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32)
- 2023(16288)
- 2022(13534)
- 2021(12726)
- 2020(10754)
- 2019(24663)
- 2018(24003)
- 2017(46105)
- 2016(24989)
- 2015(28450)
- 2014(28327)
- 2013(28371)
- 2012(26654)
- 2011(24036)
- 2010(24582)
- 2009(23759)
- 2008(23369)
- 2007(21403)
- 2006(19169)
- 2005(17789)
- 学科
- 济(107920)
- 经济(107770)
- 业(79695)
- 管理(71670)
- 企(55992)
- 企业(55992)
- 农(52003)
- 方法(43822)
- 数学(38662)
- 数学方法(38296)
- 中国(37259)
- 农业(34403)
- 财(31822)
- 银(30577)
- 银行(30543)
- 融(30413)
- 金融(30409)
- 制(30074)
- 行(29352)
- 业经(28555)
- 贸(22179)
- 贸易(22160)
- 易(21713)
- 地方(21651)
- 学(19359)
- 体(19343)
- 务(19277)
- 财务(19227)
- 财务管理(19173)
- 企业财务(18202)
- 机构
- 学院(363268)
- 大学(362800)
- 济(161006)
- 经济(157746)
- 管理(137301)
- 研究(126924)
- 理学(116159)
- 理学院(114926)
- 管理学(113228)
- 管理学院(112546)
- 中国(109502)
- 财(78919)
- 京(76449)
- 农(72761)
- 科学(72244)
- 所(64588)
- 中心(61074)
- 财经(60915)
- 研究所(57612)
- 江(56368)
- 农业(55866)
- 经(55300)
- 业大(53567)
- 经济学(50634)
- 北京(48963)
- 经济学院(45706)
- 范(45273)
- 财经大学(44921)
- 师范(44873)
- 州(44655)
- 基金
- 项目(229196)
- 科学(181073)
- 研究(171739)
- 基金(168495)
- 家(145242)
- 国家(143969)
- 科学基金(123005)
- 社会(112108)
- 社会科(106069)
- 社会科学(106041)
- 基金项目(88146)
- 省(87829)
- 教育(77415)
- 自然(75738)
- 自然科(73961)
- 自然科学(73939)
- 划(73340)
- 自然科学基金(72654)
- 编号(69517)
- 资助(69119)
- 成果(57984)
- 部(53009)
- 重点(51549)
- 发(50012)
- 课题(47876)
- 创(47473)
- 国家社会(47365)
- 制(47261)
- 教育部(45655)
- 性(45224)
- 期刊
- 济(185613)
- 经济(185613)
- 研究(115903)
- 中国(79354)
- 农(74181)
- 财(61914)
- 融(55923)
- 金融(55923)
- 学报(54067)
- 科学(51253)
- 农业(49515)
- 管理(48229)
- 大学(42325)
- 学学(40092)
- 教育(33227)
- 业经(32312)
- 财经(31017)
- 技术(29200)
- 经济研究(27986)
- 经(26552)
- 问题(25429)
- 业(24458)
- 贸(20803)
- 世界(20206)
- 版(19003)
- 国际(18494)
- 技术经济(18356)
- 理论(18205)
- 农村(17312)
- 村(17312)
共检索到574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汉杰 韩佳丽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作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这不仅会使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的经营发展受到限制,而且会影响到中国农村金融的稳定发展以及"三农"问题的解决。基于此,本文揭示了当前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所面临的内部经营风险及外部环境风险,对其生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大安
当前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是在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二元框架所规定的秩序下运行的。这种秩序对农村金融的规模、结构和功能等的作用或影响,既可以结合中国实际、进而从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正效应来理解,也可以从其抑制农村金融发展的负效应来解说。以理论层面来分析,这种负效应产生的根源在一定程度上是农村金融市场存在风险使然。农村金融市场风险是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分为内部构成风险和外部冲击风险两大部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二元框架会引致农村金融市场呈现什么样的风险构成?外部金融市场波动对农村金融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冲击?研究者在说明这些冲击的同时,也要思考和寻找揭示这些冲击的分析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全鹏
文明的高度如同木桶定律那样,取决于其短板而非长处。作为现代文明的副产品,垃圾问题虽然像梦魇一般纠缠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却是那块不被关注的短板。伴随着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再加上近年来大举推进的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路线,中国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已使这块短板凸显了出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模式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作为现代文明之病已从城市快速渗透到广袤的,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农村地区。当农民完全被纳入大众消费社会之时,不可持续的社会模式就不可能逆转,也是现代文明崩溃的起点。对于此问题的研究,迄今大都集中在垃圾问题的分类、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经济层面的探索上,但散乱的垃圾处理和生活垃圾的日常性取决于农村空间的再造和村民主体意识的重建。因此,文章基于农村地区的调研,从被裹挟于现代化浪潮的村民和村落治理的角度来解读垃圾问题的形成机制和治理困境,在此基础上从以下三个层面探讨一条综合治理的途径,即共助体系的形成。一是发展社会导向的政策与退耕还林模式的公助;二是基于公共性互助纽带的重建;三是通过乡土教育来推动村民的自助和对乡土价值的重新认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全鹏
文明的高度如同木桶定律那样,取决于其短板而非长处。作为现代文明的副产品,垃圾问题虽然像梦魇一般纠缠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却是那块不被关注的短板。伴随着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再加上近年来大举推进的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路线,中国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已使这块短板凸显了出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模式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作为现代文明之病已从城市快速渗透到广袤的,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农村地区。当农民完全被纳入大众消费社会之时,不可持续的社会模式就不可能逆转,也是现代文明崩溃的起点。对于此问题的研究,迄今大都集中在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改清
