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20)
2023(16638)
2022(13890)
2021(13090)
2020(10764)
2019(24912)
2018(24296)
2017(46169)
2016(24690)
2015(28134)
2014(27947)
2013(28102)
2012(26790)
2011(24428)
2010(24752)
2009(23276)
2008(22513)
2007(20335)
2006(18151)
2005(16805)
作者
(71854)
(60438)
(59985)
(57107)
(38211)
(29144)
(27359)
(23503)
(23127)
(21526)
(20600)
(20270)
(19115)
(19088)
(18798)
(18721)
(17829)
(17514)
(17483)
(17278)
(15194)
(14950)
(14624)
(13982)
(13733)
(13639)
(13370)
(13290)
(12310)
(12186)
学科
(113190)
经济(113086)
(69142)
管理(59798)
(52472)
(44338)
企业(44338)
方法(41065)
中国(39523)
数学(36622)
数学方法(36358)
农业(34874)
地方(31455)
(28629)
金融(28626)
(27742)
银行(27714)
(26869)
业经(26816)
(25714)
(24109)
(22535)
贸易(22515)
(21865)
(20420)
(18224)
环境(16709)
(15898)
技术(15065)
地方经济(14913)
机构
学院(355363)
大学(352100)
(156372)
经济(153128)
研究(131506)
管理(129576)
理学(109848)
理学院(108491)
管理学(106884)
中国(106603)
管理学院(106204)
科学(77676)
(75931)
(75296)
(70063)
(67410)
中心(62008)
研究所(60777)
农业(57885)
(55871)
业大(54854)
财经(54415)
(49394)
(48968)
经济学(48669)
师范(48558)
北京(48550)
(46267)
(44646)
经济学院(43941)
基金
项目(228950)
科学(179429)
研究(172143)
基金(164316)
(142513)
国家(141211)
科学基金(119412)
社会(110541)
社会科(104440)
社会科学(104411)
(90784)
基金项目(86828)
教育(76657)
(75087)
自然(72738)
自然科(70959)
自然科学(70938)
编号(70862)
自然科学基金(69650)
资助(66366)
成果(57870)
(55621)
重点(51847)
(51341)
课题(49560)
(47477)
国家社会(46173)
发展(45470)
(44760)
创新(44497)
期刊
(184018)
经济(184018)
研究(111550)
中国(80414)
(76568)
学报(55094)
(52427)
科学(52201)
农业(51722)
(49349)
金融(49349)
管理(43689)
大学(42209)
学学(39651)
教育(37765)
业经(33710)
技术(29737)
经济研究(28273)
财经(26649)
(26106)
问题(25464)
(23044)
世界(20128)
(19799)
(18616)
技术经济(17806)
资源(17804)
国际(17762)
经济问题(16978)
农村(16924)
共检索到563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洋萍  
在对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测量方法改良的基础上,对中部六省2005~2013年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2005~2013年的近十年间,中部六省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都有所提高,且各省普惠金融发展指数都没有出现0值的情况。从总体上来看,2005~2013年,湖南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处于中部六省当中的最高水平,其次是山西、湖北、安徽、江西、河南,但河南在中部六省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增长速度最快。从分析中部六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看:农村人均收入、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数量、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普惠金融政策、当地信用环境等是造成六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唐敏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大力推动农村普惠金融。2015—2021年期间,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等有关内容;201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并于2018年9月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鉴此,研究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洋萍  
本文使用改良的普惠金融发展评价指数测算方法,对湖南、湖北、河南中部三省2005—2013年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一步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中部三省湖南、湖北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要高于河南,但河南的普惠金融发展的增长速度要快于湖南、湖北。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来看,滞后一期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公路里程数对一省的普惠金融发展影响最大,且影响是正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GDP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也是正向的;而地区农业产业的重要性与政府调控政策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都是负向的。为此,提出积极推广好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加强农村金融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宇  赵敏  
文章从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比例和市场份额、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使用情况四个维度,对西部六个省份2009-2014年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使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揭示交通便利程度、信息技术水平、政府扶持力度和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对西部六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整体水平的影响。最后,从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对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宇  赵敏  
文章从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比例和市场份额、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使用情况四个维度,对西部六个省份2009-2014年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使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揭示交通便利程度、信息技术水平、政府扶持力度和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对西部六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整体水平的影响。最后,从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对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宇  赵敏  
文章从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比例和市场份额、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使用情况四个维度,对西部六个省份2009-2014年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使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揭示交通便利程度、信息技术水平、政府扶持力度和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对西部六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整体水平的影响。最后,从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对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玉丽  马正兵  
