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9)
- 2023(13708)
- 2022(11241)
- 2021(10504)
- 2020(8423)
- 2019(19048)
- 2018(18360)
- 2017(35047)
- 2016(18399)
- 2015(20594)
- 2014(20341)
- 2013(20548)
- 2012(19526)
- 2011(18039)
- 2010(18358)
- 2009(17377)
- 2008(16530)
- 2007(14782)
- 2006(13500)
- 2005(12790)
- 学科
- 济(89823)
- 经济(89742)
- 业(57957)
- 农(50874)
- 管理(42176)
- 中国(36058)
- 农业(33938)
- 企(31890)
- 企业(31890)
- 方法(28399)
- 融(28393)
- 金融(28393)
- 银(27841)
- 银行(27832)
- 行(27034)
- 数学(25715)
- 数学方法(25597)
- 地方(24980)
- 业经(22986)
- 制(21492)
- 财(19037)
- 贸(17956)
- 贸易(17936)
- 易(17522)
- 发(16731)
- 学(14210)
- 体(13860)
- 发展(13056)
- 展(13031)
- 农业经济(12813)
- 机构
- 学院(264928)
- 大学(260484)
- 济(125150)
- 经济(122857)
- 研究(99365)
- 管理(98838)
- 中国(88752)
- 理学(82967)
- 理学院(82046)
- 管理学(81057)
- 管理学院(80570)
- 农(59259)
- 财(56402)
- 京(56302)
- 科学(54912)
- 所(49689)
- 中心(47644)
- 农业(44924)
- 研究所(44498)
- 财经(43618)
- 江(40526)
- 业大(40336)
- 经(39877)
- 经济学(39539)
- 北京(36440)
- 经济学院(35669)
- 院(34738)
- 范(34101)
- 师范(33831)
- 州(32668)
- 基金
- 项目(168695)
- 科学(134239)
- 研究(129145)
- 基金(124089)
- 家(106974)
- 国家(105986)
- 科学基金(90451)
- 社会(86642)
- 社会科(81960)
- 社会科学(81943)
- 基金项目(64659)
- 省(64327)
- 教育(55575)
- 划(53408)
- 自然(53144)
- 编号(52227)
- 自然科(51872)
- 自然科学(51861)
- 自然科学基金(50933)
- 资助(50130)
- 发(42874)
- 成果(41995)
- 部(38930)
- 重点(37714)
- 国家社会(37310)
- 课题(36163)
- 发展(35895)
- 展(35342)
- 创(35068)
- 性(33728)
- 期刊
- 济(148742)
- 经济(148742)
- 研究(88522)
- 中国(65330)
- 农(64021)
- 融(48855)
- 金融(48855)
- 农业(43092)
- 财(39620)
- 科学(38464)
- 学报(36857)
- 管理(33403)
- 大学(29881)
- 学学(28560)
- 业经(28362)
- 教育(23558)
- 经济研究(22723)
- 财经(21699)
- 技术(20784)
- 业(20501)
- 问题(20420)
- 经(18672)
- 世界(17388)
- 农村(16389)
- 村(16389)
- 农业经济(15618)
- 贸(15527)
- 国际(14600)
- 经济问题(14206)
- 资源(13446)
共检索到433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涂圣伟
推进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条件逐步成熟,但面临政策法律风险、信用风险、抵押品处置风险、农民"失权失地"风险以及衍生的社会稳定风险,需要搞好风险防范和管理,否则可能出现土地金融机构、农户、政府等多方"共损"。应加强农村土地金融法律保障,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探索成立专门性土地金融机构,完善农业保险、农村社会保障等配套制度。
关键词:
土地金融 土地流转 风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双全 刘静 杨锦秀
本文以农村土地金融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农村土地金融产品风险类型与成因的基础上,总结出风险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风险防范机制涉及的一系列问题。研究发现,农村土地金融发展面临信用风险、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法律与政策风险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风险,风险多重叠加且分化明显,只有形成稳定、可靠、高效的风险防范运行机制,才能降低、分散非系统性风险。
关键词:
农村 土地金融 风险特点 防范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莹
农村土地发展权能达到保护耕地、农民利益及生态环境等社会公共利益的作用,但我国对农村土地发展权的法律保护仍然缺失。文章从介绍农村土地发展权的内涵涵义出发,论述了创立农村土地发展权的积极作用并总结了国外的立法经验,同时对我国农村土地发展权的法律保护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键词:
农村土地发展权 农民利益 法律保护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祖云 陈明
研究目的:从频繁发生的中国农村土地冲突这一现象入手,对现有学术研究中微观的现象描述、中观的制度分析到宏观的政治阐释三种路径进行反思并提出新的理论进路。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现有的研究达成了一些基础性共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动向,特别是在宏观的政治阐释层面存在着诸多分歧,对此,应该在中国农村土地冲突问题的分析中确立基本的研究方向。研究结论:引入"土地风险"概念,并进行相应的理论建构,是解释中国农村土地冲突问题的方向之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安岭
本文论述了中国农村土地市场的发展。提出在中国建立永佃制土地制度,土地法律所有权归国家,经济所有权归农民。法律所有和具体经济所有相分离,在经营制度上形成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经济所有权相结合的格局。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市场化 改革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文杰
