩 毕红霞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意在为贫困人口解决基本生活需要的问题。本文借助ELES模型测算出我国农村低保标准的三个层次理论值,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我国现行的农村低保水平偏低,现行低保标准明显不能满足贫困人群的基本需求,而ELES模型测算的基本型保障标准却可以满足"保基本"的原则。基于这一结论,本文从政府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确保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合理制定,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保障标准 ELES模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倩 毕红霞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意在为贫困人口解决基本生活需要的问题。本文借助ELES模型测算出我国农村低保标准的三个层次理论值,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我国现行的农村低保水平偏低,现行低保标准明显不能满足贫困人群的基本需求,而ELES模型测算的基本型保障标准却可以满足"保基本"的原则。基于这一结论,本文从政府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确保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合理制定,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保障标准 ELES模型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马文武 杜辉
提高扶贫瞄准效率是减贫成功的必要条件,采取适应贫困实际情况的瞄准机制和瞄准方法是提高扶贫瞄准效率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反贫困实践遵循了一条合乎农村贫困变化特征、反映农村减贫规律的贫困瞄准机制演化路径。农村减贫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在农村贫困变化的不同阶段,采取了有效率的贫困瞄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扶贫模式和调整扶贫政策。中国农村贫困瞄准机制经历了农村整体瞄准——贫困县级瞄准——贫困村级瞄准——贫困户建档立卡瞄准的历史进程,契合的正是中国农村反贫困模式不断创新、措施不断精准、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反贫困难度不断增加的历史进程。当前中国正处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阶段,必须根据新时期贫困新特征,强化瞄准精准性、措施精准性;必须前瞻性预测2020年后农村新贫困问题,不断创新适应未来农村贫困新特征的贫困瞄准机制和扶贫模式,未雨绸缪,从容应对未来新阶段的贫困新挑战。
关键词:
贫困瞄准 演化视角 农村反贫困 改革开放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丹 卢洪友
选取2004—2015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的数据,通过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测度了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三重门槛效应。当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低于388元时,农村居民消费的弹性系数为0.218;当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处于388元至741元之间时,消费弹性系数增加为0.232;当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处于741元至2080元之间时,消费弹性系数继续增加为0.248;当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大于2080元时,消费弹性系数下降为0.236。从地区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同样具有非线性的正向影响,其中,西部地区的消费促进效应最强,东部次之,中部地区最低。基于此,建议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增强对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提升农村人力资本,以在更大程度上提振农村居民消费,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增长。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农村 消费效应 面板门槛回归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丹 卢洪友
选取2004—2015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的数据,通过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测度了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三重门槛效应。当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低于388元时,农村居民消费的弹性系数为0.218;当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处于388元至741元之间时,消费弹性系数增加为0.232;当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处于741元至2080元之间时,消费弹性系数继续增加为0.248;当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大于2080元时,消费弹性系数下降为0.236。从地区来看,东、中、西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农村 消费效应 面板门槛回归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平
贫困问题,尤其是农村的贫困问题一直都是阻碍我国经济进一步腾飞的关键问题。要想消除农村贫困,有效的措施是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但尚不具备稳定性、规范性。要想构建起我国规范的、稳定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贫困人口选择不同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方式。鉴于此,本文从对农村低保方式的类型和发放原则的分析入手,研究如何合理地选择农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方式。
关键词:
贫困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低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