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70)
2023(16616)
2022(13753)
2021(12844)
2020(10501)
2019(24287)
2018(23390)
2017(44461)
2016(23698)
2015(26739)
2014(26544)
2013(26791)
2012(25524)
2011(23332)
2010(23736)
2009(22381)
2008(21774)
2007(19778)
2006(17683)
2005(16453)
作者
(69293)
(58366)
(58114)
(55275)
(36792)
(28117)
(26301)
(22682)
(22251)
(20785)
(20039)
(19482)
(18653)
(18315)
(18264)
(18124)
(17122)
(16930)
(16898)
(16652)
(14647)
(14392)
(14221)
(13486)
(13343)
(13137)
(12900)
(12855)
(11900)
(11806)
学科
(111283)
经济(111160)
(69985)
管理(58958)
(53251)
(44458)
企业(44458)
方法(40904)
中国(39031)
数学(36579)
数学方法(36328)
农业(35725)
地方(29040)
(28740)
金融(28738)
(27712)
银行(27683)
(26848)
业经(26783)
(26191)
(23916)
(22492)
贸易(22472)
(21873)
(19700)
(18026)
环境(16578)
(15853)
技术(14828)
(14693)
机构
学院(346829)
大学(343596)
(156599)
经济(153577)
研究(128235)
管理(127114)
理学(108101)
理学院(106831)
管理学(105281)
管理学院(104632)
中国(104620)
科学(74472)
(73764)
(73286)
(70485)
(65623)
中心(60107)
研究所(59169)
农业(56682)
财经(54991)
(53225)
业大(53061)
(50085)
经济学(49538)
北京(47073)
(46430)
师范(46024)
经济学院(44833)
(44815)
(42584)
基金
项目(223012)
科学(175568)
研究(167235)
基金(161843)
(140695)
国家(139429)
科学基金(117954)
社会(109253)
社会科(103372)
社会科学(103345)
(86601)
基金项目(84733)
教育(74397)
(72359)
自然(71279)
自然科(69596)
自然科学(69576)
自然科学基金(68362)
编号(68000)
资助(65580)
成果(55653)
(54312)
(50641)
重点(50489)
课题(47255)
(46419)
国家社会(46392)
发展(44551)
(43854)
创新(43527)
期刊
(181786)
经济(181786)
研究(109184)
中国(77064)
(75860)
学报(53745)
(52198)
农业(51096)
科学(50957)
(49664)
金融(49664)
管理(43308)
大学(41474)
学学(39267)
教育(35282)
业经(33270)
经济研究(28713)
技术(28288)
财经(27397)
(25457)
问题(25105)
(23694)
世界(20264)
(19982)
(18134)
国际(17917)
技术经济(17779)
农村(16918)
(16918)
经济问题(16775)
共检索到546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玉丽  马正兵  
发展普惠金融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选择。精准脱贫是党中央确定的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因此,将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和精准脱贫结合起来加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22个省区市面板数据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分析和面板门槛回归分析发现,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助力减贫的福利影响存在"U型"的多重门槛效应,且无论在哪一门槛区间,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都显著正向作用于农村贫困地区人口减贫的福利增益。为此,农村普惠金融助力扶贫需要持续发力。更为重要的是,将农村普惠金融扶贫与教育扶贫结合起来,则教育的脱贫功效和福利增益非常显著。因此要将资金扶贫、教育扶贫和金融能力提升有机结合起来。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黄秋萍  胡宗义  刘亦文  
利用中国31个省市20072015年的数据,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普惠金融发展的贫困减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加上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判断,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贫困程度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并表现出显著的单一门槛特征。在跨越门槛值之前,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困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跨越门槛值之后,贫困减缓效应随着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所减弱,体现了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整体而言,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普惠金融发展减贫效应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区域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本文利用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发生率的年度数据,对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检验,结论是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贫困减缓有明显积极作用,即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大小和普惠金融服务成本高低对贫困减缓产生明显直接的正向影响,而普惠金融服务使用效率高低则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整体上表现不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普惠金融发展影响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普惠金融利于贫困减缓的发展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本文利用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发生率的年度数据,对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检验,结论是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贫困减缓有明显积极作用,即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大小和普惠金融服务成本高低对贫困减缓产生明显直接的正向影响,而普惠金融服务使用效率高低则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整体上表现不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普惠金融发展影响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普惠金融利于贫困减缓的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艳琳  付晨玉  
本文利用2010年、2012年、2014年和2016年21个省份的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及相关统计数据,全面分析了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多维贫困的改善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获得性,直接改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的多维贫困状况,但这一改善效应在处于不同贫困强度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之间存在差异:能够显著改善贫困强度较轻(处于一维贫困和二维贫困)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的贫困状况,但对贫困强度较重(处于三维贫困及以上)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的贫困状况没有显著影响;并且,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高贫困劳动年龄人口的个人收入水平,间接改善他们的多维贫困状况,但这一机制对不同维度贫困的改善效应也有差异:能显著改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在收入、教育和就业维度的贫困状况,不能显著改善他们在健康和保险维度的贫困状况。本文认为,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是实现中国农村地区脱贫攻坚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增强其对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多维贫困的改善效应,引导农村普惠金融助力精准扶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学松  孔荣  
