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6)
2023(9207)
2022(7640)
2021(7503)
2020(6057)
2019(13770)
2018(13566)
2017(25291)
2016(13886)
2015(15984)
2014(15757)
2013(15772)
2012(15026)
2011(13817)
2010(14023)
2009(13184)
2008(13299)
2007(12233)
2006(11083)
2005(10054)
作者
(39955)
(34092)
(33639)
(32011)
(21257)
(16392)
(14943)
(13364)
(13016)
(11934)
(11687)
(11355)
(10932)
(10609)
(10596)
(10178)
(9822)
(9744)
(9671)
(9519)
(8645)
(8419)
(8285)
(7888)
(7607)
(7564)
(7545)
(7367)
(7010)
(6972)
学科
(65042)
经济(64972)
(49343)
(43790)
农业(32768)
管理(31571)
方法(23728)
(22567)
企业(22567)
数学(20809)
数学方法(20590)
中国(20518)
业经(19421)
(14840)
(13946)
贸易(13933)
(13723)
农业经济(12394)
(12312)
(12092)
地方(11569)
(11305)
(10961)
(10900)
(10823)
银行(10809)
(10470)
发展(10364)
(10350)
(9479)
机构
学院(205357)
大学(202858)
(94013)
经济(92326)
研究(76352)
管理(75486)
理学(64580)
理学院(63911)
管理学(62905)
中国(62667)
管理学院(62554)
(54067)
科学(44022)
(43712)
农业(41011)
(39246)
(38687)
中心(35666)
业大(35317)
研究所(34989)
财经(30926)
(30668)
经济学(29096)
(28364)
北京(27791)
(26811)
师范(26605)
经济学院(26181)
(26145)
农业大学(25225)
基金
项目(132231)
科学(104223)
研究(100529)
基金(96943)
(84848)
国家(84039)
科学基金(70694)
社会(66260)
社会科(62336)
社会科学(62321)
基金项目(50424)
(49709)
教育(44462)
自然(42027)
(41245)
编号(41103)
自然科(41075)
自然科学(41061)
自然科学基金(40369)
资助(39659)
成果(34050)
(31213)
(31077)
(29671)
重点(29408)
国家社会(28636)
课题(28132)
中国(27418)
(26648)
教育部(26424)
期刊
(112638)
经济(112638)
研究(62549)
(60716)
中国(47757)
农业(41606)
学报(33944)
科学(32253)
(28016)
大学(27380)
学学(26038)
管理(24399)
(23427)
金融(23427)
业经(22924)
教育(21343)
(19661)
技术(16780)
问题(16251)
经济研究(15911)
财经(15784)
世界(15195)
农业经济(14701)
农村(14373)
(14373)
(13818)
(12982)
(12494)
经济问题(11340)
国际(11057)
共检索到322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孙琼欢  卢福营  
本文对中国农村基层政治生中的“派系”竞争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①“派系”竞争的特点 ;②“派系”竞争的积极意义 ;③引导派系竞争趋利避害 ,走向规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孙琼欢  
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派系竞争的正面功能 ,如参与动员功能、理性示范功能、社区整合功能、制度导入功能及制度创新功能。正是这些民主功能赋予了派系竞争在当前中国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定合理性。但与此同时 ,派系竞争中显现的一些非制度因素也会对农村基层的政治稳定和国家对乡村的调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通过具体的制度设计和政治技巧使之趋利避害 ,本文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托马斯·海贝勒  柴方国  
一、导言许多社会科学流派以静态的、而不是动态的方法分析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它们把视点主要放在中央机构、领导人的决策和宏观经济上面,而对社会日常生活、民间活动,尤其是农村的活动关注不够。本文与此不同。本文的主要论题是中国社会基层的自发的变化过程。中国农民、首先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在70年代后期推动了社会改革,成为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力。社会变化的结果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并因此促成了改革方案。农村经济变化的主要表现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它彻底改变了中国原有的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明  李慧中  苏晓馨  
已有文献在对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转型发挥作用进行详细研究的同时,对其政治和社会效应却关注不足。视农村基层自治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5)和多层混合效应逻辑斯特模型(Multilevel Mixed-effect Logistic Model),本文重点考察了地区间面向县级政府的财政分权对农村基层政治治理可能的影响。本文实证发现,财政分权有助于以显著为正的概率使中国农村基层政治治理迈向更高的水平。本文尝试把中国农村基层政治治理内生化于财政分权,为深化理解中国特色民主政治道路及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和政策视角。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董江爱  
在梳理中国农村村民自治20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农民的利益诉求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公共政策的变迁对农民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及农民政治参与行为的变化对村民自治政治实践的影响等问题,说明公共政策对农民政治参与的支持和农民政治参与对政治发展的作用,试图从中把握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侯麟科  刘明兴  陶然  
