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4)
2023(12856)
2022(10989)
2021(10657)
2020(8889)
2019(20701)
2018(20174)
2017(39054)
2016(21330)
2015(24243)
2014(24102)
2013(24254)
2012(23044)
2011(21033)
2010(21329)
2009(20250)
2008(20423)
2007(18807)
2006(16808)
2005(15371)
作者
(61841)
(52306)
(51970)
(50015)
(33163)
(25043)
(23610)
(20322)
(19774)
(18767)
(18007)
(17356)
(16742)
(16541)
(16488)
(16104)
(15674)
(15189)
(15188)
(14922)
(13196)
(13049)
(12742)
(11992)
(11882)
(11818)
(11638)
(11508)
(10756)
(10755)
学科
(94732)
经济(94633)
(63776)
管理(54043)
(53026)
(39276)
企业(39276)
方法(37520)
农业(35387)
数学(33847)
数学方法(33442)
中国(28667)
(23611)
业经(23421)
(20846)
(20530)
贸易(20522)
(20071)
地方(19229)
(17404)
(16452)
银行(16427)
(15776)
(15653)
(14867)
(14678)
金融(14676)
(13695)
环境(12955)
及其(12933)
机构
学院(312172)
大学(309845)
(140165)
经济(137365)
管理(117053)
研究(114131)
理学(99279)
理学院(98175)
管理学(96630)
管理学院(96043)
中国(91701)
(68949)
科学(66344)
(65925)
(64092)
(59157)
中心(53351)
研究所(53077)
农业(52881)
财经(49285)
业大(48604)
(48551)
(44774)
经济学(43179)
北京(42399)
(41433)
师范(41122)
(39411)
经济学院(38973)
(38070)
基金
项目(197155)
科学(155078)
研究(148579)
基金(143385)
(124215)
国家(123079)
科学基金(104007)
社会(95580)
社会科(90222)
社会科学(90197)
(75697)
基金项目(74491)
教育(66546)
自然(63710)
(63641)
自然科(62171)
自然科学(62151)
编号(61407)
自然科学基金(61079)
资助(59432)
成果(51538)
(45561)
(44765)
重点(44359)
课题(42285)
(40059)
国家社会(39987)
(38857)
教育部(38640)
(37731)
期刊
(164079)
经济(164079)
研究(98617)
(71714)
中国(65801)
农业(48479)
(48152)
学报(47753)
科学(45296)
管理(38624)
(37768)
金融(37768)
大学(36818)
学学(34708)
教育(30767)
业经(30381)
技术(25153)
经济研究(25123)
财经(24594)
(23573)
问题(23215)
(21226)
(18950)
世界(18838)
(16992)
国际(16563)
农村(16413)
(16413)
技术经济(16135)
农业经济(15890)
共检索到489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爱华  范永忠  
通过对我国农村扶贫资金使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对产生问题的原因从扶贫资金的性质、深层次体制等方面作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全红  
本文分别以中国官方贫困线和国际贫困线为标准,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就中国政府的农村扶贫资金投入和贫困减少的长、短期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扶贫资金对农村贫困减少具有短期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从长期看扶贫资金抑制了农村贫困的减少,但这两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经济增长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同时,加重了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扶贫资金运行机制、提高扶贫项目的瞄准性,对于解决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聂永刚  
改革开放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农村贫困问题仍然是当前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虽然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农村扶贫资金的使用与管理还存在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支持不足,农村扶贫资金项目投向不合理,以及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贵州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加强农村扶贫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功能,从而促进贵州农村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曦  熊理然  肖丹  
政府逐年增加扶贫投入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手段和农村脱贫的强大动力。文章从评估中国农村扶贫资金投入的成本——收益及其变动趋势入手,揭示了剩余贫困人口减贫速度减缓、脱贫成本增加、扶贫成效降低,这些预示着原有扶贫资金管理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分析了中国农村扶贫资金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扶贫资金管理体制调整与改革的新思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帅传敏  李周  何晓军  张先锋  
扶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扶贫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扶贫项目的管理水平。本文根据在甘肃、广西和湖北三省(区)的实地访谈问卷数据,应用SPSS软件,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尝试性地探索了政府主导型与非政府组织主导型扶贫项目和不同的扶贫模式在扶贫项目选择决策、贫困农户瞄准、妇女参与、项目建设工期、项目预算和后续管护形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项目中,就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而言,非政府组织主导型项目优于政府主导型项目,不同的扶贫模式存在显著差异,扶贫项目的后续管理机制亟待完善。最后,本文提出了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淑芳  
