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2)
- 2023(10976)
- 2022(9220)
- 2021(8848)
- 2020(7337)
- 2019(17337)
- 2018(16746)
- 2017(31921)
- 2016(17223)
- 2015(19833)
- 2014(19639)
- 2013(19860)
- 2012(18813)
- 2011(17180)
- 2010(17367)
- 2009(16416)
- 2008(16565)
- 2007(15074)
- 2006(13213)
- 2005(11930)
- 学科
- 济(82271)
- 经济(82193)
- 业(51379)
- 农(50481)
- 管理(39006)
- 方法(33657)
- 农业(33362)
- 数学(30429)
- 数学方法(30227)
- 企(29183)
- 企业(29183)
- 中国(24037)
- 业经(21192)
- 贸(17017)
- 贸易(17010)
- 易(16666)
- 财(16618)
- 制(16072)
- 地方(15528)
- 学(14390)
- 发(13696)
- 农业经济(12487)
- 银(12484)
- 银行(12461)
- 行(12025)
- 融(11707)
- 金融(11705)
- 策(11379)
- 体(11316)
- 发展(11159)
- 机构
- 学院(256739)
- 大学(255526)
- 济(117702)
- 经济(115655)
- 管理(95984)
- 研究(94306)
- 理学(82654)
- 理学院(81736)
- 管理学(80514)
- 管理学院(80038)
- 中国(73881)
- 农(62449)
- 科学(55330)
- 京(54032)
- 财(49664)
- 所(48240)
- 农业(47959)
- 研究所(43890)
- 中心(43745)
- 业大(42659)
- 财经(39617)
- 江(37894)
- 经济学(37053)
- 经(36280)
- 北京(34434)
- 范(33887)
- 经济学院(33623)
- 师范(33621)
- 院(32082)
- 科学院(29928)
- 基金
- 项目(167849)
- 科学(132074)
- 研究(125480)
- 基金(123277)
- 家(108074)
- 国家(106800)
- 科学基金(89621)
- 社会(82134)
- 社会科(77431)
- 社会科学(77407)
- 基金项目(64975)
- 省(63915)
- 教育(55434)
- 自然(54481)
- 划(53633)
- 自然科(53150)
- 自然科学(53130)
- 自然科学基金(52225)
- 编号(50910)
- 资助(49761)
- 成果(41689)
- 部(39236)
- 发(38251)
- 重点(37848)
- 农(35394)
- 国家社会(35138)
- 创(34455)
- 课题(34446)
- 教育部(33184)
- 中国(32847)
- 期刊
- 济(134944)
- 经济(134944)
- 研究(76898)
- 农(66807)
- 中国(52523)
- 农业(45652)
- 学报(41707)
- 科学(39294)
- 财(36213)
- 大学(32230)
- 学学(30617)
- 管理(29646)
- 融(26848)
- 金融(26848)
- 业经(26724)
- 教育(22599)
- 业(22353)
- 经济研究(20328)
- 技术(20000)
- 财经(19562)
- 问题(19452)
- 世界(17104)
- 经(16937)
- 版(15198)
- 农业经济(15096)
- 贸(14975)
- 农村(14936)
- 村(14936)
- 技术经济(13478)
- 经济问题(13466)
共检索到388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跃生
中国江南农村20世纪30年代即已开始了家庭核心化进程,个别地区初步实现了核心化;北方农村尽管核心家庭为最大家庭形式,但尚未进入核心化之途。北方农村家庭核心化的进程发轫于土地改革,全面开始于高级社建立时期,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家庭核心化基本实现。除长江下游的江南以外,南方其他农村的家庭核心化在土地改革之后继续得到发展。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多数农村的核心化已经实现。20世纪80年代初期集体经济组织解体并没有导致农村家庭核心化水平下降。2000年,农村家庭的核心化水平有所降低,这与20世纪70年代之后,计划生育工作的推行所造成的家庭少子状况有一定关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宁满秀 王小莲
本文使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样条回归模型研究中国农村亲子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因素及动机,考察成年子女经济转移与老年父母收入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利他动机和交换动机是隐藏在农村亲子代际经济转移背后的主要动机,在贫困线以下以利他动机为主,在贫困线以上则以交换动机为主。得出以下推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对不同养老动机的家庭养老行为产生不同的挤出效应,从而,同一公共政策干预对不同收入水平的老年人将产生异质性的预期效果。因此,在构建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过程中,需要谨慎设计相关制度安排以确保低收入老年人避免"贫困陷阱"。
关键词:
农村 养老保障 利他动机 交换动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易成栋
根据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建立住房状况的综合评价体系,中国农村家庭住房状况的省际差异明显存在,聚类分析为四类。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家庭住房状况较好,农村住房状况省际差距主要体现在人均间数、人均面积、平房比、购建房费用和住房设施状况方面。收入是影响住房状况的重要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农村人均纯收入和购建房费用、住房设施指数正相关。此外,影响农村家庭住房状况的还有自然环境等因素。
关键词:
住房状况 省际差异 中国农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宋月萍
本文使用2000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农村儿童健康的家庭环境及社区环境因素,并着重探讨了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以及卫生医疗服务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儿童的健康状况。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地区儿童健康状况的改进主要依赖农户家庭经济和农村社区基础设施的改进,而农村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的投入并没有对儿童健康水平产生显著影响。目前,中国农村不同社会经济特征的家庭在获得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上存在不公平性,社区卫生医疗服务非但未能有效保护农村弱势家庭儿童的健康,反而有扩大农村内部儿童健康状况差距的作用。
关键词:
儿童健康 农村 家庭环境 社区环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秦昌才
本文利用2010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两期数据构成微观面板,分析了"新农保"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内生性考虑的倍差法研究发现,"参保"使农村家庭消费显著增加;基于政策异质性考虑的分位数回归发现,消费支出越低的家庭,"参保"的消费效应越显著,且"参保"缩小了家庭间的消费支出差距;低收入家庭中"新农保"促进消费的政策效应更大。
关键词:
新农保 异质效应 倍差法 分位数回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复兴
本文对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历史进行了探索性分期,分为形成期、促进期、强化期、维持期和争议期五个阶段,认为中国的家庭养老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使然,是一种制度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根植于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不仅在过去、当今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
