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94)
2023(21293)
2022(18005)
2021(16958)
2020(14082)
2019(32589)
2018(32103)
2017(59289)
2016(32856)
2015(37068)
2014(36951)
2013(36006)
2012(33059)
2011(29915)
2010(29786)
2009(27155)
2008(26439)
2007(23118)
2006(20185)
2005(17758)
作者
(93474)
(78249)
(77257)
(73967)
(49267)
(37417)
(35102)
(30735)
(29751)
(27512)
(26445)
(26372)
(24560)
(24530)
(24138)
(23879)
(23482)
(23044)
(22353)
(22267)
(19517)
(19249)
(18892)
(17861)
(17485)
(17404)
(17230)
(17159)
(15761)
(15544)
学科
(128544)
经济(128398)
(86187)
管理(84149)
(63090)
企业(63090)
方法(57803)
(52720)
数学(51424)
数学方法(50792)
中国(39866)
农业(34847)
(32488)
业经(30868)
(28872)
(24797)
贸易(24785)
地方(24286)
(24152)
教育(24052)
(23689)
理论(20919)
技术(20222)
(19524)
银行(19455)
(18744)
金融(18742)
环境(18725)
(18718)
(18614)
机构
大学(458773)
学院(455510)
(182102)
经济(178378)
管理(172496)
研究(160035)
理学(150510)
理学院(148769)
管理学(145883)
管理学院(145058)
中国(117985)
科学(100015)
(98247)
(90831)
(80558)
(80493)
业大(74140)
研究所(73952)
中心(73136)
农业(70441)
(65912)
(65630)
师范(65260)
财经(64704)
北京(62343)
(59474)
(57207)
经济学(55012)
师范大学(53088)
(52701)
基金
项目(316470)
科学(248679)
研究(230188)
基金(229017)
(202050)
国家(200278)
科学基金(170170)
社会(145200)
社会科(137240)
社会科学(137204)
(122704)
基金项目(120508)
自然(110675)
教育(109244)
自然科(108132)
自然科学(108097)
自然科学基金(106159)
(105262)
编号(94033)
资助(94023)
成果(76915)
重点(72007)
(70704)
(68110)
课题(65926)
(65356)
创新(60925)
科研(60839)
教育部(60445)
国家社会(60130)
期刊
(194411)
经济(194411)
研究(136761)
中国(92814)
(88277)
学报(79166)
科学(70241)
教育(67327)
大学(60867)
农业(60206)
(59222)
管理(58773)
学学(56658)
(40321)
金融(40321)
技术(39812)
业经(35436)
经济研究(31096)
财经(30852)
(29684)
(26451)
问题(26084)
(23959)
图书(22363)
科技(21904)
业大(21405)
世界(20693)
统计(20422)
理论(20398)
技术经济(20337)
共检索到672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苏华山  王志伟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微观面板数据研究农村居民教育对于个人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对其收入水平具有显著影响,但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居民的收入影响较小。此外,还提出了农村教育中存在高学历人才非农化的困境,测算出长期内教育对农村居民收入提升的空间。最后提出化解农村教育瓶颈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伊  郭志广  
本文利用中国9省农村2974户的微观面板数据,检验不确定性下消费行为的习惯形成假说,给出了近年来农村居民消费倾向持续偏低的一个解释。我们用广义矩估计法估计一个包括习惯形成和不确定性的欧拉方程,以考察家庭消费如何跨时演进。结果证明,农村居民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偏好的设定偏误是传统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不能很好地诠释中国农村家庭消费决策的一个原因,在解释消费的决定因素时假定偏好的跨时可分性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勇  
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微观数据,在综合考虑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和预防性储蓄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持久收入、收入的不确定性与农户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收入差距的增大会导致农村储蓄率的提高;农村居民储蓄率的生命周期特征并不明显,但在考虑了家庭的教育、医疗支出以后,储蓄率呈现出显著的U型生命周期特征,并且在45~49岁达到整个生命周期的最低点;家庭的人口年龄构成对农户储蓄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农户储蓄率与其财富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户主的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性别对农村居民储蓄率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汪美红  胡向东  赵殷钰  韩昕儒  
[目的]基于中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村居民肉类消费的影响。[方法]文章运用恩格尔模型和考虑"零消费"问题的近乎理想需求系统模型(AIDS)的两阶段模型,对全国8个省份的农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首先,肉类食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均为正值,农村居民肉类需求随着收入增长而增加。其次,肉类食品需求收入弹性存在差异,其中,禽肉收入弹性最大,牛羊肉收入弹性最小。再次,不考虑"零消费"问题时,牛羊肉的需求弹性被高估0.12~0.29,猪肉的需求弹性被高估0~0.02。最后,到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时,目前低于收入标准的农村居民人均猪肉、禽肉和牛羊肉消费量将分别增加3.42kg、1.86kg和0.57kg,消费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促进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进而扩大人均肉类消费量、优化肉类消费结构;农村家庭户主受教育程度与肉类消费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宏  毛明海  
本文利用2007年中国家庭收入项目微观调查数据,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村领导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村领导可以显著增加所在村庄村民的非农收入,而这一增收效应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村领导对村民在本县参与非农就业的工作时间和每小时工资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村领导对村民非农收入没有显著影响,但会显著增加村民在外县打工的工作时间以及非农收入。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干部队伍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实证依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秋惠  刘金星  
基于1997~200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本文发现: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正处于升级变动之中,但尚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基本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而非基本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却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因此,在短期内,通过政策调整改变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可以提升其边际消费倾向;而在长期内,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水平最为根本的途径是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苏良军  何一峰  金赛男  
