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84)
2023(17577)
2022(14911)
2021(14109)
2020(11594)
2019(27080)
2018(26809)
2017(50722)
2016(27397)
2015(31334)
2014(31256)
2013(31028)
2012(29378)
2011(26747)
2010(27126)
2009(25212)
2008(25240)
2007(22866)
2006(20564)
2005(18963)
作者
(79411)
(66953)
(66543)
(63235)
(42266)
(32150)
(30181)
(25980)
(25375)
(23885)
(22935)
(22447)
(21399)
(21268)
(20961)
(20621)
(19915)
(19602)
(19377)
(19272)
(17016)
(16570)
(16248)
(15268)
(15047)
(15028)
(15025)
(14828)
(13509)
(13409)
学科
(120681)
经济(120531)
(79313)
管理(73519)
(54120)
企业(54120)
(53881)
方法(43350)
数学(37851)
中国(37637)
数学方法(37525)
农业(36042)
地方(29823)
业经(29699)
(28897)
(27619)
(23839)
贸易(23819)
(23089)
(21846)
(21007)
银行(20971)
(20235)
(19939)
金融(19935)
(18997)
(18691)
环境(18329)
技术(17407)
(16771)
机构
学院(396099)
大学(392870)
(169866)
经济(166238)
管理(146025)
研究(143381)
理学(123746)
理学院(122254)
管理学(120424)
管理学院(119663)
中国(112005)
(84933)
科学(84406)
(79065)
(78687)
(73256)
中心(66104)
研究所(65680)
(62795)
农业(60749)
财经(60451)
业大(59767)
(54709)
北京(54285)
(54135)
师范(53662)
经济学(51775)
(50869)
(49509)
经济学院(46564)
基金
项目(253020)
科学(198455)
研究(190973)
基金(180997)
(157014)
国家(155582)
科学基金(131847)
社会(121547)
社会科(114817)
社会科学(114783)
(99909)
基金项目(95605)
教育(86895)
(83362)
自然(81041)
编号(79225)
自然科(79056)
自然科学(79034)
自然科学基金(77610)
资助(72982)
成果(65715)
(59540)
重点(57450)
(56928)
课题(55729)
(52764)
国家社会(50426)
(50127)
创新(49430)
(48787)
期刊
(202723)
经济(202723)
研究(123869)
中国(91134)
(79584)
(60927)
学报(60171)
科学(57273)
农业(53858)
管理(52526)
教育(46992)
大学(46583)
(43878)
金融(43878)
学学(43610)
业经(36282)
技术(35184)
经济研究(30875)
财经(30064)
问题(27665)
(27539)
(25968)
(21531)
世界(21484)
(20723)
技术经济(19538)
国际(19218)
资源(18366)
图书(18182)
经济问题(18100)
共检索到624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忠言  
中国经济的普遍增长与政府的积极作为被学界认为是中国政府战胜贫困的两大因素。中国扶贫机制的特征有三:1.政府、市场、社会方式同时发挥作用;2.各种方式之间的整合广泛存在;3.在整合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因此,笔者认为以上两个因素并不能很好展示中国扶贫模式背后的逻辑。整体性治理理论强调制度化、经常化的"跨界"整合以增进公共价值。我国农村扶贫也具有这种多元整合的特征,其与整体性治理理论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本文从整体性治理理论出发,以我国扶贫格局中的东西协作为案例以展现我国农村扶贫中政府主导下多元整合的扶贫模式。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朝明  
自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30年的开发式扶贫跨越了农村经济改革和小规模的区域扶贫、大规模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计划、"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与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四个演进阶段,政策实施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区域开发式扶贫政策措施在过去30年的实践中也产生了很多需要认真反思、总结和研究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农村扶贫战略对贫困的识别与认知、贫困标准、扶贫方式和扶贫瞄准机制等方面都将发生重大的调整和转换。依托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和就业的并重增长,促进开发式与救济式扶贫并举实施,将是下一步农村扶贫的必然选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晓洁  张乐柱  杨明婉  
论文基于阿玛蒂亚·森的能力贫困理论的新视角,构建涵盖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和可行能力集绩效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运用标准化变换法改进的熵值法对2002~2015年中国592个贫困重点县的调查数据进行综合指标评分,并提出将能力贫困加入贫困界定的衡量标准,促进扶贫资金使用渠道多元化,实施能力开发式扶贫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松龄  
