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0)
2023(12534)
2022(10328)
2021(9616)
2020(7653)
2019(17523)
2018(16824)
2017(31586)
2016(16964)
2015(18736)
2014(17931)
2013(18117)
2012(16917)
2011(15680)
2010(15461)
2009(14261)
2008(13971)
2007(12318)
2006(11113)
2005(9881)
作者
(51804)
(43989)
(43550)
(41155)
(27345)
(21264)
(19391)
(17185)
(16786)
(15199)
(15181)
(14437)
(14002)
(13851)
(13689)
(13346)
(12994)
(12800)
(12602)
(12227)
(11105)
(10724)
(10679)
(10149)
(10008)
(9761)
(9555)
(9472)
(9030)
(8961)
学科
(78572)
经济(78481)
(50338)
(49506)
管理(38809)
农业(33410)
方法(30326)
数学(28054)
数学方法(27853)
(26366)
企业(26366)
中国(23235)
业经(20897)
(17109)
贸易(17102)
(16772)
地方(15800)
(15339)
(15134)
(14957)
(13525)
农业经济(12519)
(11420)
环境(11410)
银行(11376)
(11135)
发展(11101)
(11091)
(11024)
(10829)
机构
学院(248620)
大学(248080)
(113433)
经济(111724)
研究(95927)
管理(91284)
理学(80102)
理学院(79115)
管理学(77795)
管理学院(77387)
中国(73998)
(70259)
科学(59619)
农业(54575)
(52950)
(49990)
业大(47749)
研究所(46077)
(45115)
中心(43112)
财经(36651)
经济学(35778)
(34997)
农业大学(34331)
(33893)
(33288)
北京(33266)
经济学院(32493)
科学院(31763)
(31610)
基金
项目(175197)
科学(137880)
基金(131079)
研究(121922)
(118975)
国家(117945)
科学基金(98393)
社会(82197)
社会科(77603)
社会科学(77585)
基金项目(69133)
(65674)
自然(63504)
自然科(62055)
自然科学(62033)
自然科学基金(60999)
(56519)
教育(52646)
资助(52618)
编号(45736)
(40129)
重点(39975)
(39721)
(38668)
(36247)
国家社会(36186)
成果(35710)
创新(34082)
科研(34034)
(33474)
期刊
(125767)
经济(125767)
(74181)
研究(71604)
中国(51196)
农业(50745)
学报(49658)
科学(44593)
大学(37488)
学学(36242)
(30253)
管理(28598)
业经(25927)
(25212)
金融(25212)
(24335)
经济研究(20007)
问题(18275)
财经(18047)
教育(17703)
世界(16626)
技术(16465)
(15672)
(15625)
业大(15178)
农业经济(14825)
农村(14573)
(14573)
(13936)
农业大学(13359)
共检索到368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天霖,吴明  
一对夫妇终身生一个或两个孩子与养育一个或两个无残疾孩子是有区别的。由于出生后各年龄都有死亡和残疾的可能性,所以并不是所有出生婴儿都能活下来并健康成长。丧失孩子的可能性往往促使父母通过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天霖,吴明  
一对夫妇生一个或两个孩子与养育一个或两个无残疾孩子是有区别的。由于出生后有死亡和残疾的可能性,所以,并不是所有出生的活产儿都能活下来并健康的成长。丧失孩子或残疾孩子的父母往往通过多生作为对孩子死亡或残疾的一种补偿,因此,出生孩子数肯定多于养育无残疾的孩子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郝虹生  
中国人口的死亡率经过几十年的持续下降,就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已经达到了相当低的水平。但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经济群体及民族之间在死亡率方面仍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对中国人口死亡率的地区差异分析表明,影响地区之间预期寿命水平差异最大的是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死亡率。因此降低儿童死亡率是进一步降低我国人口总死亡率的潜力所在。与其他年龄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郝虹生,金敏子,王丰  
性别与其它因素对中国儿童早期死亡率的作用郝虹生,金敏子,王丰一、背景与问题在过去的40余年中,中国经历了非常迅速的死亡率下降。粗死亡率从2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6‰左右,出生时预期寿命从40岁以下提高到将近70岁。根据1988年23‰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涂平  
本文利用1985年国家统计局收集的第一阶段深入的生育力调查资料,应用风险模型,分析上海、陕西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和人口学因素对婴儿、儿童死亡率的影响,寻找影响婴儿、儿童死亡率的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梦晗  杨凡  
文章根据卫生部监测点数据及世界其他国家有关数据对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提出质疑,认为普查数据所显示的我国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水平偏低且下降速度过快。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结合多国数据,分别考察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与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国际经验。为给出相对准确的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估计值,研究中利用寇尔德曼模型生命表及布拉斯罗吉特转换对我国实际的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分别在18‰~19‰和22‰~23‰的范围内。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荣清  
