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2)
2023(10104)
2022(8279)
2021(7845)
2020(6292)
2019(14660)
2018(13931)
2017(27227)
2016(14331)
2015(16046)
2014(15510)
2013(16051)
2012(15235)
2011(14007)
2010(13838)
2009(12961)
2008(12557)
2007(11039)
2006(9763)
2005(8674)
作者
(39617)
(34093)
(33585)
(32125)
(21255)
(16421)
(15090)
(13218)
(12858)
(11785)
(11747)
(11348)
(10615)
(10592)
(10428)
(10377)
(9944)
(9654)
(9571)
(9442)
(8475)
(8320)
(8225)
(7753)
(7687)
(7681)
(7196)
(7188)
(6836)
(6779)
学科
(78468)
经济(78398)
(49922)
(42800)
方法(33566)
农业(33259)
数学(31932)
数学方法(31802)
管理(30223)
中国(21677)
(19449)
企业(19449)
业经(18726)
地方(16733)
(16316)
(14995)
贸易(14989)
(14608)
(13216)
(13102)
农业经济(12498)
收入(12409)
发展(10834)
(10828)
(10336)
金融(10334)
(10216)
银行(10214)
环境(9906)
(9887)
机构
学院(213279)
大学(211255)
(105917)
经济(104441)
管理(81209)
研究(76899)
理学(71198)
理学院(70420)
管理学(69538)
管理学院(69158)
中国(61353)
(52032)
(43742)
(43374)
科学(42544)
农业(39366)
(37375)
财经(35734)
中心(35622)
经济学(34930)
业大(34568)
研究所(33881)
(32985)
经济学院(31967)
(29165)
北京(27181)
(27148)
师范(26995)
财经大学(26415)
(26400)
基金
项目(145785)
科学(117405)
基金(111313)
研究(108677)
(96655)
国家(95837)
科学基金(82432)
社会(76191)
社会科(72187)
社会科学(72176)
基金项目(59126)
(52948)
自然(49130)
自然科(48018)
自然科学(48009)
自然科学基金(47187)
教育(47029)
资助(44780)
(44434)
编号(42066)
(35017)
国家社会(34113)
成果(33097)
(33078)
重点(32102)
(31256)
教育部(30248)
中国(29783)
(29588)
人文(29516)
期刊
(116656)
经济(116656)
研究(65053)
(57920)
农业(39845)
中国(39539)
学报(31504)
科学(31462)
(29031)
大学(25776)
学学(24703)
业经(24016)
(23670)
金融(23670)
管理(23442)
经济研究(18450)
(18226)
财经(17835)
问题(17667)
(15352)
世界(15316)
农业经济(14742)
技术(14606)
农村(14311)
(14311)
(13031)
教育(12503)
经济问题(12137)
(11723)
统计(11437)
共检索到314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新光  胡日东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我国30个省市1990-2011年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收敛性检验问题。根据探索性分析可以看出,空间相关性对各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作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按照一定模型筛选规则,对各省市的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将22年划分为5个不同时段和12个滚动时段进行β收敛和σ收敛检验,确定我国不同省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收敛变化规律,结果比较一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呈现先发散、后收敛的走势,但收敛趋势非常缓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易行健  张波  杨碧云  
本文基于中国2009年3省9县914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外出务工收入对农户储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出务工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重对家庭储蓄率有负效应,并且在有外出务工收入的家庭中非常显著;利用本村地势及村人均耕地面积作为工具变量来控制外出务工收入占比的内生性,同时通过子样本回归和Tobit回归解决外出务工收入占比是截断数据的问题,上述估计结果依然稳健。对这一影响机制的扩展研究表明,外出务工收入占比对农户储蓄率的影响在低收入、存在流动性冲击及无其他工资性收入的农户中作用更强、更显著。这说明,外出务工能够作为一种分担风险、缓解流动性冲击的机制而作用于农村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习江平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城乡二元经济特征非常明显的国家,基于人均GDP或劳均GDP的经济趋同研究可能存在问题。如果城乡差距较大,且各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不一致,基于GDP衡量的地区差异中便会包含城乡差异的因素在内,而与经济增长理论中要研究的"经济趋同"出现背离。本文采用各省1978年~2006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利用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即便将城乡差异的因素分离开来,中国还是不存在全国范围内的经济趋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易行健  王俊海  
本文从我国经济转型已经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这一角度出发,提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可能也处在变化之中。然后本文利用1978—2004年有关数据建立变参数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平  陈启杰  杨烨军  
本文运用VAR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与居民收入、公共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三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看,信息消费是公共投资的Granger原因,信息消费和公共投资是居民收入的Granger原因,而反向因果关系均不存在;从长期看,公共投资是信息消费与居民收入的Granger原因,信息消费与居民收入之间互为Granger原因。居民收入和公共投资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产生持续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中短期,公共投资的作用显得相对较小,在长期,公共投资的作用将增大;信息消费和公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屈小博  都阳  
本文采用分省的面板数据对农村地区间基尼系数分解结果表明,1995—2008年,中国农村地区间收入差距总体上仍然呈现上升趋势,基尼系数上升了0.0639,但增幅出现明显减弱趋势。基尼系数变化及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对基尼系数的贡献变化显示出与经济发展阶段变化一致的含义;结构性效应已不再是农村地区间收入差异的唯一构成来源,收入集中效应对基尼系数起了明显的增加作用,工资性收入的集中效应超过了其他收入来源。这些构成来源的变化蕴含着中国面临调节地区间农村收入差距的政策机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左正强  刘耀森  
