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6)
2023(10770)
2022(8739)
2021(8556)
2020(6905)
2019(16120)
2018(15595)
2017(28780)
2016(15330)
2015(17058)
2014(16663)
2013(16652)
2012(15431)
2011(14412)
2010(14540)
2009(13681)
2008(13317)
2007(11784)
2006(10995)
2005(10159)
作者
(43387)
(37259)
(36455)
(35020)
(23039)
(17640)
(16370)
(14237)
(14139)
(12877)
(12800)
(12195)
(11905)
(11882)
(11650)
(11441)
(10706)
(10537)
(10118)
(10116)
(9428)
(9063)
(9010)
(8601)
(8443)
(8306)
(8011)
(7863)
(7525)
(7388)
学科
(71115)
经济(71045)
(50052)
(41339)
农业(33257)
管理(31463)
中国(22925)
方法(22772)
数学(20252)
业经(20223)
数学方法(20046)
(19990)
企业(19990)
(17000)
地方(15211)
(14061)
贸易(14046)
(13771)
(13476)
(12892)
(12838)
农业经济(12562)
(12539)
(11693)
银行(11675)
(11414)
发展(11179)
(11156)
(11050)
金融(11049)
机构
学院(217804)
大学(217055)
(100777)
经济(99051)
研究(87836)
管理(78759)
中国(69697)
理学(66841)
理学院(66094)
管理学(65032)
管理学院(64624)
(56410)
科学(50103)
(48016)
(44436)
(43871)
农业(42651)
研究所(40185)
中心(39393)
业大(37260)
财经(33376)
(33073)
经济学(31171)
北京(31140)
(30690)
(30670)
(30157)
师范(29914)
经济学院(27928)
科学院(27713)
基金
项目(144145)
科学(113793)
研究(108881)
基金(106044)
(94049)
国家(93186)
科学基金(77817)
社会(71785)
社会科(67653)
社会科学(67641)
基金项目(55070)
(53239)
教育(47899)
自然(46694)
(45575)
自然科(45522)
自然科学(45509)
自然科学基金(44705)
编号(43458)
资助(42347)
成果(35983)
(33568)
(33318)
重点(33038)
(32204)
国家社会(31680)
课题(30473)
中国(29714)
(29487)
(28510)
期刊
(121393)
经济(121393)
研究(71964)
(62198)
中国(54208)
农业(42509)
学报(36236)
科学(34861)
(30734)
大学(29257)
学学(27410)
管理(26817)
(25394)
金融(25394)
教育(24691)
业经(23893)
(20296)
技术(18270)
经济研究(18136)
问题(17203)
财经(16792)
世界(15740)
农村(14964)
(14964)
农业经济(14948)
(14703)
(13316)
(13178)
资源(12136)
经济问题(11904)
共检索到352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荣卓   金静  
在中国共产党接续历史奋斗过程中“抓好试点对改革全局意义重大”,为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新时代改革试点方法论,搭建一个中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系统的解释框架,考察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工作案例样本,可以发掘中国农村改革试点的运行逻辑。研究发现,农村改革试验区是衔接国家与社会的一个系统场域,在接收到中央意向性设计与全过程跟踪的“环境压力”后,其内部聚焦“传动系统—驱动系统”实质运转,在可自由裁量空间内落实拓展试验任务,以输出创新、集成性典型案例,并经过反馈链循环再作进一步信息转换,从而推动地方经验跃升为国家政策。由此归纳出我国持续深入开展农村改革的试点运作逻辑,即在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引领下,始终站位国家顶层进行决策设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前提;构建系统而协同的纵向组织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生性支点;在中央注意力分配下进行知识生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议题;吸纳典型和辐射带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旨归,在这一过程中,农村改革试点行动走向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良性互动的新常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荣卓   金静  
在中国共产党接续历史奋斗过程中“抓好试点对改革全局意义重大”,为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新时代改革试点方法论,搭建一个中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系统的解释框架,考察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工作案例样本,可以发掘中国农村改革试点的运行逻辑。研究发现,农村改革试验区是衔接国家与社会的一个系统场域,在接收到中央意向性设计与全过程跟踪的“环境压力”后,其内部聚焦“传动系统—驱动系统”实质运转,在可自由裁量空间内落实拓展试验任务,以输出创新、集成性典型案例,并经过反馈链循环再作进一步信息转换,从而推动地方经验跃升为国家政策。由此归纳出我国持续深入开展农村改革的试点运作逻辑,即在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引领下,始终站位国家顶层进行决策设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前提;构建系统而协同的纵向组织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生性支点;在中央注意力分配下进行知识生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议题;吸纳典型和辐射带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旨归,在这一过程中,农村改革试点行动走向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良性互动的新常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守银  
中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是根据中央1987年5号文件关于“有计划地建立改革试验区”的精神建立起来的。中央决定建立“农村改革试验区”,并不是改革中的一个临时措施,而是中央考虑到深化农村改革的种种新要求,提出的带有长期性和具有战略意义的布署。其主要意图是:为中央提供改革的决策参考;为深化农村改革提供示范经验;分散改革风险,分解改革的困难。 1987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已在1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21个农村改革试验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文  孙懿  
中国从1978年农村改革开始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却严重影响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解决增长中的"公平"问题是关键。然而,实现"公平"并非一定要牺牲"效率"。我们认为,"包容性增长"的理念蕴含着将"公平"与"效率"持续相互促进的逻辑:提高"弱者"的能力和权利,使其参与增长并共享成果,在增进效率中实现公平,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以此视角观察中国改革,我们认为,中国农村改革的现实逻辑在于提升农民的能力和权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喜梅  彭建刚  
