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34)
2023(19262)
2022(16120)
2021(15140)
2020(12040)
2019(27723)
2018(27071)
2017(49990)
2016(27838)
2015(30953)
2014(30552)
2013(29900)
2012(28372)
2011(26280)
2010(26757)
2009(24581)
2008(24045)
2007(21869)
2006(20152)
2005(18458)
作者
(80648)
(67549)
(67131)
(63971)
(43066)
(32610)
(30371)
(26226)
(26140)
(24182)
(23360)
(22385)
(21858)
(21688)
(21271)
(20863)
(19883)
(19855)
(19554)
(19325)
(17097)
(17053)
(16425)
(15785)
(15355)
(15122)
(15040)
(14873)
(13794)
(13640)
学科
(127954)
经济(127755)
(72525)
管理(67464)
(53595)
(47731)
企业(47731)
方法(43454)
中国(41788)
数学(37280)
数学方法(36912)
农业(35948)
地方(31960)
业经(29952)
(26707)
(25884)
(23795)
贸易(23778)
(23651)
(23091)
教育(22431)
(20289)
(19834)
银行(19784)
(19256)
(19172)
金融(19170)
环境(18481)
理论(18359)
(17568)
机构
大学(397950)
学院(397056)
(173889)
经济(170444)
研究(153322)
管理(141343)
理学(120487)
理学院(118949)
管理学(116986)
管理学院(116244)
中国(114164)
科学(90781)
(86600)
(82830)
(78912)
(76729)
研究所(71397)
中心(67724)
农业(63929)
(62040)
业大(61604)
(60381)
师范(59811)
财经(59557)
北京(55938)
(54284)
经济学(54005)
(53988)
(48590)
经济学院(48418)
基金
项目(256885)
科学(203151)
研究(191469)
基金(185199)
(163150)
国家(161612)
科学基金(135668)
社会(124981)
社会科(117412)
社会科学(117384)
(99858)
基金项目(95992)
教育(90568)
(85816)
自然(83747)
自然科(81770)
自然科学(81745)
自然科学基金(80325)
编号(77144)
资助(75058)
成果(65111)
(61450)
重点(59310)
(58807)
课题(56687)
(53176)
国家社会(51846)
教育部(50244)
发展(49631)
创新(49573)
期刊
(207449)
经济(207449)
研究(133000)
中国(94783)
(83116)
学报(65343)
教育(63469)
科学(60835)
农业(56237)
(54848)
管理(51316)
大学(50724)
学学(47111)
(43323)
金融(43323)
业经(35645)
技术(33931)
经济研究(33101)
财经(30531)
(28061)
问题(27762)
(26555)
世界(22842)
(22269)
国际(20256)
(20167)
技术经济(19781)
经济问题(17991)
资源(17475)
科技(17391)
共检索到633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锦华  吴方卫  
改进的森指数即SST指数在衡量贫困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用SST指数考察了我国农村教育贫困的综合程度发现,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教育贫困程度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教育分布不均则呈上升趋势,而西部则成为教育最贫困的地区,并在分析了教育贫困的现状和特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后,提出了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和提高教育扶贫效率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康清  
中国农村的发展与劳动力的社会经济地位变迁张康清中国农村的发展是关系到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大问题,因为中国农村无论是空间范围还是人口或劳动力数量都占全国的绝大多数。有的学者认为“在农业繁荣的基础上。工业下乡,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农副工齐头并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纯阳  
在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处于欲罢不能、欲办还休的两难境地,办学成本高昂。高中招生市场上则出现境遇两重天的局面,少数重点学校对优秀教育资源形成垄断之势,结果以一校之兴换来的却是一县教育之衰。教育收费水平远远超出了农户的支付能力,农户对现有教育投资成本形成高水平预期,因而降低了教育投资的热情。"以县为主"的教育投资体制不适合贫困县的实际情况,在县级财政能力严重不足而向上级政府寻求转移支付的渠道又不宽敞的现实条件下,降低教育这种公共品的质量或者增加农民教育负担就势成必然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谢童伟  施雨婷  
在学者对于贫困的研究从物质贫困、经济贫困转向教育贫困之后,我国农村的教育贫困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文按照制度性贫困、区域性贫困、阶层性贫困三大类的教育贫困划分,概括、梳理了农村教育贫困的研究进展。随着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观念等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社会各领域对于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教育发展存在的结构性和质量性矛盾是进一步研究农村教育贫困的方向。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锦华  
改进的森指数即SST指数在衡量贫困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用SST指数考察了我国农村教育贫困的综合程度,发现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教育贫困程度、广度、深度都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教育分布不均则呈上升趋势,而西部则成为教育最贫困的地区,并在分析了教育贫困的现状和特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后提出了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和提高教育扶贫效率的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玉华  