阐释普惠金融减贫机理、测度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评估普惠金融减贫绩效对推进中部地区金融扶贫具有重要意义。普惠金融通过金融服务对象的拓展缓解农村地区信贷约束并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保险产品的普遍应用提升"因病致穷"等风险冲击的抵御能力,金融产品成本的削减增强农民使用金融产品的意愿和能力等途径减缓农村贫困。2005年以来中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其综合指数、广度指数和深度指数的均值分别由2005年的0.349、0.284和0.510提升到2014年的0.850、0.898和0.727。在1%置信水平上,普惠金融综合指数和广度指数每提升1个百分点,农村贫困率分别下降0.151和0.122个百分点,普惠金融深度指数的回归系数为负但并不显著。可通过加快发展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和农村保险等措施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学松  孔荣  
阐释普惠金融减贫机理、测度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评估普惠金融减贫绩效对推进中部地区金融扶贫具有重要意义。普惠金融通过金融服务对象的拓展缓解农村地区信贷约束并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保险产品的普遍应用提升"因病致穷"等风险冲击的抵御能力,金融产品成本的削减增强农民使用金融产品的意愿和能力等途径减缓农村贫困。2005年以来中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其综合指数、广度指数和深度指数的均值分别由2005年的0.349、0.284和0.510提升到2014年的0.850、0.898和0.727。在1%置信水平上,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学松  孔荣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洋  刘阳  
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确立的一项基本国策,金融脱贫也被认为是解决贫困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对我国当前省际层面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考察了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贫困减缓的影响。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贫困减缓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存在最佳的普惠金融指数对贫困减缓产生最大的影响。鉴于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尚处于低级阶段,故而本文建议政府应不断加大对普惠金融的投入,同时要考虑地区差异性,针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政策,实现资金效率的最大利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金全  毕振豫  
本文首先合成中国各省普惠金融指数,随后在经济增长与贫困减缓的双重视角下,通过系统GMM方法逐步考察了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不仅能够直接遏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同时也会通过经济增长和贫困减缓两个渠道对城乡收入差距带来间接的减小效应。为此,政府不仅要关注金融发展的深度,更要注重金融发展的广度,进一步打造更具普惠性与包容性的金融服务体系,从而促进全社会共享经济金融发展的成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燕芝  彭千芮  
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从多维度确定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空间Durbin模型考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政府支出、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消费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后,一个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贫困减缓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邻近地区惠普金融发展水平与空间关系共同作用,对贫困减缓产生了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惠惠金融不仅通过提高收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自有资本缓解贫困,而且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显著降低邻近地区的贫困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游士兵  刘多晨曦  覃文  姜娇阳  
文章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异质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减缓家庭相对贫困。这一结论在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其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家庭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存在异质性,减缓效应在中部地区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更为突出。最后,居民金融市场参与意愿的提升是数字普惠金融减缓家庭相对贫困的重要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丽萍  
中国农村金融贫困严重地制约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从金融供求的视角对中国农村金融贫困的效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剖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田雅娟  刘强  
借助旅游业发展拉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已成为我国产业扶贫措施的重要组成内容。然而,实践中旅游发展对贫困的减缓效应会受环境因素影响,呈现出异质性特征。文章利用平滑变系数模型的设定框架,提出了一个包含潜变量影响的旅游减贫效应测度方法,以更灵活和具有弹性的模型设定体现旅游减贫效应存在的异质性特征。基于2010—2016年我国2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旅游业发展对农村贫困减缓具有积极的影响效应,且受产业内部发展特征和宏观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减贫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具体而言,入境游客占比、政策引导下的产业产值密度增长和景区数量增加将增强旅游业发展的减贫效果;人均GDP水平和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将为旅游消费乘数效应的发挥提供更优的宏观环境基础,有利于旅游发展对农村贫困减缓效应的发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江  齐硕  
本文基于我国2005—2017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普惠金融的深度、广度和可持续性3个维度构建了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测度各个地区普惠金融的实际发展水平。随后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研究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和贫困减缓的非线性空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和门槛特征,当普惠金融发展程度较低时,普惠金融发展会阻碍贫困减缓,只有当其跨越自身低水平门槛0.0822时,才能有效促进贫困减缓,且当经济发展水平程度较高时,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