本文尝试引入系统隐功能的概念,对经济变迁中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进逻辑重新进行了解释,认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虽然存在资源配置等显功能的不足,但其支持中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成功转轨的隐功能明显,两相权衡,中国农村金融还是有效的。按此思路,今后农村金融的改革也要综合考虑其显功能和隐功能,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廖洪乐  
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土地制度建设试验廖洪乐一、试验区土地制度改革试验的背景和特点从1985年起的连续几年里,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徘徊不前,农业生产发展速度放慢。面对这种状况,有人动摇了,有的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潜力已尽,有的主张要用新的制度来取代...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代志华  
本文在分析电信业技术、经济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总结世界电信改革的经验,回顾我国电信改革历程,提出并构建了TDG-RCP分析框架。透过这个框架,旨在使中国电信改革能够沿着“规制—竞争—产权”的演进逻辑螺旋上升、逐步推进。从趋势上看,以构建有效竞争格局为目标,在3G实施和3C融合、兑现WTO承诺与需求不断增长的条件下,电信立法与专业规制、运营商全业务竞争、业务开放以及向民营资本开放正逐渐成为现实。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邱曙辉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建立,为农村金融建设打开了新局面,然而一直以来金融与农业存在的一些矛盾性问题影响着改革的推进。本文针对改革推进过程中的"四个矛盾",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重构,扩大新型涉农金融组织发展空间,开拓和繁荣农村产权抵押信贷市场,引导和激励金融资本回流农村,建立健全金融机构信贷风险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农村金融建设上新台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从1987年建立第一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以来,目前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已有21个农村改革试验区,分布在全国16个省、自沼区和直辖市的六个地区、18个县,进行了十多项改革试验和配套改革试验项目。这些改革试验区的主要经验包括五条: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方面,分别对粮食购销政策、价格补贴、农业税制、生产资料供应,发育粮食市场等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为全局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提供了系统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纪月清  刘迎霞  钟甫宁  
本文对2003—2007年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发生的重大变化进行了解释。通过建立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供求模型,本文认为农民工供给增速减慢是2003—2007年农民工工资水平上升、农民工数量增速减慢的主要原因。本文还从迁移成本的角度对农民工供给增速减慢进行解释,认为2003—2007年农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农村居民心理评价也随之提高、外出打工时家人离别的心理成本增加是农民工与农业劳动力工资差距扩大而农民工供给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栓军  
农村信息化重点是为农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实现数字农村,政府为强调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于2004~2008年5年期间下发了5个"1号文件",一再强调信息化这一政策。而农村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何种关系?农村信息化建设效果又如何体现?本文将做进一步研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照新  
本报告力图通过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范围内的20多个小城镇的统计调查和数据分析,深化对我国农村小城镇发展问题的研究。一、试验区小城镇发展的总体状况90年代以来,在全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小城镇也经历了一个快速扩张的过程。调查结果显示,试验区小城镇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言虎  
自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立以来,农村地区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基于云南省M县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经济林产业和传统的刀耕火种农业对比的基础上,提出脱嵌式开发与嵌入式开发两种发展模式。嵌入式开发模式在历史上长时段内维持了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平衡,而脱嵌式开发则是当下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传统时期,个人和群体的生产行为嵌入于多元的文化、社会和生态之中。而在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以信仰祛魅、行为失范和生态知识式微为表征的脱嵌式开发逐渐摆脱外部因素的限制,把生产行为变为纯粹的成本—收益考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振  
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本质上是公众对基层公共权力合法性的一种政治认同,公信力资源流失也是基层政治认同流失的过程。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与公众利益实现关联度弱化、乡—村关系行政化对基层民主制度的架空以及农民价值认同的理性化和行动单位的原子化分别构成了后集体化时代基层政权公信力流失的利益、制度和价值认同根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言虎  
自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立以来,农村地区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基于云南省M县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经济林产业和传统的刀耕火种农业对比的基础上,提出脱嵌式开发与嵌入式开发两种发展模式。嵌入式开发模式在历史上长时段内维持了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平衡,而脱嵌式开发则是当下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传统时期,个人和群体的生产行为嵌入于多元的文化、社会和生态之中。而在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以信仰祛魅、行为失范和生态知识式微为表征的脱嵌式开发逐渐摆脱外部因素的限制,把生产行为变为纯粹的成本—收益考量行为。脱嵌式开发这一研究框架的提出对环境治理的启示意义在于,需要在动态中形成新的稳态结构,将生产行为重新嵌入到文化、社会和生态限制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