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71)
- 2023(19903)
- 2022(16697)
- 2021(15760)
- 2020(12961)
- 2019(29823)
- 2018(29357)
- 2017(54768)
- 2016(30564)
- 2015(34155)
- 2014(34122)
- 2013(33503)
- 2012(30912)
- 2011(28217)
- 2010(28118)
- 2009(25500)
- 2008(24922)
- 2007(22085)
- 2006(19436)
- 2005(17046)
- 学科
- 济(119955)
- 经济(119815)
- 业(81139)
- 管理(76814)
- 企(57792)
- 企业(57792)
- 方法(53609)
- 农(52215)
- 数学(47577)
- 数学方法(47122)
- 中国(37522)
- 农业(34592)
- 财(30029)
- 业经(29176)
- 学(27871)
- 教育(23835)
- 贸(23378)
- 贸易(23368)
- 地方(22835)
- 易(22762)
- 制(22566)
- 技术(19550)
- 理论(19528)
- 银(18235)
- 银行(18160)
- 发(18114)
- 环境(17654)
- 融(17532)
- 金融(17531)
- 行(17391)
- 机构
- 大学(435527)
- 学院(431757)
- 济(172665)
- 经济(169155)
- 管理(161312)
- 研究(154224)
- 理学(141079)
- 理学院(139377)
- 管理学(136854)
- 管理学院(136061)
- 中国(110916)
- 科学(97260)
- 京(93268)
- 农(91904)
- 所(79015)
- 财(75699)
- 研究所(72743)
- 业大(72659)
- 农业(71552)
- 中心(68626)
- 范(63165)
- 师范(62531)
- 江(62407)
- 财经(61465)
- 北京(59092)
- 经(56508)
- 院(54444)
- 经济学(52838)
- 师范大学(50897)
- 州(49816)
- 基金
- 项目(299579)
- 科学(235517)
- 研究(217097)
- 基金(216963)
- 家(192433)
- 国家(190731)
- 科学基金(161004)
- 社会(137608)
- 社会科(130043)
- 社会科学(130009)
- 省(116373)
- 基金项目(114297)
- 自然(104493)
- 教育(103197)
- 自然科(102085)
- 自然科学(102052)
- 自然科学基金(100281)
- 划(99992)
- 资助(88605)
- 编号(87585)
- 成果(72234)
- 重点(68442)
- 部(67676)
- 发(65035)
- 课题(62329)
- 创(62101)
- 创新(57833)
- 教育部(57560)
- 科研(57426)
- 国家社会(57044)
- 期刊
- 济(185615)
- 经济(185615)
- 研究(130850)
- 农(90302)
- 中国(88286)
- 学报(78479)
- 科学(69016)
- 教育(65345)
- 农业(61584)
- 大学(59602)
- 学学(55789)
- 财(54139)
- 管理(53610)
- 融(37588)
- 金融(37588)
- 技术(35628)
- 业经(34047)
- 业(30104)
- 财经(29965)
- 经济研究(29770)
- 经(25709)
- 问题(25355)
- 版(23293)
- 业大(21712)
- 科技(21198)
- 世界(19928)
- 技术经济(19494)
- 贸(18950)
- 图书(18854)
- 资源(18261)
共检索到631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娄世艳 李建民
工资性收入在农村居民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提高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增加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健康状况、乡城流动、产业结构、尤其是教育水平对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有显著影响,但这些影响在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各不相同,其中教育对东部和中部的影响非常大而对西部的影响却不显著。本文分析了形成这些不同影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工资性收入 教育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吉祥 沈坤荣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地区差距的影响因素,量化了它们对工资性收入地区差距的贡献,初步确定了其作用路径。本文的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距应由各地区农村居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差距以及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劳动报酬差距共同解释,但后者的解释能力更强。本文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方法还发现,非国有化是导致中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而教育相对不重要。全球化和城市化,特别是城市化,主要是通过非农劳动报酬来影响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距。教育主要导致了非农劳动报酬的地区差距,人均耕地面积则主要导致了非农就业机会的地区差距。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丁一磊 杨妮超 顾海
我国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已实行一段时间,各地区大病保险保障水平不尽相同。该文以实际补偿比作为大病保险保障水平的测度指标,建立新农合基本医保实际住院补偿比模型和农民大病保险实际补偿比模型,以东中西部198个医保统筹地区为样本,通过与新农合基本医保实际住院补偿比模型回归结果的比较,分析影响农村居民大病保险保障水平的因素。结果表明:合规费用占比、大病保险筹资水平对提高大病保险实际补偿比有显著正向作用,大病保险人均医疗费用、大病保险受益面、人均纯收入对提高大病保险实际补偿比有显著负向作用,同时发现商业保险机构经办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大病保险 保障水平 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丁一磊 杨妮超 顾海
我国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已实行一段时间,各地区大病保险保障水平不尽相同。该文以实际补偿比作为大病保险保障水平的测度指标,建立新农合基本医保实际住院补偿比模型和农民大病保险实际补偿比模型,以东中西部198个医保统筹地区为样本,通过与新农合基本医保实际住院补偿比模型回归结果的比较,分析影响农村居民大病保险保障水平的因素。结果表明:合规费用占比、大病保险筹资水平对提高大病保险实际补偿比有显著正向作用,大病保险人均医疗费用、大病保险受益面、人均纯收入对提高大病保险实际补偿比有显著负向作用,同时发现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大病保险比政府经办更有效率。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大病保险 保障水平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敬 刘侃
