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12)
2023(18865)
2022(16045)
2021(15289)
2020(12672)
2019(29212)
2018(28996)
2017(55447)
2016(30026)
2015(34064)
2014(33653)
2013(33093)
2012(30243)
2011(27529)
2010(27872)
2009(25907)
2008(25457)
2007(22582)
2006(20125)
2005(17916)
作者
(84607)
(71184)
(70116)
(66864)
(44936)
(33879)
(31645)
(27643)
(26845)
(25199)
(24021)
(23974)
(22484)
(22416)
(21853)
(21598)
(20795)
(20644)
(20310)
(20131)
(17701)
(17387)
(17038)
(16252)
(15826)
(15740)
(15665)
(15636)
(14257)
(13974)
学科
(124587)
经济(124394)
(91055)
管理(87995)
(68804)
企业(68804)
方法(53222)
(52596)
数学(46515)
数学方法(45783)
中国(35447)
农业(34816)
业经(31702)
(30717)
(27625)
(24741)
地方(23075)
技术(22837)
(22449)
贸易(22432)
(21911)
(20218)
银行(20175)
理论(19694)
(19396)
(19324)
(18571)
金融(18567)
环境(18327)
(17820)
机构
大学(425566)
学院(425027)
(176653)
经济(173026)
管理(169368)
理学(146558)
理学院(144981)
研究(144034)
管理学(142370)
管理学院(141608)
中国(111785)
(91375)
科学(86365)
(80065)
(78545)
(71369)
中心(65956)
业大(65245)
研究所(64611)
财经(63188)
(62530)
农业(60197)
北京(58004)
(57662)
(55480)
师范(55044)
经济学(52839)
(51590)
(49925)
经济学院(47457)
基金
项目(286640)
科学(227200)
研究(213148)
基金(209266)
(181571)
国家(180009)
科学基金(155393)
社会(136477)
社会科(129187)
社会科学(129152)
(110828)
基金项目(110029)
自然(98870)
教育(97436)
自然科(96604)
自然科学(96584)
自然科学基金(94850)
(92691)
编号(86970)
资助(85862)
成果(71038)
(64385)
重点(63818)
(61817)
(60973)
课题(59821)
创新(57277)
国家社会(56737)
教育部(55385)
(55335)
期刊
(197904)
经济(197904)
研究(127557)
中国(91282)
(77991)
学报(64533)
管理(62051)
科学(62010)
(60294)
农业(53107)
大学(50718)
教育(48867)
学学(47704)
(40545)
金融(40545)
技术(37675)
业经(35109)
财经(30806)
经济研究(30274)
(26611)
(26382)
问题(26249)
技术经济(21433)
(21328)
科技(21303)
图书(20220)
世界(20216)
理论(19552)
现代(19110)
统计(18954)
共检索到638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苗绘  王金营  
土地信托作为新型土地流转模式具有重要优势。目前中国开展土地信托试点的地区,大多取得了良好成效。但现有土地信托模式在推广运行中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政府行政管理过多,信托机构数量少、角色单一、发挥职能有限,不能充分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本文在对全国2001—2020年典型土地信托模式梳理的基础上,从横向突破和纵向突破两种路径提出了创新的土地信托模式:一是构建横向联合机制的农用土地整合开发型集合信托模式,二是深化纵向延伸机制的农业产业链型土地集合信托模式。为保障上述创新模式的高效运行,本文提出了政府、监管当局、信托机构、金融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六位一体"的土地信托保障机制,以此促进农业产业链形成,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明国  
本文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内涵进行了探讨,着重剖析了"宿州模式"和"益阳模式"的内在运行机理。在此基础上,研究阐释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信托的比较优势和制约因素。为更好地构建适应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土地流转信托新模式,本文从政府引导、服务平台建设、制度体系构建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试图给出撬动我国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新方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旭开  董捷  
当前,土地保障模式与土地利用效率发生严重矛盾,不但导致了土地保障能力(生产能力)的下降,而且影响了土地保障功能的发挥。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源在于"均田制",它使得农民以无偿方式获得了具有增长性资产价值的土地。因此,要达到土地保障功能与土地利用效率共赢的目的,必须对农村土地保障模式进行创新,即分区域、分阶段实行"土地租赁制"、"土地收益均分制"和"农民保障强积金制"等一整套相互配套的制度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元明  
农村土地流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村土地流转涉及非农建设用地的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建设中土地规模经营涉及的土地流转以及农村居民点建设中的农民宅基地流转。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情况。该文在对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确立农民的集体土地终极所有权,实行城乡统筹、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邱峰  
