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25)
- 2023(10212)
- 2022(8527)
- 2021(8492)
- 2020(6789)
- 2019(16159)
- 2018(15949)
- 2017(29536)
- 2016(16175)
- 2015(18245)
- 2014(17905)
- 2013(17819)
- 2012(16845)
- 2011(15479)
- 2010(15336)
- 2009(14250)
- 2008(13696)
- 2007(11774)
- 2006(10821)
- 2005(9774)
- 学科
- 济(71176)
- 经济(71099)
- 农(50646)
- 业(40302)
- 农业(33645)
- 管理(29450)
- 中国(23273)
- 方法(22068)
- 数学(20421)
- 数学方法(20292)
- 业经(19458)
- 地方(19370)
- 企(17525)
- 企业(17525)
- 制(16991)
- 贸(14072)
- 贸易(14064)
- 易(13735)
- 发(13690)
- 财(12794)
- 农业经济(12690)
- 体(12632)
- 融(11330)
- 金融(11328)
- 银(11218)
- 银行(11212)
- 发展(11208)
- 展(11196)
- 行(10957)
- 学(10658)
- 机构
- 学院(215039)
- 大学(212553)
- 济(99935)
- 经济(98118)
- 研究(85512)
- 管理(77959)
- 中国(68834)
- 理学(66194)
- 理学院(65346)
- 管理学(64527)
- 管理学院(64090)
- 农(54056)
- 科学(48054)
- 京(46121)
- 财(43090)
- 所(42751)
- 农业(40708)
- 中心(39954)
- 研究所(38487)
- 业大(34890)
- 江(33734)
- 财经(32311)
- 范(32234)
- 师范(32080)
- 经济学(30588)
- 院(29699)
- 经(29642)
- 北京(29393)
- 州(28029)
- 经济学院(27443)
- 基金
- 项目(141343)
- 科学(111722)
- 研究(110989)
- 基金(102137)
- 家(88076)
- 国家(87190)
- 科学基金(73658)
- 社会(72442)
- 社会科(68042)
- 社会科学(68027)
- 省(55585)
- 基金项目(54472)
- 教育(48776)
- 编号(46149)
- 划(45274)
- 自然(42853)
- 自然科(41734)
- 自然科学(41725)
- 自然科学基金(40976)
- 资助(39855)
- 成果(37952)
- 发(33662)
- 部(33074)
- 课题(32010)
- 重点(31814)
- 农(31522)
- 国家社会(30660)
- 创(28939)
- 中国(28936)
- 性(28700)
- 期刊
- 济(123413)
- 经济(123413)
- 研究(72683)
- 农(60038)
- 中国(54956)
- 农业(41173)
- 科学(31478)
- 学报(31309)
- 财(30263)
- 融(26806)
- 金融(26806)
- 教育(26416)
- 大学(25393)
- 业经(24705)
- 管理(24094)
- 学学(23418)
- 业(19911)
- 问题(17657)
- 经济研究(17321)
- 技术(17309)
- 世界(15887)
- 财经(15371)
- 农业经济(15222)
- 农村(15205)
- 村(15205)
- 资源(13668)
- 贸(13403)
- 经(13385)
- 版(12347)
- 经济问题(12285)
共检索到354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海燕 洪名勇
中国的农村改革在试行中摸索前进,无套路可循,而地方政府的做法往往能提供宝贵的经验,引人深思。文章以长期坚持农村改革的贵州省湄潭县为研究点,分析湄潭县农村改革的发展阶段及具体实施方法,发现其改革的重点在土地,并从中获取一些启示与思考,对未来中国农村改革之路提出了改革土地制度、充分发挥土地功能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等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 改革 土地 湄潭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润生
一中国农村改革已经历20个年头。改革的第一步,仅实行土地家庭承包制,使用权回归农民,同时初步开放农产品交易市场,就释放出巨大的生产潜力,向社会做出令人瞩目的贡献。从时代变化着眼,我们看到,本世纪4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正经历一个改革和调整时期,并进入一...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戴思锐
2008年7月2日,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重庆工商大学联合主办的"重庆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经济发展高端论坛"在重庆工商大学举行。论坛深刻总结了我国特别是重庆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也为重庆市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提供了理论支撑。论坛上,重庆大学副校长张宗益教授、西南大学戴思锐教授、重庆工商大学校长王崇举教授、重庆师范大学邓正琦教授、西南政法大学王怀勇教授等知名专家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杨世义
揭示家庭承包制是对农村生产关系重要部分的改革,实质是"户营",并非"包"字。总结其成功原因,是改革目标明确,改革主体正位,改革客体薄弱,改革形式合理,权威支持和中央肯定。联系当前城市改革(包括企业改革、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阐明借鉴农村改革成功经验有实际指导意义。针对家庭承包制的问题,分析"小"的问题非户营固有,乃现阶段"231"农业生产力结构决定,出路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来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散"的问题,须通过组织带领、中介联结和社会服务来解决;农户作为独立自主的生产经营主体尚不完全,距市场主体尚远,说明农村改革处于未完成态,引导、扶持并确保农户成为市场主体就成了农村深化改革的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圭武
中国问题 ,本质是农村问题。如何“解”出农村“方程”的最优解 ,实属不易。二十多年农村改革 ,风风雨雨 ,成绩很大 ,但问题也不少。本文对农村改革若干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
农村改革 长期性 复杂性 个人看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宇
本文总结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新时代,深化改革,要准确把握农村未来方向,以土地制度改革为主线,聚焦土地制度、经营制度与产权制度三大问题。土地制度改革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推动土地经营权共享,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与不流转两种形式促进土地规模化、服务规模化;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要重点提升人力资本,注重职业农民的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培养出一批真正有爱农情怀、工匠精神、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的职业化农民;要充分理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把产权制度改革提升到第二次飞跃的高度来认识,并将改革与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农民就业增收、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治理、党对基层基础工作领导等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高质量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
