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86)
2023(18102)
2022(15327)
2021(14321)
2020(12021)
2019(27615)
2018(27280)
2017(52061)
2016(28241)
2015(31904)
2014(31707)
2013(31805)
2012(29297)
2011(26250)
2010(26205)
2009(24461)
2008(24116)
2007(21239)
2006(19005)
2005(16939)
作者
(80997)
(67755)
(67162)
(64076)
(43253)
(32528)
(30428)
(26583)
(25856)
(24162)
(23303)
(22954)
(21577)
(21530)
(20768)
(20578)
(19883)
(19785)
(19473)
(19466)
(16847)
(16749)
(16341)
(15578)
(15157)
(15133)
(14968)
(14951)
(13567)
(13565)
学科
(123782)
经济(123642)
(104034)
管理(87757)
(85385)
企业(85385)
(52502)
方法(51836)
数学(42263)
数学方法(41904)
业经(37238)
农业(34767)
(33717)
中国(33674)
地方(26816)
(23943)
(22976)
财务(22916)
财务管理(22891)
(22271)
(22225)
贸易(22212)
企业财务(21632)
(21589)
技术(21237)
(20570)
(19400)
(19222)
理论(18985)
环境(18713)
机构
学院(404712)
大学(399974)
(169916)
经济(166537)
管理(163412)
理学(140690)
理学院(139147)
研究(137706)
管理学(137182)
管理学院(136438)
中国(107372)
(86186)
科学(83785)
(76768)
(74889)
(68888)
(63087)
中心(62859)
研究所(62643)
业大(62587)
财经(59756)
农业(58832)
(54496)
北京(54070)
(52194)
师范(51775)
经济学(50187)
(49672)
(48734)
经济学院(45361)
基金
项目(273794)
科学(216757)
研究(202864)
基金(199830)
(173187)
国家(171632)
科学基金(148511)
社会(130156)
社会科(122983)
社会科学(122951)
(107005)
基金项目(106869)
自然(95124)
自然科(92880)
自然科学(92858)
自然科学基金(91213)
教育(90128)
(88233)
编号(83303)
资助(80627)
成果(65799)
重点(60820)
(60780)
(59685)
(57900)
课题(55998)
国家社会(53735)
创新(53584)
教育部(51731)
科研(51580)
期刊
(197281)
经济(197281)
研究(119324)
中国(79777)
(76101)
学报(61334)
管理(60593)
科学(59812)
(58167)
农业(51947)
大学(47295)
学学(44810)
教育(38368)
业经(37091)
(36893)
金融(36893)
技术(35289)
经济研究(29250)
财经(28936)
(26927)
问题(26394)
(24883)
技术经济(21545)
资源(21144)
(20050)
世界(19918)
现代(19678)
科技(19245)
(18566)
图书(18461)
共检索到607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晓光  樊杰  
中国农村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区位的选择有很大的特殊性,研究中国农村工业的区位问题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工业区位理论。文章以对江苏省宜兴市万石镇乡镇企业的实地考察为基础,运用总成本最小模型,分析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工业企业区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探讨了新的环境下区位选择的新变化及其进一步演进的趋势。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工业的区位选择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工业区位的一般理论对中国农村工业依然有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冰雪  夏敏  符海月  
选取宜兴市为研究区,在GIS和RS技术的支撑下,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规模变化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对引起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点用地整体呈下降趋势,变化速度逐年减慢,主要新增来源是农用地,主要转移去向是城镇建设用地;2在地形平坦、距离水源和农用地较近的地区,农村居民点分布密集;3经济发展、人口减少、交通改善和城市化水平提高是影响农村居民点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亚娟  褚保金  
中小企业融资有多种途径,而在各种外源融资渠道中,银行贷款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加强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对于制订有效的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江苏省宜兴市的中小企业调查数据,并采用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将样本企业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析其银行贷款的可获得性和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伟  马超  
本文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框架,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并采用倍差法,以宜兴市和太仓市为例,讨论了农民失地后福利水平的变化及不同征地补偿模式对其福利状况影响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农民失地后的福利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总体状况仍然较差;土地换社保模式短期内在保障家庭经济状况方面不如土地换货币模式,但前者通过给予农民更为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使农民获得相对较高的福利水平,因此更有利于失地农民长远生计保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凯  赵华甫  吴克宁  
[目的]通过运用网格化技术和综合评价法将研究区划分为4类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类型区,为创新县域尺度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方法和技术体系,协调耕地保护、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有力支撑。[方法]文章以宜兴市为实证研究区,将城镇周边区域网格化,选取综合等别、距城镇和可建设占用区的距离等因子作为评价指标,确定永久基本农田约束划入区。同时,根据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修订耕地利用等,得到耕地综合等,然后以耕地距离城镇、交通干线的距离和空间连片度作为评价指标,对耕地进行立地条件评价并划分等级,最后将约束划入区以外的耕地以综合等-立地条件的形式,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区。[结果](1)城镇外延区被划分为1.232 0万个100m×100m的网格评价单元,在网格环境下,纳入约束划入区的耕地面积5 170.33hm~2,占全部耕地的9.65%;(2)耕地利用等修订后得到的综合等与利用等相比,耕地等别依然集中在4、5等,受重金属污染区影响出现了8等耕地;(3)约束划入区外的耕地被划分为优先划入区、适宜划入区及整治划入区,耕地面积占比分别为21.16%、40.52%及28.67%。[结论]通过网格化确定的约束划入型主要分布在规划选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区和有条件建设区,与城镇主要发展方向一致,既满足了城镇连片发展的需求,也实现了对城镇周边优质耕地优先保护;优先划入型分布在城镇周边或交通干线沿线,区位条件优越,且耕地质量高;适宜划入型在立地条件或综合等方面有较大发展潜力,可通过整治措施提升其质量水平;整治划入型受重金属污染严重,综合等别较低且立地条件较差,在经过差别化的土地整治后可作为入选永久基本农田的后备资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凯  赵华甫  吴克宁  
