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77)
2023(14887)
2022(12433)
2021(11509)
2020(9545)
2019(22138)
2018(21523)
2017(40745)
2016(22112)
2015(24911)
2014(24492)
2013(24894)
2012(23237)
2011(21200)
2010(21286)
2009(19831)
2008(19690)
2007(17757)
2006(15595)
2005(13819)
作者
(67988)
(57578)
(57196)
(54214)
(35786)
(27647)
(25778)
(22604)
(21578)
(20203)
(19816)
(19047)
(18140)
(17943)
(17812)
(17790)
(17613)
(16743)
(16566)
(16219)
(14425)
(14097)
(13990)
(13104)
(12906)
(12771)
(12716)
(12558)
(11751)
(11716)
学科
(96188)
经济(96092)
(64026)
管理(54275)
(51150)
方法(40441)
(38826)
企业(38826)
数学(36663)
数学方法(36404)
农业(33725)
中国(27807)
业经(24578)
(21827)
(21163)
贸易(21155)
(20693)
(20024)
(19769)
地方(18207)
(15201)
(14987)
银行(14923)
(14333)
环境(13785)
(13728)
金融(13726)
(12875)
技术(12820)
(12596)
机构
学院(326020)
大学(325837)
(140440)
经济(137729)
管理(121154)
研究(118090)
理学(105010)
理学院(103769)
管理学(102135)
管理学院(101540)
中国(90663)
(81748)
科学(74567)
(68993)
农业(63841)
(62031)
(59361)
业大(58722)
研究所(56890)
中心(54457)
(48570)
财经(47776)
(43728)
经济学(43703)
北京(43200)
(41746)
师范(41233)
(40833)
农业大学(40330)
经济学院(39711)
基金
项目(222389)
科学(173396)
基金(162529)
研究(157133)
(145317)
国家(144063)
科学基金(120572)
社会(102291)
社会科(96598)
社会科学(96566)
基金项目(86313)
(86086)
自然(77495)
自然科(75708)
自然科学(75678)
自然科学基金(74380)
(72973)
教育(69231)
资助(64990)
编号(62428)
重点(50445)
成果(50049)
(49641)
(49482)
(46075)
国家社会(43685)
创新(43248)
(43233)
科研(43178)
课题(42102)
期刊
(156542)
经济(156542)
研究(90687)
(82459)
中国(66173)
学报(62034)
农业(56030)
科学(54109)
大学(45716)
学学(43451)
(43058)
管理(37377)
(31238)
金融(31238)
业经(30484)
(27863)
教育(25530)
经济研究(24622)
技术(23597)
财经(23273)
问题(22133)
(20128)
(19290)
世界(18214)
(17806)
图书(17462)
业大(17192)
资源(16191)
技术经济(15913)
国际(15307)
共检索到483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丹  
文章在Grossman预期效用函数的基础上采用probit模型分析了2004年和2006年的中国农村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相对而言,女性、已婚人群、没有非农工作的人群对医疗服务利用的概率更大;财富、年龄与农民的医疗服务利用正相关,健康在农村既是一种消费品也是一种投资品;医疗服务价格显著地影响农民的医疗服务利用,而医疗可及性的获取时间作用不显著;农民对健康风险有很强的规避意愿,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加剧和因病不能正常活动天数的增加,农民寻求医疗服务的概率递增;农民的医疗服务利用面临着收入效应和健康效应的双重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小平  刘海  
我国城乡呈现出卫生费用分布不均、医疗服务可及性的不平等、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差异明显等问题。影响农村居民医疗消费的主要因素有收入水平高低、政府卫生投入状况、居民年龄结构以及家庭风险分担机制等。解决这些问题,要从设计差异化的医疗保障体系,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家庭风险分担机制作用以及明确政府有关部门的财政投入责任等方面做出努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汪宏,Winnie·Yip,刘远力,汪宏  
在中国,大约有9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他们的医疗服务主要是通过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来获得。近10年来,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居民在患病后的求医行为也发生了改变。据卫生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农村居民到县医院就医人数从1982年的11.38亿人次增长到1992年的14.39亿人次,10年增长了26.4%。与此同时,到乡卫生院就医的人数从1982年的14.19亿人次下降到1992年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涛  张燕媛  何军  
文章基于QUAIDS模型,采用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截面数据,探讨农村居民家庭医疗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及其需求弹性,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收入农户医疗消费的价格弹性。结论显示,家庭规模、家庭收入对医疗消费支出有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人数、地区差异对其有负向影响;医疗服务大体上仍属于生活必需品,但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户将增加对医疗服务的消费;对农户进行收入补偿,能够减少食品消费价格上升对医疗消费支出的负向影响;相对于高收入农户,其他消费品价格的提高对低收入农户医疗消费的影响较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延中  江翠萍  
研究表明,当前农村居民医疗服务满意度还比较低,作为中间变量的医疗机构评价、医护人员评价、药品评价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满意度,初始变量中除农村居民的年龄、区域、职业、家庭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医疗服务满意度外,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家庭成员主要患病类型、患病后主要诊疗方式等因素间接影响其医疗服务满意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洪洋  胡小平  王彦方  
本文采用2001—2011年连续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因素有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正向影响因素是老年人口比例(老年人口抚养比)、收入(特别是家庭经营纯收入)、医疗保健价格分类指数、新农合进度以及区域因素中的西北地区;比较重要的负向影响因素是环境卫生状况和区域影响因素中的中南地区、华东地区和西南地区。针对以上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增加对农村老人医疗保健的补贴性支出,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公共环境卫生治理,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扩大基本药物目录、降低医药价格,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加大对西北等生活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补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在余  
