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06)
- 2023(11920)
- 2022(9611)
- 2021(9166)
- 2020(7558)
- 2019(17024)
- 2018(16232)
- 2017(31269)
- 2016(16494)
- 2015(18626)
- 2014(18139)
- 2013(18358)
- 2012(17318)
- 2011(15901)
- 2010(16186)
- 2009(15549)
- 2008(14910)
- 2007(13200)
- 2006(11975)
- 2005(11109)
- 学科
- 济(75036)
- 经济(74959)
- 业(53529)
- 农(50530)
- 管理(37896)
- 农业(33564)
- 中国(30260)
- 企(28695)
- 企业(28695)
- 融(27939)
- 金融(27937)
- 方法(27677)
- 银(26976)
- 银行(26961)
- 行(26118)
- 数学(25275)
- 数学方法(25097)
- 业经(20607)
- 制(19990)
- 财(17825)
- 贸(16615)
- 贸易(16600)
- 易(16381)
- 地方(15284)
- 学(14080)
- 发(13237)
- 体(12887)
- 农业经济(12641)
- 中国金融(11530)
- 土地(11456)
- 机构
- 学院(239231)
- 大学(237820)
- 济(111476)
- 经济(109545)
- 管理(88969)
- 研究(88224)
- 中国(80697)
- 理学(75589)
- 理学院(74756)
- 管理学(73609)
- 管理学院(73199)
- 农(58780)
- 京(50763)
- 财(50456)
- 科学(49903)
- 农业(44821)
- 所(44509)
- 中心(42941)
- 研究所(40287)
- 财经(39848)
- 业大(38757)
- 经(36645)
- 经济学(35985)
- 江(35679)
- 经济学院(32572)
- 北京(32375)
- 范(30566)
- 院(30558)
- 师范(30314)
- 财经大学(29627)
- 基金
- 项目(155766)
- 科学(123673)
- 基金(116696)
- 研究(116343)
- 家(101984)
- 国家(101089)
- 科学基金(85547)
- 社会(78110)
- 社会科(73770)
- 社会科学(73750)
- 基金项目(60683)
- 省(57472)
- 自然(51943)
- 自然科(50753)
- 自然科学(50738)
- 教育(50203)
- 自然科学基金(49872)
- 划(48601)
- 资助(47730)
- 编号(45967)
- 成果(37412)
- 部(36716)
- 重点(35133)
- 发(34945)
- 国家社会(34096)
- 农(33381)
- 创(32086)
- 中国(31543)
- 课题(31334)
- 教育部(31141)
- 期刊
- 济(126460)
- 经济(126460)
- 研究(76371)
- 农(63734)
- 中国(54779)
- 融(45627)
- 金融(45627)
- 农业(42922)
- 科学(37258)
- 学报(37211)
- 财(35666)
- 大学(29659)
- 学学(28494)
- 管理(27716)
- 业经(24200)
- 业(20239)
- 财经(19985)
- 经济研究(18521)
- 问题(17775)
- 教育(17658)
- 经(17099)
- 技术(16627)
- 世界(16472)
- 农村(15738)
- 村(15738)
- 农业经济(14962)
- 贸(14135)
- 版(13735)
- 国际(13297)
- 经济问题(12265)
共检索到379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双全 刘静 杨锦秀
本文以农村土地金融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农村土地金融产品风险类型与成因的基础上,总结出风险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风险防范机制涉及的一系列问题。研究发现,农村土地金融发展面临信用风险、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法律与政策风险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风险,风险多重叠加且分化明显,只有形成稳定、可靠、高效的风险防范运行机制,才能降低、分散非系统性风险。
关键词:
农村 土地金融 风险特点 防范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涂圣伟
推进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条件逐步成熟,但面临政策法律风险、信用风险、抵押品处置风险、农民"失权失地"风险以及衍生的社会稳定风险,需要搞好风险防范和管理,否则可能出现土地金融机构、农户、政府等多方"共损"。应加强农村土地金融法律保障,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探索成立专门性土地金融机构,完善农业保险、农村社会保障等配套制度。
关键词:
土地金融 土地流转 风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凤林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机制对于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作用,使得土地资源的大量闲置和低利用率弊端显现无遗,该种缺陷使得农民对于土地、人力以及其他多种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加期待,在此背景下便形成了以土地有偿流转和公司制的农村土地资源资本化运作模式。因为农村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土地资源,所涉及到的范围较为广阔,因此其自身也存在极大的生态风险。基于此,现在需要对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极其自身的附属物存在的生态风险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
农村 土地 资本化 风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建
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必须对土地制度进行实质性改革,农村的土地改革在理论上应突破土地所有制的困扰,强调所有权蕴涵的私法上权利的可能性、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土地收益的分配公平;实务中应适用法律路径研究土地流转的具体运行形式,并以适宜的法权构造来实现多边利益的保障和法律风险的规避,以真正实现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利。
关键词:
土地权利 农业合作社 土地流转 法律风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长健 胡月明
土地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资源。工商资本看到农村市场的发展潜力,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引发原生与次生性风险。利益博弈是工商资本参与农村土地流转风险产生的天然基点,为均衡各方利益,应以多元利益观为导向,重构工商资本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风险防范模式。
关键词:
工商资本 农村土地流转 风险防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鹤群
