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10)
2023(18297)
2022(15602)
2021(15106)
2020(12362)
2019(28821)
2018(28336)
2017(53293)
2016(28921)
2015(33256)
2014(33220)
2013(32522)
2012(29888)
2011(26879)
2010(26769)
2009(24545)
2008(23906)
2007(20725)
2006(17974)
2005(15684)
作者
(80542)
(67858)
(66471)
(63839)
(42579)
(32284)
(30404)
(26536)
(25558)
(23947)
(22829)
(22629)
(21275)
(20959)
(20593)
(20538)
(19919)
(19770)
(19296)
(19009)
(16606)
(16457)
(16176)
(15537)
(15133)
(15112)
(14900)
(14649)
(13582)
(13472)
学科
(118317)
经济(118175)
(81851)
管理(78653)
(58453)
企业(58453)
(52598)
方法(51943)
数学(46232)
数学方法(45680)
(36909)
中国(35411)
农业(34794)
业经(28379)
地方(26338)
(23167)
(22611)
(21798)
贸易(21788)
(21237)
(19305)
财务(19236)
财务管理(19177)
企业财务(18234)
理论(17423)
(17292)
银行(17256)
环境(17179)
技术(16976)
(16891)
机构
大学(403708)
学院(400744)
(166626)
经济(163323)
管理(157990)
研究(138099)
理学(137573)
理学院(136050)
管理学(133638)
管理学院(132915)
中国(105090)
(85327)
科学(83832)
(78215)
(76372)
(68365)
中心(63962)
业大(62291)
研究所(62132)
财经(59979)
农业(58456)
(57252)
(55018)
(54693)
师范(54274)
北京(54001)
经济学(50031)
(49411)
(45904)
经济学院(45171)
基金
项目(277950)
科学(219308)
研究(206087)
基金(202949)
(176092)
国家(174600)
科学基金(150257)
社会(131529)
社会科(124318)
社会科学(124284)
基金项目(107647)
(106367)
自然(95864)
教育(94374)
自然科(93621)
自然科学(93599)
自然科学基金(91899)
(89688)
编号(84445)
资助(82910)
成果(68666)
(62533)
重点(61844)
(59507)
课题(57457)
(57181)
国家社会(54756)
教育部(53762)
大学(53467)
创新(53312)
期刊
(182132)
经济(182132)
研究(123138)
中国(81539)
(76078)
学报(63260)
(61135)
科学(58859)
管理(53473)
农业(52323)
大学(50331)
教育(48004)
学学(46434)
(36004)
金融(36004)
技术(33557)
业经(33106)
经济研究(28724)
财经(28720)
(25195)
问题(24617)
(24614)
图书(21057)
(20786)
世界(19549)
资源(18722)
技术经济(18692)
科技(18656)
理论(18440)
(17957)
共检索到598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金菲   虞幸然   粟芳  
推进农村养老事业发展不单是人口老龄化的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环节。本文基于2021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研究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居民的养老意识及养老保险参与情况,发现养老意识仍倾向于传统,农村居民对养老保险的参与深度不够。进而,基于养老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构建指标,综合评价了养老意识的现代化水平。采用基尼系数进行差异化分解发现,养老意识的差异主要来源于组内差异,即个性差异;影响因素的分析则表明,主观感知村庄组织能力越强、金融素养越高的农村居民具有越为现代的养老意识,而家庭观念越重养老意识越传统。整体上对养老意识影响最大的前五大因素分别为村庄组织能力、政治面貌、金融素养、地区生活水平和年龄。研究结果有助于政府有针对性地引导农村居民树立现代的养老意识,自发运用多种工具增强自我养老能力,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方蕾  粟芳  
基于上海财经大学2015"千村调查",本文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农村保险市场为研究对象,理论构建了"投入"要素即保险意识和保费补贴与"产出"要素即农村保险市场发展度的生产函数,分析了保险意识和保费补贴对农村保险市场发展度的影响作用,以及保险意识和保费补贴的替代关系,并在保费补贴预算的限制下推导出最优保费补贴的分配比例。研究表明,保险意识、保费补贴和农村保险市场发展度的确满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提高保险意识或加大保费补贴的力度,均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保险市场的发展,但在各地区呈现出明显的不同效果。整体上,保险意识与保费补贴具有显著的替代关系,但不同地区的表现也有差异;现行的保费补贴政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彩  李博文  吴一平  
积极推进政民互动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共同富裕的坚强保障,但较少有研究揭示在何种条件下政民互动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改善居民福利。文章利用2016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政民互动对农村居民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政民互动渠道的畅通拉近了基层政权与村民之间的距离,并有助于提升居民福利水平。其次,政民互动的三个阶段均不同程度地提升了居民主观福利,其中在事中互动环节,村干部关于公共政策信息的解读对结果的影响更为显著。最后,清廉感知、程序公平和精准帮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政民互动和居民福利的关系,其中程序公平在政民互动与居民主观福利改善间的调节作用高于清廉感知和精准帮扶。文章结论对于实现农村居民与国家政策之间的良性互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粟芳  方蕾  
文章基于2015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从大概念的普惠金融角度,用渗透度、使用度和效用度衡量普惠金融,用政策扶持、基层工作和基础设施衡量政府作为,分析了政府作为对普惠金融的影响及地区差异。研究发现,东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最好,西部农村政府最有作为;普惠金融的核心应是提高金融服务的使用度,尤其是银行业务的使用度;有为政府应是全方位有所作为;政府的积极作为能显著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但以带门槛补贴为主的政策扶持并不有效,应慎用;在普惠金融发展中,西部地区政府应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并提高政策扶持力度,东中部地区政府则应夯实基层工作。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周萍  赵康生  蔺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而农民创新创业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培育农业和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重要作用。以社会角色理论和期望违背理论为基础,分析性别平等环境对农村女性创业绩效的影响,进一步探索性别平等环境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村女性创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基于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千村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性别不平等对农村女性创业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2)相较于性别平等环境,性别歧视环境下农村女性创业者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建议政府优化创新创业服务水平,为农村女性创业者提供培训机会,通过提升农村女性创业者的人力资本水平帮助她们提升创业能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粟芳  邹奕格  韩冬梅  
