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3)
- 2023(8768)
- 2022(7032)
- 2021(6629)
- 2020(5190)
- 2019(11724)
- 2018(11487)
- 2017(21767)
- 2016(11529)
- 2015(12893)
- 2014(12710)
- 2013(13209)
- 2012(12375)
- 2011(11601)
- 2010(11324)
- 2009(10214)
- 2008(9769)
- 2007(8791)
- 2006(7874)
- 2005(7053)
- 学科
- 济(59651)
- 经济(59597)
- 农(49104)
- 业(34712)
- 农业(32627)
- 管理(25324)
- 方法(21558)
- 数学(20469)
- 数学方法(20383)
- 中国(18077)
- 业经(16800)
- 环境(13240)
- 贸(12693)
- 贸易(12687)
- 易(12488)
- 发(12385)
- 农业经济(12370)
- 企(12308)
- 企业(12308)
- 制(11098)
- 地方(10266)
- 发展(10260)
- 展(10256)
- 村(9416)
- 农村(9396)
- 学(9391)
- 财(9388)
- 收入(9298)
- 银(8536)
- 银行(8530)
- 机构
- 学院(171437)
- 大学(167914)
- 济(87273)
- 经济(86138)
- 管理(65358)
- 研究(64995)
- 理学(57019)
- 理学院(56497)
- 管理学(55737)
- 管理学院(55461)
- 中国(52944)
- 农(48554)
- 农业(36539)
- 科学(35938)
- 京(34893)
- 财(33303)
- 所(32051)
- 业大(30527)
- 中心(29787)
- 研究所(29218)
- 经济学(27624)
- 财经(27101)
- 经(25035)
- 经济学院(25033)
- 江(23064)
- 经济管理(22342)
- 北京(22318)
- 农业大学(22292)
- 院(22272)
- 科学院(21821)
- 基金
- 项目(116747)
- 科学(93618)
- 基金(88716)
- 研究(88341)
- 家(77449)
- 国家(76764)
- 科学基金(65294)
- 社会(61191)
- 社会科(57732)
- 社会科学(57722)
- 基金项目(46453)
- 省(42822)
- 自然(38625)
- 自然科(37724)
- 自然科学(37718)
- 自然科学基金(37051)
- 教育(36966)
- 划(35800)
- 资助(35305)
- 编号(34508)
- 农(29628)
- 部(28135)
- 发(27523)
- 国家社会(27278)
- 成果(26144)
- 重点(25813)
- 中国(25450)
- 教育部(23852)
- 创(23618)
- 制(23380)
- 期刊
- 济(101694)
- 经济(101694)
- 农(55394)
- 研究(51828)
- 农业(38127)
- 中国(34871)
- 科学(26712)
- 学报(25557)
- 业经(22786)
- 大学(21157)
- 财(20706)
- 学学(20448)
- 融(18974)
- 金融(18974)
- 管理(18468)
- 业(17480)
- 经济研究(15610)
- 问题(14557)
- 农业经济(14529)
- 农村(13869)
- 村(13869)
- 世界(13813)
- 财经(12810)
- 技术(11747)
- 经(11113)
- 经济问题(10588)
- 版(10342)
- 资源(10322)
- 贸(10240)
- 教育(9922)
共检索到257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艳 朱雅丽
农村居民能源消费涉及能源安全、环境效应、新农村建设等多个方面,从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仍是我国农村居民的主要生活能源。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现状的基础上,测算了1998-2007年农村居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的碳排放,评估了农村居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的环境效应。得出结论:在我国农村居民能源生活消费的过程中,碳排放的主体是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的传统利用,其次是商品性能源的使用。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居民能源消费必须依靠农村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优化物质循环过程,变生物质能的传统利用为清洁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改善农村环境,减缓和适应气候...
