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68)
- 2023(21654)
- 2022(17925)
- 2021(16840)
- 2020(13780)
- 2019(31377)
- 2018(31039)
- 2017(58539)
- 2016(31787)
- 2015(35634)
- 2014(35703)
- 2013(34975)
- 2012(31911)
- 2011(28764)
- 2010(29088)
- 2009(26767)
- 2008(26605)
- 2007(23850)
- 2006(21256)
- 2005(19495)
- 学科
- 济(137670)
- 经济(137510)
- 业(107577)
- 管理(95823)
- 企(87872)
- 企业(87872)
- 方法(54666)
- 农(52674)
- 数学(44787)
- 数学方法(44280)
- 中国(42087)
- 业经(39010)
- 财(38798)
- 农业(35017)
- 制(30459)
- 地方(30098)
- 贸(25097)
- 贸易(25076)
- 务(25035)
- 财务(24971)
- 财务管理(24916)
- 易(24383)
- 学(24312)
- 企业财务(23672)
- 银(23210)
- 银行(23180)
- 技术(23125)
- 理论(22896)
- 行(22327)
- 体(22213)
- 机构
- 学院(449908)
- 大学(444068)
- 济(191396)
- 经济(187639)
- 管理(172442)
- 研究(153754)
- 理学(147053)
- 理学院(145476)
- 管理学(143140)
- 管理学院(142269)
- 中国(121488)
- 京(94265)
- 财(90372)
- 科学(90190)
- 农(80442)
- 所(76967)
- 中心(70862)
- 江(70317)
- 财经(70242)
- 研究所(68993)
- 业大(64885)
- 经(63927)
- 农业(61500)
- 北京(59677)
- 范(59322)
- 师范(58731)
- 经济学(58681)
- 州(55624)
- 院(55234)
- 经济学院(52797)
- 基金
- 项目(291601)
- 科学(231738)
- 研究(218300)
- 基金(212168)
- 家(183658)
- 国家(181964)
- 科学基金(157387)
- 社会(141340)
- 社会科(133754)
- 社会科学(133723)
- 省(114474)
- 基金项目(111181)
- 教育(100370)
- 自然(98719)
- 自然科(96464)
- 自然科学(96442)
- 划(95079)
- 自然科学基金(94760)
- 编号(88634)
- 资助(85782)
- 成果(72105)
- 发(66370)
- 重点(65704)
- 部(65202)
- 创(62261)
- 课题(61717)
- 国家社会(59101)
- 创新(57733)
- 教育部(56381)
- 性(56132)
- 期刊
- 济(223596)
- 经济(223596)
- 研究(138414)
- 中国(97858)
- 农(79030)
- 财(72564)
- 管理(67919)
- 学报(65741)
- 科学(63954)
- 农业(53310)
- 教育(52771)
- 大学(52014)
- 学学(48896)
- 融(48110)
- 金融(48110)
- 技术(42033)
- 业经(40495)
- 财经(35506)
- 经济研究(34840)
- 经(30797)
- 问题(29737)
- 业(28550)
- 技术经济(23154)
- 贸(22904)
- 世界(22637)
- 版(22146)
- 现代(20825)
- 商业(20400)
- 统计(20133)
- 国际(20039)
共检索到697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茹 原伟鹏 刘新平 张琳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新常态形势下,提高资源组合配置效率和匹配各项创新性的改革制度,发挥改革创新引领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动力作用尤为重要。文章从资源配置的宏观视角,从供给侧端制度改革包括农村土地、劳动力转移、金融资本、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全面梳理和剖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中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障碍因素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结合国内农村实地实践的有益探索,借鉴国外农村改革的经验,建议增强农村改革制度的匹配程度和提升资源供给的生产效率,为有关政府部门和基层管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村改革 农业现代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茹 原伟鹏 刘新平 张琳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新常态形势下,提高资源组合配置效率和匹配各项创新性的改革制度,发挥改革创新引领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动力作用尤为重要。文章从资源配置的宏观视角,从供给侧端制度改革包括农村土地、劳动力转移、金融资本、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全面梳理和剖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中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障碍因素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结合国内农村实地实践的有益探索,借鉴国外农村改革的经验,建议增强农村改革制度的匹配程度和提升资源供给的生产效率,为有关政府部门和基层管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村改革 农业现代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茹 原伟鹏 刘新平 张琳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新常态形势下,提高资源组合配置效率和匹配各项创新性的改革制度,发挥改革创新引领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动力作用尤为重要。文章从资源配置的宏观视角,从供给侧端制度改革包括农村土地、劳动力转移、金融资本、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全面梳理和剖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中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障碍因素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结合国内农村实地实践的有益探索,借鉴国外农村改革的经验,建议增强农村改革制度的匹配程度和提升资源供给的生产效率,为有关政府部门和基层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借鉴参考,加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村改革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原伟鹏 田童 刘新平
"十三五规划"中全面贯彻和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对于现阶段深水区的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意义深远。本文从宏观视角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土地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条件、障碍问题和彼此矛盾,剖析农村深化改革中的深层原因和紧密联系,在理顺和协调相应关系并结合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供给侧端包括土地制度、劳动力、金融资本、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水平等在内的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和资源组合配置进行思考和路径探究,为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和基层组织实践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供给侧 农村改革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原伟鹏 田童 刘新平