文章在偏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典型相关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和农业投资结构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实证分析农民收入来源结构与农业投资结构各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及影响。结果发现,农民收入中的转移性收入与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关系最为紧密;工资性收入与农村集体单位投资呈现最大相关,而家庭经营纯收入则与农村居民个人投资呈现最大相关;农业贷款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影响,同时我国金融发展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需求还不协调。研究结果为探析当前我国农业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和实施积极的农业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万广华  
本文的目的在于提出研究消费收敛的经济模型,将模型应用到中国的一系列数据中;并且讨论研究结果的各种含义。本论文的主要发现有(a)全部谷物、精细谷物、食用油、家禽、水产品和糖证实为条件收敛;(b)动物脂肪和红色肉食品是消费分散;(c)收入增长的不平衡和市场的不发达是消费收敛的障碍;(d)收敛商品的收敛速度比较慢。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万广华  
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化的实证分析万广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农经系)一、引言收入分配是经济学、社会学乃至政治学的中心论题之一,而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的研究则是该论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上讲,这种差异的存在及其变化不但关系到社会与政局的稳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雪  于冷  
本文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我国农民收入—消费结构开展了实证性研究。对农民的消费行为提出了有别于以往一般研究的基本假设,从投资的角度对广义消费支出进行了新的分类;对近年我国农民收入—消费增量数据建立典型相关分析模型,验证了主要假设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叶波  魏后凯  
现有文献主要从变化趋势、形成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研究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由于采用的时空尺度、不平等指数、样本容量、价格处理方法等不一致,不同学者所得结论不尽相同。多数学者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在持续扩大,但近年可能出现转机。农村地区差异过大,会影响农民收入、消费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并对人口流动、社会稳定等产生不利影响。今后亟需加强对不同空间尺度的系统研究,在研究方法、模型构建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改进。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周密  赵晓琳  黄利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是中国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公共产品主要供给制度。该制度以其筹补结合的供给方式,弥补了由于税费减免导致的财政资金短缺加之村民筹资不足带来的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缺失,有效促进了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上村级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能够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但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提供的村级供给产品需要农民、村集体承担一部分建设费用,且后期管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那么实施多年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是否真正提高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以及这种影响是短暂的还是持久的?其内在作用机制又是怎样的呢?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实施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并探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作用路径。然后运用中国县域面板数据对理论分析结论进行实证检验。文章在搜集2002年-2015年全国1869个县域经济数据基础上,从各省政府、省农委历年相关工作文件中查找1869个县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起始年份,最终形成26166组县域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实施能够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影响程度总体上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并探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其中发挥的中介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刚  管福泉  蔡选超  许丹丹  
本文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动态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比较显著,总体上看正向效应要大于负向效应,但是影响力在不断减弱。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村金融结构效率和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民收入增加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增收效果最为明显,但是长期效果有待提高,而农村储蓄率上升则对农户增收有不利影响。只有继续深化农村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才能充分发挥金融对农业的支持作用,从根本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传文  刘亦文  
消费结构不仅是消费领域的重要问题,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一定时期内人们消费结构的状况最能反映该时期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高低。以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按经济与地域差异将中国农村居民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建立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截面数据建立ELES模型,实证研究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规律和基本特征。结果表明:东中西部之间农村居民消费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各区域农村居民的收入弹性、自价格弹性和互价格弹性系数相差较为明显。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毛雁冰  龙新亚  
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是衡量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长期以来面临着供给总量不足与结构性失衡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本文利用2000-2014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影响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分权的强度和农村地区需求人口构成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有正向影响,其中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分权强度的影响作用十分显著,城乡二元结构差异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为提高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水平,优化供给结构,本文认为应大力发展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