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44)
2023(14962)
2022(12798)
2021(12070)
2020(9913)
2019(23157)
2018(22789)
2017(44231)
2016(23527)
2015(26653)
2014(26350)
2013(26632)
2012(24466)
2011(22302)
2010(22030)
2009(20361)
2008(19711)
2007(17242)
2006(15107)
2005(13262)
作者
(67059)
(56224)
(55355)
(52980)
(35410)
(26777)
(25007)
(22107)
(21183)
(19740)
(19025)
(18976)
(17575)
(17378)
(17106)
(17082)
(16378)
(16362)
(16049)
(15760)
(13841)
(13776)
(13430)
(12760)
(12594)
(12460)
(12217)
(12172)
(11296)
(11144)
学科
(104974)
经济(104855)
(68695)
管理(61104)
(51370)
方法(46934)
(45727)
企业(45727)
数学(42024)
数学方法(41703)
农业(34061)
中国(28871)
业经(25787)
(24564)
(20110)
贸易(20101)
地方(20099)
(19582)
(18975)
(18874)
(15384)
(15137)
银行(15103)
环境(14935)
(14608)
金融(14607)
技术(14587)
(14487)
(13790)
(13729)
机构
大学(340116)
学院(339548)
(147938)
经济(145223)
管理(136733)
理学(119550)
理学院(118333)
研究(116881)
管理学(116646)
管理学院(116043)
中国(89311)
(71732)
科学(69195)
(68383)
(63061)
(57608)
业大(53911)
中心(52950)
研究所(52591)
农业(52266)
财经(51400)
(47270)
(46855)
北京(45501)
经济学(45122)
(43890)
师范(43585)
(41243)
经济学院(40950)
经济管理(38238)
基金
项目(235044)
科学(186146)
研究(175162)
基金(173387)
(150251)
国家(148988)
科学基金(128289)
社会(113762)
社会科(107640)
社会科学(107614)
基金项目(91953)
(88770)
自然(80653)
自然科(78773)
自然科学(78756)
教育(77953)
自然科学基金(77384)
(74380)
编号(71154)
资助(70862)
成果(57299)
(53604)
重点(51691)
(50656)
(48231)
国家社会(47997)
课题(47517)
教育部(46095)
人文(45175)
创新(45016)
期刊
(160895)
经济(160895)
研究(101440)
(70263)
中国(62253)
学报(52442)
科学(49943)
农业(48252)
管理(45028)
(43610)
大学(41152)
学学(38965)
教育(32205)
(31818)
金融(31818)
业经(30238)
技术(26877)
经济研究(25101)
财经(24577)
(22494)
问题(22380)
(20923)
世界(18027)
(17114)
技术经济(16722)
理论(16318)
(16155)
图书(15802)
科技(15728)
资源(15323)
共检索到492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习江平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城乡二元经济特征非常明显的国家,基于人均GDP或劳均GDP的经济趋同研究可能存在问题。如果城乡差距较大,且各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不一致,基于GDP衡量的地区差异中便会包含城乡差异的因素在内,而与经济增长理论中要研究的"经济趋同"出现背离。本文采用各省1978年~2006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利用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即便将城乡差异的因素分离开来,中国还是不存在全国范围内的经济趋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林兴  黄祖辉  
本文基于分布动态的视角,尝试采用有限混合高斯分布模型来研究中国省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趋同性问题。本文运用有限混合高斯分布模型考察了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分布,发现3 1个省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两个子分布构成,两个子分布间几乎不存在流动性,中国省际农村居民收入呈现一种双峰锁定式的俱乐部趋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左正强  刘耀森  
文章在偏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典型相关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和农业投资结构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实证分析农民收入来源结构与农业投资结构各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及影响。结果发现,农民收入中的转移性收入与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关系最为紧密;工资性收入与农村集体单位投资呈现最大相关,而家庭经营纯收入则与农村居民个人投资呈现最大相关;农业贷款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影响,同时我国金融发展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需求还不协调。研究结果为探析当前我国农业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和实施积极的农业投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雪  于冷  
本文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我国农民收入—消费结构开展了实证性研究。对农民的消费行为提出了有别于以往一般研究的基本假设,从投资的角度对广义消费支出进行了新的分类;对近年我国农民收入—消费增量数据建立典型相关分析模型,验证了主要假设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旭晖  顾晶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来源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有较强的消费欲望,但是收入不足制约了其消费水平,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较显著,其中家庭经营收入的增加对消费增长的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叶波  魏后凯  