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与农村反贫困的斗争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目的就是为了加快农村脱贫的步伐,其中对农村实施财政支持是缓解农村贫困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有效的缓解农村的贫困现状,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但近些年来由于我国贫困标准的提高,导致了扶贫的规模扩大,为我国农村的财政扶贫事业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作的现状和扶贫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管理策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苗齐  钟甫宁  
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是三个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贫困测度标准。本文在系统分析贫困测度指标对扶贫政策取向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测算了1985年以来中国农村贫困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扶贫政策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却更加恶化,不仅剩余贫困人口的平均收入水平更加远离贫困线,而且深度贫困者处于更为相对不利的地位。针对这种变化,本文讨论了改善贫困状况的政策取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伟宾  汪三贵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益贫困地区"大于"益贫困户"的特征。农村扶贫政策的实施从生产能力、市场参与和缓解脆弱性等角度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民分享经济增长的机会和能力,有劳动力的贫困农户如果能够参加扶贫项目,其收入增长速度是非常可观的。扶贫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中国农村减贫的进程,缓解了收入分配对减贫的负面影响,使经济增长表现出一定的益贫性。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瞄准偏差,是导致"益贫困地区"大于"益贫困户"的原因之一,未来的农村扶贫政策需要在加强扶贫资金投入的同时提高扶贫资金的瞄准效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秋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关心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经历了体制改革下的救济式扶贫(1978-1985年)、开发式扶贫制度化和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86-2000)、"大扶贫"格局的形成和发展阶段(2001-2013)、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阶段(2014至今)四个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贫困人口基数快速减少,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据我们的分析,在当前中国实施的农村精准扶贫实践中,仍然存在如何精确瞄准扶贫对象、整合扶贫资金、调动扶贫对象参与的积极性等问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秋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关心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经历了体制改革下的救济式扶贫(1978-1985年)、开发式扶贫制度化和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86-2000)、"大扶贫"格局的形成和发展阶段(2001-2013)、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阶段(2014至今)四个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贫困人口基数快速减少,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据我们的分析,在当前中国实施的农村精准扶贫实践中,仍然存在如何精确瞄准扶贫对象、整合扶贫资金、调动扶贫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陶  程婧  
本文从农村保险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农村保险存在的问题和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财政支持型的农村保险等改革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四学  文峰  
农村工业化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农村工业就业弹性下降成为农村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与中国的资源秉赋不协调,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的增收、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的城镇化,进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农村工业就业弹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制度环境不完善。改变这种局面要更多从优化制度环境着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方黎明  张秀兰  
中国农村制度化扶贫是一种开发式扶贫战略,其政策效应日益削弱: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更为分散;相当数量的真正贫困人口没有能力从扶贫项目中受益;现行的扶贫策略也难以有效针对疾病、教育等致贫风险。现阶段中国扶贫政策在收入救助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提高贫困风险人群应对贫困风险的能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沈扬扬  詹鹏  李实  
借助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本文测算了1995-2013年我国农村地区多维贫困跨期变化,分解出主要减贫因子,并建立了减贫因子与国家惠农、减贫政策之间的关联。结论显示:整体上,农村多维贫困得到极大缓解,彰显超越收入维度的多维扶贫成效。具体地,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户自费医疗支出负担对整体贫困的贡献度最高,后期"新农合"普惠项目弥补了这块短板。缺乏经济能力在20年前是第二突出的多维贫困表现形式,但伴随民生发展得到缓解。现阶段,多维贫困农户面临的困境主要来自健康和医疗。细分群体中,老年人、教育程度低、居住在西部地区和贫困县等子群体的贫困程度很高,说明多维贫困集中分布于弱势群体和经济发展程度低的区域,这些群体是政策的着力点。稳健性分析显示,改变子维度的代理变量、改变权重结构或去掉某些维度,本文结论仍然成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