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53)
2023(21165)
2022(17627)
2021(16527)
2020(13538)
2019(31008)
2018(30730)
2017(58139)
2016(31576)
2015(35487)
2014(35421)
2013(34960)
2012(32593)
2011(29655)
2010(30044)
2009(27913)
2008(26757)
2007(23908)
2006(21634)
2005(19856)
作者
(91451)
(76171)
(75279)
(71773)
(48333)
(36317)
(34143)
(29815)
(29134)
(27260)
(25883)
(25695)
(24373)
(24198)
(23706)
(23433)
(22383)
(21983)
(21794)
(21730)
(19309)
(18792)
(18543)
(17549)
(17124)
(16967)
(16921)
(16779)
(15477)
(15247)
学科
(131389)
经济(131243)
(88028)
管理(83638)
(64235)
企业(64235)
(53053)
方法(49150)
中国(45013)
数学(42086)
数学方法(41639)
农业(35302)
业经(32996)
地方(32137)
(31490)
(30117)
金融(30109)
(29970)
银行(29915)
(29314)
(28914)
(27761)
(24589)
贸易(24564)
(23865)
(20912)
理论(20818)
(20339)
环境(19813)
技术(19442)
机构
大学(443956)
学院(443218)
(183849)
经济(179899)
管理(167919)
研究(161683)
理学(143270)
理学院(141629)
管理学(139241)
管理学院(138438)
中国(127838)
科学(97294)
(97053)
(86687)
(84123)
(82246)
研究所(74447)
中心(73833)
业大(68392)
(67859)
农业(66716)
财经(65657)
北京(62096)
(60842)
师范(60242)
(59815)
(58102)
经济学(55361)
(54708)
经济学院(49716)
基金
项目(294366)
科学(231005)
研究(219123)
基金(212092)
(185475)
国家(183829)
科学基金(156048)
社会(138711)
社会科(131085)
社会科学(131051)
(114315)
基金项目(111230)
教育(99521)
自然(98156)
(96308)
自然科(95853)
自然科学(95829)
自然科学基金(94099)
编号(90074)
资助(86685)
成果(74971)
(66438)
重点(66323)
(65336)
课题(63118)
(60743)
国家社会(57610)
创新(56730)
教育部(55697)
科研(55335)
期刊
(212694)
经济(212694)
研究(139012)
中国(100475)
(85481)
学报(72773)
科学(67175)
(62247)
管理(62015)
农业(57552)
大学(55789)
教育(55114)
(54978)
金融(54978)
学学(52182)
技术(38005)
业经(37075)
经济研究(33190)
财经(32215)
(29125)
问题(28345)
(27702)
图书(23401)
(22562)
世界(22225)
(21486)
科技(20915)
技术经济(20909)
理论(20603)
现代(19839)
共检索到694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进  
农业发展缓慢、村民自治异化、农民大量外流,以前的农村治理体系无法满足农民追求富裕和共享公共服务的需要,应该构建农村新型治理体系以迎合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年多时间对西北地区农村的深入调研,我们认为当前完善农村治理体系的关键是加快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培养农村能人,而提升组织发展动力的重点是:将农村基层的政治力量与经济资本适度联合,实现农民合作社与村两委高度融合或一体化,这是未来农村治理的基本形态。所以,完善"三化"机制,强化政府财政和政策支持,构建合作社与村两委有效融合机制,充分发挥组织、能人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才能最终实现农村新型治理体系构建和善治的目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在全  
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三农"经济主体和小企业的信贷需求难以满足。农业金融的主要功能就在于将资金配置到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中来,而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也为资金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投资需求,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是未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以中国农业银行、农信社和邮储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应该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领域的深刻变革,在金融领域将会引起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的产生、孕育和发展,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型金融形式将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尹庆伟  田倩  
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存在供给缺乏的问题,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互助性质的民间农村金融机构而得以建立,然而在互助社的经营和发展中仍存在着很多不完善、不规范的问题。本文在论述美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提出了规范中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峰  
近些年三农问题倍受重视,农村金融改革不断出新,但是以短期性、修补式政策措施居多,微型金融机构出现异化,农村金融需求仍难满足。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本文提出前瞻性、系统性的顶层设计方案,分阶段、分地域、系统地构建城乡一体化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生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玮  
本文基于数字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就数字经济对我国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进一步考察了这种影响机制的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也会通过农村电商发展的间接机制对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产生影响。农村电商发展在数字经济对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作用,能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对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赋能作用。进一步地,数字经济对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呈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特征。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春留  程励  程德强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地区面临着支柱性产业不足、乡村空心化、土地抛荒等诸多问题,合理有效的发展模式作为引导乡村发展、促进资源开发、提升乡村经济的有效方式,对于解决当下乡村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具有不可替代性。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乡村发展模式特点进行了梳理,认为"产村景"一体化的融合发展模式是未来乡村建设的重要方向,并根据"产村景"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了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产村景"一体化的AMD发展模型,将四川省武胜县代沟村视为一个紧密协作的乡村系统,从"产村景"的不同构成层面对乡村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提出可操作的规划方法,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倪楠  
