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42)
2023(8482)
2022(6966)
2021(6767)
2020(5423)
2019(12609)
2018(12298)
2017(23130)
2016(12090)
2015(13447)
2014(12844)
2013(13045)
2012(12185)
2011(11148)
2010(10983)
2009(10209)
2008(9960)
2007(8766)
2006(7809)
2005(7041)
作者
(31920)
(27868)
(26950)
(26016)
(16970)
(13040)
(12096)
(10742)
(10403)
(9552)
(9332)
(9076)
(8536)
(8416)
(8380)
(8186)
(8034)
(7829)
(7611)
(7471)
(6970)
(6583)
(6502)
(6417)
(6222)
(6186)
(5819)
(5747)
(5577)
(5446)
学科
(60022)
经济(59979)
(49192)
(36482)
农业(32720)
管理(23725)
方法(22397)
数学(21051)
数学方法(20948)
中国(19140)
业经(17826)
(13955)
企业(13955)
(12829)
(12683)
贸易(12676)
(12520)
农业经济(12384)
收入(11861)
(11856)
(11796)
地方(10506)
发展(10125)
(10119)
(9420)
农村(9400)
(9304)
银行(9303)
(9043)
(8719)
机构
学院(171768)
大学(170200)
(87298)
经济(86171)
管理(66318)
研究(64210)
理学(57685)
理学院(57154)
管理学(56426)
管理学院(56126)
中国(53522)
(47284)
农业(35530)
(35475)
(34928)
科学(34626)
(31263)
中心(30337)
业大(29301)
研究所(28355)
经济学(28175)
财经(27997)
(26046)
经济学院(25635)
(23338)
北京(22447)
经济管理(21806)
农业大学(21679)
(21508)
(21442)
基金
项目(116420)
科学(93459)
研究(89823)
基金(88762)
(77041)
国家(76341)
科学基金(65199)
社会(62454)
社会科(58966)
社会科学(58956)
基金项目(46238)
(41421)
教育(37484)
自然(37332)
自然科(36513)
自然科学(36506)
编号(36459)
自然科学基金(35875)
资助(35118)
(34654)
成果(29303)
(29175)
国家社会(28426)
(28100)
(26651)
重点(25436)
中国(25294)
教育部(24168)
(23770)
人文(23675)
期刊
(98529)
经济(98529)
(54555)
研究(52512)
农业(37524)
中国(35977)
科学(25504)
学报(25283)
(23098)
业经(21324)
大学(21102)
(20460)
金融(20460)
学学(20049)
管理(18591)
(17105)
经济研究(14772)
问题(14696)
农业经济(14594)
世界(14218)
农村(14089)
(14089)
财经(13708)
(11920)
技术(11898)
教育(10948)
(10851)
经济问题(10651)
(10269)
社会(9959)
共检索到262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广华  周章跃  陆迁  
关于中国收入不平等及其增长趋势,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但对促使这一趋势产生的原因的定量分析却很少。传统分析是通过对组成因素或小部分居民的研究来提供很有限的关于收入不平等的决定因素。本文构建了运用农户数据的回归分解框架来研究中国农村收入不平等。研究发现:地理位置是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突出因素,但对于解释收入不平等总量并不是很重要;资本在收入不平等中显出很重要的作用。农业结构比劳动力和其他投入更能解释导致整个农村出现收入不平等这一现象。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程名望  Jin Yanhong  盖庆恩  史清华  
本文采用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运用FY方法和MS方法对农户收入不平等进行回归分解,研究发现:区域差异是造成农户收入不平等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产等微观因素,以及家庭特征、行业、职业等因素;制度与政策、政治与社会资本等因素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有限。逐步消除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鼓励农户非农就业,提供向低收入农户倾斜的教育和卫生服务,是降低中国农户收入不平等的有效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万广华  
本文提出了一个分解不平等的框架 ,在这一框架中 ,诸如收入之类的因变量的不平等可以分解为相关的回归方程中自变量或代理变量的贡献。本文所提出的分析框架可以被运用于分解任何不平等指标 ,并且对回归模型的限制条件也不多。通过将Box Cox和Box Tidwel收入决定函数结合起来的方式 ,本文定量分析了导致中国农村地区间收入不平等的根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毛学峰  刘靖  
随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中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依据CHIP家庭微观调查1988—2007年的数据,使用基尼系数分解以及非参数分解等多种方法,本文试图对本地非农就业、外出务工等不同类型的家庭从业模式与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关系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首先,从整体的收入分布来看,早期的农村地区的发展更多伴随着不平等程度提高,而后期经济增长则带来更多福利改善;其次,家庭主要非农收入来源是本地非农就业,外出务工所得具有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而本地非农就业则具有扩大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其作用程度也有所改变;最后,经济增长成果惠及不同群体,但并非平均分配,不同群体获益情况不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穗  
本文利用1995年、2002年和2007~2009年中国收入分配课题组(CHIP)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家庭的收入流动性。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农村家庭收入增长缓慢,整体收入流动性不强;2000年以来,随着政府对"三农"问题重视的加强,农村家庭的收入流动性在2007~2009年有了明显的上升。非农就业、教育等对农村家庭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日益突出,而农村家庭少子化和老龄化的趋势不利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993~1995年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归功于代表绝对流动的收入增长累进性部分超过了代表相对流动的收入再排序部分;2000~2002年和2007~2009年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贾珅  
运用微观家户调查数据考察了中国农村地区的收入状况、收入不平等与居民自评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居民自评健康与家户人均收入水平存在倒"U"型关系,控制家户人均收入水平后,地区性收入不平等本身也与居民自评健康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在村庄、县和省水平上分别测算了收入不平等状况,进一步考察了三个不同维度的收入不平等与居民自评健康之间的关系。估计结果显示只有在县级水平上测算的收入不平等与居民自评健康存在显著关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薛宇峰  