本文分析了弗里德曼对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的分解方法的不足,并提出了一种合理的分解方法,即将当期收入对人均GDP回归,用拟合的收入作为持久收入,用残差作为暂时收入。这种方法得到的暂时收入与持久收入正交,均值为零,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显示其为平稳序列,因此,它很好的刻画了暂时收入的实质。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暂时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但不同省市,暂时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相差很大。经济发展状况和消费习惯是影响暂时收入消费份额的重要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文超  虞洪  
扩大农村内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对于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1997~2010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面板数据协整分析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农村居民的八大类生活消费支出中,医疗保健支出、交通通讯支出相对于基本收入的弹性最高,而居住支出、家庭设备及服务相对于非基本收入的弹性最高。同时,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表明,各类生活消费支出均存在短期动态调整机制,基本收入和非基本收入的短期变动不会对除食品之外的消费支出产生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宏  赵阳  明瀚翔  
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问卷(CHNS 1989~2009)的长期微观数据,引入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衡量指标,从微观实证的角度考察我国社区城市化水平和进程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文章研究发现,社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地增加居民收入,平均来说,社区城市化水平提高10%会导致居民收入增长7%。随着社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对居民收入的短期增长效应会有所减弱。当前我国社区城市化水平与居民收入之间主要呈现出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还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倒U型。这些经验发现为政策制定者进一步统筹规划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逐步实现居民收入增长目标提供了理论与政策依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伟彦  周小柯  
利用2005—2012年度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化水平显著正相关,城镇化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各项收入构成加速增长,但是作用大小与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城镇化的动力来源以及城镇化的空间组织模式密切相关。总的来说,城镇化水平较低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由农业发展与农业部门生产率提高所推动的城镇化,以及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产生的正向作用相对更大。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村居民增收,当前不仅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还要在重视工业化的同时重视农业现代化,在大力发展省会和大城市的同时切实加强...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伟彦  周小柯  
利用 2005—2012年度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化水平显著正相关,城镇化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各项收入构成加速增长,但是作用大小与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城镇化的动力来源以及城镇化的空间组织模式密切相关。总的来说,城镇化水平较低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由农业发展与农业部门生产率提高所推动的城镇化,以及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产生的正向作用相对更大。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村居民增收,当前不仅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还要在重视工业化的同时重视农业现代化,在大力发展省会和大城市的同时切实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蓉  蔡荣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核心作用对拉动国内需求、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2009-2018年中国198个地级市的年度数据,采用空间Durbin模型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消费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异明显,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和集聚特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明显,且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特征:分行业类型来看,物流、信息软件、租赁商务以及科技等四个子行业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显著,而农村金融的促进作用微弱;分地理区位来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直接效应显著;分消费层次来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生存型和享受型消费的影响明显,对发展型消费的促进作用微弱。此外,人力资本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和政府干预等因素有利于提升农村居民消费,而城乡收入差距呈现负相关关系。因此,应加强战略产业培育与消费转型升级相匹配、促进人力资本提升与金融知识普及相结合以及注重政策动态调整与区域协调发展相适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冬  
本文考虑到了收入流动性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并基于CHNS数据对中国农村居民的长期收入不平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农村居民长期收入不平等程度要低于单独年度,但是仍然呈现出上升的态势;(2)以工资性收入为主体的非农收入依然是农村居民长期收入不平等的主要来源,且其对长期收入不平等的贡献不断增加;(3)非农就业在农村居民之间的流动性较低,这意味着政府在将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作为将来的工作重心的同时,也需要为农村居民创造公平的获得非农就业机会的环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冲  刘已筠  
基于2001年~2014年中国农村面板数据,分析了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全国与东中西部各区域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皆受到以下五个变量的显著影响:上一年度的农村人均文化消费、农村人均收入、人均文教娱乐固定资产投资、农村人均文教娱乐财政支出、农村恩格尔系数。但是不同区域之间这些因素对文化消费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文化消费的惯性作用在东部表现最强烈;中西部主要受到收入的影响;恩格尔系数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在中部最明显。基于不同地区的影响差异,在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大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发展区域特色文化,满足居民各类文化需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方超  黄斌  
利用中国居民收入项目调查提供的农村地区CHIP2013数据,基于工资决定方程实证测度了农村居民的教育收益率并分解了收入差距。结果发现:在纠正了样本选择偏差后,测得农村居民的教育收益率为4. 6%;条件分位数回归发现教育收益率并非随非农收入的变化线性上升或下降,而工具变量法则纠正了内生性偏估,发现学历教育收益率呈"N字型"的变动趋势,初级与次级人力资本壅塞滞阻了中等收入群体的教育收益率,夏普里回归分解发现人力资本存量差异导致了农村居非农收入的非均衡分布,而主次劳动力市场分割蕴藏于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结构中。在此基础上,为缩小农村居民的工资收入差距,为推进以教扶贫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