土地流转信托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次新尝试,对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三农"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意义。继中信信托拉开商业信托公司参与土地流转的序幕后,土地流转信托不断掀起热潮,在破解农村土地流转诸多难题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其深刻的内在矛盾,其中涉及到盈利、风险、法律等诸多问题。土地流转信托虽好,但相应政策措施必须跟进,以保证这一模式持续良性推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明清  吴庆田  
我国现有农村土地保护机制具有政府政策保护的唯一性和政策执行的不完全性,缺乏市场化、多元化、社会化保护机制的配合,由此需要对农村土地保护机制进行创新。农村土地保护信托机制是通过农村土地保护信托模式的设计,使农村微观经济主体成为农村土地保护的直接受益者,从而引导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关心而自觉地珍惜和爱护土地,努力改进农地利用方式,提高农地利用效率,促进农地可持续利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方  沈菲  陶启智  
土地问题从来都是农村改革的核心问题,土地流转所带来的规模经营等优势,大大提高了农村生产效率和农村土地的资源配置效率。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和范围的逐步扩大以及流转速度的提高,土地流转模式也由单一、传统的自发流转模式向多样化、创新化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几种主要的土地流转模式以及当前比较热门的一种创新流转模式——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对比,研究我国土地流转模式的变化趋势以及对农民利益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本文通过对"中信——安徽宿州"项目和"北京——江苏无锡"项目两种截然不同的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分析,阐述我国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创新形式设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方  沈菲  陶启智  
土地问题从来都是农村改革的核心问题,土地流转所带来的规模经营等优势,大大提高了农村生产效率和农村土地的资源配置效率。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和范围的逐步扩大以及流转速度的提高,土地流转模式也由单一、传统的自发流转模式向多样化、创新化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几种主要的土地流转模式以及当前比较热门的一种创新流转模式——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对比,研究我国土地流转模式的变化趋势以及对农民利益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本文通过对"中信——安徽宿州"项目和"北京——江苏无锡"项目两种截然不同的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复兴  
本文提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从城镇到农村都一直试图直接借鉴外国的经验和模式,甚至是直接照搬“套用”,从而使改革成为“移植型”的模式。因此改革创新必须从制度文化、历史分析、民族多样性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面的新视角出发,来审视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问题。笔者把创新模式概括为:以家庭保障为主,以家庭家族为主线,建立农民个人养老帐户制度,纵向分散风险的养老保障制度,形成一种内源式生长、逐步向外扩展的中国特色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曙光  
抵押担保机制缺失、信用机制缺失和农业保险机制缺失是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瓶颈因素,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通过系统的机制构建和金融创新,使农村金融供求双方的利益诉求得以对接。基于实地调研资料,对翁牛特模式的组建流程、贷款流程和风险保障机制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并对地方政府在农村金融创新中的主导地位进行了解析,本文最后阐述了翁牛特模式对我国其它地区农村金融改革的借鉴意义,并对该模式的完善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毓东  江立明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医疗服务模式,实现医疗制度,刚性投入,服务保障,费用控制,价格保护机制的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晓芹  
土地信托流转模式产生的背景现实背景。近年来,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极大地推进了农业集约化、机械化和现代化进程,也为培育和壮大各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和规范农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创造了条件。但在农地流转过程中,一些种地大户从承包户那里承租的农地无法抵押,资金不足且又没有金融杠杆支持,致使其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效率低下。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伍艺  
本文提出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湖南农村文化信息服务新模式的思路,并对湖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进行了基于试验系统的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岳意定  王琼  
本文在分析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从现行政策和法律依据、农村土地信托流转的实践基础和条件,以及国外土地信托流转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借鉴等方面,对我国开展农村土地信托流转的可行性作了探析。从明确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设计合理的土地信托收益分配与风险承担机制、建立土地信托流转多功能中介服务机构、培育与扶持农村土地信托流转经营者,以及建立与之相应的配套政策与措施搭配等方面,为构建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运作模式—土地信托流转模式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