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24)
2023(15640)
2022(12946)
2021(12063)
2020(9955)
2019(22997)
2018(22633)
2017(43386)
2016(23904)
2015(27173)
2014(27059)
2013(26880)
2012(25385)
2011(23157)
2010(23365)
2009(22110)
2008(22045)
2007(20245)
2006(18193)
2005(16575)
作者
(71146)
(59984)
(59668)
(57135)
(38084)
(28705)
(27053)
(23429)
(22908)
(21497)
(20701)
(19917)
(19284)
(19131)
(19053)
(18660)
(18092)
(17661)
(17434)
(17302)
(15155)
(15070)
(14773)
(13899)
(13800)
(13474)
(13466)
(13332)
(12372)
(12307)
学科
(104081)
经济(103984)
(66576)
管理(59575)
(51933)
(43333)
企业(43333)
方法(40681)
数学(36343)
数学方法(35981)
农业(34228)
中国(32606)
业经(26361)
(23919)
(21514)
贸易(21504)
(21463)
地方(21329)
(21023)
(20984)
(17146)
银行(17100)
(16747)
(16651)
(16471)
(15767)
金融(15765)
(14800)
环境(14582)
及其(13876)
机构
学院(348604)
大学(347011)
(152150)
经济(149134)
研究(130129)
管理(127362)
理学(108524)
理学院(107256)
管理学(105377)
管理学院(104737)
中国(100914)
(79044)
科学(78755)
(74871)
(68014)
(67691)
研究所(61675)
农业(61343)
中心(59516)
业大(57063)
(54601)
财经(52736)
(48087)
北京(47653)
经济学(47244)
(46419)
师范(45924)
(45728)
经济学院(42646)
(42536)
基金
项目(226279)
科学(177052)
研究(165800)
基金(163863)
(144487)
国家(143198)
科学基金(120084)
社会(105981)
社会科(100046)
社会科学(100018)
(87654)
基金项目(85100)
自然(75533)
教育(74813)
(74317)
自然科(73725)
自然科学(73699)
自然科学基金(72426)
资助(67716)
编号(67407)
成果(56116)
重点(51691)
(51530)
(51275)
课题(47450)
(46133)
国家社会(44546)
创新(43249)
科研(43217)
教育部(43002)
期刊
(176371)
经济(176371)
研究(106897)
(80041)
中国(75394)
学报(59431)
科学(54405)
农业(54315)
(50082)
大学(45073)
管理(44095)
学学(42559)
(38603)
金融(38603)
教育(36650)
业经(32061)
技术(28654)
经济研究(27721)
(27420)
财经(26291)
问题(24523)
(22800)
世界(20293)
(19890)
(19381)
国际(17735)
技术经济(17563)
农村(16347)
(16347)
经济问题(16078)
共检索到541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四学  文峰  
农村工业化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农村工业就业弹性下降成为农村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与中国的资源秉赋不协调,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的增收、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的城镇化,进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农村工业就业弹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制度环境不完善。改变这种局面要更多从优化制度环境着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传忠  刘英基  
我国农村工业化过程中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农村工业化向新型农村工业化的转变。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通过博弈模型分析发现由于目标、认识和利益取向的差异,上级政府、基层政府和农村企业之间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博弈过程。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是使上级政府、基层政府和农村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行为博弈中实现收益最大化。本文认为应该从完善循环经济法律和制度、健全循环经济激励机制、加强对基层政府和农村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陶  程婧  
本文从农村保险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农村保险存在的问题和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财政支持型的农村保险等改革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申茂向  祝华军  田志宏  韩鲁佳  
利用统计数据定量研究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状况,归纳了农村乡镇企业发展的特点;提出现阶段我国农村工业化总体上仍然处于工业-农业阶段,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区域不平衡性;虽然农村工业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却是一条高成本、高产出、低效益的发展道路。最后在研究当前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工业化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书田  
中国农村工业化是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是客观经济规律的反映。正确研究中国农村工业化问题,对于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使中华民族重新走进世界先进之林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新中国成立以前,农村工业基本上是空白的,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到人民公社时期开始有了社队企业,这是农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百臣  李周  
乡镇企业的污染问题主要来自乡镇工业,并且是集中在少数行业上,如造纸业、食品工业、印染工业、电镀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采选业(主要是砖瓦、水泥、土法炼磺)和煤制品业(主要是土法炼焦)。 就产生污染源的产业来说,乡镇企业的污染强度要明显高于城市企业。例如,乡镇工业中的造纸废水达852吨,已相当于全国82个主要城市造纸行业的废水排放总量,单位产值的废水排放量为城市的2.55倍,污染强度高达1.98。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祁林德  
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近五年来城镇化率从45.9%提高到52.6%,城镇化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普遍存在交通拥堵,空气污染,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环境脆弱等一系列问题,城镇化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并不高,这不符合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要求。文章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对城镇和城镇化内涵、政府职能等四个方面存在误解或曲解,而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突出特色、整体推进是当前推动城镇化的基本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爱华  范永忠  
通过对我国农村扶贫资金使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对产生问题的原因从扶贫资金的性质、深层次体制等方面作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彤  
中国农村社区工业化及其政策选择陈彤一、中国农村工业发展与布局的社区特征中国,工业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双重工业化即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同时推进。双重工业化最终导致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未能同步,相当一部分农民难以被城市容纳,在工业与农业收入存在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秀生  王军民  
农村税费改革是中国为了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它是农村经济利益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涉及面广、影响深远 ,被称为中国农村的“第三次革命”。这一改革从试点到逐步推广 ,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必须继续深化农村行政体制改革 ,实行城乡统一的税费制度 ,建立规范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和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统筹城乡教育事业的发展 ,加快农村人口转移 ,为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创造良好环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鲁振宇  
农村工业化:问题与对策鲁振宇农村工业化是指将工业化过程引入农村地区,采用现代技术装备和工艺,以本地资源为基础,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从而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逐步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秋石  王一新  杜骐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到2010年末,我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政策的制定尤为关键。去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需要我们认真去分析。文章从总量去工业化和区域性去工业化两个层面对中国的去工业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对区域性去工业化的再分类,探析积极的去工业化和消极的去工业化背后的机理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我们的产业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任晶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申茂向  
本文介绍了农村工业化发展的内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战略方针与目标;分析了中国区域农村工业化的评价指标及模式,提出了中国农村工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米增渝  
中国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本文利用2006年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的调查数据,结合新型工业化的有关理论,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信息化与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关系。本文认为,信息化对农村新型工业化有显著的正效应,信息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城乡互动、产业结构等因素联系紧密,信息化对资源环境协调、城乡互动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