论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吴文杰一、思路的引进在新中国建立后4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农村土地制度经过了比较曲折的变革,呈现出一种阶段性迂回轨迹。土地制度变革的内在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而土地制度的变革反过来又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农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汉
前两年,我国的农业生产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这其中和政府的农业投入不断减少有直接的关系,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我认为发展农村土地金融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然而由于我国土地制度的缺陷,农村土地金融一直无法在我国得到发展。所以,作者提出,对农地制度进行改革,是建立农村土地金融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键词:
土地金融 农地制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官兵
金融发展理论的缺陷能够通过分工视角加以弥补。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分工的一个侧面,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二者相互决定、互为因果关系,并共同受产权等基本制度结构的决定。在一个产权得到有效界定和保护的社会里,交易效率会因此而提高,农村经济分工和农村金融分工都能得以深化,而农村经济又因一个更为高级的农村金融分工水平而受益。
关键词:
金融发展,农村金融 产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雨露
在冲破"二元经济"结构,实现更高水平增长的过程中,农村金融需要在"三农"领域有所作为。对于中国而言,农村金融问题的复杂性不仅存在于区域和产业结构失衡的"经济纽结"中,还存在于政治和经济体制长期约束所造成的"路径依赖"中,甚至渗透于深受历史文化传统影响的某些特殊的经济行为中。这些彼此交结的现实因素,不仅是中国农村金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泽仁 孙从海
本文认为,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有效性,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低效率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有关的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集中化趋势下的农村金融改革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协调发展的难题,构建分散决策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也许是局限条件下新农村建设中金融制度的最优选择。
关键词:
多元化 均衡分析 制度选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姚海明
世界金融理论界关于农村金融存在多种流派,我国学术界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也多有争议。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走的是准入管制之路。历经曲折,2006年监管层准许微型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这是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选择。今后,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一方面要改造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这"三驾马车",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微型金融。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改革 微型金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耀军
反思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时首先要求对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依照现代金融发展理论所提供的一套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文章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农村货币化程度加深;金融机构财务状况不佳;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金融中介功能弱化,并且正规金融体系在中介功能上正逐渐被非正规金融所替代。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发展 评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德
农村金融改革的探索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决定把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大力发展农村信贷事业作为加快发展农业的一项重大决策。1979年3月中国农业银行正式恢复建立后,农村信用社交由中国农业银行管理。1980年8月,中共中央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作了明确指示,要求把信用社办成真正集体的金融组织。全国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初步改革,扩大业务经营自主权,放宽信贷政策和信贷范围,增设机构网点,办好信用站,试办营业所和信用社联营,试办信用社联社等。1984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提出把农村信用社办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群众性合作金融组织,恢复农村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业务经营上的灵活性。此后,在中国农业银行的领导下,农村信用社在民主管理、业务管理、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特别是县级联社的设立,对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发展和内部管理的改进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后,扶贫贷款作为政策性贷款由其承担。1995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围绕贷款投放、库存监管和收回贷款三个环节,初步建立了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