本文主要利用基尼系数作为收入分配水平的测度指标,同时,采用总体收入不平等指数作为基尼系数的补充测度指标,实证分析了中国各省(区、市)间农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和地区差异。研究认为,中国农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日益严重,目前,基尼系数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库兹涅茨倒U型关系;农村总体收入不平等指数在各省(市、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怡  杨骏  
现有研究大都是对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静态分解,很少涉及收入不平等的动态形成机制。基于中国农村居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研究1988~2010年间较长的时期内,农村居民家庭各种收入来源构成的变动如何影响了总体收入不平等的动态变化,得出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并以此为据,提出更具针对性的缓解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郁芳  刘炫  
本文以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库(CHNS)中2000-2009年住户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非平衡微观面板,并采用回归方程法以及Shapley值法对收入不平等进行分解分析。实证分析结论显示,受教育程度为总体收入不平等的首要影响因素,财产因素、城乡差异因素与地区禀赋因素也是造成总体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力量,而其余住户特征的影响较为微弱。这意味着,加强均等化供给教育、医疗等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本的民生性公共物品,是改善收入分配行之有效的办法;其次,推动城乡与区域间统筹发展对于收入分配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洪亮  褚保金  王丽爱  
本文采用1988~2005年农村居民收入省级面板数据,应用方差分解技术,将农民区域收入不平等分解为各生产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研究发现,对农民区域收入不平等扩大贡献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土地,因此,政府要平抑日益加剧的农村区域收入不平等,从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物质资本投资入手将效果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樊丽明  杨国涛  范子英  
本文根据宁夏西海固八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72个村720个农户的贫困监测数据,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村内部不平等状况变化、来源以及形成原因。研究发现:(1)西海固地区不平等程度属于较为合理的区间范围,明显低于全国贫困地区的总体水平;(2)人力资本是导致收入不平等的最重要因素。在人力资本变量中,外出务工对不平等的贡献率最大;(3)在导致收入不平等的各变量中,家庭规模的贡献率最大,但呈现下降的趋势;土地成为影响贫困地区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作用在显著加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立冬  李岳云  史青  
利用1989-2004年间CHNS的五轮农村居民收入调查数据,本文对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和长期收入不平等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①中国农村居民具有较高程度的收入流动性,同时在2000-2004年间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较1989-1993年间显著提高。以1997年为界,收入流动性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特征,且这种趋势特征具有全局性;②不同收入阶层的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中间收入阶层具有更高的收入流动性;③中国农村居民长期内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低于单独年度,同时,农村居民的长期收入不平等主要来自于工资性收入的差异。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居民的长期收入不平等,必须从改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平  
中国农村居民区域间收入不平等与非农就业张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00836)一、引言中国农村经济从1979年推行家庭经营联产承包制的改革以来,各个经济区域依据各自不同的资源秉赋在发展中不断分化,农村区域间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并直接决定了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祎  魏后凯  
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2020年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老年人的收入结构与收入不平等,并从经济层面探讨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状态。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人均总收入略低于农村人口平均水平,但幅度并不大,这主要是因为转移净收入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劳动收入的下降。然而,农村老年人的总收入中依然有接近70%是通过劳动获得的,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没能为老年人提供足够的生活保障,农村老年人并没有真正进入“养老”状态。过于依赖劳动收入,使农村老年人面临比农村整体更高的收入不平等,这种不平等随年龄增长而扩大,进一步降低了老年人的福利。70岁前后是农村老年人收入和生活状态的分界线,70岁前老年人尚能依靠劳动维持收入,70岁后随着劳动能力不均衡的下降,老年人群体进入一个收入既低、分配又极不平等的困境,这是当前中国农村居民养老面临的“古稀陷阱”。据此,应强化农村养老的社会责任,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城乡养老保障体系优化,分层次、有步骤地提高农村老年人非劳动收入水平,提升农村居民养老质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祎  魏后凯  
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2020年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老年人的收入结构与收入不平等,并从经济层面探讨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状态。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人均总收入略低于农村人口平均水平,但幅度并不大,这主要是因为转移净收入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劳动收入的下降。然而,农村老年人的总收入中依然有接近70%是通过劳动获得的,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没能为老年人提供足够的生活保障,农村老年人并没有真正进入“养老”状态。过于依赖劳动收入,使农村老年人面临比农村整体更高的收入不平等,这种不平等随年龄增长而扩大,进一步降低了老年人的福利。70岁前后是农村老年人收入和生活状态的分界线,70岁前老年人尚能依靠劳动维持收入,70岁后随着劳动能力不均衡的下降,老年人群体进入一个收入既低、分配又极不平等的困境,这是当前中国农村居民养老面临的“古稀陷阱”。据此,应强化农村养老的社会责任,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城乡养老保障体系优化,分层次、有步骤地提高农村老年人非劳动收入水平,提升农村居民养老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