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0)
- 2023(10524)
- 2022(8541)
- 2021(7954)
- 2020(6252)
- 2019(14249)
- 2018(13726)
- 2017(26213)
- 2016(13601)
- 2015(15401)
- 2014(15179)
- 2013(15621)
- 2012(14822)
- 2011(13967)
- 2010(14049)
- 2009(13357)
- 2008(12946)
- 2007(11807)
- 2006(10973)
- 2005(10139)
- 学科
- 济(92437)
- 经济(92372)
- 农(49614)
- 业(40985)
- 农业(32819)
- 管理(30681)
- 方法(28226)
- 数学(26118)
- 数学方法(26045)
- 中国(23169)
- 地方(21359)
- 业经(21139)
- 企(18572)
- 企业(18572)
- 贸(15137)
- 贸易(15125)
- 制(14838)
- 易(14737)
- 发(14125)
- 学(12924)
- 农业经济(12507)
- 融(12491)
- 金融(12491)
- 地方经济(12277)
- 财(11980)
- 银(11960)
- 银行(11959)
- 行(11740)
- 体(11570)
- 发展(11357)
- 机构
- 学院(213427)
- 大学(211187)
- 济(115847)
- 经济(114216)
- 研究(82551)
- 管理(80381)
- 理学(68577)
- 理学院(67892)
- 中国(67832)
- 管理学(67244)
- 管理学院(66838)
- 农(49895)
- 财(46469)
- 京(43652)
- 科学(42469)
- 所(40751)
- 经济学(38048)
- 农业(37495)
- 中心(37402)
- 财经(37111)
- 研究所(36457)
- 经济学院(34150)
- 经(34041)
- 业大(32161)
- 江(30864)
- 北京(28030)
- 院(27813)
- 财经大学(27137)
- 科学院(26656)
- 经济管理(26063)
- 基金
- 项目(134181)
- 科学(108030)
- 研究(102731)
- 基金(102178)
- 家(87950)
- 国家(87177)
- 科学基金(74722)
- 社会(72706)
- 社会科(68804)
- 社会科学(68789)
- 基金项目(52923)
- 省(48663)
- 教育(43253)
- 自然(42626)
- 自然科(41640)
- 自然科学(41631)
- 资助(41087)
- 自然科学基金(40949)
- 划(40098)
- 编号(39659)
- 国家社会(32554)
- 部(32395)
- 发(32268)
- 成果(31619)
- 农(29701)
- 重点(29547)
- 中国(29187)
- 教育部(28114)
- 发展(27779)
- 人文(27547)
- 期刊
- 济(140615)
- 经济(140615)
- 研究(71076)
- 农(56054)
- 中国(45074)
- 农业(38128)
- 财(31686)
- 科学(30182)
- 学报(28559)
- 融(28318)
- 金融(28318)
- 管理(27661)
- 业经(25409)
- 大学(23885)
- 学学(23048)
- 经济研究(21963)
- 财经(20163)
- 问题(19519)
- 业(17889)
- 世界(17803)
- 经(17633)
- 技术(16506)
- 贸(15166)
- 农业经济(14954)
- 农村(14878)
- 村(14878)
- 国际(13724)
- 经济问题(13497)
- 技术经济(13098)
- 教育(12057)
共检索到342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盖尔.约翰逊 杜晓山
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市场化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步。近来迈向市场经济的另一步骤是决定大量缩减由中央政府控制价格的商品数目。本文的目的是想概括指出:如要使市场机制更有效地给中国人民带来好处,中国应采取哪些新步骤。读罢此文,读者将会明白,一个有效的市场体系要求各级政府在一些必要的活动中发挥积极的和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侧重于农村经济而不是整个国民经济,当然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变化对农村也是重要的。市场经济下的大多数原理或方针对农业和农村也有广泛的适用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杰拉德·亚当斯 常修
一 中国当前面临的是“两个转型”。首先,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把“两个转型”结合在一起研究。第一种转型,是中国正从一个欠发达国家向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过渡。第二种转型,是中国正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青禾
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农村改革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农村改革已经在以下三方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了重要的三步: 1.构造了对市场信号有一定反应能力和具有相当经营自主权的主体——农户及其它农村经济组织; 2.有60%以上的农产品已经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宇
从根本上讲,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还是含有市场因素的计划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我们的目标而不是现实。因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任务在于如何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是一项极为艰巨、复杂的任务,我们必须重视对过渡理论的研究。本文试就过渡的实质、过渡的道路以及过渡的成本等问题作一分析、探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武元 杨俊辉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辉煌成就,虽然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但是农业还远远没有纳入市场经济轨道。目前,我国农业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主要障碍因素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新
向市场经济过渡:俄罗斯与中国□李新过渡经济就其实质而言是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社会从一个历史阶段向另一个历史阶段过渡时期的经济,是社会的“中间”状态、转折和改革的时代。过渡经济的一般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形式,甚至对过渡经济的专门研究也不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飞
1992年12月5日本刊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怎么走的问题召开座谈会,现把座谈上的发言摘要刊登如下: 林毅夫:(国务院发展中心农发所)明确产权关系是市场有效运作的起点 党的十四大已经明确把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首先,要把市场经济的运作弄清楚,否则就难免像螃蟹走路一样,总是横着走,走不上正路。 市场经济是一种不同所有者之间进行交换的经济,如果产权不明确,一是会发生侵权行为,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或把属于自己的东西给了别人,二是给交易带来很大的不方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兴庆
一、农产品市场体系:发育程度与运作特征 在从统购统销到营销市场化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如果说取消政府对农产品的垄断、放开农产品经营是一个快变量,那么农产品市场的发育则是一个慢变量。农产品市场的发育完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若峰
改革以前的几十年中,我国实行中央计划经济,统购统销,自由市场贸易比重微不足道。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商品化进程加快,但总的来说,市场化商品经济是不发达的,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试图以农业为对象谈谈向市场经济过渡与农业政策方向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兆铭 周鹏
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共有产权与市场●陈兆铭周鹏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存在着两个明显的制度特征:在产权制度上共有产权占主导地位,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则是市场占主导地位。两者并存及其相互影响构成了过渡中特有的体制环境。本文将讨论过渡中共有产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震虹
向市场经济过渡中,我国消费需要的新变化周震虹消费需要受文化、环境、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向市场经济过渡中,这些因素迅速变动、重组,引起我国消费需要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消费需要档次升级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排除了对消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宁吉喆
我国目前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轨时期,又处于从低收入水平向中下收入水平迈进的高速增长时期。投资体制的改革和大量投资的形成对于促进90年代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十分重要。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投资政策的合理运用,又是投资改革和投资发展的基本保障。从投资政策赖以发挥的机制变化入手,分析投资政策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投资政策的目标、内容和措施,是本文基本的逻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韩小明 张宇
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韩小明,张宇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新阶段。整体化推进阶段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克服行政分权制的弊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中央和地方关系。本报告在总结中央和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泊溪
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若干问题探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部部长李泊溪研究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经济体制的特征而言,它与现代市场经济是一致的。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如何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主要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陆南泉
1993年3月15—18日。由厦门大学、国家体改委和中国东欧中亚学会联合举办的“前苏联与东欧各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全国的40多名专家、学者,本着求实、探索的精神,围绕前苏联与东欧各国目前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种种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关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方式问题“除了向市场经济过渡,别无选择”,“人类还没有创造出比市场经济更为有效的东西”,这是前苏联与东欧各国的共识。目前,这些国家都确立了以向市场经济过渡为总方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但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