现阶段,城镇化已成为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有强大的金融支持和完备的金融监管体系来有效地控制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不断产生的农村金融风险。目前,农村金融集中表现出生态环境缺乏统一规划、创新组织形式风险较高、农业保险不健全以及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金融的监管力度、大力推动大型商业银行下延式服务、不断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及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以此更好地控制农村金融风险,形成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永强  苏昌贵  龙花楼  侯学钢  
在对当前中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基础上,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涵,从制度改革协调联动性、整体性角度出发,设计了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Land-PPET框架。通过对农村土地产权、规划、征收和流转制度的创新研究,以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年限和范围;转变规划理念,科学开展农村土地规划,积极引导多方主体参与规划的编制,有效引导村庄建设发展;提高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严格限定征收范围,完善征地手续,保证征地的公平;有序开展土地流转,探索改革农村住宅用地供地模式,推进农村宅基地确权流转市场化,解决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丽明  
农村金融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主要的困扰来自于农村金融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特点和商业化运作要求实现可持续之间的矛盾,这当中也受到了各国经济体制、政治制度和外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立  周向阳  
1978年以来,中国的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形成并演化。其形成与演化的逻辑,与政府主导的基本体制背景和资金由缺转余的基本经济背景有关。1996年之前,资金的短缺,使得政府的金融控制,主要着力于动员资本。面向农村的金融机构,主要扮演着储蓄动员机器的角色,以获取城市和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短缺要素——资本。国家工业化和地方政府间的经济竞争,推动了金融分割以及正式、非正式农村金融体系水平竞争格局的形成。行政抽取机制的存在,使得"资金离农"和"机构离农"成为必然。1996年后,资金供求形势逆转,由短缺走向过剩,出现了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悖论,使得各种类型意图支农的政策安排相继出现,一个垂直合作的农村金融体系正在形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娄彬彬  
中国农村未曾设立过独立的生殖保健机构。自建国至今,中国农村生殖保健从无到有,大体经历了3个变动阶段,目前基本形成以计划生育与妇幼卫生保健为主的,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并存的生殖保健体系。计划生育与妇幼卫生相结合是中国农村生殖保健体系的特点与优势。本文利用1995年6月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在苏南、皖北农村地区的调查资料,着重阐述了目前农村地区生殖保健体系的各种模式、保健内容、服务对象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在下世纪初中国农村全面实现生殖健康初级保健的难点,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彦峰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推进,使当地农村金融的需求与供给都发生了变化。从京津冀一体化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金融依然存在供给科学性不高、金融机构服务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风险较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认知度和信任度都比较低等问题。应通过加强京津冀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加强农村金融创新、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管理水平等措施,不断提高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彦峰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推进,使当地农村金融的需求与供给都发生了变化。从京津冀一体化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金融依然存在供给科学性不高、金融机构服务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风险较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认知度和信任度都比较低等问题。应通过加强京津冀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加强农村金融创新、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管理水平等措施,不断提高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彦峰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推进,使当地农村金融的需求与供给都发生了变化。从京津冀一体化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金融依然存在供给科学性不高、金融机构服务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风险较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认知度和信任度都比较低等问题。应通过加强京津冀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加强农村金融创新、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管理水平等措施,不断提高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牧航  
当今时代,推进农村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在一体化发展中转型,逐步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城乡二元结构,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在城乡一体化推进中,发展互联网金融是破解农村产业培育和社会发展优化所面对的融资难题的重要出路。应立足农村融资需求,分析互联网金融在与城乡一体化对接中存在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而以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实现对接,努力是以城乡一体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