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01)
- 2023(14245)
- 2022(12213)
- 2021(11791)
- 2020(9581)
- 2019(22575)
- 2018(22225)
- 2017(42651)
- 2016(22867)
- 2015(25785)
- 2014(25533)
- 2013(25626)
- 2012(23514)
- 2011(21471)
- 2010(21277)
- 2009(19574)
- 2008(18870)
- 2007(16488)
- 2006(14559)
- 2005(12713)
- 学科
- 济(99193)
- 经济(99085)
- 业(66727)
- 管理(57302)
- 农(52705)
- 企(42689)
- 企业(42689)
- 方法(41781)
- 数学(37112)
- 数学方法(36767)
- 农业(35433)
- 中国(27869)
- 业经(24798)
- 地方(21274)
- 财(20557)
- 学(19014)
- 贸(18728)
- 贸易(18719)
- 易(18276)
- 制(17761)
- 发(15291)
- 环境(14485)
- 银(13788)
- 银行(13754)
- 技术(13736)
- 和(13378)
- 策(13342)
- 行(13247)
- 融(13101)
- 金融(13099)
- 机构
- 学院(326448)
- 大学(326271)
- 济(138685)
- 经济(136086)
- 管理(130440)
- 研究(114620)
- 理学(113985)
- 理学院(112734)
- 管理学(111009)
- 管理学院(110438)
- 中国(87019)
- 科学(69828)
- 京(69437)
- 农(69395)
- 财(57340)
- 所(57086)
- 业大(53713)
- 农业(53062)
- 研究所(52395)
- 中心(52082)
- 财经(46650)
- 江(45308)
- 北京(43878)
- 范(43765)
- 师范(43450)
- 经(42860)
- 经济学(41342)
- 院(40451)
- 经济学院(37395)
- 州(36838)
- 基金
- 项目(227985)
- 科学(179905)
- 研究(169539)
- 基金(167226)
- 家(145705)
- 国家(144449)
- 科学基金(123478)
- 社会(108769)
- 社会科(102698)
- 社会科学(102672)
- 基金项目(89188)
- 省(86572)
- 自然(78219)
- 自然科(76378)
- 自然科学(76361)
- 教育(75470)
- 自然科学基金(75006)
- 划(72912)
- 编号(69574)
- 资助(67791)
- 成果(56232)
- 部(51659)
- 重点(50494)
- 发(49856)
- 创(46792)
- 课题(46586)
- 国家社会(45452)
- 教育部(44036)
- 创新(43674)
- 科研(43068)
- 期刊
- 济(153532)
- 经济(153532)
- 研究(96089)
- 农(71878)
- 中国(61773)
- 学报(52417)
- 科学(50232)
- 农业(49385)
- 管理(42728)
- 大学(40616)
- 财(39189)
- 学学(38487)
- 教育(32735)
- 融(29297)
- 金融(29297)
- 业经(29168)
- 技术(25819)
- 业(23062)
- 经济研究(22779)
- 财经(21843)
- 问题(21505)
- 经(18663)
- 版(17360)
- 世界(17318)
- 资源(15906)
- 科技(15816)
- 技术经济(15783)
- 图书(15754)
- 农业经济(15449)
- 理论(15128)
共检索到474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畅红琴
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与社会性别分工所规定的家庭责任,使女性面临工作与家庭责任的双重压力。本文运用"时间贫困"的概念,即工作时间超过某一特定时间并且得不到足够休息与闲暇的情况,度量了农村地区男性与女性受时间这种稀缺资源的约束程度。通过分性别的时间贫困的回归分析,本文发现,农村已婚女性是最容易遭受时间贫困的人群,当地劳动力结构转移对男性与女性发生时间贫困的概率影响有所不同,女性受到的边际影响更大。
关键词:
时间贫困 收入贫困 性别差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永丽 李青原 郭世慧
本文基于2017年甘肃省15个贫困村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贫困地区农村男性和女性劳动力在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回报。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收入效应较强并具有一定的代际传递效应,尤其是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接受高中和大学阶段教育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贫困地区农村的教育收益率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在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教育上获得的教育回报显著高于男性,但在小学阶段教育上获得的教育回报显著低于男性,两者高中阶段教育回报最高;进一步开展反事实分析,比较参与者平均处理效应(ATT)和非参与者平均处理效应(ATU)发现,部分能力较高的劳动力具有获得更高收入的潜质,却未能接受更高层次、更好质量的教育,且这一现象多体现在女性劳动力中。因此,推动贫困地区高中教育的发展,发掘女性在精准脱贫中的潜力,消除高能力贫困学生的入学障碍,可能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教育在反贫困中的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永丽 徐腊梅
本文利用甘肃省2017年10月和2018年4月对15个贫困村的入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明瑟方程对甘肃省农村教育收益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建立OLS回归模型进一步测算农村男女教育收益率,得出贫困地区农村教育收益率普遍偏低的结论。另外,以45岁为年龄界限,分别对15~45岁和46~64岁劳动力的教育收益率进行测算,得出教育收益率差异主要体现在15~45岁的年龄段,男性比女性高0.9个百分点。本文从贫困地区人口的特殊性、社会性别理论、技术差异理论和工资性别歧视理论4个方面分析了原因。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教育收益率 明瑟方程 OLS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洪兴建 邓倩
基于CHNS的八轮农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本文使用贫困发生率和平方缺口指数对农村贫困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把贫困变动分解为长期贫困效应、脱贫效应和返贫效应。实证结论表明,虽然长期贫困发生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是近期长期贫困的平方缺口指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上升;脱贫效应是减少贫困的主要因素,返贫效应则是加剧贫困的诱因。此外,匿名性与非匿名性的增长率显示,匿名性低估了低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增长率,从而高估了实际贫困。
关键词:
长期贫困 FGT贫困指数 非匿名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尹冬梅,胡善联,程晓明,魏颖
