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51)
2023(17031)
2022(14339)
2021(13577)
2020(11089)
2019(25555)
2018(25458)
2017(48884)
2016(26643)
2015(30130)
2014(30173)
2013(29692)
2012(27434)
2011(24885)
2010(25034)
2009(23058)
2008(22386)
2007(19905)
2006(17905)
2005(16031)
作者
(76392)
(64009)
(63128)
(60587)
(40607)
(30371)
(28723)
(25174)
(24312)
(22797)
(21666)
(21483)
(20394)
(20085)
(19833)
(19564)
(18908)
(18769)
(18318)
(18065)
(16008)
(15878)
(15377)
(14585)
(14328)
(14237)
(14224)
(14032)
(13019)
(12839)
学科
(110947)
经济(110824)
(76405)
管理(70696)
(53306)
企业(53306)
(52288)
方法(44808)
数学(39335)
数学方法(38909)
农业(34513)
中国(33450)
业经(28405)
(25447)
地方(22970)
(21918)
(21842)
(21668)
贸易(21657)
(21146)
(18082)
(17624)
银行(17585)
(17447)
(16909)
环境(16415)
(16060)
金融(16058)
技术(16055)
理论(15639)
机构
学院(379213)
大学(378517)
(160320)
经济(157013)
管理(149376)
研究(134473)
理学(128892)
理学院(127502)
管理学(125493)
管理学院(124806)
中国(103021)
(81247)
科学(80919)
(75920)
(70194)
(67686)
研究所(61608)
中心(60925)
业大(59536)
农业(58129)
(56031)
财经(55657)
北京(51645)
(50983)
(50954)
师范(50588)
(47895)
经济学(47622)
(44620)
经济学院(42925)
基金
项目(256369)
科学(202021)
研究(191741)
基金(186355)
(162022)
国家(160596)
科学基金(137249)
社会(122026)
社会科(115282)
社会科学(115254)
(98229)
基金项目(98114)
自然(86748)
教育(86333)
自然科(84714)
自然科学(84696)
自然科学基金(83192)
(82769)
编号(79245)
资助(76340)
成果(65214)
(57783)
重点(56961)
(56172)
课题(54178)
(52559)
国家社会(50526)
教育部(49249)
创新(49056)
科研(48166)
期刊
(181803)
经济(181803)
研究(115831)
(76875)
中国(76042)
学报(59586)
科学(56252)
农业(52306)
管理(51890)
(49711)
大学(46068)
学学(43303)
教育(41996)
(38565)
金融(38565)
业经(33024)
技术(31470)
经济研究(27710)
财经(26589)
(25259)
问题(24935)
(22765)
世界(19683)
图书(19465)
(19245)
(18406)
技术经济(18313)
科技(17842)
理论(17734)
现代(17444)
共检索到569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祁林德  
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近五年来城镇化率从45.9%提高到52.6%,城镇化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普遍存在交通拥堵,空气污染,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环境脆弱等一系列问题,城镇化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并不高,这不符合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要求。文章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对城镇和城镇化内涵、政府职能等四个方面存在误解或曲解,而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突出特色、整体推进是当前推动城镇化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朱守银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对城乡分割“二元体制”的一种突破与创新过  程 ,但这一过程也受到了“二元体制矛盾”和人地关系紧张这一基本国情的制约 ,并由于对  传统城市体制的复制 ,不断使其付出了巨大的制度成本。中国农村城镇化的主要矛盾已  由开始的“低度城镇化” ,即缺乏城镇化支持的工业化转向“过度城镇化”即缺乏工业化和  规模人口支持的城镇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杰义  郑文哲  郑小碧  
本文运用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小城镇以及中心镇等研究成果,试图在对浙江200个省级中心镇开展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中心镇支撑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互动的内在机理和实现条件,为制定符合我国各中心镇实际的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鹏  
近年来我国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打破原有的城市和农村二元制发展模式,同步建设城市和新农村。新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现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许多公共产品如体育公共产品的配置上,新农村仍表现出严重的供需不平衡、供给失范现象。政府部门权责不明晰,决策机制过硬,供给主体单一等问题在农村体育公共资源配置上凸显。对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不利,给农村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新形势下政府迫切需要针对当前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改变决策过硬、供给主体单一、市场介入空白等问题,用科学民主的决策,多元化发展农村体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鹏  
近年来我国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打破原有的城市和农村二元制发展模式,同步建设城市和新农村。新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现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许多公共产品如体育公共产品的配置上,新农村仍表现出严重的供需不平衡、供给失范现象。政府部门权责不明晰,决策机制过硬,供给主体单一等问题在农村体育公共资源配置上凸显。对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不利,给农村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新形势下政府迫切需要针对当前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改变决策过硬、供给主体单一、市场介入空白等问题,用科学民主的决策,多元化发展农村体育事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锐  钱海婷  
城镇化发展必然带来农村人力资源的转移。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多,人力资源规模大。但也同时存在整体受教育水平低,劳动技能不足等问题,无法适应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人力资源能力的需求。鉴于此,本文从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出发,分析城镇化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与农村人力资源供给之间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支持和人力资源能力培训等方面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有效利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四学  文峰  
农村工业化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农村工业就业弹性下降成为农村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与中国的资源秉赋不协调,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的增收、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的城镇化,进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农村工业就业弹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制度环境不完善。改变这种局面要更多从优化制度环境着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锋  马强  
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 ,是促进中国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剖析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城市化进程缓慢根源的基础上 ,探讨了农村城镇化、产业化和现代化之间的相依关系 ,提出了小城镇建设的功能、目标和原则 ,旨在能裨益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三农”问题的妥善解决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冯尚春  
我国已经进入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经济发展主要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来实现。城乡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所在。推进城镇化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全国城镇化的重点在于农村城镇化,构建农村城镇化动力系统则是问题的关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宋则  
城市化是国内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农村的城镇化不仅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与载体。由哈尔滨商业大学郭振教授等同志集体创作的《中国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一书,针对中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是作者对中国农村城镇化的理论体系进行创造性探索的成果。该书的特点如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解垩  
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0年、2012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使用工具变量面板数据固定效应的两部模型分析了城镇化对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消费及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城镇化促进了农村家庭工资收入和财产收入的增长,对经营收入影响微弱,其对经营收入占比甚至起到了显著的降低作用,城镇化使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人均消费显著上升,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家庭人均收入增长约0.7%,家庭人均消费增长约1.1%;城镇化显著地减少了农村贫困,但其减贫的作用较小,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镇化的减贫贡献逐渐减弱;当把农村样本分成郊区农村和纯农村、东中西部地区、平原和非平原地区时,城镇化对每一分组样本下的人均收入、消费及贫困的影响效应均呈现出了异质性特点。城镇化减少农村贫困的机制是农村土地渠道、非农就业渠道以及技术和市场的溢出效应渠道,汇款机制调节作用有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小渝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隆臻  牛欢  
农村城镇化建设作为我国农村地区的重要发展战略,其在推动区域经济进步与城乡良性互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中,环境问题最为凸显。本文以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为出发点,阐述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现状与环境保护意义,重点分析了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成因,包含意识、机制与规划等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农村城镇化实践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