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11)
2023(15200)
2022(13024)
2021(12485)
2020(10233)
2019(23954)
2018(23711)
2017(45530)
2016(24543)
2015(28112)
2014(28034)
2013(27953)
2012(25582)
2011(23301)
2010(23331)
2009(21275)
2008(20766)
2007(18186)
2006(16139)
2005(14183)
作者
(71325)
(59748)
(58874)
(56230)
(37510)
(28448)
(26642)
(23587)
(22495)
(21032)
(20224)
(20192)
(18696)
(18684)
(18172)
(18163)
(17689)
(17508)
(16936)
(16789)
(14801)
(14732)
(14268)
(13602)
(13313)
(13215)
(13186)
(13061)
(12066)
(11862)
学科
(103189)
经济(103076)
(69917)
管理(62481)
(51550)
(47272)
企业(47272)
方法(44148)
数学(38783)
数学方法(38395)
农业(34178)
中国(29008)
业经(26477)
(21368)
(20821)
地方(20266)
(20151)
贸易(20140)
(19671)
(19099)
(15683)
理论(15459)
技术(15261)
环境(15124)
(14941)
银行(14891)
(14615)
(14324)
(14212)
(14014)
机构
学院(353319)
大学(353060)
(146295)
经济(143392)
管理(139380)
研究(122358)
理学(121436)
理学院(120109)
管理学(118219)
管理学院(117597)
中国(92434)
科学(75437)
(75423)
(74568)
(61543)
(61251)
业大(58786)
农业(57438)
研究所(56480)
中心(55548)
(50241)
财经(49801)
北京(47700)
(47176)
师范(46760)
(45677)
经济学(43458)
(43072)
(40363)
经济学院(39260)
基金
项目(243545)
科学(191283)
研究(180425)
基金(176657)
(154445)
国家(153117)
科学基金(130507)
社会(113992)
社会科(107673)
社会科学(107641)
基金项目(94051)
(93917)
自然(83290)
教育(81588)
自然科(81345)
自然科学(81327)
自然科学基金(79897)
(78970)
编号(74396)
资助(72109)
成果(60402)
(54663)
重点(54338)
(53006)
课题(50529)
(50339)
国家社会(47206)
创新(46944)
教育部(46453)
科研(46013)
期刊
(162051)
经济(162051)
研究(103194)
(75682)
中国(69199)
学报(58057)
科学(54119)
农业(52104)
管理(46646)
大学(44747)
(42707)
学学(42174)
教育(39873)
(31026)
金融(31026)
业经(30651)
技术(29538)
(25130)
经济研究(24324)
财经(23314)
问题(22261)
(19950)
(18692)
图书(17907)
世界(17861)
科技(17273)
技术经济(16919)
业大(16332)
理论(16306)
资源(16262)
共检索到514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树茁,李南,马可斯·W·费尔德曼  
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嫁娶和招赘两种婚姻形式。由于各种社会、经济、文化和人口因素的影响,在农村中嫁娶式婚姻占绝对主导地位,而招赘式婚姻则非常少见。本文利用陕西省略阳县和三原县的调查数据,对于应时性和制度性两种类型的招赘式婚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树茁,Marcus W.Feldman  
利用略阳县男孩偏好文化传播抽样调查的数据 ,定量研究两类招赘婚姻的决定因素 :由人口因素导致的应时性类型和由经济因素导致的制度性类型。研究表明 ,应时性类型比制度性类型更常见 ,并且后者可以家庭内部传播而前者则不能。两种招赘婚姻类型的条件、动机和目的各不相同 ,决定因素也不相同。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和婚姻习俗的变化有参考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勇  
1 招赘婚姻的源渊 有关对婚姻与家庭起源的研究结果表明,从远古人类进入智人时期后,婚姻形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前后经历了乱婚、两合氏群婚、对偶婚姻直至一夫一妻制的转变。人类婚姻制度的每次转变都是与当时社会生产条件相适应的。在原始社会,对偶家庭是以母亲为中心,女子定居于本氏族,丈夫来自其它氏族,实行男到女家从妇而居的一种婚姻方式而形成的。表面看来这是与当前招赘婚姻相似的最早形式,但究其外表和内容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在发生第一次产业革命后,人类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两性在生产中的地位再次趋向合拢,婚姻形式也逐渐发展为一夫一妻制。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随着社会发展有的壮大、有的消亡,但作为单个家庭都一直在谋求延续和抗争消亡。其中有的有女无儿户为了传宗接代就留女在家招婿上门,首开招赘婚姻的先河。我国云南省纳西族以没有女儿为绝后,家中无女,就抱养养女,或为男成员娶妻,娶来的媳妇就当“家长”或接班人,这在当地也算得上是招赘婚姻了。因此我们可以广义地称:招赘是家庭在遇到因子女性别而导致传统意识中的“绝后”现象时而采取的一种婚姻形式。它不是一种独立的婚姻现象,而是依附于当前社会传统婚姻之上的、为了维系传统婚姻的一种补救措施。如当前招赘家庭一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璇  夏一巍  
立足农村家庭结构与中国特有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湖南某县级市的实证调查为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和bootstrapping法,探究婚姻暴力受害因素对不同性别的解释力度。结果显示:农村女性受暴总体高于男性,家庭规模的扩大与家庭关系满意度的提升降低男性家暴的受害,社会支持网规模的扩大增加了两性遭受家暴的风险,"新农保"与"新农合"制度成为降低女性家暴受害的保护性因素,家庭功能衰弱导致家暴的情况没有出现,农村男性与女性家暴受害因素呈有限对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树茁,靳小怡,费尔德曼  
本文应用湖北省松滋县的调查数据,对婚姻形式和与父母共居时间的关系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后,夫妻的婚姻形式对婚后保持与 父母共居关系的时间有显著的影响。嫁娶婚姻夫妻、制度变化型和应时变化型“招赘”婚姻 夫妻在婚后与父母共居时间上呈现递增的关系,婚后5年内是最可能改变与父母共居关 系的时期。本文最后讨论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其社会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树茁,费尔德曼,勒小怡  
