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77)
- 2023(18241)
- 2022(15441)
- 2021(14377)
- 2020(11931)
- 2019(27392)
- 2018(26732)
- 2017(51055)
- 2016(27519)
- 2015(30939)
- 2014(30336)
- 2013(30331)
- 2012(27877)
- 2011(25382)
- 2010(25256)
- 2009(23214)
- 2008(22833)
- 2007(19977)
- 2006(17653)
- 2005(15368)
- 学科
- 济(115619)
- 经济(115487)
- 业(79399)
- 管理(73128)
- 企(56397)
- 企业(56397)
- 农(52041)
- 方法(51308)
- 数学(45598)
- 数学方法(45206)
- 农业(34431)
- 中国(32079)
- 业经(28487)
- 财(27211)
- 学(23962)
- 贸(22682)
- 贸易(22672)
- 易(22085)
- 地方(21948)
- 制(21525)
- 银(17430)
- 银行(17359)
- 技术(17336)
- 环境(17265)
- 融(16802)
- 金融(16801)
- 行(16562)
- 发(16550)
- 务(16155)
- 财务(16092)
- 机构
- 大学(398265)
- 学院(396753)
- 济(164906)
- 经济(161781)
- 管理(154650)
- 研究(139208)
- 理学(134937)
- 理学院(133434)
- 管理学(131226)
- 管理学院(130527)
- 中国(104925)
- 科学(87187)
- 农(86513)
- 京(84403)
- 财(71341)
- 所(70797)
- 业大(68013)
- 农业(67209)
- 研究所(65060)
- 中心(62863)
- 财经(58084)
- 江(56116)
- 经(53371)
- 北京(53076)
- 范(51078)
- 师范(50510)
- 经济学(49989)
- 院(49095)
- 经济学院(45318)
- 州(44891)
- 基金
- 项目(277797)
- 科学(217632)
- 基金(203309)
- 研究(198878)
- 家(180697)
- 国家(178989)
- 科学基金(151516)
- 社会(127598)
- 社会科(120742)
- 社会科学(120709)
- 基金项目(107818)
- 省(106686)
- 自然(98706)
- 自然科(96362)
- 自然科学(96332)
- 自然科学基金(94667)
- 划(90383)
- 教育(89136)
- 资助(82733)
- 编号(79151)
- 成果(63526)
- 重点(62431)
- 部(61773)
- 发(59720)
- 创(57407)
- 课题(54079)
- 国家社会(53652)
- 创新(53642)
- 科研(53300)
- 教育部(52262)
- 期刊
- 济(178624)
- 经济(178624)
- 研究(114468)
- 农(85987)
- 中国(74764)
- 学报(71962)
- 科学(63880)
- 农业(58654)
- 大学(54286)
- 管理(51833)
- 学学(51675)
- 财(51139)
- 教育(37730)
- 融(36333)
- 金融(36333)
- 业经(33178)
- 技术(30263)
- 业(28555)
- 经济研究(28118)
- 财经(27984)
- 问题(24526)
- 经(23927)
- 版(21935)
- 科技(20257)
- 业大(20243)
- 世界(19749)
- 技术经济(18714)
- 贸(18224)
- 图书(18136)
- 资源(17676)
共检索到575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哲 谢家智
农村家庭资产配置问题成为新时期制约农村居民财富增长的重要因素。基于2013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回归分析以及基于R2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考察农村居民家庭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按地区、收入分组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总体来说,教育程度和风险态度是影响农村居民家庭资产配置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收入越高、金融知识越丰富的居民更倾向于持有非金融资产而非金融资产。分组检验结果显示,东部农村家庭的资产配置行为易受风险态度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农村居民家庭的资产配置行为易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高收入农村家庭的资产配置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育与风险态度的影响,而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其是否持有风险性金融资产则明显地受到身体健康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家庭资产 金融资产 风险性金融资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志伟 李天德
本文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中住户部门流量金融资产年度数据,同时结合历年居民住宅销售额,从通胀预期、家庭资产配置的视角对1992-2010年中国家庭流量资产配置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构建和实证分析。住宅作为非金融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家庭流量资产中占比很高。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金融资产配置对自身收益不敏感,但对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敏感,表现出较强的替代效应;同时基于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增加家庭房地产的配置,而过度预期又会造成房地产的超配。基于此,政府应当通过调控通胀预期、发展新型金融产品等措施,引导居民更合理的资产配置,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资产配置 房地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付波航 于寄语 李正旺
本文以农村地区为研究视角,使用2017年CHFS微观数据,实证研究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素养对风险资产持有和风险资产占比的影响均显著为正。所接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自营工商业以及地区经济越发达的农村居民,更有可能持有风险资产以及提高风险资产比重。据此,笔者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金融素养 CHFS 风险资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文峰 梁向东