贫困是全球性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个世界性课题。各国政府都把研究解决贫困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湖南商学院罗传玲同志所撰写的专著《农村信息化与开发式扶贫问题研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卫平  申学锋  
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以后,我国农村年度人均纯收入处于温饱线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的速度明显趋缓。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监测, 2001—2004年,全国绝对贫困人口分别为2927万、2820万、2900万和2610万,平均每年减少150万,大大低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期的每年减少650万的速度。按照这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增文  
中国"开发式"扶贫制度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显示出显著性的成效,其取得的济贫效果为世界各国所认可,但随着开发式扶贫制度的深入,其资金的流向不明及瞄偏性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目前"硬政绩"与"软政绩"双重评价体系下,从地方政府的扶贫基金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补贴力度的视角来分析利益转移问题,采用赫克曼选择模型分析了扶贫基金流向的状况。虽然经验分析结果显示,扶贫基金的流向渠道很大程度上具有利益瞄准贫困群体的功能。但赫克曼模型的一阶段估计结果显示扶贫基金流向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利益转移"的特征。贫困地区的扶贫基金却能够做到更好的瞄准性,而东部省市出现了扶贫基金的"利益转移"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给予"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爱华  
本文构建了资金贡献绩效和资金投向绩效两个指标,利用数量经济方法对我国政府开发式扶贫资金投放效果进行评价。本文分析认为,应从引入市场机制、改善扶贫资金使用结构、重视扶贫路径选择、加强监督等方面改善我国政府开发式扶贫资金使用绩效。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洁  
开发式扶贫一直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集中连片特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目前仍存在持续脱贫的障碍,需要持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宜通过协调治理机制、加大移民搬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振兴县域经济、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以及提升农业科技实力等路径,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宁  
为了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扶贫开发。本文通过对农村扶贫开发模式的实施与其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此分析我国目前农村扶贫开发所取得的成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文文  
"整体性扶贫"是对中国扶贫开发政策和实践的本土经验总结,使得扶贫开发中的一切"整合"得到落实。"整体性扶贫"的命名来源于西方前沿的公共治理"整体性政府"理论,然而,尽管都强调公共问题治理中的"多元整合",但"整体性扶贫"与"整体性政府"仍存在着本质差异。差异具体体现在二者的产生背景以及中国政府在多元整合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差异来源于中西方制度体制以及政治文化的不同。因而,可以说,"整体性扶贫"是中国政府的创新,是一种独立的公共治理模式,而不是盛行于西方的公共治理模式的拷贝。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文文  
"整体性扶贫"是对中国扶贫开发政策和实践的本土经验总结,使得扶贫开发中的一切"整合"得到落实。"整体性扶贫"的命名来源于西方前沿的公共治理"整体性政府"理论,然而,尽管都强调公共问题治理中的"多元整合",但"整体性扶贫"与"整体性政府"仍存在着本质差异。差异具体体现在二者的产生背景以及中国政府在多元整合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差异来源于中西方制度体制以及政治文化的不同。因而,可以说,"整体性扶贫"是中国政府的创新,是一种独立的公共治理模式,而不是盛行于西方的公共治理模式的拷贝。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延荣  
贫困山区实行开发式扶贫的几条途径陈延荣全面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打胜扶贫攻坚战,切实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近年来,四川省南江县将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实现稳定脱贫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扶贫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姜爱华  
改革开放近30年的实践表明,政府开发式扶贫资金对贫困地区解决温饱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段应碧  
文章全面总结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所取得的成效和工作经验,系统分析了农村扶贫工作所面临的严竣挑战,并从四个方面展望了今后的农村扶贫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