本文应用湖北松滋的调查数据 ,研究中国农村子女的性别与婚姻形式和子女为父母提供老年支持可能性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 ,子女的性别和婚姻形式对子女为父母提供经济和家务帮助的可能性有显著的影响 ,但对提供农活帮助的可能性没有影响。据此 ,本文发现在松滋这样一个历史上嫁娶和招赘婚姻都被广为接受和实行的地区 ,女儿和儿子、嫁娶婚姻夫妻和招赘婚姻夫妻的养老功能基本上是相同的。本文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对解决农村社会与老年保障和男孩偏好相关问题的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楚军红  
本文根据笔者于2000年2月利用“亲属网络法”对中国中部某县820名20~44岁的已婚妇女所做的问卷调查和对当地农民、乡(村)干部、计生工作者和医务人员进行深入访谈的数据,利用交叉列表和 LOGISTIC回归,对中国农村产前性别选择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胎次、胎儿性别和已有子女性别是产前性别鉴定和性别 选择性人工流产的主要决定因素,农民不愿多生但想生男孩的生育意愿是产前性别选择的根本原因,而传宗接代是农民富裕后生育儿子的主要考虑。因此,扭转人们重男轻女、传宗接代观念是解决出生性别比上升的治本之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林秀  罗仁福  刘承芳  Scott Rozelle  
本文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农村社区公共物品投资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两个理论假说,进而提出在我国公共投资中要注意的问题:既要考虑各地对公共投资有不同的需求,还要考虑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结果表明,除了一些政策因素以外,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村公共投资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在工商业较发达的村公共投资活动也相对较多。对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村,由于本地公共投资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等作用较小,因此这部分村民就不那么愿意对村里进行公共投资。从政策实施角度看,本研究发现,上级政府的公共投资更多地投向贫困地区、偏远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差的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这种投资战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吕国光  
中国农村儿童的入学率和辍学率到底是多少?哪些因素导致儿童辍学?家庭、社区和学生个人等诸方面因素作用辍学的路径是什么?使用2006年中西部地区20个县908名儿童的截面数据,运用SEM方法,考察教育供给、家庭教育支持、儿童在校表现和儿童失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教育供给和儿童在校表现显著影响儿童失学,家庭教育支持对儿童失学不存在直接影响。通过儿童在校表现这一中介变量,教育供给和家庭教育支持同时间接作用于儿童失学。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靳小怡,李树茁,费尔德曼  
应用在招赘婚姻高度流行区、中度流行区和低度流行区的调查数据 ,本文研究了严格生育控制下婚姻形式以及个人、家庭和社会因素对男孩偏好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 ,嫁娶婚姻的生育行为有明显的男孩偏好倾向 ,而招赘婚姻的生育行为则不存在性别偏好 ;男孩偏好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招赘婚姻的流行显著降低了当地的男孩偏好水平。研究结果为政府在农村降低男孩偏好水平、稳定低生育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魏国学  熊启泉  谢玲红  
进入转型期以来,中国农村人口高彩礼婚姻屡见不鲜,彩礼水平飙升。高彩礼给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新农村建设面临严峻挑战。文章通过构建经济学模型,结合转型期中国农村的经济社会特征,对比转型前的农村特征,具体分析了高彩礼婚姻产生并蔓延的原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仰和芝  张德乾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问卷"和对1011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进行测量,结果显示:是否有孩子、目前是否工作、现居住的房子类型、是否与公婆同住、公婆是否同意外娶、迁入地经济状况、婚前是否了解丈夫、是否考虑到迁移困难、面对困难是否积极、回娘家情况等因素对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经济融合的影响具有显著性(p<0.05)。由于影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因素呈现多样性,因此,应从不同方面提升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经济融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宏炜,贺炎林,陈训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娅婷  靳小怡  杜海峰  
中国的男性婚姻挤压问题,已成为目前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风险"之一,给包括不同婚姻状态下男女两性在内的社会各群体的安全感均带来不利影响,成为影响人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隐患。从个人微观层次分析婚姻挤压下农村各群体的安全感现状及婚姻挤压对不同年龄和地区的农村男性安全感的影响发现: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群体的安全感最低,婚姻状况对个人的安全感具有显著影响,婚姻挤压对男性安全感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时代差异以及地区差异。提高中国农村各群体的安全感需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各群体的生存状况,统筹解决性别失衡引起的婚姻挤压问题,从国家政策与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黎波  周英超  杨震宁  
本研究对6家本土成长型企业分别被跨国公司并购进行多案例研究,从出售方的视角探索双方的"跨国联姻",揭示出一个在华跨国并购的"赘婿式"并购和"教练型"治理模式的理论框架模型。研究发现:在华跨国并购正如出售方"赘婿"而跨国公司"入赘"的过程,出售方获得收益并维持实际经营权以期获得长期回报,并购方则实现市场占有;而在并购后"教练型"治理的模式中,出售方从控制人转变为经理人,而并购方通过目标管理达到监管公司的目的。这既能实现业绩增长,又能使原有管理人员贡献自己的才能,从而实现双赢。另外,本文还探讨了结论的普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