现有文献主要从变化趋势、形成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研究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由于采用的时空尺度、不平等指数、样本容量、价格处理方法等不一致,不同学者所得结论不尽相同。多数学者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在持续扩大,但近年可能出现转机。农村地区差异过大,会影响农民收入、消费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并对人口流动、社会稳定等产生不利影响。今后亟需加强对不同空间尺度的系统研究,在研究方法、模型构建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改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红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呈现指数化增长,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目前已经逼近国际警戒线。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东西差距",在地理分布上呈现东西差距大、中部差距小的U型特征。造成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最重要原因是工资性收入机会的差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赟  
本文引入"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并从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信任两个维度就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而后基于中国农户调查数据就社会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上对农民外出务工所得工资性收入的影响进行探索性研究,随后,借助农民工祖辈的社会背景作为工具变量对模型的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拥有较高社会资本存量的求职者能在劳动力市场获得较高的工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杰  王韧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乏力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而实践经验又对传统政策体系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为解释这一现象,文章提供了五个理论命题,并基于内部和外部二元机制的划分确立了农村居民收入决定的基本框架。实证研究表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限制了内部收入决定机制的有效性,并直接导致基于农业自身的内部政策体系的相对失灵;农村居民收入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依托于内部和外部解决机制的协调,即在改善农业生产成本—收益比的同时,重点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加大农业技术投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敬  刘侃  
本文在定性分析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基础上,展开实地调研,主要运用定性描述和计量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杰  周宁  
基于中国居民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1989—2011年数据,从时间序列和世代视角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代际传递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视角看,子代教育与职业是父代收入影响子代收入差距的两条重要路径。在子代收入决定因素中,职业因素更为重要,平均而言,该因素解释了总影响的24%。但是2004年以来这种影响有所下降,直接带来子代收入差距的好转。从世代视角看,与60后和70后相比,父代收入对80后子代的影响程度有所下降,最终使得在父代收入差距依然较大的情况下,80后子代的收入差距有所好转。总的来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瞿忠琼  陈日胜  冯淑怡  
本文从具有经济意义的城市群切入,以单个农户家庭为基本计算单元,考察1986—2014年间中国农村地区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动态演变趋势,并进行空间分解探讨组内及组间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群地区和非城市群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均呈现缩小—拉大—缩小的周期性变化趋势,而在长三角及珠三角城市群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要高于其他城市群地区,并出现进一步拉大趋势。城市群地区收入不平等增速高于非城市群地区,同时非城市群与城市群农村地区对收入不平等影响是显著的,并且两者的收入不平等对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有显著变化,地区内部收入不平等进一步集中在城市群地区,区域就业类型是重要影响因素。未来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控制中国农村地区的收入不平等,政策制定应该兼顾城市群地区与非城市群农村地区,同时要避免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过度集中到城市群核心区域,引导资本向城市群边缘村庄流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祝伟  汪晓文  
收入结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结果,通过收入结构的变化可以清晰地判断收入差距产生的根源。通过计算基尼系数,发现我国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存在不断扩大的事实。本文利用1983-2008较长时期的数据分析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从收入结构视角运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实证分析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是差异递增的,是目前我国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最重要的原因,而家庭经营性收入则起着差异减低的作用,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不平等程度较高,但是由于其在总收入中的比例很低,对总的收入不平等影响较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任志强  
本文根据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ECM)理论,对1978—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进行协整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实际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在长期中,收入增长是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