本文采用入户调查方法、描述性统计方法、Gini系数、Iorenz曲线以及concentration指数等方法,对10个贫困县中3000户12496个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公平性进行了分析评价 结果表明,贫困农村居民在健康、卫生服务的提供、可及性以及卫生服务的筹资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公平性 认为保障每个社会成员基本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是政府部门应尽的责任。因此,在改善贫困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公平性方面,政府部门应起主要作用。
关键词:
贫困农村 卫生服务公平 Gini系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永忠 范龙昌
文章认为,新形势下农村贫困问题复杂:绝对贫困大有改善,相对贫困日益突出,返贫现象凸显严重,追根溯源权利贫困是导致农村贫困的根源。文章透过制度分析,通过重塑农村组织,深化市场体制,完善制度创新,强化运行机制,厉行执行监督系统化措施,构建农村反贫困长效治理机制,强化制度之间的联动效应,将农村贫困治理融入区域和整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框架内,实现农村扶贫工作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中国 农村贫困 诱因 制度 创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闵达律 梁必文 王振
根据我国农村信贷扶贫现状,改善贫困农村地区信贷供给状况有三种可选择路径:一是贫困农村地区的涉农金融机构都应以合作制为重点;二是无论选择何种路径都应加强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融合。不仅包括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合作,还包括正规金融机构之间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的合作;三是贫困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应坚持市场化原则。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贷扶贫 路径选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艳华 郑平
基于信贷配给对农村贫困作用的内在逻辑,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剖析了信贷配给对农村地区贫困的非线性作用及其地区差异。研究发现:降低信贷配给程度是减缓农村地区贫困的有效途径,且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随着农业信贷配给程度由高水平区间向低水平区间的转换,农村地区贫困与信贷配给程度的关系呈"U"型变化;信贷配给对农村地区贫困的门槛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东部农村地区随着信贷配给程度的降低,增加信贷有效供给的减贫效应逐渐变弱,中西部农村地区随着农业信贷配给程度由高水平区间向低水平区间的转换,农村贫困与信贷配给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变化。
关键词:
信贷配给 农村贫困 地区差异 面板门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传文 刘亦文
消费结构不仅是消费领域的重要问题,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一定时期内人们消费结构的状况最能反映该时期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高低。以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按经济与地域差异将中国农村居民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建立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截面数据建立ELES模型,实证研究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规律和基本特征。结果表明:东中西部之间农村居民消费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各区域农村居民的收入弹性、自价格弹性和互价格弹性系数相差较为明显。
关键词:
消费结构 中国农村 ELES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云 张雪梅 唐丽霞
20世纪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快速下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但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农村贫困问题并没有继续得到明显改善,贫困人口数量保持刚性稳定,过去对贫困人口数量的估算也受到了各方面的质疑,贫困人口生计脆弱性、妇女贫困等一系列的贫困问题仍然十分严峻。本文从我国贫困人口数量、贫困人口分布、贫困结构和贫困程度以及贫困人口生计等角度,总体叙述了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
关键词:
农村贫困 贫困人口 可持续生计框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海燕 程振源
文章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中2000—2011年农村人口数据作为考察对象,将改进的森指数基于收入来源与户主性别、收入来源与教育水平分别进行复合分解,研究表明,女性户主与中学户主组内贫困发生率、男性和女性户主合并收入贫困缺口率、男性和女性户主组内以及这两组组间的工资收入贫困缺口基尼系数始终保持对增贫的正向贡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三贵 曾俊霞 史耀疆 罗仁福 张林秀
本文利用西部地区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74所小学近4000名小学生的健康与学业表现的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住家学生中,女孩在贫血的发生率、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数学成绩上仍然显著落后于男孩。离开"男孩偏好"思想表现更直接的家庭环境,在统一的饮食供给和教育环境中,住校学生健康和教育的性别差异减小或消失,但这种性别差异的缩小主要是建立在住校导致的男孩利益牺牲的前提下,而并非女孩利益绝对值的增加,是两性健康与教育更差水平下的伪平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姮
本文考察了女性对家庭农业、私营活动和挣工资活动的女性参与状况。利用2001年四个国定贫困县的调查数据,旨在研究女性的家庭责任,如照顾老人和小孩子的家庭责任是否影响着女性对高收入劳动的参与。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与男性相比,女性从事着更多的农业劳动,而较少地从事收入更高的非农业生产活动和挣工资活动。照顾老人和孩子是女性参加高收入劳动的主要的不利因素。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应该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在农村地区培育家庭之外的看护机构,从而改善女性的劳动市场参与状况。
关键词:
性别差异 劳动时间分配 贫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登兴 安树伟
21世纪初,中国的贫困形势之一是农村贫困与城镇贫困共存,因此对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与城镇贫困问题之贫困原因、社会经济特征进行系统比较,并对当前我国反贫困政策提出建议是非常有必要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