土地流转不仅是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的需要,而且还是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土地流转,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因地制宜引导农户的土地流转工作,不搞行政命令加以推动;为土地流转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吸引和支撑农户土地的流转;开展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化服务,规范有序地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正确引导各类主体参与土地流转行为,防止与农民争利、侵害其利益;完善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切实化解土地流转中出现的矛盾;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除农户流出土地后的后顾之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樊永强 李洁
农村土地问题本质上就是土地经营权的确立与流转问题,土地经营权的有益流转有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农民增产增收目标的实现。在当前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加速了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经营权管理风险、流转风险以及土地经营风险等。为了厘清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出现的法律风险,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消除风险,文章分析了造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风险的几方面因素,指出了当前的主要风险,进一步从法律视角给出了防范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志红
中央已经定调农业用地经营制度"三权分置"的改革方向,在这一改革举措正式实施之前,必须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防范风险、扬利去弊。在制度设计上通过地方政府的"为"与"不为"处理好引导适度规模经营与确保耕者有其田的关系,是防范改革风险的关键;在改革实施上通过授权并规范"试点"处理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是改革稳步有序推进的根本保障。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长健 刘磊
生存权与发展权既是当代农民权益保护的焦点,也是后代农民权益保护的核心。面对农村土地流转集中的趋势及其不同的表现形式,需要以生存权与发展权为中心来思考土地流转"集中度"与代际公平的关系问题。代际公平视域下,农村土地流转过度集中会产生损害后代农民土地上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以及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风险。合理把握土地流转"集中度",维护土地权益分配的代际公平,可以从"法律保障→权益代表→权益实现"的逻辑来思考,并建立起代际法律保障机制、代际权益代表机制以及后代人权益实现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才云
由于自身经营体制中的不足,以及外在市场条件不确定性的存在,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难免面临一系列安全和风险隐患。文章分别从外部和内部双重层面探寻当前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的生成机理,并逻辑演绎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这无疑对更好地保障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稳健有效运行,发挥应有的可持续性扶贫功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村微型金融机构 风险 生成机理 防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光伟
金融机构要按照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位重要但又具有规模小,资金吸引力低,所依存经济业态自然性突出等特点,其主要面临政策、资本运营、操作、运营、成本运营等风险,为有效防范风险,应针对风险性质与特点,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组织架构、建立社会信用考评,实行阶梯存贷利率,加强金融犯罪防控和外部监管,争取政策扶持,改善服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洁 张洁
防范和化解农村合作金融风险,需要政府、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多方面全方位的配合。1.完善内控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机制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基本要素。一是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逐步实现民主管理,将理事会、监事会和会员代表大会的权利和义务落实到位,对理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及相关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宝山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农村信用社呈现的经营风险日益严重,主要反映在内部管理、信贷资产、负债资本、支付等方面的风险较大。因此要通过强化监督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员工素质等措施防范金融风险。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金融风险 信贷资产 经营管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阳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这一新型融资模式的出现拓宽了农业生产资金的渠道来源,有效地解决了农业融资难的问题。然而,随着农村土地经营权贷款在全国范围的逐步展开,信用风险、农村土地处置风险等不利因素也日益凸显出来,制约了抵押贷款业务的进一步推广。为此,以抵押贷款流程为主线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面临主要风险进行分析,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村土地经营权 抵押贷款 风险 防范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跃平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于我国农村土地利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农户土地流转明显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管理机制、流转程序规范性、流入方准入机制等方面所蕴含的风险不断显现。本文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现实风险,分析其产生的法律性原因,进而提出防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风险的法律对策。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权 流转风险 法律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