发展普惠金融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选择。精准脱贫是党中央确定的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因此,将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和精准脱贫结合起来加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22个省区市面板数据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分析和面板门槛回归分析发现,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助力减贫的福利影响存在"U型"的多重门槛效应,且无论在哪一门槛区间,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都显著正向作用于农村贫困地区人口减贫的福利增益。为此,农村普惠金融助力扶贫需要持续发力。更为重要的是,将农村普惠金融扶贫与教育扶贫结合起来,则教育的脱贫功效和福利增益非常显著。因此要将资金扶贫、教育扶贫和金融能力提升有机结合起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晓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将普惠金融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普惠金融是一种金融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旨在把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延伸向原被排斥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人群,让更多的弱势群体和地区获得金融服务。自"2005国际小额信贷年"推出普惠金融概念以来,普惠金融虽已成为被国际社会和金融业普遍认同的金融发展战略,但国内外普惠金融的实践时间并不长,仍然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为了更好总结国内发展普惠金融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笔者基于金融服务可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健  魏欣  
文章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的耦合机理,构建了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以中部六省2011—2020年数据为样本,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中部六省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度与协调度。研究结果显示:中部六省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且具有空间集聚与空间联动特征;当前,湖北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处于高水平的良性共振;山西和河南处于低水平的互相制约;安徽、江西和湖南已初步形成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湖南处于乡村振兴领先、数字普惠金融滞后阶段;安徽和江西则处于数字普惠金融领先、乡村振兴滞后阶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家喜  杨东  宋嘉豪  
文章基于2009—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出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了避免数据之间的波动性可能掩盖农村普惠金融评价指标权重的合理性,运用了主观分析方法(网络层次分析法)和客观分析方法(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取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指标的权重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指数IFI值;并通过时间变化和空间渐变的变化趋势来找出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时空分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向升  祝健  
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增进社会公平。为此,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应遵循普惠性、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和可持续性等原则。中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由正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金融组织所构成。正规金融组织是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主体力量,而非正规金融组织是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重要的补充力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纪丽娟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是数字经济背景下普惠金融的创新形式。当前,中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有传统金融机构推行的数字化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推行的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推行的金融服务、基于"互联网+"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等四种形式。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降低涉农金融服务前端交易成本及提升前端技术支持力度,但也受到农户认知、教育水平等影响。总体看,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存在区域分化、城乡分化、深度不足及监管滞后等问题,其根源是由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的数字鸿沟、金融生态环境不健全的生态鸿沟及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教育鸿沟所引发的。以肯尼亚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推行的移动货币及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推行的金融科技作为数字普惠金融的两种模式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建议在完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应加大顶层制度设计,填补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三大鸿沟以及加大数字经济、数字金融及监管科技的协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向升  祝健  
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增进社会公平。为此,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应遵循普惠性、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和可持续性等原则。中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由正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金融组织所构成。正规金融组织是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主体力量,而非正规金融组织是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重要的补充力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艳琳  付晨玉  
本文利用2010年、2012年、2014年和2016年21个省份的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及相关统计数据,全面分析了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多维贫困的改善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获得性,直接改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的多维贫困状况,但这一改善效应在处于不同贫困强度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之间存在差异:能够显著改善贫困强度较轻(处于一维贫困和二维贫困)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的贫困状况,但对贫困强度较重(处于三维贫困及以上)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的贫困状况没有显著影响;并且,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高贫困劳动年龄人口的个人收入水平,间接改善他们的多维贫困状况,但这一机制对不同维度贫困的改善效应也有差异:能显著改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在收入、教育和就业维度的贫困状况,不能显著改善他们在健康和保险维度的贫困状况。本文认为,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是实现中国农村地区脱贫攻坚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增强其对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多维贫困的改善效应,引导农村普惠金融助力精准扶贫。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伊  高彪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已成为我国现阶段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提升农村地区金融运行整体效率的重要方向之一。互联网金融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它的蓬勃发展为构建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在对江西省2500多家农户和1000多家农村企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