在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土地发展史及税制进行简单勾勒之后,我们有必要对西欧的领主制与中国的地主制进行简要的对比,进一步了解二者的区别,从而加深对土地所有制变迁的理解。欧洲庄园制度是封建分权制度下的一种经济制度,农奴耕种的是领主分给的土地,向领主无偿提供劳役,定期缴纳赋税或租金后,多少还有一点自己的收益。住的是自建的茅棚,甚至还有自己的小院,比奴隶的处境好得多。中世纪农奴的命运比罗马时代的奴隶要好得多,甚至可以以财产赎得自己的人身自由。领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玉华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实际上是农业、农民社会的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之上的文化。因此,金融机构若要更好地服务"三农",有必要认真研讨中国从古至今农业文明的发展脉络以及几千年封建"小农"文化的历史,吸收其经验教训,进而针对"三农"特点,在体制机制设计上充分考虑历史和文化这些潜在因素,解决好"三农"的融资问题,促进中国"三农"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小荣  
本文介绍了山区资源开发正在形成的五个良性运行机制,分析了目前影响贫困山区资源开发的五个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合理开发山区资源的五点主要措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曲恒昌  
判断和测定教育投资效益,可以采取不同的指标体系,我们认为,采用内部指标和外部指标较为适宜。所谓内部指标,主要指教育系统内部的测定标准,它们主要包括:学生—教师比率;班规模;单位投资获得(或提高)的学业成绩;教育投资结构合理性;单位投资培养的合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江卫东  
所谓教育投资个人收益率,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Gory S.Becker)认为将个人增受教育之后预计将来能多赚的收入与因多受这种教育目前个人所需支付的成本(包括因上学而放弃获得收入的机会成本)加以比较,考察其间须以怎样的百分率与前者相乘才能使二者相等,此一百分率称为教育投资个人收益率。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影响个人对教育需求的因素除教育投资个人收益率外,还有家庭收入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牛建林  齐亚强  
文章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与县级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通过建立多层线性模型,考察了县级社会经济特征对各地区男女平均教育年限的影响,以及这些社会经济特征与个体和家庭特征之间可能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过去几十年来,地区经济的普遍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城乡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对提高中国居民(特别是女性)的教育水平、缩小教育的性别差异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地区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还有助于降低户口性质、家庭性别偏好等微观因素对个人教育状况的差异性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慧敏  罗庆  许家伟  
笔者根据2000年、2006年和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家户微观面板数据,借助双变量Probit模型,从户主特征、家庭特征、社区特征三个方面对中国农村家庭贫困状况及其动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不同贫困线标准下,家户贫困发生率均逐年下降,且随着经历贫困次数的增多,贫困户数目不断减少,相邻年份中仅有部分家庭持续处于贫困状态;同时,家户脱离贫困与陷入贫困的状态同时存在。回归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耕地面积、村庄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比重、到最近小学的距离、到最近火车站的距离等因素对下一年份家户贫困状态的边际效应影响显著;由于贫困标准不同,其影响程度也有所差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纯阳  
在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处于欲罢不能、欲办还休的两难境地,办学成本高昂。高中招生市场上则出现境遇两重天的局面,少数重点校对优秀教育资源形成垄断之势,结果以一校之兴换来的却是一县教育之衰。教育收费水平远远超出了农户的支付能力,农户对现有教育投资成本形成高水平预期,因而降低了教育投资的热情。“以县为主”的教育投资体制不适合贫困县的实际情况,在县级财政能力严重不足而向上级政府寻求转移支付的渠道又不宽敞的现实条件下,降低教育这种公共品的质量或者增加农民教育负担就势成必然了。在贫困地区,教师数量有余而质量不高,分布结构倒挂,成为教育发展的又一难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民  
社区是包含着广泛而复杂的社会与经济关系的基本社会单位,构成了中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关系及活动的基本层面.因此,社区综合发展是中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途径。农村社区发展还具有积极的人口效应,一方面可以促进各种有利于少生优育的经济因素的发育与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创造有利于改变人们对子女社会价值需求的社会氛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鹏  余小方  程飞  
在对贫困的概念和内涵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贫困的基本特征是:(1)经济贫困与环境贫困共存;(2)经济贫困与文化贫困共存;(3)返贫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应纠正反贫困工作中的偏差,提高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思想认识,增强农业造血功能,促进农业自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