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5)
- 2023(9152)
- 2022(7465)
- 2021(7304)
- 2020(5809)
- 2019(13644)
- 2018(13208)
- 2017(24769)
- 2016(13468)
- 2015(15134)
- 2014(14595)
- 2013(14897)
- 2012(14188)
- 2011(13270)
- 2010(13255)
- 2009(12350)
- 2008(12303)
- 2007(10945)
- 2006(9910)
- 2005(8867)
- 学科
- 济(64825)
- 经济(64750)
- 农(49785)
- 业(40294)
- 农业(33173)
- 管理(27919)
- 方法(23399)
- 数学(21218)
- 数学方法(21048)
- 中国(19255)
- 业经(18138)
- 企(17885)
- 企业(17885)
- 地方(13596)
- 贸(13398)
- 贸易(13389)
- 易(13133)
- 制(12770)
- 农业经济(12495)
- 学(12404)
- 发(12381)
- 财(11332)
- 发展(10326)
- 展(10315)
- 银(9567)
- 银行(9546)
- 体(9537)
- 村(9491)
- 策(9467)
- 农村(9466)
- 机构
- 学院(201912)
- 大学(201036)
- 济(93623)
- 经济(92290)
- 研究(78215)
- 管理(74011)
- 理学(64668)
- 理学院(63873)
- 管理学(62827)
- 管理学院(62479)
- 中国(61411)
- 农(57805)
- 科学(47148)
- 农业(44160)
- 京(42713)
- 所(40352)
- 财(37657)
- 研究所(37043)
- 业大(36647)
- 中心(35294)
- 财经(30410)
- 经济学(29542)
- 江(28942)
- 经(28058)
- 范(27527)
- 师范(27256)
- 农业大学(27144)
- 经济学院(26744)
- 北京(26687)
- 院(26366)
- 基金
- 项目(137728)
- 科学(110200)
- 基金(104654)
- 研究(100358)
- 家(93156)
- 国家(92350)
- 科学基金(77677)
- 社会(67425)
- 社会科(63488)
- 社会科学(63474)
- 基金项目(55417)
- 省(50390)
- 自然(48659)
- 自然科(47560)
- 自然科学(47545)
- 自然科学基金(46749)
- 划(43476)
- 教育(43398)
- 资助(41345)
- 编号(39239)
- 农(33241)
- 部(32658)
- 成果(32093)
- 发(31548)
- 重点(31103)
- 国家社会(29819)
- 中国(28153)
- 创(28039)
- 教育部(27355)
- 创新(26417)
- 期刊
- 济(108243)
- 经济(108243)
- 农(64074)
- 研究(59526)
- 农业(43823)
- 中国(42331)
- 学报(36471)
- 科学(35257)
- 大学(28204)
- 学学(27121)
- 财(25334)
- 业经(22544)
- 管理(22160)
- 融(21775)
- 金融(21775)
- 业(20365)
- 问题(15942)
- 经济研究(15519)
- 财经(15273)
- 教育(15208)
- 世界(15141)
- 农业经济(14755)
- 农村(14289)
- 村(14289)
- 版(13306)
- 经(13238)
- 技术(13135)
- 贸(11678)
- 资源(11633)
- 经济问题(11224)
共检索到304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鸿雁,顾宝昌
本文主要应用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于1996年11月在安徽省皖北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和专题座谈记录,从意愿和行为两个角度分析35岁以下育龄妇女和35岁以下育龄丈夫的性别偏好。结果表明,皖北地区的男性偏好意愿仍非常强烈,但对待已出生的孩子,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偏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畅红琴
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与社会性别分工所规定的家庭责任,使女性面临工作与家庭责任的双重压力。本文运用"时间贫困"的概念,即工作时间超过某一特定时间并且得不到足够休息与闲暇的情况,度量了农村地区男性与女性受时间这种稀缺资源的约束程度。通过分性别的时间贫困的回归分析,本文发现,农村已婚女性是最容易遭受时间贫困的人群,当地劳动力结构转移对男性与女性发生时间贫困的概率影响有所不同,女性受到的边际影响更大。
关键词:
时间贫困 收入贫困 性别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韦艳,李树茁,费尔德曼
文章使用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数据,定量研究了中国农村在生育政策实施的不同时期的男孩偏好和人工流产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工流产与出生性别比的时间趋势、特征和变化模式基本一致;在只有两个孩子的妇女中,第一孩为女孩的妇女再次怀孕后进行人工流产的风险显著高于第一孩为男孩的妇女。这些结果揭示了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的普遍存在和男孩偏好对人工流产的重要影响,验证了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对出生性别比上升的作用。
关键词:
男孩偏好 人工流产 出生性别比 中国农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龚为纲
文章从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两个层面论证男孩偏好的区域差异,发现华南地区男孩偏好明显强于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并使该地区生育数量下降速度滞后,出生性别比转变速度缓慢,生育数量的下降挤压性别偏好进而导致出生性别比严重偏高,构成"阻滞—失衡型生育转变";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男孩偏好相对较弱,生育率下降过程快、时间早,而且出生性别比在转变过程中基本平衡,生育率的下降与出生性别比相对稳定之间并行不悖,构成"平滑—均衡型生育转变";华北地区类型稍微复杂一些,其中的中原地区偏向于"阻滞—失衡型",而冀鲁地区则偏向于"平滑—均衡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欢 常芳 刘涵 史耀疆
自"撤点并校"政策实施以来,农村小学合理规模问题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采用我国西北农村地区223所乡镇小学17587名学生样本,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了农村地区学校规模与学生学业表现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学生个人和家庭背景、教师特征和学校特征后,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我国西北农村小学生的学业表现随之变好,但其变好速度在减缓。这一研究结果反映了"撤点并校"政策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积极效果,并且为我国西北农村小学的合理办学规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西北农村地区 学校规模 学业表现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丽琴
妇女意愿生育性别偏好的变迁不仅反映和隐匿着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的历史变迁,也彰显着妇女主体意识崛起和增强的实时图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妇女经历了从"强烈的男孩偏好"到"男女均好"的偏男生育意愿逐渐弱化的变迁历程。偏男生育意愿的弱化是乡村多元治理中"她力量"的崛起和妇女主体意识增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农村妇女在意愿生育性别偏好上从被动追随到主动选择的过程。同时,农村社会加速转型带来了社会的异质性和流动性,使得偏男意愿生育的"经济收益"、"社会评价效用"、"养老送终"的实用价值不断被削弱,为妇女偏男生育意愿的弱化提供了助力。