关键词:
农村 可再生能源 生活消费 碳排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庆全 李爽 夏青
利用ARDL模型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和能源碳排放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消费作为被解释变量时可再生能源消费、能源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可再生能源消费对能源碳排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且长期弹性是0.51,而短期内影响关系不显著;而且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存在可再生能源消费到能源碳排放的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庆全 李爽 夏青
利用ARDL模型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和能源碳排放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消费作为被解释变量时可再生能源消费、能源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可再生能源消费对能源碳排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且长期弹性是0.51,而短期内影响关系不显著;而且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存在可再生能源消费到能源碳排放的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亮 赵涛
通过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对1980—2009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冲击效应和贡献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可再生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受其他变量的冲击均表现为正效应;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冲击对碳排放的影响微弱,而经济增长的冲击影响较强而持续,且前期波动剧烈但后期平稳;受碳排放的影响,可再生能源消费的累积冲击效应为负,而且正负冲击效应交替出现。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能源消费 碳排放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晓英 张伟豪 肖潇 陈晓夫 刘广青
中国有9亿人民生活在农村地区,农村能源的利用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的能源资源潜力及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指出现阶段正处于从传统能源消费结构向现代能源消费结构变迁的过程中。在分析我国各种可再生能源技术最新发展现状基础上,文中总结了可再生能源CDM碳交易项目的进展,最后分析了我国给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鼓励及相关保护政策并提出了了我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
农村能源 能源消费 能源政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玉龙 钟章奇 吴乐英 赵金彩
利用19802012年的样本数据,使用自回归滞后模型研究了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可再生能源消费、非再生能源消费、对外贸易各影响因素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并重点对比分析了可再生能源消费对EKC模型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不考虑可再生能源消费影响的情况下我国并不存在二氧化碳排放的EKC曲线,对外贸易和碳排放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而加入可再生能源消费之后则发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支持倒U型的EKC曲线,且对外贸易和碳排放之间为负相关关系。此外,可再生能源消费在长期和短期中对碳排放有负向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玉龙 钟章奇 吴乐英 赵金彩
利用1980~2012年的样本数据,使用自回归滞后模型研究了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可再生能源消费、非再生能源消费、对外贸易各影响因素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并重点对比分析了可再生能源消费对EKC模型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不考虑可再生能源消费影响的情况下我国并不存在二氧化碳排放的EKC曲线,对外贸易和碳排放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而加入可再生能源消费之后则发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支持倒U型的EKC曲线,且对外贸易和碳排放之间为负相关关系。此外,可再生能源消费在长期和短期中对碳排放有负向影响作用,其中长期系数比较明显,短期系数并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汝醒君 汪臻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SSM)定量分析1995-2014年中国农村人口、居民收入、生活消费支出结构、能源消费结构4个变量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的动态影响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人口数量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的变弹性系数为负值,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能碳排放增速显著,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并未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而降低;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均存在正向效应;以电力消费占总能源消费比重为表征的能源消费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存在负向效应,虽然电力消费比重增加降低了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直接碳排放量,但是居民生活用电的间接碳排放量增加了。人口数量和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的影响作用较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鹏飞 苗海民 朱俊峰
基于2009—2017年我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及相关技术的变化过程,采用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我国农村可再生能源政策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的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的提高对不同能源与技术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我国农村可再生能源政策总体上对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不同的政策工具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政府投入对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不明显,而政府服务支持的影响不断显现。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能源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范秋芳 邢相飞
文章收集了200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可再生能源政策数据,从中央、地方两个层面以及政策工具、政策力度、政策目标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构建PVAR模型分析全国以及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可再生能源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机构层面的可再生能源政策主要以五年规划为指导,逐步出台了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政策文件,内容不断1完善;政策类型逐渐多元,覆盖了战略、规划、标准等多类型政策。各地区层次政策文本数量庞大,政策工具利用略有差别,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偏重于命令型和激励型政策,东北地区信息型利用较多;政策力度略有差异,东北地区政策力度较大,其他地区多集中于中间力度等级;政策目标都较为清晰,有力促进了可再生能源发展。检验得出可再生能源政策对碳排放有抑制作用,各地区政策冲击不同,全部地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政策效用显著,政策存在滞后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敏 刘世哲 薛栋
基于中国2007-2020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可再生能源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可再生能源发展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在中西部地区与环境规制强度高地区更明显;风能发展对碳排放的抑制效果最大,太阳能次之,水能的抑制效果最小;机制检验表明,可再生能源能够通过优化能源结构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发挥碳减排效应;非线性效应表明,随着能源结构水平的恶化,可再生能源对碳排放的影响呈先抑制后促进的趋势。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的碳减排效应会随着能源利用效率的下降呈边际递减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可再生能源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明德 杨玉华
按照"规划蓝图-实施情况"的一致性评估方法,对我国可再生能源规划完成情况予以评估。虽然可再生能源规划总目标基本实现,但主要指标完成程度参差不齐,存在规划指标脱离实际、利用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从而得出应调整可再生能源规划指标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结构之结论。同时,可再生能源规划执行过程中,面临生物质能发展遇瓶颈、风电与太阳能消纳能力不足、小水电呈无序开发状等障碍。有鉴于此,要采取修缮法律法规保障政策、健全技术创新支持政策、创新经济激励促进政策、完善地方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等措施,以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十二五规划 政策评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程世勇 郑晓雪
能源是影响宏观经济均衡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农村传统的能源消费模式所引发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已不容忽视。我国农村大量可再生能源与能源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主要是由政府、市场和中间层组织三个层次的制度模式缺失所导致,本文用二元选择模型进行验证之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供需失衡 公共产品 农民收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双艳 张晓林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且注重主观评价。依照我国国情,基于客观角度建立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影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4个主成分,计算了各成分系数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得分,分析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各方面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农村居民 生活质量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春华
本文综述了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及分类、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障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中国 可再生能源 研究进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