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86)
- 2023(14859)
- 2022(12682)
- 2021(12058)
- 2020(9857)
- 2019(22993)
- 2018(22653)
- 2017(43538)
- 2016(23432)
- 2015(26582)
- 2014(26383)
- 2013(26478)
- 2012(24305)
- 2011(22191)
- 2010(22043)
- 2009(20209)
- 2008(19568)
- 2007(17027)
- 2006(15088)
- 2005(13217)
- 学科
- 济(101693)
- 经济(101593)
- 业(66962)
- 管理(59669)
- 农(51634)
- 企(44339)
- 企业(44339)
- 方法(43035)
- 数学(38131)
- 数学方法(37785)
- 农业(34156)
- 中国(28153)
- 业经(25522)
- 学(21167)
- 财(20797)
- 地方(19516)
- 贸(18794)
- 贸易(18785)
- 制(18652)
- 易(18353)
- 发(15971)
- 环境(15120)
- 技术(14407)
- 银(14181)
- 银行(14136)
- 和(13753)
- 策(13638)
- 行(13612)
- 体(13611)
- 理论(13555)
- 机构
- 大学(337525)
- 学院(336876)
- 济(141447)
- 经济(138699)
- 管理(134609)
- 研究(117704)
- 理学(117367)
- 理学院(116073)
- 管理学(114252)
- 管理学院(113657)
- 中国(89534)
- 农(73067)
- 科学(72576)
- 京(72322)
- 所(58904)
- 财(58553)
- 业大(57158)
- 农业(56175)
- 研究所(54102)
- 中心(53660)
- 财经(47756)
- 江(47507)
- 北京(45538)
- 范(44736)
- 师范(44380)
- 经(43927)
- 经济学(42045)
- 院(41639)
- 经济学院(37994)
- 州(37924)
- 基金
- 项目(235052)
- 科学(185285)
- 研究(173280)
- 基金(172152)
- 家(150597)
- 国家(149322)
- 科学基金(127479)
- 社会(110704)
- 社会科(104600)
- 社会科学(104569)
- 基金项目(91883)
- 省(89786)
- 自然(81527)
- 自然科(79581)
- 自然科学(79562)
- 自然科学基金(78138)
- 教育(77397)
- 划(75644)
- 编号(70778)
- 资助(69680)
- 成果(56973)
- 部(52991)
- 重点(52145)
- 发(51002)
- 创(48284)
- 课题(47588)
- 国家社会(46296)
- 创新(45071)
- 教育部(44926)
- 科研(44545)
- 期刊
- 济(156058)
- 经济(156058)
- 研究(97956)
- 农(74696)
- 中国(67228)
- 学报(55909)
- 科学(52725)
- 农业(51350)
- 管理(44112)
- 大学(43103)
- 学学(40760)
- 财(40287)
- 教育(34259)
- 业经(29575)
- 融(29433)
- 金融(29433)
- 技术(27150)
- 业(24030)
- 经济研究(23186)
- 财经(22511)
- 问题(21754)
- 经(19234)
- 版(18006)
- 世界(17290)
- 图书(16796)
- 资源(16711)
- 科技(16625)
- 技术经济(16362)
- 业大(15876)
- 理论(15666)
共检索到490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曹洁 姜军松
农地要素占有权的有效配置实现,其关键是不断探索农地占有关系及其产权分置“内容”与实现“形式”。通过探秘农地产权占有行为构成与农地要素配置运行之间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关联,回溯中国农地占有权制度的得失安排及其要素配置方式的历史演进,本文剖析并提出了农地要素占有权的排他性界定、社会化配置、市场化交易和物权化保护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进而为实现要素市场化高效配置、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和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农地占有权制度改革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晰隆 陈娟
在继承和综合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市场化测度的基本思想上,建立了测度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并以对四川省苍溪县农村进行实地调研的数据资料,计算出该县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程度的值,发现目前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的程度十分低下,处于非市场经济状态。这说明在农村经济改革中的重点应更加侧重于农村土地要素市场的培育。
关键词:
土地评估 市场化测度 实证研究 苍溪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南平
本文评述了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实现中,理论研究争论不休的各种观点,探讨了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现状,提出了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实现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土地 集体所有权 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兴利 岳书铭 刘桂艳 陈盛伟
目前我国农地资源配置方式总体上仍以计划为主 ,由此带来了诸多社会经济问题 ,难以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因而必须尽快实现以市场为主配置农地资源的根本性转变。为此 ,应采取以下对策 :实行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 ,搞好农地市场体系建设 ,采取有力的配套措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慧利 夏显力
要素优化组合的不充分使得我国农村土地要素市场仍面临土地利用不集约、资本下乡不畅通、“地—业”供需不匹配等问题,综合河南孟楼镇、江西余江区以及浙江德清县在农地流转、宅基地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探索与实践表明,“强权、纾困、增值”是新时代农村土地要素市场改革的主基调。通过“产权+治权”联动“强权”可以激活主体与要素市场,通过制度“松绑+创新”进行“纾困”可以加速要素整合,通过“地—业”匹配“增值”可以形成土地溢价和产业振兴的双赢局面。因此,深化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应重视“人—地—钱—业”要素的有效组合,强化乡村治理,提升各类主体参与乡村土地管理的主动性;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下乡资本驱动土地溢价效果;推进制度联动改革,促进“地—业”相融。
关键词:
农村土地要素 市场化改革 联动式改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慧利 夏显力
要素优化组合的不充分使得我国农村土地要素市场仍面临土地利用不集约、资本下乡不畅通、“地—业”供需不匹配等问题,综合河南孟楼镇、江西余江区以及浙江德清县在农地流转、宅基地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探索与实践表明,“强权、纾困、增值”是新时代农村土地要素市场改革的主基调。通过“产权+治权”联动“强权”可以激活主体与要素市场,通过制度“松绑+创新”进行“纾困”可以加速要素整合,通过“地—业”匹配“增值”可以形成土地溢价和产业振兴的双赢局面。因此,深化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应重视“人—地—钱—业”要素的有效组合,强化乡村治理,提升各类主体参与乡村土地管理的主动性;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下乡资本驱动土地溢价效果;推进制度联动改革,促进“地—业”相融。
