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22)
- 2023(14484)
- 2022(12140)
- 2021(11290)
- 2020(8979)
- 2019(20283)
- 2018(19852)
- 2017(37351)
- 2016(20236)
- 2015(22709)
- 2014(22371)
- 2013(22376)
- 2012(21222)
- 2011(19519)
- 2010(19831)
- 2009(18567)
- 2008(18517)
- 2007(16741)
- 2006(15361)
- 2005(14402)
- 学科
- 济(93385)
- 经济(93260)
- 业(62451)
- 管理(54707)
- 农(51060)
- 企(38783)
- 企业(38783)
- 农业(34002)
- 中国(31816)
- 方法(28778)
- 业经(25553)
- 数学(25071)
- 数学方法(24910)
- 制(24080)
- 地方(23869)
- 财(21638)
- 贸(17899)
- 贸易(17878)
- 易(17413)
- 银(17389)
- 银行(17372)
- 发(17232)
- 体(16980)
- 行(16922)
- 融(16264)
- 金融(16262)
- 学(15414)
- 环境(15078)
- 发展(13673)
- 展(13646)
- 机构
- 学院(294356)
- 大学(291710)
- 济(133667)
- 经济(131147)
- 研究(111133)
- 管理(108127)
- 理学(91504)
- 理学院(90451)
- 管理学(89342)
- 管理学院(88781)
- 中国(88593)
- 农(63622)
- 京(63198)
- 科学(62160)
- 财(61803)
- 所(55751)
- 中心(50649)
- 研究所(49779)
- 农业(48283)
- 财经(47202)
- 江(46201)
- 业大(44857)
- 经(42905)
- 经济学(41333)
- 北京(40453)
- 范(39607)
- 师范(39281)
- 院(39090)
- 经济学院(36998)
- 州(35965)
- 基金
- 项目(188054)
- 科学(149921)
- 研究(144132)
- 基金(137464)
- 家(119180)
- 国家(118074)
- 科学基金(100487)
- 社会(95954)
- 社会科(90575)
- 社会科学(90552)
- 省(72414)
- 基金项目(71618)
- 教育(64127)
- 划(60534)
- 自然(59459)
- 编号(58214)
- 自然科(58002)
- 自然科学(57989)
- 自然科学基金(56969)
- 资助(54394)
- 成果(48639)
- 发(46530)
- 部(43772)
- 重点(42883)
- 课题(41183)
- 制(41029)
- 国家社会(40857)
- 创(39200)
- 发展(38497)
- 展(37879)
- 期刊
- 济(164196)
- 经济(164196)
- 研究(96703)
- 中国(71860)
- 农(68072)
- 财(46166)
- 农业(46163)
- 学报(43980)
- 科学(43566)
- 管理(39734)
- 融(36220)
- 金融(36220)
- 大学(35557)
- 学学(33600)
- 教育(32918)
- 业经(30368)
- 经济研究(24708)
- 财经(24402)
- 技术(24048)
- 问题(22470)
- 业(22357)
- 经(21114)
- 世界(18773)
- 贸(16932)
- 农村(16188)
- 村(16188)
- 版(15958)
- 农业经济(15820)
- 经济问题(15150)
- 国际(15002)
共检索到475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晓峰
简约主义治理长期存在于中国农村基层的治理实践当中。通过剖析简约主义治理的发生机制,认为简约主义治理的"形"是依赖当地人来治理当地民众的"准官员"制度,而"实"为"准官员"在沟通国家与社会,搭建普遍主义逻辑与特殊主义逻辑之间承接与转换的桥梁作用上。实践证明,一旦"准官员"制度的内在机制遭到破坏,正式治理无法从村庄内部获得治理资源,基层治理实践就会遭遇挫折,地方社会秩序就无法得到正常的维系。
关键词:
简约主义治理 准官员 中国农村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金荣 刘勇
现有农村基层组织的功能定位和组织行为规范不足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可以考虑只将村民自治组织即村委会作为农村基层唯一的正式组织 (准行政组织 ) ,对其工作的监督则统一由乡级党组织来依法实施
关键词:
农村 基层组织 功能 行为规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托马斯·海贝勒 柴方国
一、导言许多社会科学流派以静态的、而不是动态的方法分析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它们把视点主要放在中央机构、领导人的决策和宏观经济上面,而对社会日常生活、民间活动,尤其是农村的活动关注不够。本文与此不同。本文的主要论题是中国社会基层的自发的变化过程。中国农民、首先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在70年代后期推动了社会改革,成为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力。社会变化的结果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并因此促成了改革方案。农村经济变化的主要表现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它彻底改变了中国原有的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明 李慧中 苏晓馨
