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69)
2023(17136)
2022(14506)
2021(13770)
2020(11219)
2019(25894)
2018(25419)
2017(48830)
2016(26316)
2015(29512)
2014(29438)
2013(29633)
2012(27277)
2011(24488)
2010(24443)
2009(22345)
2008(22115)
2007(19315)
2006(16805)
2005(14811)
作者
(75460)
(63743)
(62494)
(60129)
(39895)
(30319)
(28244)
(24814)
(23831)
(22448)
(21562)
(21223)
(20140)
(19757)
(19721)
(19214)
(18572)
(18553)
(18083)
(17758)
(15626)
(15615)
(15222)
(14402)
(14273)
(14111)
(13939)
(13859)
(12812)
(12672)
学科
(110109)
经济(109983)
(79128)
管理(73980)
(55834)
企业(55834)
(52101)
方法(47965)
数学(42482)
数学方法(42105)
(36735)
农业(34515)
中国(31940)
业经(27498)
(23024)
(22314)
地方(22059)
(20471)
贸易(20462)
(20007)
(19171)
财务(19110)
财务管理(19054)
企业财务(18202)
(17843)
银行(17805)
(16900)
(16620)
(16348)
金融(16347)
机构
大学(374968)
学院(374554)
(159256)
经济(156232)
管理(147404)
研究(130733)
理学(128244)
理学院(126864)
管理学(124889)
管理学院(124218)
中国(100844)
科学(79895)
(79106)
(77313)
(76497)
(66041)
业大(60489)
研究所(60096)
农业(59429)
中心(59032)
财经(58432)
(53502)
(53420)
北京(49889)
经济学(48768)
(47707)
师范(47302)
(46447)
经济学院(44117)
财经大学(43333)
基金
项目(258187)
科学(203471)
基金(190026)
研究(188882)
(166502)
国家(165093)
科学基金(141077)
社会(122014)
社会科(115493)
社会科学(115462)
基金项目(100600)
(98160)
自然(90195)
自然科(88069)
自然科学(88044)
自然科学基金(86485)
教育(83896)
(82513)
资助(77471)
编号(75681)
成果(61104)
(58323)
重点(57266)
(55403)
(53191)
国家社会(51608)
课题(50977)
创新(49714)
教育部(49711)
科研(49262)
期刊
(174500)
经济(174500)
研究(113139)
(77811)
中国(72722)
学报(62166)
(60091)
科学(57352)
农业(53309)
管理(49432)
大学(47845)
学学(45558)
(35696)
金融(35696)
教育(34181)
业经(31723)
技术(28799)
财经(28664)
经济研究(27796)
(25797)
(24518)
问题(24016)
(20288)
世界(18984)
技术经济(18143)
科技(17658)
理论(17326)
(17124)
业大(16706)
资源(16623)
共检索到552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虞斌  
文章对中国农村居民生产性固定资产的财富效应分别进行总量与结构分析。发现作为其家庭资产主体的银行储蓄和住宅资产均未促进消费支出,而生产性固定资产却表现出统计性质十分显著的促进消费的财富效应;农村居民家庭只有第一产业固定资产具有财富效应,而第二和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未能促进消费;生产性固定资产的增长只能带动农村居民的生存型消费,而对发展型消费暂未发挥财富效应。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骆祚炎  
广东农村居民金融资产与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呈现出三个特征:一是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略大于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二是两种资产的财富效应差别不大;三是两种资产的财富效应较微弱这是由农村居民的资产结构等特点决定的发挥资产财富效应促进消费的增长,必须采取措施维持股票和房地产等市场稳定的预期,抑制住房价格的过快增长,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涛  陈斌开  
基于详实的微观家户数据,本文首次区分和比较了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生产性住房资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细致考察了家庭资产对居民消费的"资产效应"和"财富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类型资产对居民消费的异质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住房资产主要呈现出消费品属性,只存在微弱的"资产效应",且不存在"财富效应"。这个结论对于拥有大产权房和二套房的家庭同样成立。因此,住房价格上涨无助于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相反,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具有明显的"资产效应"和"财富效应",同时,其"财富效应"主要体现在自我雇佣的家庭中,主要作用机制是降低了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并缓解了家庭流动性约束。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引导...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旭光  李乃繁  孙一丹  
本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回归及断点回归模型,在控制教育支出、医疗支出、区域经济水平等变量的条件下,研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对于我国农村居民储蓄率与消费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不考虑参保存在自选择的情况下(即在理论上,假定农村居民主体收入高低对其参保倾向没有影响),对于年龄未达到60岁的人群而言,是否参加新农保并未影响其原有的储蓄与消费;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言,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可以明显地降低储蓄率、提高消费率,这说明新农保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第二,在考虑参保存在自选择的情况下(即在实践中,收入低的农村居民主体更倾向于参保),是否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并不显著影响储蓄率,进而对提...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丁志帆  
引入常数相对风险规避效用函数,构建信息消费增速变动的福利效应模型,采用1993—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数据,从总体和收入分层视角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增速变动的福利效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表明信息消费增速变动具有相当大的福利效应:信息消费增速提升1%,相当于在农户无限生命期界内每年增加0.39%~17.73%的信息消费产品或服务;而信息消费增速下降1%,相当于在其无限生命期界内每年减少0.52%~22.28%的信息消费产品或服务。同时,信息消费增速变动的福利效应具有明显的群体差异性,对高收入农户的影响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忠意  李思明  