本文选取2011—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为样本,探讨互联网金融与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效率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现有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下,互联网金融能提高农村家庭的金融可得性,但未缓解金融排斥,未能促进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效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第二产业和工业化发展有助于发挥互联网金融在提升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效率中的作用;相较于从事个体经济,互联网金融对就业于私营企业的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效率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建议从加强金融知识普及降低金融排斥、促进农村产业工业化进程、引导金融机构深入农村市场等方面入手,来发挥互联网金融在配置农村家庭金融资产方面的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付琼 马澜芯 胡江林
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提高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农村家庭社会资本综合指数,实证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决策、配置广度和深度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和路径。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家庭持有风险金融资产的比例、配置深度和广度处于较低水平,社会资本对金融资产配置决策和深度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广度作用不明显;中介检验证实风险偏好和信息获取能力是影响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能够改变农村家庭的风险偏好与信息获取能力,进而对金融资产配置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为此,应通过促进高质量社会网络拓展、加强金融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规范农村信息渠道建设等手段,改善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家庭金融 资产配置 农村金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宋月萍
本文使用2000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农村儿童健康的家庭环境及社区环境因素,并着重探讨了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以及卫生医疗服务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儿童的健康状况。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地区儿童健康状况的改进主要依赖农户家庭经济和农村社区基础设施的改进,而农村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的投入并没有对儿童健康水平产生显著影响。目前,中国农村不同社会经济特征的家庭在获得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上存在不公平性,社区卫生医疗服务非但未能有效保护农村弱势家庭儿童的健康,反而有扩大农村内部儿童健康状况差距的作用。
关键词:
儿童健康 农村 家庭环境 社区环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帅
文章基于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村家庭代耕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人口数量和集体土地面积显著降低农村家庭的代耕意愿;家庭纯收入和农业器械价值则显著提高农村家庭代耕的概率。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尊重农民意愿,澄清代耕过程中的土地权益,依法推行代耕式土地流转的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帅
文章基于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村家庭代耕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人口数量和集体土地面积显著降低农村家庭的代耕意愿;家庭纯收入和农业器械价值则显著提高农村家庭代耕的概率。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尊重农民意愿,澄清代耕过程中的土地权益,依法推行代耕式土地流转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奥百宁 张帆
[目的]全面分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家庭各项消费支出现状的影响,就进一步完善该项政策和稳定农村消费市场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方法]文章以消费和储蓄生命周期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选取合理的样本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回归分析方法探究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家庭消费支出水平的影响。[结果]财产性收入是影响农民参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因素以及投保档次的制约因素,作以存量财富为基础的财产性收入要比流量形式存在的财富具有更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即财产性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加农村家庭对养老保险的依赖程度。另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家庭消费能力表现出异质性影响。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食品性等日常性支出、文体消费支出水平明显要高于对医疗消费支出水平。[结论]国家要加大宣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积极和辐射作用,让广大农村家庭能够真正了解这项政策的意图。同时,要逐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等制度性障碍,让更多农村家庭能够享受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养老待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珂珂 吴猛猛
本文利用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实地调查的样本数据,详细描绘了我国农村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分布状况,分析了金融资产的结构及主要特征,并构建家庭金融资产函数,从实证角度研究影响金融资产的因素,结果表明:财产水平、家庭收入、金融借贷行为、家庭投资活动、户主专业技能、社会政治资本、家庭劳动力人数等对农村居民家庭金融财产积累均具有正面影响,农村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分布存在生命周期效应。