已有文献在对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转型发挥作用进行详细研究的同时,对其政治和社会效应却关注不足。视农村基层自治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5)和多层混合效应逻辑斯特模型(Multilevel Mixed-effect Logistic Model),本文重点考察了地区间面向县级政府的财政分权对农村基层政治治理可能的影响。本文实证发现,财政分权有助于以显著为正的概率使中国农村基层政治治理迈向更高的水平。本文尝试把中国农村基层政治治理内生化于财政分权,为深化理解中国特色民主政治道路及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和政策视角。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制度供给 基层政治治理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晓波 樊胜根 张林秀 黄季焜
在发展中国家,寻求最有效的社区治理方式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关键。因此,就各种治理方式进行实证评价已经刻不容缓。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农村有成千上万个村子进行了村民选举,这无疑为研究民主对农村基层公共物品提供的影响提供了良机。基于最近一次农村调查,本文就两种基层治理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村民选举有助于增加村的收入,且主要靠企业上缴的税收。但是,私有化增加了向企业征税的难度。单靠选举不一定能增加村财务支出中公共投资的比例。只有真正实现决策权分担以后,公共支出中用于公共投资的比例才会增加。
关键词:
治理 民主 公共物品提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川
国家治理方式现代化的关键标志是"规范化",最核心特征是基于"形式知识"的边界划定。"浑沌"作为对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内在机制的隐喻,即一种以"隐性知识"为前提的整体、连续、流动、统合的状态。在集体主义时期,农村生产生活的"浑沌"环境与治理方式的"浑沌"相互适应,社会目标可以被控制和诱导到与国家目标相融合的状态。1980年代开始推进的基层治理方式规范化建设,逐渐打破了"浑沌"状态,在地方社会出现了大量与国家目标相对抗的矛盾冲突。基层治理方式规范化建设以提升基层政权合法性为目标,却降低了基层政权的合法性,然而,国家依然通过一系列行政控制机制驾驭地方行政目标。在规范化及其后果与国家目标控制机制的张力中,农村基层治理陷入困境。当"浑沌"的外在环境没有发生系统性变化时,在基层社会的治理现场,自上而下的"规范"若没有造成更多的社会冲突和不满,则必然在吸纳"隐性知识"的一线行政操作中,促生新的"浑沌"。
关键词:
规范化 “浑沌” 边界 基层治理 困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尹爱田 俞水 杨百团 宋春燕 藤芬
基层卫生机构是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承担着医疗、预防、保健等综合职能,对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起着重要作用,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目前,在政府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投入中存在着力度不够、投向不合理、投入方式不科学、资金落实不到位等许多待规范的问题。对此,根据基层卫生机构功能定位,提出应明确政府责任、保证资金数量、调整资金投入方向和方式、进行全程管理,逐渐实现以功能为导向的基层卫生投入机制转变。
关键词:
基层卫生机构 功能 财政投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侯麟科 刘明兴 陶然
文章利用2000年、2004年、2007年6个省60个乡镇120个村的抽样数据,研究了乡镇政府和村两委的重点工作任务的总体分布、地区差异,以及税费改革对于政府职能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税费改革显著地改变了乡村两级干部的职能结构,但是基层政府并没有切实向服务型政府转化;同时,基层政府维持社会稳定的压力也日渐增强。
关键词:
基层政府 政府职能 税费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廖祖君
要求对中国农村基层组织进行改革的呼声早已沸腾于学术界 ,而近年来实施的农村税费改革又“倒逼”农村基层组织设置的改革。如何设计一种既能缓解目前危机丛丛的乡镇负债问题 ,又能最大程度地解放和释放农村经济发展潜力的基层组织 ,正是本文尝试的命题。
关键词:
基层组织 公派机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奎力