文章基于上海财经大学2017年"千村调查",对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的使用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文章采用回归分析验证了农村网户的互联网习惯和政府行为对互联网金融普惠的影响,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政府在精准致力于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普惠过程中应采用的最佳路径。研究表明,农村网户的互联网习惯直接有利于农村地区的互联网金融普惠,其中互联网生活习惯的影响最甚;而政府的各项行为对互联网金融普惠具有间接的正向作用,政府通过改变和引导农村网户的互联网习惯,间接影响农村地区的互联网金融普惠。文章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找出了政府应采用的精准致力路径,即通过改善农村地区的互联网设施、采用更多的互联网宣传方式以及提供监督其工作的互联网渠道,引导农村网户形成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生活习惯,最终促进互联网金融普惠。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方蕾  粟芳  
基于上海财经大学2015年"千村调查"的微观数据,运用信息熵法衡量我国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程度,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验证普惠金融在村庄之间的空间传染效应,以空间的视角分析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的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普遍偏低,东部相对较好,中部最差;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传染效应,地理矩阵下的空间传染效应尤其突出;东部地区显著的HH型村庄较多,中部地区显著的LL型村庄较多;空间滞后模型是分析地理矩阵空间特征下普惠金融影响因素的最佳模型,经济发展水平、基层民主、科学技术和快递点均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方蕾  粟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友华  
本文利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关于农村社区部分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医疗保险建设得最好,但也只有不到40%的人能够享受到。另外,养老保险、教育救助等内容在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中都存在着较大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吉林财经大学吉林农村金融研究中心成立于2013年,是按照吉林财经大学与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战略合作协议要求,由双方共同发起,依据共同投入、成果共享的原则组建,以实现双方合作共赢为目标的协同创新平台。中心以农村金融各领域研究为基础,以学术成果、政策建议、咨询服务、教育培训为方式,实现为政府农村金融政策服务,为涉农金融机构发展服务,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斌  钟晓琳  
基于2009—2010年浙江、安徽和陕西三省六县的农村入户调查数据,就中国当前农村地区教育与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当前农村地区个人教育收益率已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在运用工具变量法纠正内生性低估问题后,收益率估计结果达到13.1%。通过与以往估计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教育收益率增长主要是由计量方法改善所致,由制度环境改善所引致的"自然增长"部分相对较少。此外,农村地区后义务教育收益率远高于义务教育收益率,而普通教育收益率显著低于职业教育与培训收益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畅红琴  
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与社会性别分工所规定的家庭责任,使女性面临工作与家庭责任的双重压力。本文运用"时间贫困"的概念,即工作时间超过某一特定时间并且得不到足够休息与闲暇的情况,度量了农村地区男性与女性受时间这种稀缺资源的约束程度。通过分性别的时间贫困的回归分析,本文发现,农村已婚女性是最容易遭受时间贫困的人群,当地劳动力结构转移对男性与女性发生时间贫困的概率影响有所不同,女性受到的边际影响更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传文  刘亦文  
消费结构不仅是消费领域的重要问题,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一定时期内人们消费结构的状况最能反映该时期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高低。以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按经济与地域差异将中国农村居民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建立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截面数据建立ELES模型,实证研究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规律和基本特征。结果表明:东中西部之间农村居民消费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各区域农村居民的收入弹性、自价格弹性和互价格弹性系数相差较为明显。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叶剑平  蒋妍  丰雷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农村发展研究所(RDI)2005年组织的17省农村土地调查的数据,对中国农地流转市场的现状和特点进行描述,并分析农地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认为,目前的中国农地市场处于初级阶段,发育缓慢,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产权和制度因素是制约中国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规范的合同签订与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发放能够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此外,农户家庭人口数、非农人口比例、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及区位条件等也是显著的影响因素。研究还发现,土地分配的完全行政方式(即土地调整)、过渡性方式(如“两田制”等)与土地市场方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和互补关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红丽  
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调查,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给出了黑龙江省各级政府财政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投入的力度和缺口,确定了黑龙江省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政府的承担能力。目的是为了探究如何利用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契机,增加政府财政在农村地区基本卫生服务的投入,使黑龙江省农村地区的基本医疗保健有较大的改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