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63)
2023(9485)
2022(7451)
2021(7031)
2020(5432)
2019(12358)
2018(12248)
2017(23130)
2016(12391)
2015(14108)
2014(13995)
2013(13801)
2012(12522)
2011(11559)
2010(11520)
2009(10797)
2008(10654)
2007(9542)
2006(8774)
2005(8119)
作者
(34475)
(29562)
(29004)
(27658)
(18191)
(13998)
(12924)
(11464)
(11263)
(10213)
(10114)
(9560)
(9333)
(9074)
(9060)
(8909)
(8465)
(8426)
(8169)
(8151)
(7530)
(7181)
(7090)
(6783)
(6651)
(6636)
(6400)
(6265)
(5934)
(5911)
学科
(61901)
经济(61847)
(49179)
(38128)
农业(32668)
管理(24941)
中国(21247)
方法(19817)
业经(19579)
数学(18088)
数学方法(18022)
(15806)
企业(15806)
(13715)
(12531)
贸易(12523)
(12509)
农业经济(12435)
地方(12339)
(12326)
发展(11855)
(11847)
(10024)
(9601)
(9463)
农村(9442)
(9411)
银行(9405)
(9239)
(9177)
机构
学院(181443)
大学(177842)
(89251)
经济(87957)
研究(69342)
管理(66522)
理学(57210)
理学院(56636)
中国(55953)
管理学(55916)
管理学院(55600)
(49503)
科学(38436)
(37653)
农业(37310)
(35022)
(34414)
中心(31353)
研究所(31249)
业大(31152)
经济学(28421)
财经(27973)
(26342)
(25835)
经济学院(25734)
(23876)
北京(23807)
师范(23719)
(23550)
科学院(22810)
基金
项目(119643)
科学(95780)
研究(92419)
基金(89152)
(77535)
国家(76811)
科学基金(65249)
社会(63342)
社会科(59731)
社会科学(59719)
基金项目(46660)
(44790)
教育(39702)
编号(37447)
自然(37360)
(36998)
自然科(36503)
自然科学(36496)
自然科学基金(35870)
资助(34809)
(29924)
成果(29750)
(28728)
(28419)
国家社会(28112)
重点(26828)
中国(25872)
课题(25169)
(24445)
发展(24438)
期刊
(106188)
经济(106188)
(56941)
研究(56755)
中国(40869)
农业(39026)
科学(27889)
学报(27559)
(23266)
业经(22902)
大学(22627)
学学(21572)
(21206)
金融(21206)
管理(20991)
(18182)
教育(16226)
问题(15815)
经济研究(15767)
农业经济(14818)
技术(14693)
世界(14677)
农村(14307)
(14307)
财经(14050)
(12309)
(11348)
经济问题(11125)
(10989)
社会(10270)
共检索到281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申茂向  
本文介绍了农村工业化发展的内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战略方针与目标;分析了中国区域农村工业化的评价指标及模式,提出了中国农村工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书田  
中国农村工业化是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是客观经济规律的反映。正确研究中国农村工业化问题,对于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使中华民族重新走进世界先进之林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新中国成立以前,农村工业基本上是空白的,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到人民公社时期开始有了社队企业,这是农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百臣  李周  
乡镇企业的污染问题主要来自乡镇工业,并且是集中在少数行业上,如造纸业、食品工业、印染工业、电镀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采选业(主要是砖瓦、水泥、土法炼磺)和煤制品业(主要是土法炼焦)。 就产生污染源的产业来说,乡镇企业的污染强度要明显高于城市企业。例如,乡镇工业中的造纸废水达852吨,已相当于全国82个主要城市造纸行业的废水排放总量,单位产值的废水排放量为城市的2.55倍,污染强度高达1.98。
[期刊] 改革  [作者] 郑重  
我国现正处在从农业国向着工业国、从传统社会向着现代社会过渡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实现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必须深化改革,坚持城乡、工农业协调发展,支持和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以下简称农村"三化")。一、农村的现代化农村现代化首要的是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不只限于农业企业,也包括整个农村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明亮  
本文探讨了中国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关系,认为农业发展和积累是农村工业发展的基础;中国条件下大部分地区没有农村工业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而农村工业化并不能自然地带来农业现代化,两者必须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米增渝  
中国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本文利用2006年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的调查数据,结合新型工业化的有关理论,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信息化与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关系。本文认为,信息化对农村新型工业化有显著的正效应,信息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城乡互动、产业结构等因素联系紧密,信息化对资源环境协调、城乡互动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彤  
中国农村社区工业化及其政策选择陈彤一、中国农村工业发展与布局的社区特征中国,工业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双重工业化即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同时推进。双重工业化最终导致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未能同步,相当一部分农民难以被城市容纳,在工业与农业收入存在明...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成贵  
过去的 2 0年 ,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 ,以乡镇企业为组  织载体的农村工业化更是备受瞩目。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兴起和快速发展 ,不仅构成了通  常所说的“中国的奇迹”的内核 ,而且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和发展机制 ,对传统的结构转换理  论和产权理论也提出了挑战 ,它作为中国的经验 ,为经济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素材和论证  逻辑。本文对与此有关的经典理论及其应用分析 ,做出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梳理和总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申茂向  祝华军  田志宏  韩鲁佳  
利用统计数据定量研究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状况,归纳了农村乡镇企业发展的特点;提出现阶段我国农村工业化总体上仍然处于工业-农业阶段,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区域不平衡性;虽然农村工业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却是一条高成本、高产出、低效益的发展道路。最后在研究当前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工业化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四学  文峰  
农村工业化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农村工业就业弹性下降成为农村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与中国的资源秉赋不协调,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的增收、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的城镇化,进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农村工业就业弹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制度环境不完善。改变这种局面要更多从优化制度环境着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翔  吴天然  
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地区比较研究李翔,吴天然中国农村工业化进程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紧密关联,并加剧着整个经济的区域不平衡。本文从动态角度,对中国农村工业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地区性差异与不平衡性进行了研究。李翔,经济学硕士,杭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苗长虹  
中国农村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苗长虹(河南大学地理系、开封475001)科学地认识农业工业化的作用和绩效、是农村工业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农村工业的发展究竟能对经济发展尤其是农村发展起哪些作用呢?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化问题的专家小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顾桥  吴磊  梁东  
工业化与现代化存在互动关系,工业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经阶段,现代化的发展必须依赖工业化的手段。湖北省农村工业化率和农村现代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实证分析表明,湖北省农村工业化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而农村现代化发展程度也对农村工业化产生制约,需要采取相关政策,强化工业化与现代化互动的正向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尧  
农村现代化主要由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三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部分组成。本文围绕中国农村现代化中的农村城市化问题,从经济全球化(WTO)中的农业现代化、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与中国城市化的模式选择、中国农村城市化与“三农”问题和改革农村教育发展农村高等教育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农村现代化中的农村城市化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鹏  
目前 ,农民因受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特别是政策制度、上级的过度汲取以及恶势力  侵害等结构性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处于极为不利的弱势处境。其根本症结在于 :因公民社  会的发育迟缓而难以出现有组织的、体现自身利益的具有社会团体性质的规范的社会组  织 ,由此严重制约了农村现代化并极大地影响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 ,使社会与国家之间  的良性互动难以实现。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促使中国农村走出困境的具有现代化特征  的社会组织所应发挥的积极作用和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