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24)
2023(16070)
2022(13540)
2021(12826)
2020(10695)
2019(24682)
2018(24237)
2017(45842)
2016(24708)
2015(28091)
2014(27880)
2013(27831)
2012(25671)
2011(23108)
2010(22998)
2009(21371)
2008(21318)
2007(18910)
2006(16277)
2005(14396)
作者
(70646)
(59888)
(59160)
(56566)
(37358)
(28740)
(26974)
(23327)
(22608)
(21024)
(20266)
(20070)
(18625)
(18536)
(18414)
(18382)
(18009)
(17548)
(17096)
(16982)
(14637)
(14584)
(14487)
(13695)
(13540)
(13489)
(13068)
(13051)
(12049)
(11982)
学科
(111869)
经济(111762)
(68709)
管理(63614)
(51671)
方法(48968)
(45914)
企业(45914)
数学(44388)
数学方法(43776)
农业(34200)
中国(30157)
(26869)
业经(26077)
地方(23259)
(20553)
贸易(20545)
(20240)
(20037)
(19822)
(15894)
(15731)
银行(15702)
环境(15534)
(15040)
金融(15035)
(15019)
(14586)
财务(14533)
财务管理(14496)
机构
学院(356504)
大学(352550)
(153035)
经济(150097)
管理(135763)
研究(122080)
理学(117897)
理学院(116568)
管理学(114338)
管理学院(113668)
中国(94846)
科学(74560)
(74071)
(73501)
(66194)
(61205)
中心(57582)
农业(56679)
业大(56516)
研究所(55753)
财经(53183)
(52056)
(48559)
经济学(47622)
北京(46374)
(45939)
师范(45503)
(43731)
经济学院(43204)
(41121)
基金
项目(241718)
科学(190865)
基金(177134)
研究(176288)
(154696)
国家(153404)
科学基金(131512)
社会(113795)
社会科(107670)
社会科学(107642)
(93860)
基金项目(93289)
自然(83924)
自然科(81970)
自然科学(81946)
自然科学基金(80439)
教育(79802)
(78755)
资助(72805)
编号(71142)
成果(56509)
重点(54462)
(54167)
(53301)
(49826)
课题(48381)
国家社会(48296)
创新(46767)
科研(46584)
教育部(45983)
期刊
(166937)
经济(166937)
研究(100509)
(74182)
中国(67808)
学报(56200)
科学(52772)
农业(50836)
(50445)
管理(45086)
大学(43519)
学学(41422)
(32370)
金融(32370)
教育(31917)
业经(31761)
技术(31581)
经济研究(26030)
财经(25502)
(25148)
问题(23457)
(21956)
(19373)
统计(18976)
世界(18562)
技术经济(18014)
资源(17731)
(17608)
(16644)
经济问题(15722)
共检索到520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钱力  曹凌燕  
本文基于区位理论,运用2006-2010年农村居民收入相关数据,构建了反映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分类特征的综合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居民收入区域类型进行了划分,为进一步研究农村居民收入区域间差异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农村居民收入区域类型适宜划分为四种,同一类型区域内差异较小,不同类型区域间差异较大;第二,农村居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结构和农业生产条件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三,农村居民收入整体水平不高,且呈现国土空间梯度布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效华  冯祯民  
选择人均有效热、人均电力、有效热中商品能比例、人均标煤、人均商品能、人均收入和年均气温作为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区域划分的特征指标 ,运用聚类分析法 ,根据各省、市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特征指标值相似程度 ,将其划分为 5类不同区域 ,并分析各区域的主要特点 ,为省级农村能源规划和区域差异研究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虞虎  陈田  陆林  王开泳  
以中国343个行政区为空间单元,选取15个统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和空间聚类,对中国农村居民潜在出游力的影响因子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探讨其空间格局和类型。结果表明:①社会开放性与消费环境、出游经济能力、出游意识与交通条件依次是影响农村居民出游潜力的3个主要因子;②中国农村居民潜在出游力空间格局分为"5个极点、5个等级和8个客流集中区";③出游市场可划分为3个类型:休闲型、生计型和综合型。休闲旅游是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主要出游目的,目的地集中在周边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城市;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主要出有目的是探亲访友,以长途跨省市旅游为主;其他地区的主要出游目的和目的地呈多样化、分散化特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鑫  
本文利用2020年10个省份、50个县(市、区)的农户调查数据,描述了当前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收入结构及收入分配的最新状况,从收入维度考察了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完成情况。研究发现,2019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371元,比2010年实际提高了135%,已提前实现了十八大所提出的2020年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但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比2010年提高了大约20%,各收入组之间的收入差距——无论是绝对收入差距还是相对收入差距——都有大幅扩大;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性净收入是当前农村居民的两大主要收入来源,转移性收入数额及其所占比例均有显著提高,政府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对农民增收产生了显著效果;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与主销区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主要由其工资性收入差距和家庭非农经营净收入差距构成,家庭农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上述差距,但其作用效果较小,而转移性收入并没有发挥缩小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与主销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在"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间,为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收入分配,需要继续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改善就业创业环境,加强政府对"三农"领域的转移支付力度,通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三块地"改革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覃成林  杨威  