[目的]通过运用网格化技术和综合评价法将研究区划分为4类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类型区,为创新县域尺度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方法和技术体系,协调耕地保护、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有力支撑。[方法]文章以宜兴市为实证研究区,将城镇周边区域网格化,选取综合等别、距城镇和可建设占用区的距离等因子作为评价指标,确定永久基本农田约束划入区。同时,根据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修订耕地利用等,得到耕地综合等,然后以耕地距离城镇、交通干线的距离和空间连片度作为评价指标,对耕地进行立地条件评价并划分等级,最后将约束划入区以外的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伟  周生路  姚鑫  郑群英  
主体功能区划是协调我国当前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以位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长江三角洲江苏宜兴市为例,在建立宜兴市主体功能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运用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分别计算资源环境约束、现有开发强度、未来发展潜力3个投影值并划分高、中、低3个等级;根据各镇资源环境-开发强度-发展潜力组合类型,利用三维魔方图分类法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将宜兴市划分为优化整合区、重点拓展区、适度发展区、农林优先区、生态保护区5个主体功能区,分区结果更加突出主体功能区从开发型到保护型逐步过渡的"主体功能"特性。此外,通过灰色关联投影模型计算出的评价样本投影值用模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西超  谢守祥  丁玉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姝  赵小风  黄贤金  周小丹  李炜玮  
开发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研究对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优化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工业企业用地为研究对象,采用2020年江苏省工业企业更新调查数据,比较江苏省开发区内外工业企业用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与行业差异,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做企业是否入园对工业企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开发区内工业企业容积率、地均税费、地均从业人员均高于开发区外,开发区内外工业企业用地集约利用均呈现出苏南地区高于苏中地区、苏北地区的特点;(2)开发区内外工业企业用地集约利用存在行业差异,开发区内装备制造业与原材料加工业的用地强度明显高于开发区外,开发区内大多数工业行业的用地效益高于开发区外;(3)企业入园、企业投资强度、科技水平和运营时间等因素对工业企业用地效益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建君  韩冬华  
文章指出了某市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叙述了目前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着重在理论层面上,阐述了校企合作的历史趋势与合作的优势,同时就校企合作的原则、机制的保障及合作环境的营造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西君  吴殿廷  
以"微度假"旅游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立足点,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构建了一个"微度假"旅游与城乡融合发展互动机理模型,并确立了"微度假"旅游与城乡融合发展产业和空间互动两种基本模式。结果表明,"微度假"旅游以自然文化资源嬗变、休闲度假价值创造、线上线下技术结合、组团社群结构演变、品牌管理制度变迁等五大功能联动机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微度假"旅游与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为推进二者进一步互动发展,应进一步提高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力,营造低成本的制度环境,培育产业集群,建设高质量的"微度假"旅游目的地,全面促进"微度假"旅游和城乡融合互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财政和资产管理局全面彰显"创新、服务,法治、担当"的理念,努力争当公共财政"最后一公里"的养护者,推动基层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步步优化、提档升级,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转型、地方文化的彰显、民生福祉的改善。多年来,丁蜀镇税收收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全市名列前茅,连续多年在财政系统考核第一,先后被宜兴市委、市政府授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雷  吴茜  
本文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江苏省为例,深入研究了中国农村小额贷款组织。本文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制约农村小额贷款组织发展的瓶颈问题,也介绍了国内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并就发展中国农村小额贷款组织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求将农村小额贷款组织打造为促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稳定的重要工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芸  黄贤金  虞初  李宪文  
如何协调经济发达区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土地占用需求的不断增长与土地占用供给的相对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关系到经济发达地区社会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经济发达区江苏省江阴市为例,系统描述了苏南地区江阴市经济发展阶段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用地结构转换的动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明显升级,土地利用效率也相应提高,但是,从目前江阴市城镇建设与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城镇用地结构与规模不合理、城镇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等问题,必须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即进一步完善城镇发展规划,合理协调城镇发展与村庄建设的关系;深化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高城镇土地使用效率;调整工业用地布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小龙  田冬  孙浩浩  龚福海  
从健康城镇化的理论视角对江苏省东台市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分析村庄发展现状与特征,以及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厘清了历次中心村建设中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规划编制任务指向,操作性有待提高;建设资金难筹,推进缓慢;基础设施不完善,中心村规模偏小;政策保障乏力等。最后,对农村集中居民点建设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