改革 经营权共享 人力资本提升 二次飞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玉梅 王子柱
2015年8月27日,中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第一槌"在贵州湄潭县成功敲响。湄潭案例在土地出让、使用用途、平等入市和同权同价等方面突破了现有法律。文章认为,为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试点,首先需要不断优化入市土地、入市平台、入市方式、收益分配、后续服务等环节;其次在坚守改革底线的前提下加快村民自治建设,规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行为,遏制土地投机炒作,以防范和化解风险;最后站在系统论高度,处理好农村土地三项制度改革、地方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入市和土地规划及产业发展的关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远康 黎登庆
根据党中央和贵州省延长土地承包期的文件精神以及进一步深化湄潭农村改革的要求,湄潭试验区于1998年进行了延长土地承包期的工作。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首先在两个乡镇选取4个村进行了试点,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在全县面上推开。按照贵州省委1997年下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毅夫
一、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就与面临的新问题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组织与制度创新方面,打破了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格局,以合作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且相互交融的格局已基本形成;集中度颇高效率却很低下的传统计划机制随着其组织载体——人民公社的解体,对农业生产经营和流通的影响力大大下降,市场机制在农村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则越来越明显,政府也正在着力进行利用经济参数调控市场的尝试。在经济增长方面,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有力地加速了农业增长,1978~1992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5.9%,增长速度最低的1984~1988年间也达到了4.1%,分别超过了对应时期人口的增长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希刚
中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20年的历程。20年来,农村改革以市场为取向,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突破了传统体制的束缚,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构架。改革不仅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和体制,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而且有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洪远
发端于1978年的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40年的光辉历程。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就,不仅带来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变化,而且有力地支持了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农村改革的创新实践,不仅为我国成功实现经济体制转轨积累了宝贵经验,而且为世界一些国家实现经济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将对中国农村改革40年的历程、成就和经验作一个初步的回顾和总结,并对今后一段时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目标和思路提出基本看法,并围绕农村改革八个需要着力推进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初步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彭海红
40年来,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有些经验是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应该继续坚持、能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方向的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包括:坚持和发展农村的根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改革的根本政治优势,坚持农村的基本政治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改革的人民史观。本文在综合分析农村改革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对改革中的错误思潮特别是土地私有化思潮进行了分析和批判,认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具有土地私有制不可比拟的制度优势,它是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制度基础。中国40年农村改革,遵循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白南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廖金蓥 梁小飞 邓德灵
遵义地区农村集体经济曾经有过辉煌。“人民公社”时期,大办社队企业,农村集体资产不断增长。到1978年,全区农村集体积累达4071.45万元,每个大队平均0.88万元,另有集体农机资产原值6714万元,每个大队平均1.46万元。到80年代初,实行包干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前20年是人民公社的历史,后20年是改革开放时期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历史。这两个20年构成新中国成立以来两个特点鲜明的历史阶段。后者的成功与其前者的失误相比较,具有理论上与实践上的经典意义。回顾农村改革开放的历史,如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