按照死亡率的年龄变动特征,可以把人的一生分为儿童少年期、青壮年期和老年期,本文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儿童少年期死亡模型的构造,各种模型的数学函数形式及它们的相互联系,并用日本人口完全生命表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得出了各种模型在不同场合下的精度,最后,对各种模型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比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当研究和分析全国平均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的状况时,不能不考虑到我国城乡之间,各省,市、自治区之间,在社会、经济、文化和卫生事业等方面发展很不平衡而产生的地区死亡率水平及变动趋势的差别。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郝虹生,E·阿瑞葛,J·班尼斯特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就将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政策。早在50年代;中国人口的死亡率就开始迅速下降,并在此后持续下降。到70年代后期,大部分年龄的分年龄死亡率都有明显的降低。80年代初进行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中国已成为一个低死亡率的发展中国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震  
利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跟踪调查数据 ,分析代际支持对高龄老人死亡率的影响及其机制 ,力求为中国养老机制的建立及培育提供决策的参考。分析结果表明 ,来自子女的生活照料和感情支持对高龄老人的存活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而经济支持却在统计上对老年人的存活不具有显著影响。同时 ,有家庭支持的老人的存活状态要明显好于无家庭支持的老人 ,但家庭支持与居住安排及老人健康状况间的交互效应表明 ,应该对这种影响得以产生的条件予以充分的认识和重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筠  
文章基于已有的中国农村地区教育私人收益率文献研究,分析中国农村地区教育私人收益率低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地区教育私人收益率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还低于我国城市地区教育私人收益率近4个百分点。由此导致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是农民在既定的城乡二元制度分割、农业和农村经济衰败以及农业技术落后等约束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继霞  叶敬忠  
本文认为,同辈群体是留守儿童社交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对留守儿童的价值观、行为和情感等多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负面影响尤其值得重视。基于此,提出了学校及教师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同辈群体(多为留守儿童的同学)进行思想上的疏导和针对青春期特点的一些教育等建议,以促进留守儿童成长的环境更加健康。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惜雯  周义仓  
中国残疾人口与残疾率预测李惜雯,周义仓(西安交通大学数学系710040)本文在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基础上,利用人口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对我国未来几十年内残疾人口的数量和残疾率,社会抚养系数进行预测,给出了1988—1992年的估计值及未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菊华  段成荣  
本文使用2000年人口普查0.95‰数据,比较农村地区11~14岁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的教育机会(定义为是否在学)。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与其他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偏高,但流动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降低;(2)与母亲一起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得到改善,但与父亲一起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降低;独自流动和与父母一起流动儿童教育机会受到不利影响,但与母亲一起流动儿童教育机会与其他儿童无显著差异;(3)女童教育机会明显低于男孩,但儿童类型对教育机会的作用不因性别而异。模型分析结果具有多方面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荣清  
在人口抽样调查中,对性别一年龄死亡率通常使用比例估计方法。按照这种方法,要得到全年龄的精确的死亡率数据所必需的抽样人口数的规模是很大的,在实际调查中往往难以满足这样的条件。以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数为例,如果用比例估计方法计算得到的性别一年龄死亡率数据,往往呈无规则的波动,从而使结果难以直接利用。笔者认为,出现上述问题,是由于此估计方法未能充分利用过去的信息造成的。如果用决定论中贝叶斯沽计方法,就可解决死亡率估计的稳定性问题。在本文中,笔者详细介绍了死亡率的贝叶斯估计方法,简化了它的计算式;并利用该方法估计了1995年中国30个省区的性别一年龄死亡率,计算人口的期望寿命,并把它和用比例估计的结果作了对比,得出用贝叶斯估计方法比较可靠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