十三五规划中全面贯彻和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对于现阶段深水区的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意义深远。本文从宏观视角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土地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条件、障碍问题和彼此矛盾,剖析农村深化改革中的深层原因和紧密联系,在理顺和协调相应关系并结合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供给侧端包括土地制度、劳动力、金融资本、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水平等在内的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和资源组合配置进行思考和路径探究,为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和基层组织实践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供给侧 农村改革 农业现代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冯浩城 杨青山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新时期垦区农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势头较好,但仍存在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体制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为促进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应完善经营及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化大农业;推广"互联网+"模式,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拓展农业产业价值链,挖掘新经济增长点;继续改善民生,促进垦区共享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冯浩城 杨青山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新时期垦区农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势头较好,但仍存在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体制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为促进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应完善经营及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化大农业;推广"互联网+"模式,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拓展农业产业价值链,挖掘新经济增长点;继续改善民生,促进垦区共享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永坤 李聪聪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路径与目的,但我国农业改革中存在着农业劳动力专业性及综合素质不高,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一二三融合层次较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文章认真分析了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和难题,并提出优化人力要素结构,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完善金融扶持政策的发展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宋秉彝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探讨了农村改革与农业现代化,高产与农业技术改造,以及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问题;提出了深化农村改革的途径;坚持以农业发展为评价政绩的第一标准,加强企业人才培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政企分开,农业企业独立核算、独立发展,建立以乡为单位的农场合作服务组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嘉扬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离不开农村电商的创新发展;而农村电商的发展又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针对农村电商发展提出的金融新需求,农村金融如何有效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长效联动机制,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农村经济转型和"三农"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视角,针对当前农村电商金融服务的痛点及新需求,重构农村电商金融服务业态,建立农村"互联网金融+电商"综合服务体系,最后指出优化农村电商与互联网金融发展联动机制的具体路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嘉扬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离不开农村电商的创新发展;而农村电商的发展又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针对农村电商发展提出的金融新需求,农村金融如何有效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长效联动机制,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农村经济转型和"三农"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视角,针对当前农村电商金融服务的痛点及新需求,重构农村电商金融服务业态,建立农村"互联网金融+电商"综合服务体系,最后指出优化农村电商与互联网金融发展联动机制的具体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振亚 罗其友 刘洋 高明杰 张晴
[目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我国农业主要矛盾,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该研究旨在寻找我国农业供给侧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和政策措施。[方法]文章运用供求平衡分析的方法,将我国农产品产量与平衡膳食条件下我国农产品需求量进行比较,进而确定我国农业供给侧存在问题。[结果]目前我国农业供给侧主要存在"三个过剩、两个不足":玉米生产过剩;蔬菜生产隐性过剩;畜禽肉类生产阶段性过剩;高品质农产品供应不足;国产蛋白饲料和奶类等农产品供应不足。[结论]该文据此提出了"蓄产能、调结构、控产量、
关键词:
农业 供给侧改革 产能 供给 需求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应恒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是一个不断动态调整的过程。不同资源禀赋条件和发展阶段,现代农业的发展面临不同约束条件,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和使命要求也存在差异。纵观各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也并非千篇一律,而都是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模式和路径。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是在人多地少的小农经济、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巨大的城乡和区域差距的基础上,面临与工业化和城镇化乃至信息化发展的巨大鸿沟、以及开放的国际环境,承担保供、增收、可持续发展等历史责任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红岩 朱守银
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是改革的切入方向,"结构性"是改革方式,"改革"是核心命题所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宏观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内涵、实质和内容等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也要以"供给侧"为切入方向来理解和推进。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推进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爱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农村电商取得较快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倡导的"调结构、去产能"为解决农村电商发展困境,推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农村电子商务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农业结构升级的新引擎,其发展速度与日俱增,不失为解决农业中出现的供给与需求错配问题的有效路径。本文着重分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农村电商发展的新动态,新机遇以及新挑战,推动电子商务健康持续务实的发展。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农村电商 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