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54)
2023(12004)
2022(10103)
2021(9755)
2020(8163)
2019(19400)
2018(18922)
2017(35791)
2016(19507)
2015(22198)
2014(21978)
2013(22408)
2012(20886)
2011(18944)
2010(19142)
2009(18239)
2008(18547)
2007(17152)
2006(15175)
2005(13736)
作者
(56283)
(47754)
(47210)
(45177)
(29734)
(22723)
(21488)
(18642)
(17728)
(16849)
(16333)
(15755)
(15138)
(14848)
(14745)
(14598)
(14359)
(13768)
(13725)
(13502)
(11842)
(11830)
(11527)
(10858)
(10747)
(10625)
(10602)
(10460)
(9742)
(9669)
学科
(87745)
经济(87661)
(63323)
管理(56038)
(52320)
(40059)
企业(40059)
方法(37371)
农业(35090)
数学(33323)
数学方法(33110)
中国(24801)
(23089)
业经(22838)
(18847)
(17239)
贸易(17232)
(16874)
地方(16409)
(15086)
(14571)
银行(14548)
(13990)
(13832)
(13743)
(13570)
财务(13534)
财务管理(13494)
企业财务(12742)
(12593)
机构
学院(282807)
大学(281249)
(126470)
经济(124000)
管理(110773)
研究(98856)
理学(93257)
理学院(92259)
管理学(91077)
管理学院(90524)
中国(81247)
(65061)
(59879)
科学(57914)
(56833)
(50520)
农业(49918)
中心(47260)
业大(45747)
研究所(45619)
财经(43944)
(43266)
(40110)
经济学(38988)
北京(38054)
(35593)
师范(35301)
经济学院(35236)
(34085)
(33917)
基金
项目(180819)
科学(141946)
研究(134882)
基金(132121)
(114556)
国家(113524)
科学基金(96370)
社会(87425)
社会科(82522)
社会科学(82496)
基金项目(69951)
(69524)
教育(59786)
自然(59295)
自然科(57888)
自然科学(57871)
(57824)
自然科学基金(56888)
编号(54972)
资助(53620)
成果(44642)
(41754)
重点(40349)
(40330)
课题(37178)
(37035)
国家社会(37012)
(36120)
教育部(35309)
创新(34785)
期刊
(148727)
经济(148727)
研究(83929)
(68328)
中国(60723)
农业(46364)
(45231)
学报(43719)
科学(42196)
管理(37933)
大学(34001)
学学(32198)
(31229)
金融(31229)
业经(28263)
(24309)
教育(24274)
技术(24168)
财经(22031)
经济研究(21618)
问题(20627)
(19067)
世界(17183)
(16291)
技术经济(15762)
农村(15606)
(15606)
农业经济(15333)
(15328)
资源(14150)
共检索到437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帅传敏  李周  何晓军  张先锋  
扶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扶贫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扶贫项目的管理水平。本文根据在甘肃、广西和湖北三省(区)的实地访谈问卷数据,应用SPSS软件,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尝试性地探索了政府主导型与非政府组织主导型扶贫项目和不同的扶贫模式在扶贫项目选择决策、贫困农户瞄准、妇女参与、项目建设工期、项目预算和后续管护形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项目中,就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而言,非政府组织主导型项目优于政府主导型项目,不同的扶贫模式存在显著差异,扶贫项目的后续管理机制亟待完善。最后,本文提出了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全红  
本文分别以中国官方贫困线和国际贫困线为标准,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就中国政府的农村扶贫资金投入和贫困减少的长、短期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扶贫资金对农村贫困减少具有短期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从长期看扶贫资金抑制了农村贫困的减少,但这两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经济增长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同时,加重了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扶贫资金运行机制、提高扶贫项目的瞄准性,对于解决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曦  熊理然  肖丹  
政府逐年增加扶贫投入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手段和农村脱贫的强大动力。文章从评估中国农村扶贫资金投入的成本——收益及其变动趋势入手,揭示了剩余贫困人口减贫速度减缓、脱贫成本增加、扶贫成效降低,这些预示着原有扶贫资金管理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分析了中国农村扶贫资金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扶贫资金管理体制调整与改革的新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爱华  范永忠  