关键词:
农村妇女 意愿生育性别偏好 妇女赋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胡善联
回顾与总结了10个贫困县实施合作医疗3年来的经验和问题。贫困县的社会、经济状况决定需要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没有集体经济扶持,个人投入有限。年人均纯收入 700元以上才有支付能力,意愿支付只有13元。供方分析农村卫生服务机构效率低下,实施合作医疗后医师处方行为发生改变,并对政府失灵及市场失灵的种种表现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对贫困地区实施合作医疗的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合作医疗 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靳小怡,李树茁,费尔德曼
应用在招赘婚姻高度流行区、中度流行区和低度流行区的调查数据 ,本文研究了严格生育控制下婚姻形式以及个人、家庭和社会因素对男孩偏好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 ,嫁娶婚姻的生育行为有明显的男孩偏好倾向 ,而招赘婚姻的生育行为则不存在性别偏好 ;男孩偏好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招赘婚姻的流行显著降低了当地的男孩偏好水平。研究结果为政府在农村降低男孩偏好水平、稳定低生育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
婚姻 生育 男孩偏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申明浩 万俊毅
农民就业是当前中国现实经济中的热点话题,而影响和制约农民就业选择的因素却很多,本文在整理调研访谈数据的基础上,探求农民就业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发现不明晰的就业信息、不稳定的社会偏好及歧视性的用工制度是造成农民就业选择不确定性的根源,并通过实证结果的讨论得出一些与传统观点不同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就业 偏好 信息 不确定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莫丽霞
本文利用 2 0 0 2年国家计生委宣教司的“农村居民生育意愿调查”数据 ,研究了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矛盾是群众的意愿生育孩子性别结构与国家生育政策之间的矛盾 ,弱化性别偏好对于稳定低生育水平和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衡都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农村居民 生育意愿 性别偏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利香 钟涨宝
基于对寻乌、宜宾、广水、温州农村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农村是否存在养老性别偏好以及影响养老性别偏好的因素。养老性别偏好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一方面农村人的养老性别偏好呈现差异性,各个地区对于在女儿家里养老的接受程度不同。另一方面,"养儿防老"的观念依然对农村人有深远影响,绝大多数农村人仍然具有较强的养老性别偏好,更愿意在儿子家里养老。年龄、婚姻状况、子女数量和家庭年收入对于能否接受在女儿家养老有显著影响。年龄越大、已婚、子女越多、家庭年收入越多的人越不能接受在女儿家养老,表现出更强烈
关键词:
农村 养老性别偏好 养老意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万龙
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的供求结构性失衡状态可以有效提高公共服务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以调研资料为基础,本文总结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中所存在的供求结构性失衡现象。论文认为:供求内容的不匹配、供给方式的不适当、供给机制过于单一、供给中的重建设轻管护和重县城轻乡村是目前农村公共服务供求失衡的主要表现;而财权过于向上集中所造成的基层财力紧张、公共服务严重依赖省级以上专项资金,是造成上述结构性失衡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农村 公共服务 结构性失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方一 高晓路 王英杰
农村住房结构是决定地震灾害脆弱性的重要因素。对全国农村住房结构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科学评估农村房屋脆弱性的基础。首先,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五普)结果,将农村房屋分为"钢混"、"砖混"和"传统结构("包括五普中住房墙体材料的"木、草、竹"和"其他"2个类型)3种结构类型,建立了全国县级尺度农村住房数据库,共2699个区县。探讨农村住房结构的空间差异,遴选可能与之相关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归纳出影响各类房屋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砖混结构是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最主要的住房结构类型,尤其在中东部地区的比例很高,而传统结构住房在西部地区所占比例较高(接近50%),影响这两种结构住房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地域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越高,砖混结构房屋比例越高。钢混结构在农村房屋中所占比例普遍很低,东中部地区比西部、东北略高,气候、非农就业和镇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为了降低农村地区地震脆弱性,建议中国农村政策应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主,并积极推动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聚集,还需要在农村地区逐步推广房屋抗震规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达
反价格垄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反垄断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前经济转型时期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界定价格垄断行为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依据哈佛学派的研究成果和我国近年来的执法实践,深入分析了在市场完全竞争、过度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甚至完全垄断条件下,我国经济性价格垄断行为的规律性表现形式,以期为综合整治价格垄断行为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斌 高蒙蒙 查晨婷
本文基于2009~2010年浙江、安徽和陕西三省农村入户调查数据,着重就中国农村不同收入水平群体的教育收益状况及其对农村收入差异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村收入差异问题相当严重,且该差异主要来自经营性收入差异以及省内、县内、村内个体间收入差异。在采用工具变量法纠正内生性估计偏差后,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随着个人收入水平的上升,农村居民个人的教育收益率呈"倒U型"变化,职业技术培训收益率呈递减变化。这表明,教育扩展同时具有拉大和缩小农村收入差异的作用,但总体上会拉大收入差异;相比之下,面向农村发展职业技术培训则有助于缩小农村收入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