本文在定性分析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基础上,展开实地调研,主要运用定性描述和计量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收入差距 空间效应 空间自回归模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习江平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城乡二元经济特征非常明显的国家,基于人均GDP或劳均GDP的经济趋同研究可能存在问题。如果城乡差距较大,且各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不一致,基于GDP衡量的地区差异中便会包含城乡差异的因素在内,而与经济增长理论中要研究的"经济趋同"出现背离。本文采用各省1978年~2006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利用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即便将城乡差异的因素分离开来,中国还是不存在全国范围内的经济趋同。
关键词:
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 收入趋同 二元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旭晖 顾晶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来源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有较强的消费欲望,但是收入不足制约了其消费水平,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较显著,其中家庭经营收入的增加对消费增长的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 消费 协整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海艳
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收入水平、需求弹性和收入分配等因素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近几年来,农村居民总体边际消费倾向稍有上升,其中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基本消费需求支出大幅度上升,但低收入户没有达到基本消费需求;居住、家庭设备、交通通讯、文教娱乐以及杂项等五项均为富有弹性的消费项目,食品为缺乏弹性的消费项目,而衣着和医疗保健向缺乏弹性项目发展;不同收入家庭消费需求结构差异较大,与供给结构不协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媛 陈立中
根据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的相关理论,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从人口红利视角对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空间交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在空间总体分布上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从局部看工资性收入的差异有所收敛。人口红利、城镇居民工资水平、城市化率都会对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产生显著影响。相比之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工资性收入 人口红利 空间计量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苏华山 王志伟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微观面板数据研究农村居民教育对于个人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对其收入水平具有显著影响,但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居民的收入影响较小。此外,还提出了农村教育中存在高学历人才非农化的困境,测算出长期内教育对农村居民收入提升的空间。最后提出化解农村教育瓶颈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雪合来提·马合木提 奥斯曼·玉散
文章对新疆1981~2012年期间时间序列数据分别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检验数据的平稳性,长期均衡关系,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新疆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此研究影响新疆农村居民收入的因素。
关键词:
新疆 农村居民纯收入 影响因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勇
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微观数据,在综合考虑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和预防性储蓄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持久收入、收入的不确定性与农户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收入差距的增大会导致农村储蓄率的提高;农村居民储蓄率的生命周期特征并不明显,但在考虑了家庭的教育、医疗支出以后,储蓄率呈现出显著的U型生命周期特征,并且在45~49岁达到整个生命周期的最低点;家庭的人口年龄构成对农户储蓄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农户储蓄率与其财富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户主的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性别对农村居民储蓄率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储蓄率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乐为 钟意
基于农村居民收入对消费水平影响机理的视角,对我国1985~2006年间我国农村居民年均消费支出、农村居民实际年收入、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以及农业税有效税率等指标进行了协整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对其消费水平产生的作用最大,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次之,而农业税有效税率的作用最小;而从短期来看,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对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则更为有效。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水平 影响因素 协整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沈小波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05-2010年的省级年度数据,基于系统GMM估计法,对我国农村居民电力消费的双对数动态模型进行了估计。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电力需求主要受人均收入、燃料价格、电价、家庭人口规模、家电价格、城镇化水平及年平均气温等因素的影响。要增加农村居民电力消费量,重要的途径是要增加其收入水平,并降低其电用成本。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小平 刘海
我国城乡呈现出卫生费用分布不均、医疗服务可及性的不平等、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差异明显等问题。影响农村居民医疗消费的主要因素有收入水平高低、政府卫生投入状况、居民年龄结构以及家庭风险分担机制等。解决这些问题,要从设计差异化的医疗保障体系,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家庭风险分担机制作用以及明确政府有关部门的财政投入责任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医疗消费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