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3)
- 2023(14615)
- 2022(12251)
- 2021(11269)
- 2020(9423)
- 2019(22017)
- 2018(21398)
- 2017(41025)
- 2016(22131)
- 2015(25050)
- 2014(24992)
- 2013(25478)
- 2012(24266)
- 2011(22202)
- 2010(22390)
- 2009(21350)
- 2008(21139)
- 2007(19133)
- 2006(17370)
- 2005(15873)
- 学科
- 济(119198)
- 经济(119102)
- 业(61812)
- 管理(54437)
- 农(51389)
- 方法(44209)
- 数学(39968)
- 数学方法(39672)
- 企(38950)
- 企业(38950)
- 农业(33991)
- 中国(30274)
- 财(26565)
- 地方(25962)
- 业经(25664)
- 学(22590)
- 贸(20261)
- 贸易(20251)
- 制(20243)
- 易(19647)
- 发(16217)
- 融(16125)
- 金融(16122)
- 银(16008)
- 银行(15963)
- 行(15350)
- 环境(15038)
- 体(14783)
- 地方经济(14383)
- 策(13745)
- 机构
- 大学(334820)
- 学院(334771)
- 济(156778)
- 经济(153984)
- 研究(126677)
- 管理(121568)
- 理学(104108)
- 理学院(102913)
- 管理学(101231)
- 管理学院(100627)
- 中国(97857)
- 农(76388)
- 科学(75161)
- 京(70842)
- 财(68396)
- 所(66312)
- 研究所(59975)
- 农业(59267)
- 中心(56633)
- 业大(54442)
- 财经(53818)
- 江(50909)
- 经济学(49941)
- 经(48953)
- 北京(45214)
- 经济学院(44940)
- 院(43902)
- 范(42105)
- 师范(41646)
- 科学院(39845)
- 基金
- 项目(215381)
- 科学(168637)
- 基金(158425)
- 研究(155085)
- 家(139901)
- 国家(138709)
- 科学基金(116266)
- 社会(102070)
- 社会科(96489)
- 社会科学(96458)
- 基金项目(82645)
- 省(82120)
- 自然(72746)
- 自然科(71019)
- 自然科学(70991)
- 自然科学基金(69771)
- 划(69097)
- 教育(68465)
- 资助(65686)
- 编号(60676)
- 成果(49774)
- 部(49360)
- 重点(49053)
- 发(48963)
- 国家社会(43893)
- 创(43563)
- 课题(42086)
- 教育部(41586)
- 科研(41406)
- 创新(41002)
- 期刊
- 济(183471)
- 经济(183471)
- 研究(104408)
- 农(77534)
- 中国(68295)
- 学报(57652)
- 农业(52691)
- 科学(52502)
- 财(51896)
- 大学(43846)
- 学学(41936)
- 管理(41753)
- 融(35543)
- 金融(35543)
- 业经(30894)
- 经济研究(29335)
- 财经(27883)
- 技术(26385)
- 业(26039)
- 教育(25922)
- 问题(25227)
- 经(24181)
- 世界(21276)
- 贸(20483)
- 技术经济(18590)
- 版(18463)
- 国际(18419)
- 统计(17249)
- 经济问题(16641)
- 农村(15877)
共检索到520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付晓丹
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是我国经济政策的核心目标。大量研究表明,投资是实现我国经济保持增长的重要动力,但不同投资的性质决定了其效果和影响的层面相差很大,文章认为投资发生地的不同也将导致投资的效果有所差异。本文利用计量手段,定量的经验分析了我国1990-2010年的数据,比较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收入、经济增长这两大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固定资产投资更具有滞后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总效应更强的结论,并对此进行了解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白菊红
改革开放20年的实践表明,农民收入分配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即在经济发展早期,收入分配不均等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当经济发展进入后期,收入分配不均等就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此时收入分配不均等的缩小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农业增加值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玉春 修长柏 贾凤菊
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农村金融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论文基于譬己村金融发展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八结构与农村金融发展各维度之间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农村金融的发展规模和效率能够显著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夏龙 何忠伟
对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间关系的实证检验,迄今尚无定论。借鉴时间序列因子分析,本文考察了农村金融发展综合指数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间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协整方程表明,在长期内,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实际农民收入可以提高48.1%。MS-VAR模型表明,在短期内,农村金融发展依然能够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当国家实施农村偏向型经济政策时,这一促进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余新平 熊皛白 熊德平
本文运用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村存款、农业保险赔付与农民收入增长呈正向关系,而农村贷款、农业保险收入与农民收入增长呈负向关系;农业贷款促进农民增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期,乡镇企业贷款不仅没有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农民收入的增长。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农民收入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烨
以往人力资本投资方面更多关注的是城市人力资本投入,长期忽视了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导致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有效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本 农民收入 技能培训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坤荣 张璟
本文运用1978~2004年的数据,采用多变量回归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农村公共支出、农民收入增长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家财政的农村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公共支出的管理、运用效率低下,其作用在统计上并不十分显著;从支出结构看,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生产性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占比过高,而农业科研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支出过低,而且,由于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和目标偏差,使得政府公共支出在降低城乡收入差距上的作用不甚明显,从而限制了政府增进社会福利功能的发挥,进而不利于公平增长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如何改变农村公共支出结构以及如何将公共...
关键词:
农村公共支出 农民收入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良 徐志明 李成龙
农民增收不仅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进程,也关系共同富裕的实现。在构建机理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和计量经济方法,实证检验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农村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机制分析显示,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了乡村非农产业发展、提升农户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增收未实现包容性增长,对高收入家庭增收的促进作用要大于低收入家庭。分组回归结果显示,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户工资性收入的影响要大于资产性收入和农业经营收入,且对中年家庭与经济发达区域家庭的增收作用更加明显。上述研究结论为评估数字经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对数字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地区加强政策支持,完善农村数字经济建设运行体系、农村数字技术宣传培训体系以保障数字经济在城乡之间均衡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冬梅
劳务经济是劳动者通过提供劳务而获得报酬收入的一种独特的经济活动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务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以劳动力外出就业为标志的劳务经济,不仅对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而且也为农民收入的增加做出了愈来愈大的贡献。以农民工资性收入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本文试对农村劳务经济的产生;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以及未来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做一些探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秀生 柳芳 王军民
1997年以来,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这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造成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很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通过构筑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增加值、减轻农民负担和减少农民数量,从而促进中国农民收入增长。但是,目前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还存在很多缺陷,需要制度和体制的改革、完善与创新,以促进中国农民收入的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新前 胡日东
本文以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为基础,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描述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而且其长期的响应效应更显著。因此,加速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在采用农村工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上,应采取长期政策而非短期行为。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农民收入 向量自回归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娟莉 朱玉春
研究运用1985-2008年的时序统计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法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了农村公共品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教育支出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最大,其他依次是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电力、通信、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村公共品投资在农民增收上存在规模经济效益;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是对农民收入的再分配;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教育支出和电力支出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耀森 左正强
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考察农业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结论表明,在1981~2006年的样本区间内,农业投资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中的贡献度和影响力有着显著差异,并且存在着一定的作用时滞。但从长期来看,我国农业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程度渐趋稳定和显著。因此,在运用农业投资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选择上,应采取长期政策而非短期政策,并通过建立持续稳定的投资增长机制来保证其促进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晋才
金融危机影响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但是有国家扩大内需一系列政策的支撑及改革开放30年经验的积累,通过产业的整合提升及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和农民增收充满希望。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国家政策优势与具体实际的有效对接,创新思路、注重细节,让农民在产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多元化 产业 农民增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靳光华,孙文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