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8)
2023(12028)
2022(10100)
2021(9594)
2020(7976)
2019(18706)
2018(18207)
2017(34987)
2016(18995)
2015(21544)
2014(21513)
2013(21912)
2012(20680)
2011(18833)
2010(18892)
2009(17613)
2008(17815)
2007(16068)
2006(13936)
2005(12610)
作者
(55841)
(47664)
(47059)
(45161)
(29791)
(22942)
(21347)
(18518)
(17763)
(16738)
(16407)
(15706)
(15053)
(14932)
(14902)
(14555)
(14263)
(13729)
(13543)
(13516)
(11814)
(11773)
(11576)
(10781)
(10778)
(10769)
(10495)
(10402)
(9716)
(9698)
学科
(88878)
经济(88802)
(55598)
(50715)
管理(44615)
方法(37985)
数学(34580)
数学方法(34317)
农业(33509)
(32675)
企业(32675)
中国(25208)
业经(21883)
(21825)
(17891)
贸易(17885)
(17611)
(17533)
(16760)
地方(16391)
(13932)
银行(13907)
(13876)
(13369)
(12951)
金融(12949)
收入(12759)
农业经济(12495)
(12300)
(11896)
机构
学院(282174)
大学(280925)
(127882)
经济(125617)
管理(104516)
研究(102669)
理学(90463)
理学院(89447)
管理学(88025)
管理学院(87509)
中国(79861)
(67946)
科学(61407)
(58839)
(55324)
(52918)
农业(52406)
研究所(48204)
业大(47421)
中心(47260)
财经(44204)
(41147)
经济学(40770)
(40494)
北京(37129)
经济学院(37037)
(36379)
师范(36055)
(35276)
财经大学(32574)
基金
项目(186856)
科学(147263)
基金(138218)
研究(136498)
(121381)
国家(120344)
科学基金(101429)
社会(89681)
社会科(84754)
社会科学(84731)
基金项目(72671)
(71065)
自然(63233)
自然科(61759)
自然科学(61739)
教育(60762)
自然科学基金(60698)
(59852)
资助(56385)
编号(54133)
成果(44145)
(43474)
重点(42233)
(41845)
国家社会(38623)
(38254)
(37724)
课题(36874)
教育部(36723)
(36433)
期刊
(142341)
经济(142341)
研究(83493)
(71178)
中国(55314)
农业(48511)
学报(47841)
科学(44191)
(41023)
大学(36691)
学学(35054)
管理(32280)
(29483)
金融(29483)
业经(27579)
(23556)
教育(23282)
经济研究(22488)
财经(22210)
技术(21341)
问题(20549)
(19194)
世界(17265)
(16499)
(15949)
农业经济(15154)
农村(15059)
(15059)
技术经济(14507)
经济问题(14012)
共检索到419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娜曼  
文章利用1989-2011年最新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考察了我国农村家庭收入构成的演变,利用基尼系数分析了农村收入差距的发展历程,并基于回归的不平等分解方法估计了各个解释变量对农民纯收入差距的贡献。文章发现,我国农村基尼系数自2006年来已经突破了0.5,收入差距悬殊;非农收入差距对农民纯收入差距的贡献最大;教育年限、政治资本是影响农村收入差距最大的两个因素,贡献度分别为54.3%和16.4%。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丹程  张广胜  周娟  
贸易自由化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论述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不均等程度影响的传导机制,利用1988-2005年中国各省份面板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分析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响,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剖析和解释,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杰  张广胜  
为深入研究农村居民的收入不均等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2个指标值测度了辽宁省农村居民收入不均等总体状况,并对农村居民收入不均等进行了要素分解(收入来源分解)和地区分组分解,通过这2种分解以揭示收入不均等的微观状况,和收入不均等问题的实质,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阐述本研究的政策涵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宇新  尹恒  
本文利用CHIPS最新的行政村调查数据,借鉴收入分配文献中发展出来的地区子集分解法和收入来源不平等法,从空间层面和收入构成层面对村级财力进行地区分解和收入来源分解,以反映中国农村行政村之间财力差异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中国农村行政村之间财力差距非常悬殊,但财力不均等出现下降趋势;大部分财力不均等是由组内差异解释的,并且东部地区的贡献率最大;村级财力来源发生变化,村组统一经营方面的收入明显减少,上级拨入的收入增多,成为村级财力最主要来源。上级拨入的收入较好地起到了均等村级财力的作用,能有效地减少村之间的财力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立冬  周春芳  曹明霞  王洪亮  
本文将收入差距、收入流动性与收入均等化效应纳入到统一的分析框架,并基于2000—2011年间CHNS中国农村的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分析时段内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均等化效应均为正,同时收入均等化效应伴随考察时段跨度的增长而愈加显著,上述正向的收入均等化效应主要归因于农村居民间收入地位的变动。但不利的是,在2000—2011年间的四个时段内,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均等化效应在逐步减弱,分解结果显示减弱的主因在于收入流动效应的下降,根本则在于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的降低。本文建议应打通农村居民不同收入阶层间流动的通道,将构建有利于机会权利公平的收入流动机制作为政策的着眼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俊玲  张广胜  
本文从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对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响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农村区域职业教育分布的均等程度。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明德  陈广汉  