关键词:
农村居民 金融资产 影响因素 生命周期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先华 张越艳 吴卫星 肖帅
近些年来我国居民的资产配置问题受到了来自于学术界及政策层面的诸多关注。本文以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以结构方程模型为分析工具,对我国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进行了研究,从替代效应、生命周期效应、财富效应以及住房投资的挤出效应等多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因素。实证结果证明了以上效应在我国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另外,家庭的资产比收入对金融资产配置有更为显著的影响;家庭所在区域、居民对社会的信任度与满意度对居民的金融资产配置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陆琪
本文利用近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和内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农村消费金融、农民收入和电商平台的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农村消费水平。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发现,农村消费金融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还能够通过影响农民收入和电商平台发展来间接影响农民消费行为。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充分发挥电商平台发展对农村消费行为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消费金融发展的风险防范等政策建议,来促进中国农村消费水平。
关键词:
农村消费金融 中介效应 农村消费行为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鄢姣 许敏波
利用宏观统计信息和家庭微观调查数据,本文刻画了2000—2020年间中国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整体情况和分布特征,并采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方法,检验了影响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近20年来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水平不断提高,而教育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在5.9%-9.4%区间变动;相比于城镇家庭,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水平更低,但是占家庭消费的比例更高;农村家庭之间的教育支出差距逐年扩大,而且高收入家庭的教育投资意愿更强;家庭收入和家庭结构是影响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主要驱动因素,影响程度随时间呈现趋势性变化,表现为教育支出弹性随支出水平的提高而递减,学前教育阶段的家庭投入不断增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忠意 陈志英 李思明
采用中国农村2007~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农村家庭父母的"非理性"因素亲子利他性对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亲子利他性能够影响农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行为,同时对选择储蓄、投资、保险、住房、借贷五种资产配置的影响存在差异,亲子利他性会显著增加农村家庭的储蓄规模,会减少自身住房需求的支出,以保障子女未来获得足够的资金用于教育等需求。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家庭中所表现出来的先天的亲子利他性受到后天教育的影响十分有限,这表明"非理性"因素亲子利他性对家庭资产选择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村家庭 非理性 亲子利他性 资产选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边恕 冯梦龙 孙雅娜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2、2014年3期农村样本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家庭资产贫困的水平与影响因素,得出的主要结论为:(1)收入贫困发生率持续走低的同时,资产贫困发生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半数以上的农村家庭处于金融资产贫困状态。(2)3期数据中的收入贫困缺口率维持在11%的稳定水平,而资产贫困缺口率呈大幅度增长趋势。(3)资产贫困发生率存在户主及家庭特征的差异,房屋自有权对金融资产贫困的影响与其他两类资产有所差别。(4)中国农村家庭的资产动态为单一均衡,不存在多重均衡的贫困陷阱。(5)两期贫困状态下的家庭以结构性贫困为主,两期非贫困状态下的家庭以随机性非贫困为主,发生贫困转移的家庭主要为随机性流动。(6)健康冲击、政府补助对农村家庭的资产积累具有负向影响。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将"个人发展账户"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结合、推动农村地区小额信贷的发展、促进政府补助政策向资产积累方向转型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医疗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及弹性分析
信息吸纳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家庭结构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全面二孩”政策的视角
家庭异质性与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基于中国城镇家庭的实证研究
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决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农村家庭商业保险参与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
法治政府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实证研究
教育、社会资本对中国农村家庭代际流动的影响——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分析
家庭社会网络与农户储蓄行为:基于中国农村的实证研究
农地确权促进了中国农村家庭的财富积累吗?——基于CRHPS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