家庭养老 历史分期 发展前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秋华 于颖
本文从分析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局限性入手 ,阐述了中国农村社会化养老模式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势 ,指出当前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养老体系是中国农村的现实选择 ,并就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体系提出了有现实意义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 社会养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靳云汇
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是劳动力素质的主要表现,也是公共教育投资和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主要结果,因此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是通过教育对劳动力素质的作用,即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而显示出来的。本文以中国陕西省1987年为例,初步考察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农村家庭生产和收入的影响以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人口、农村学生辍学等社会经济问题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蔡月祥
文章利用2011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农村居民家庭每人消费支出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找出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的主导成分,并根据主因子进行排序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随地区变化差异明显。少部分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还仅仅局限于生存需要,大部分地区农村居民的生存需要已得到满足,消费处在转型和升级之中。根据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呈现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 因子分析 系统聚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月季 张颖 陈新锋
良好的代际流动可以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家庭成员的教育和社会资本是中国农村家庭代际流动的重要通道。文章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从教育和社会资本的角度出发,探讨两者对中国农村家庭代际流动的影响机理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男性子代的受教育水平对农村家庭代际流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女性子代的受教育水平并未显著影响代际流动;尽管父代受教育水平并不直接影响家庭代际流动,但它在男性子代的代际流动中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社会资本在农村家庭代际流动中的作用也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子代通过社会资本路径求职能够促进其向上的代际流动,而社会资本在女性子代的代际流动中并未发挥显著作用;进一步的区域比较研究发现,农村地区整体上的代际流动不明显,且一级地区、二级地区均呈现微弱向下的流动趋势,三级地区呈现微弱向上的流动趋势。由此提出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维护农村家庭的社会网络和加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农民提供更多非农就业信息等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效华 冯祯民
选择人均有效热、人均电力、有效热中商品能比例、人均标煤、人均商品能、人均收入和年均气温作为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区域划分的特征指标 ,运用聚类分析法 ,根据各省、市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特征指标值相似程度 ,将其划分为 5类不同区域 ,并分析各区域的主要特点 ,为省级农村能源规划和区域差异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农村能源 消费 区域划分 聚类分析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涛 张燕媛 何军
文章基于QUAIDS模型,采用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截面数据,探讨农村居民家庭医疗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及其需求弹性,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收入农户医疗消费的价格弹性。结论显示,家庭规模、家庭收入对医疗消费支出有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人数、地区差异对其有负向影响;医疗服务大体上仍属于生活必需品,但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户将增加对医疗服务的消费;对农户进行收入补偿,能够减少食品消费价格上升对医疗消费支出的负向影响;相对于高收入农户,其他消费品价格的提高对低收入农户医疗消费的影响较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国强 樊星
中国土地资源稀缺而住房需求庞大,长期形成的农村家庭住房粗放建设惯性与当前城镇化的快速增长因素相互叠加,会造成资源与资金的浪费,不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须提倡面向集约型的农村家庭住房模式。为此,文章设计投资强度、用地强度及使用强度等3个集约性指标来分析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家庭住房的集约性特征,以期为有关工作提供参考。首先总结各指标的省际差异与空间格局特征,再聚类分析集约类型特征,接着考察背景因素人口城镇化率与影响因素农村收入水平、村庄用地宽松程度、地形平坦程度、农村人口净流出强度等对农村家庭住房集约性的影响,最后结合城镇化率水平差异探讨各省农村家庭住房集约化的态势。研究表明:2010年时,各...
关键词:
中国 城镇化 农村 家庭住房 集约性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文 孙蚌珠 王学龙
在理论层面上,本文在效用理论基础上对脆弱性进行了定义并对其分解以反映消费的不平等性和波动性。在实证分析层面上,本文使用CFPS(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ies)数据对中国农村家庭脆弱性进行量化与分解。量化结果表明多数农村家庭是脆弱的;分解结果发现相对于村间不平等,村内不平等是脆弱性的主要组成部分。家庭脆弱性及五个分解部分对家庭特征集合变量的OLS回归结果表明:增加农村家庭收入是降低其脆弱性最有效的手段;提高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家庭脆弱性,但大学教育支出会显著提高家庭的脆弱性水平,这较好地解释了目前出现的农村籍高中生弃考大学这一现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保...
关键词:
脆弱性 协同性风险 异质性风险 社会资本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守纪 王成仁
本文在分析中国农村信用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村信用的特征是家庭代际信用,在现代经济环境中,这种信用很难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这种信用形式也是造成农民贷款难的原因之一。为此,本文提出了过渡信用形式——农户互助信用,并且建议以农户互助信用小组作为需求方来构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