本文基于2002~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内生的金融资产配置与消费的关系及其地区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农村居民持有储蓄、投资、住房和保险对消费有促进作用,但是作用大小及显著性存在地区差异。其中,储蓄对东部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而投资对中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研究还发现,假如农村居民同时配置四种金融资产,配合消费升级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消费。这表明通过丰富农村金融消费产品,改善农村消费金融市场环境,满足农村居民内生金融需求,能刺激农村居民消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双艳  张晓林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且注重主观评价。依照我国国情,基于客观角度建立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影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4个主成分,计算了各成分系数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得分,分析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各方面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晟先  陈梓元  
本文将人力资本视为资产的一种形式引入到消费函数中,利用状态空间模型的变参数估计刻画农村居民消费、收入和人力资本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结构性变动。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对收入的弹性系数为正且不断增长,农村居民人力资本的财富效应逐渐减弱,并且由正效应转变为负效应,说明农村居民教育投入增速较快,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因此,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关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汝醒君  汪臻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SSM)定量分析1995-2014年中国农村人口、居民收入、生活消费支出结构、能源消费结构4个变量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的动态影响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人口数量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的变弹性系数为负值,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能碳排放增速显著,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并未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而降低;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均存在正向效应;以电力消费占总能源消费比重为表征的能源消费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存在负向效应,虽然电力消费比重增加降低了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直接碳排放量,但是居民生活用电的间接碳排放量增加了。人口数量和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的影响作用较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金钱  
农村基础性、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收入的变动具有积极的正面效应。文章采用1981—2011年的数据检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认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均衡关系,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持久显著地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耀军  和丕禅  
本文对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绩效作出实证分析 ,结论表明 ,在 1 981—2 0 0 2年间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对效率呈递增趋势 ,但在 1 999— 2 0 0 2年间 ,农村固定资产投向农业的相对效率呈递减趋势。本文利用资本配置效率模型 ,基于面板数据 ,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的配置效率也作了计量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向琳  李季刚  
本文阐述了灰色系统理论的实现过程,通过构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灰色理论模型,预测出各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剖析了各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绩效。分析表明:各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有增有减,整体上呈上升的趋势。东、中、西部产出弹性呈明显的差别,西部是加大农村固定资产投入的重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杰  周宁  
基于中国居民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1989—2011年数据,从时间序列和世代视角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代际传递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视角看,子代教育与职业是父代收入影响子代收入差距的两条重要路径。在子代收入决定因素中,职业因素更为重要,平均而言,该因素解释了总影响的24%。但是2004年以来这种影响有所下降,直接带来子代收入差距的好转。从世代视角看,与60后和70后相比,父代收入对80后子代的影响程度有所下降,最终使得在父代收入差距依然较大的情况下,80后子代的收入差距有所好转。总的来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曹廷贵  黄飚  罗志华  
我国长期的低利率、负利率环境,导致了以储蓄为主要金融资产管理工具的农村居民难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当前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下,落实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方针政策,帮农民管好钱,在新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应因地制宜地从传统存、贷、汇业务向创新负债业务和表外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帮助农民积累财富和管理财富,实现财产性收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明华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功不可没,对拉动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分析投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改善农村投资的办法,有助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