通过对我国农村扶贫资金使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对产生问题的原因从扶贫资金的性质、深层次体制等方面作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秋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关心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经历了体制改革下的救济式扶贫(1978-1985年)、开发式扶贫制度化和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86-2000)、"大扶贫"格局的形成和发展阶段(2001-2013)、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阶段(2014至今)四个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贫困人口基数快速减少,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据我们的分析,在当前中国实施的农村精准扶贫实践中,仍然存在如何精确瞄准扶贫对象、整合扶贫资金、调动扶贫对象参与的积极性等问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秋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关心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经历了体制改革下的救济式扶贫(1978-1985年)、开发式扶贫制度化和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86-2000)、"大扶贫"格局的形成和发展阶段(2001-2013)、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阶段(2014至今)四个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贫困人口基数快速减少,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据我们的分析,在当前中国实施的农村精准扶贫实践中,仍然存在如何精确瞄准扶贫对象、整合扶贫资金、调动扶贫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冯海发  
本文使用结构调整定量分析指标,对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全面认识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及成就提供依据。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指标对产业结构的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从产业系统的产出,另一是从产业系统的投入,再一是从产业系统的调整,三者分别形成了产出结构指标、投入结构指标和结构变动指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燕凌  李立清  
本文概要介绍了国内有关农村公共支出模型的研究 ,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 ,并根据不同的取值标准设置了虚拟变量 ,完成了“布朗—杰克逊”公共支出模型的扩展式 ,从而提出了一个农村公共品供给理论的新的分析框架。利用这一扩展模型 ,本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和不同年份截面资料作了实证研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支俊立  姚宇驰  曹晶  
通过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多维贫困问题进行识别和测度,同时,分别以维度和省份为基础,对多维贫困进行子群分解,考察不同维度的多维贫困发生率贡献率和各省份的多维贫困状况。结果表明,从维度上看,贫困人口在教育和健康方面的贫困问题相比非贫困人口更为普遍,这两个维度上的剥夺是造成我国农村多维贫困的最主要因素;从整体贫困状况上看,2010-2012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被剥夺程度和贫困强度下降不明显;从区域上看,我国各省份的贫困人口的贫困深度差异并不太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支俊立  姚宇驰  曹晶  
通过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多维贫困问题进行识别和测度,同时,分别以维度和省份为基础,对多维贫困进行子群分解,考察不同维度的多维贫困发生率贡献率和各省份的多维贫困状况。结果表明,从维度上看,贫困人口在教育和健康方面的贫困问题相比非贫困人口更为普遍,这两个维度上的剥夺是造成我国农村多维贫困的最主要因素;从整体贫困状况上看,2010-2012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被剥夺程度和贫困强度下降不明显;从区域上看,我国各省份的贫困人口的贫困深度差异并不太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方黎明  张秀兰  
中国农村制度化扶贫是一种开发式扶贫战略,其政策效应日益削弱: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更为分散;相当数量的真正贫困人口没有能力从扶贫项目中受益;现行的扶贫策略也难以有效针对疾病、教育等致贫风险。现阶段中国扶贫政策在收入救助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提高贫困风险人群应对贫困风险的能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立冬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都阳  蔡昉  
通过回顾农村贫困的变化阶段,本文认为中国农村贫困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贫困分布由区域的、整体性的贫困逐渐过渡到个体性贫困,贫困人口的构成也以边缘化人口为主要组成部分。扶贫政策也需要进行战略性的调整,需要从瞄准区域的政策向瞄准个体的政策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重要。而本文的分析表明,更明确地细分贫困群体,集中使用扶贫资源是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苗齐  钟甫宁  
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是三个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贫困测度标准。本文在系统分析贫困测度指标对扶贫政策取向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测算了1985年以来中国农村贫困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扶贫政策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却更加恶化,不仅剩余贫困人口的平均收入水平更加远离贫困线,而且深度贫困者处于更为相对不利的地位。针对这种变化,本文讨论了改善贫困状况的政策取向。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立冬  
中国农村存在收入维度以外的其他维度贫困,且多维贫困程度较为严重,尽管在2000—2011年间农村多维贫困程度呈现下降的态势,但仍高于收入单维度的贫困程度。教育维度对农村多维贫困的贡献最高,其次是健康、生活水平和收入维度,资产维度的贡献度最低。动态来看,2000—2011年间教育和资产两个维度对总体多维贫困的贡献度不断提高,健康和生活水平两个维度的贡献度呈下降态势,而收入维度的贡献度基本稳定。中国未来针对农村的扶贫瞄准应从单一的货币贫困调整为收入、教育、健康、生活水平和资产"五位一体"的多维贫困,要更为注重对农村贫困人口的能力开发,以破除当前农村贫困日益显著的持久性和脆弱性特征,进而提高精准扶贫政策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