当前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处于新旧运行机制转换的关键时期,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只有进行综合、系统、全面的改革,才能建立起新的体制机制。因此,推进与基本药物制度相配套的一系列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已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华胤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基层治理体制不断转换和发展。其中,既有农村寻求高适应性治理形式的村庄逻辑,也有国家建设目标在农村落实的国家逻辑。国家是农村治理体制创新实践的关键变量,有效是治理体制转换中国家与农村的共同追求。国家建设目标既通过治理体制得以实现,也直接反映在体制所要实现的有效性内涵上。现代化的阶段性不同,国家建设目标不同,治理体制也具有不同的特点,运行机制也不同,所实现的有效性内涵也不同。从有效视角审视70年来农村治理体制的实践,经验丰富、成就巨大,农村治理体制与国家建设高度同构。新时代建构乡村善治体制强调有效,有效的内涵包括行政、自治、组织、服务等多方面。有效的农村治理体制既要有效适应农村实际,也要有效实现国家建设目标,是一种功能复合性的、多元内涵式的治理体制。
关键词:
农村治理体制 创新实践 有效 国家建设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良
税费改革之后,支农资金落实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越来越多采取项目制形式。项目制深刻形塑着农村基层治理。从条线控制来看,通过专项资金管理、专项资金的配套机制和项目落地的组织保障,确保国家支农资金用于农村基层;从分级运作来看,项目制在一定程度上重构着县乡村关系,中央的各种惠农项目大多在县级各个部门汇集,强化了“以县为主”的公共产品供给格局,强化了县级职能部门与村庄的联系,弱化了乡镇政府在项目运作中与村庄的联系;从技术治理来看,项目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也存在着重效率轻公平、对乡村两级组织激励不足、民众参与缺乏等众多问题。项目制在农村基层治理中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佳 邓春景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农村乡村组织和政权建设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的利益矛盾日益暴露出来。社会矛盾的触发点增多,矛盾纠纷也增添了新的内容、新的特点,许多矛盾纠纷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和化解,有可能发展成为群体性事件,甚至激化为刑事案件,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农村社会经济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如何应对新时期农村社会矛盾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把握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状况和成因,积极探索提高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办法和能力,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当前农村基层矛盾的主要表现及特点入手,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这对维护社...
关键词:
农村 基层矛盾 化解机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董江爱
在梳理中国农村村民自治20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农民的利益诉求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公共政策的变迁对农民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及农民政治参与行为的变化对村民自治政治实践的影响等问题,说明公共政策对农民政治参与的支持和农民政治参与对政治发展的作用,试图从中把握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公共政策 政治参与 政治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青平 丁士军 李崇光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即在组织与员工的互动关系中,组织与其成员双方感知到的应该为对方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它包括"组织对员工应承担的责任"和"员工对组织应承担的责任"两个方面。本文研究农村基层组织中的心理契约关系,首先在访谈和多次预试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套"中国农村基层干部心理契约问卷",然后在大规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农村基层干部心理契约进行了探讨,首次提出了反映农村基层干部心理契约内部结构的六维模型。研究发现,农村基层干部心理契约状况可划分为3组:"单一对应型心理契约组","双低型心理契约组","双高型心理契约组",其中"双低型心理契约组"成员占全体调查对象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表明目前相当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与组织关系处于松散乃至断裂的不良状态。论文还探讨了影响干部心理契约的个体与组织因素。这为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改进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
关键词:
农村基层干部 农村基层组织 心理契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