论文使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探析1993-2009年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不平衡的动态变化,并通过对人口加权变异系数进行空间和收入来源的二重分解,分析这种变化的空间和收入来源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不平衡程度总体上趋于下降,但自1998年以来下降幅度很小。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之间的农村居民收入不平衡是影响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这四大区域内部的不平衡。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是导致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不平衡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家庭经营性收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左正强  刘耀森  
文章在偏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典型相关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和农业投资结构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实证分析农民收入来源结构与农业投资结构各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及影响。结果发现,农民收入中的转移性收入与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关系最为紧密;工资性收入与农村集体单位投资呈现最大相关,而家庭经营纯收入则与农村居民个人投资呈现最大相关;农业贷款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影响,同时我国金融发展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需求还不协调。研究结果为探析当前我国农业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和实施积极的农业投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兰萍  
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虽然整体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收入差距呈逐步扩大的趋势。本文对农民收入差距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雪  于冷  
本文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我国农民收入—消费结构开展了实证性研究。对农民的消费行为提出了有别于以往一般研究的基本假设,从投资的角度对广义消费支出进行了新的分类;对近年我国农民收入—消费增量数据建立典型相关分析模型,验证了主要假设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邦科  邓胜梁  
文章在Lucas(1987)模型中引入习惯形成,并将其拓展成含收入变量的形式,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国农村五等份收入户的收入数据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收入增长比收入平稳更为重要。当风险偏好不变时,两类福利成本的比值随习惯强度变化的轨迹呈倒U型;习惯形成不变时,两类福利成本的比值随着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的增大而递减。在不考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时,促进收入增长能为低收入户带来相对较多的经济福利;不考虑收入增长的福利效应时,收入波动加剧会给低收入户带来相对较多的福利成本。因此,当务之急是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应该兼顾收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韦惠兰  杨彬如  
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受到包括收入结构在内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因此,关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影响因子的综合定量分析对研究农民收入的结构性交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卡雅恒等式(Kaya identity)的拓展,采用对数平均权重迪维西亚分解法(Divisia decomposition method),建立中国农村居民收入解构模型,将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因子进行分解,并计算其影响程度。然后,使用模型计算1999~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数据,分析这一时期各因子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变化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讨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小勇  
本文利用GE指数的区域分解发现,东、中、西部地带间不平等解释了农村居民收入总体不平等的70%以上,沿海-内陆地带间不平等解释了总体不平等的50%以上。利用KZ极化指数发现,农村居民收入在极化方向上主要体现在沿海和内陆之间以及高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和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之间,而高财政分权和低财政分权在区域之间的极化程度并不明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赟  
本文引入"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并从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信任两个维度就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而后基于中国农户调查数据就社会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上对农民外出务工所得工资性收入的影响进行探索性研究,随后,借助农民工祖辈的社会背景作为工具变量对模型的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拥有较高社会资本存量的求职者能在劳动力市场获得较高的工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攀娜  
针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状况,本文首先利用聚类分析法对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分类,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完善,最后根据因子综合得分对各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进行了排序和分类,与各省人均G D P排名对照显示出研究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在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相关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莉  
本文采用熵值法,对31个省、市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进行评价,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处理该类评价中多因素、模糊性及主观判断等问题,突破评价指标主观赋权的局限性,本文还对我国31个省、市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与熵值法的结果是一致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曹琳剑  王雪青  刘炳胜  
农村居民家庭的收入与消费水平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支付能力,进而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针对新农村建设,政府部门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本文首先借助分层聚类分析方法(单连接法、完全连接法、平均连接法和Ward分层聚类法)对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支付能力进行了分类研究,其次借助非分层聚类方法(K均值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针对计算结果给出了相关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