文章利用2000年、2004年、2007年6个省60个乡镇120个村的抽样数据,研究了乡镇政府和村两委的重点工作任务的总体分布、地区差异,以及税费改革对于政府职能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税费改革显著地改变了乡村两级干部的职能结构,但是基层政府并没有切实向服务型政府转化;同时,基层政府维持社会稳定的压力也日渐增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廖祖君  
要求对中国农村基层组织进行改革的呼声早已沸腾于学术界 ,而近年来实施的农村税费改革又“倒逼”农村基层组织设置的改革。如何设计一种既能缓解目前危机丛丛的乡镇负债问题 ,又能最大程度地解放和释放农村经济发展潜力的基层组织 ,正是本文尝试的命题。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晓波  樊胜根  张林秀  黄季焜  
在发展中国家,寻求最有效的社区治理方式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关键。因此,就各种治理方式进行实证评价已经刻不容缓。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农村有成千上万个村子进行了村民选举,这无疑为研究民主对农村基层公共物品提供的影响提供了良机。基于最近一次农村调查,本文就两种基层治理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村民选举有助于增加村的收入,且主要靠企业上缴的税收。但是,私有化增加了向企业征税的难度。单靠选举不一定能增加村财务支出中公共投资的比例。只有真正实现决策权分担以后,公共支出中用于公共投资的比例才会增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赵晓峰  王艺璇  
村域合作社是当前中国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形式。本文从村庄社会基础的角度,引入阶层分化和派系竞争两个变量来分析村域合作社发展的底层逻辑。研究发现,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是农民合作社制度异化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当前合作社发展中出现的兼业小农利益被剥削的现象是农民自发合作的必然结果,具有阶段的合理性,而派系竞争则是制约村域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内生性关键变量。政府应从增进各派系村民的共同利益、提高合作社骨干社员同质化程度等方面着手,做好合作社的政策扶持与规范发展工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川  
国家治理方式现代化的关键标志是"规范化",最核心特征是基于"形式知识"的边界划定。"浑沌"作为对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内在机制的隐喻,即一种以"隐性知识"为前提的整体、连续、流动、统合的状态。在集体主义时期,农村生产生活的"浑沌"环境与治理方式的"浑沌"相互适应,社会目标可以被控制和诱导到与国家目标相融合的状态。1980年代开始推进的基层治理方式规范化建设,逐渐打破了"浑沌"状态,在地方社会出现了大量与国家目标相对抗的矛盾冲突。基层治理方式规范化建设以提升基层政权合法性为目标,却降低了基层政权的合法性,然而,国家依然通过一系列行政控制机制驾驭地方行政目标。在规范化及其后果与国家目标控制机制的张力中,农村基层治理陷入困境。当"浑沌"的外在环境没有发生系统性变化时,在基层社会的治理现场,自上而下的"规范"若没有造成更多的社会冲突和不满,则必然在吸纳"隐性知识"的一线行政操作中,促生新的"浑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青平  丁士军  李崇光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即在组织与员工的互动关系中,组织与其成员双方感知到的应该为对方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它包括"组织对员工应承担的责任"和"员工对组织应承担的责任"两个方面。本文研究农村基层组织中的心理契约关系,首先在访谈和多次预试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套"中国农村基层干部心理契约问卷",然后在大规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农村基层干部心理契约进行了探讨,首次提出了反映农村基层干部心理契约内部结构的六维模型。研究发现,农村基层干部心理契约状况可划分为3组:"单一对应型心理契约组","双低型心理契约组","双高型心理契约组",其中"双低型心理契约组"成员占全体调查对象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表明目前相当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与组织关系处于松散乃至断裂的不良状态。论文还探讨了影响干部心理契约的个体与组织因素。这为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改进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晓峰  
简约主义治理长期存在于中国农村基层的治理实践当中。通过剖析简约主义治理的发生机制,认为简约主义治理的"形"是依赖当地人来治理当地民众的"准官员"制度,而"实"为"准官员"在沟通国家与社会,搭建普遍主义逻辑与特殊主义逻辑之间承接与转换的桥梁作用上。实践证明,一旦"准官员"制度的内在机制遭到破坏,正式治理无法从村庄内部获得治理资源,基层治理实践就会遭遇挫折,地方社会秩序就无法得到正常的维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芝  杨爱民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性工作 ,农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村民有序政治参与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鲜明的现实意义 ,村民有序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说明 ,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来推进和扩大村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形式和内容 ,以实现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宜春  
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及其行为规范初探——“前村案件”的启示王宜春1996年夏天,有关山西省运城地区平陆县常乐镇前村村委会主任裴安军为害乡里的案件以及其查处过程的报道、评论见于各地报刊。近年来,随着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深入,一些大案要案纷纷被查处,公之于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天农  
农村基层统计有许多鲜为人知,书本上找不到的非常实用的窍门,权且作为“秘闻”,披露如下,与同仁切磋、商讨。其一,该少报的尽量少报。如“乡村户数”,直接影响每户广播费、治安费、绿化费等按户分摊的费用的多少,那么老子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