农村民间金融的交易渠道主要依靠村落人际关系网络,相互之间的信任成为其交易的基础;基于血缘、地缘和业缘的关系型民间信用借贷具有"自我履行"的功能,使农村民间金融能够从农村独特的社会环境中内生出来;随着农村人际关系的稳定性和同质性下降,特殊性信任基础弱化,金融交易的风险和成本增加,农村民间金融呈现出内生的层阶递进性;中国农村由"道义金融"向"契约金融"转变,尚需经历较长时间。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蒋俊鹏 郭沛
农村金融组织空间结构是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和金融组织发展过程的现实体现,是在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与演变的结果,在组织内部和地区层面上均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对农村金融组织的空间结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中国农村金融组织按“自然算法”而非“经济算法”设置机构,决定机构设置的数量;并通过测算泰尔指数,论证了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存贷款结构所存在显著的地区不平衡性。
关键词:
农村金融组织 空间结构 地区差距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奇龙 唐娟红 罗兴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作为农村合作金融新的组织形式在农村存在已久,它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因为"跑路"风险而激增的质疑。本文构建了亲缘选择和直接互惠机制下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农村合作金融产生的内生机理,试图为农村合作金融未来发展政策制定提供思路。研究发现:亲缘关系强度对农户合作意愿有促进作用,有效解决了合作困境。在直接互惠机制影响下,农户交互频率即重复博弈次数越多,越有利于促进农户之间资金互助合作行为涌现。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圈层结构稳定和特殊的亲缘关系,变"他组织"为"自组织",推动合作金融内生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倪江飞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实施乡村振兴,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撑作用。如何解决当前农村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支撑作用,有效推动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熊德平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的现实背景,以及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的现实需求,采用文献评论方法,在概括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演进及其改革开放以来的阶段性特征基础上,分析既有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问题研究的不足,进而基于演化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和农村金融发展理论视角,提出了加强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演化研究、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产业组织 创新 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涂圣伟
推进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条件逐步成熟,但面临政策法律风险、信用风险、抵押品处置风险、农民"失权失地"风险以及衍生的社会稳定风险,需要搞好风险防范和管理,否则可能出现土地金融机构、农户、政府等多方"共损"。应加强农村土地金融法律保障,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探索成立专门性土地金融机构,完善农业保险、农村社会保障等配套制度。
关键词:
土地金融 土地流转 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农村信用社风险形成机制研究课题组 张维
中国农村信用社风险是指农村信用社在资金营运过程中,因偶发性和不完全确定性因素引起的收益的不确定性和资产损失的可能性或是由于各种无法事先预料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蒙受损失的可能性。研究中国农村信用社风险形成机理,对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化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金融风险 贷款质量 风险规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宏霞 史林东
长期以来,中国设计的农村金融制度没能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之间存在着较高的信息传递成本问题,致使金融机构缺乏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激励,而农村金融新政则实现了对原有制度变迁的路径突破,也有效破解了金融机构和农村借贷者之间信息传递成本过高问题。制度的激励相容机制能够使经济参与主体在实现自身利益追求的同时实现新政既定的社会目标。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变迁 机制设计 新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龙玉其
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问题,探讨科学合理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与筹资机制,对于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在对农民养老需求与供给分析的基础上,对筹资模式与筹资机制进行了研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义奇
在政策支持,市场也有较强需求的情况下,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主要的制约因素是风险控制问题。有关部门应以硬化风险约束和建立良好治理机制为前提,来设计、推广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在机构本土化、地方政府干预、监管体制、市场退出以及建立简单透明的机构运作体制等方面,尝试突破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风险控制难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谌赞雄
正确认识和把握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问题 ,对于在当前进一步理清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思路具有全局和先导意义。本文认为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出现的追求盈利、商业化经营以及股份制管理倾向等与“合作制”原则背离的异化现象 ,都是其为了适应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 ,作出的符合经济规律的自我调整。同时指出 ,是否坚持“合作制”并不构成衡量服务“三农”有效性的必然前提 ,并建议将重点放在对农村经济和金融问题的一揽子改革上 ,通盘考虑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