运用GE指数区域分解方法和收入来源分解方法,研究2000~2009年财产性收入对于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响。研究发现:财产性收入倾向于扩大城镇内部收入不均和农村内部收入不均,并且在2002年以后作用逐年增强。财产性收入在大部分年份倾向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作用很小,并且这种作用在逐步减弱。另外,尽管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阻碍很大,却通过影响财产性收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在鼓励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同时,要防范其过分拉大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娟  张广胜  
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加深,FDI的大量进入带动了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等一揽子要素的流动,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从理论上分析FDI、非农就业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并基于1988~2005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STATA10.0计量软件,建立联立方程组,运用似不相关(SURE)方法实证研究FDI、非农就业对中国城乡收入不均等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因素相互作用下,适度引进外资有利于缓解并缩小城乡收入不均等的,而目前非农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白雪梅  段志民  
已有研究在分析整体非农产业对农村内部收入不均等的影响时,忽略了非农产业的异质性。本文根据2009年CFPS数据,利用EGR法对非农产业进行划分,运用反事实的收入模拟方法,分析了高收入非农产业、低收入非农产业及总体非农产业对农村内部收入不均等的影响。分析发现:总体非农产业和高收入非农产业拉大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而低收入非农产业有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将低收入非农产业进一步按年龄组划分后显示,若高年龄组低收入的非农居民转向传统农业,将改善农村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此外,农村居民所得收入与其土地拥有量之间呈U型关系。这些结论为我国有效地制定农业政策,引导非农产业良性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宗谦  曹定爱  胡明  
本文介绍了Pareto收入分布规则,引出一种度量收入不均等的方法,利用样本数据进行识别,估计参数,检验理论分布,得出相应的结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海霞  武建  
运用泰尔指数分析了1999—2008年山西省区域收入不均等情况,对区域收入差距中的城乡收入差距及晋南、晋中、晋北三大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占区域收入不均等的80%以上,城市和农村内部的差距所占比例不足20%;三大地区间的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对山西省总的区域收入不均等的贡献约为60%,剩下的40%则归因于三大地区各自内部的收入差距。对山西省城乡收入差距、三大地区内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文凯  路江涌  白重恩  
本文利用农业部1986—2001年间六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对农村家庭收入流动进行了经验分析,发现:第一,分析期内农户呈现出收入流动程度随时间先增大后逐渐稳定的趋势,这使得持久收入不均等程度显著小于年度不均等,1995年以后虽然有较大的年度收入不均等,但持久收入不均等较小;第二,分析期内农村收入流动始终大于同期城市收入流动;第三,在1986—1990年间,农民平均收入较高省份的收入流动程度较大,而在1995—2001年间,各省收入流动差异并不明显;第四,农民收入水平有条件收敛的趋势,同时,教育水平提高、外出打工,都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显著的推进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潘建伟  
区域收入状况是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以来我国区域收入不均状况日益严峻,不断引起社会各界及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论文依据我国31个区域收入及相关数据,选取广义熵度量指标,采用计量研究方法衡量我国区域收入差距大小及动态发展趋势,分解收入不均等的来源构成比重,分析不均等形成根源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有效缓解我国区域收入不均等状况的对策与建议,为切实改善我国收入分配格局提供条件和奠定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凤利  王雪标  王卫强  
文章首先利用回归模型对中国农村人均收入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因子聚类法对中国31个省份进行分类,最后根据聚类结果找出不同地区影响农村人均收入的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人均收入以年均11.56%的速度不断增加,增长速度较快;农村人均收入组成结构中经营性收入占比逐渐上升,工资性收入占比逐渐下降,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变化幅度不大,较为平稳;按经济因子及农业因子可将中国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第二类为东部沿海的7个省份,第三类为东北三省、中部省份和海南等10个省份,第四类为西部大开发的11个省份。不同地区农村人均收入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主要因素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从回归系数来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农村人均收入的影响最大,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因子分别是0.707%,0.513%、0.67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明显比东部地区大,影响因子分别为-0.599%和-0.23%;固定资产投资对中部地区农村人均收入产生正向影响,影响因子为0.218%。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生瑛  
收入不均等影响到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而收入公平分配是政府的主要责任,也是政府公共支出的依据之一。影响收入分配不均等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由于政府相应责任缺位,公共支出结构偏向,使得公共支出中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不足是其主要原因。本文实证分析得出公共支出总量与结构严重影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进而影响着收入不均等的水平,成为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重要因素。政府应从制度上进行公共支出改革,规范督促地方政府优化公共支出结构,不断提高对民生支出的主动性,逐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缩小收入不均等的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