运用家庭预算资料中的居民医疗支出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医疗支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9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医疗支出经历了持续的增长过程,而在完全自费医疗的情况下,我国农村居民医疗支出的不平等主要源于农村居民的地区收入差异及医疗服务价格的影响,低收入农民的医疗需求不足。因此,政府应更多地关注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的医疗保障,控制医疗服务价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秋洁  
由于受医疗卫生服务价格、医疗保障模式、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认知水平、逆向选择、医疗卫生机构引致需求的影响,农村居民的支付意愿低,不愿把资源投入到医疗保障中,贴现意愿强烈。为此,本文提出了切实保证农民有效规避疾病风险、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保障的配套措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晓艳  汪德华  李钧鹏  
本文利用2003-2006年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来考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中国农村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户参加新农合将显著的减少其家庭储蓄,但这种抑制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效应随着时间呈显著的减弱趋势,且新农合对高收入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可能要大于对低收入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对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要高于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这些结论基本都能够通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在余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健康及医疗筹资不平等问题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本文利用1993年至2009年间的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CHNS)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医疗筹资的公平性并进行了统计推断。结果发现,我国农村居民医疗筹资具有极大的垂直不平等性,并继1997年开始呈持续恶化趋势,这表明我国农民医疗筹资累退性显著;从农民医疗需求角度考察,研究发现农民医疗资源利用水平不平等指标相对较小,农民医疗筹资主要依赖于农民自身的疾病风险,低收入农民医疗负担较重。从统计推断来看,本文采用ADF方法发现,各年的垂直不平等指标KPI指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因此,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能并没有提供足够的医疗保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辛英  饶克勤  高军  徐玲  Henry Lucas  
采用机会成本方法,将基本医疗服务分为3类:急性病的门诊服务、长期慢性病护理服务和住院服务,使用来自我国200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估计了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对不同类型的基本医疗服务的支付能力,估计了无力支付各类基本医疗服务费用的家庭和人口比例,并提出了改善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措施和可行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海艳  
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收入水平、需求弹性和收入分配等因素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近几年来,农村居民总体边际消费倾向稍有上升,其中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基本消费需求支出大幅度上升,但低收入户没有达到基本消费需求;居住、家庭设备、交通通讯、文教娱乐以及杂项等五项均为富有弹性的消费项目,食品为缺乏弹性的消费项目,而衣着和医疗保健向缺乏弹性项目发展;不同收入家庭消费需求结构差异较大,与供给结构不协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谢勇  
本文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微观数据,在综合考虑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和预防性储蓄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持久收入、收入的不确定性与农村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收入差距的上升将会导致农村居民储蓄率的明显上升;其次,农村居民储蓄率的生命周期特征并不明显,但在考虑了家庭的教育、医疗支出以后,储蓄率却表现出显著的"U型"生命周期特征,并且在45~49岁达到整个生命周期的最低点;第三,家庭的人口年龄构成对农村居民储蓄率具有显著的影响;第四,农村居民储蓄率与其财富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户主的政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秉龙  刘丽敏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农村居民储蓄行为的客观因素构建了储蓄行为模型,并进行了定量分析。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储蓄行为的主要因素;在外部因素中,利率、货币化程度等因素对农村居民储蓄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此外,在同等外部条件下,不同农户的家庭规模、借贷数量、缴纳税费等方面的差异对农村居民储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吕美晔  王翌秋  
本文利用江苏省、安徽省和贵州省3县(区、市)761位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采用四部模型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出中国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行为的一般模式。从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利用来看,经济因素已经不再是决定其是否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唯一重要因素,农村居民自身的健康需求成为其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其医疗类型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医疗支出的决定因素来看,医疗服务价格偏高会加重农村居民的经济负担。为此,农村公共卫生政策要致力于提高农村居民对疾病认知和预防的能力,以低收入者作为政策作用的主要对象,并进一步降低医疗服务价格,且农村医疗保险的开展应优先发展住院及大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