关键词:
农村土地要素 市场化改革 联动式改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颖 唐麦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在实践中实现了自发突破,从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制度逐步调整为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但当前中国相关法律尚未明晰、配套机制还不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仍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本文从法律角度探讨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特征,阐述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演变及特点,并认为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是根本,稳定承包权是前提,放活经营权是关键等结论。
关键词:
农村土地产权 “三权分置” 法律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新钢 张思光 张宝悦
目前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困难 ,影响农业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的实现 ,影响农业效率的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 ,既有农村土地制度本身的原因 ,如土地产权不明晰、土地权利关系不稳定 ,也有外部环境因素 ,如农民非农就业出路少、农村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等。本文对这些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措施。
关键词:
农村 土地 流转 制度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海 田双清 陈乐宾
基于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演进逻辑、现实难点和改革需求,通过构建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基本共识分析框架,解释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共识层级构成及其作用价值。研究发现,新时代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须协调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城乡、区域、要素“五大”关系,确立权责清晰、收益共享、城乡平等、资源高效、系统联动的理念价值取向;须从产权安排、管理体制、配套制度三方面创新制度框架设计;须细化参与主体、参与方式、价格形成、收益分配等程序规则约束,增强从顶层设计到实践操作不同层面的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共识,充分发挥社会共识的政策工具作用,为我国土地制度创新与政府治理优化提供理论和现实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哲 谢家智
农村家庭资产配置问题成为新时期制约农村居民财富增长的重要因素。基于2013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回归分析以及基于R2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考察农村居民家庭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按地区、收入分组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总体来说,教育程度和风险态度是影响农村居民家庭资产配置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收入越高、金融知识越丰富的居民更倾向于持有非金融资产而非金融资产。分组检验结果显示,东部农村家庭的资产配置行为易受风险态度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农村居民家庭的资产配置行为易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高收入农村家庭的资产配置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育与风险态度的影响,而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其是否持有风险性金融资产则明显地受到身体健康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家庭资产 金融资产 风险性金融资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秋雷
文章系统地整理了1924~1949年中国农村土地经济思想。在这段时期内中国发生了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将日益严重的农村土地问题放到了当时经济研究的重要位置,其中土地分配与土地利用问题成为该讨论的核心。这一时期对农村发展与现代化问题的深入思考,也使得农村土地经济思想从传统的框架中摆脱出来,具有越来越广泛的联系性和鲜明的开放性。
关键词:
中国 经济思想 农村 土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位涛
构建一元、两序列、三账户、五支柱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土地养老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成为农民养老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人口流动加快和农村人口结构变化等背景下,土地价值逐步显现。为了有效地解决土地养老保障水平度量的问题,文章构建出养老保障水平数理模型,对现实土地养老保障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在对各参数变动预测的基础上,对未来40年农村土地养老保障水平进行预测,得出未来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大幅度提高的结论,这为制定适合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提供实证依据。
关键词:
土地养老保障水平 实证分析 预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曜 罗进华
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之一,目前流行的观点认为农村家庭承包制下的土地产权模糊,由此产生的交易费用阻碍了土地流转。本文采用要素需求模型为基础,并考虑交易成本构造出综合要素需求的成本收益模型,对影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行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土地产量 农产品价格 土地租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钱忠好
农村土地因其特殊性使农村土地市场在土地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发展状况一方面影响到农地这一极为有限的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配置,另一方面也影响到土地市场的状况并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能否顺利建成。本文首先对我国农地市场的现状作了分析;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