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21)
2023(20114)
2022(16899)
2021(15807)
2020(13275)
2019(30559)
2018(29922)
2017(57322)
2016(30667)
2015(34845)
2014(34581)
2013(34184)
2012(31862)
2011(28896)
2010(28991)
2009(27372)
2008(27072)
2007(24225)
2006(21574)
2005(19600)
作者
(87644)
(73907)
(73392)
(70090)
(46858)
(35150)
(33307)
(28689)
(28065)
(26203)
(25284)
(24785)
(23449)
(23302)
(23122)
(22803)
(21720)
(21588)
(21356)
(21179)
(18612)
(18144)
(17829)
(16941)
(16706)
(16607)
(16169)
(16093)
(14850)
(14647)
学科
(142820)
经济(142657)
(88906)
管理(88248)
(65882)
企业(65882)
方法(54892)
(53544)
数学(48535)
数学方法(47949)
中国(37913)
农业(35399)
(35182)
业经(32588)
地方(29667)
(29517)
(28697)
(25764)
贸易(25750)
(25090)
(22015)
银行(21979)
(21096)
(20894)
金融(20889)
(20536)
(20137)
财务(20068)
财务管理(20016)
环境(19988)
机构
学院(445141)
大学(443213)
(195874)
经济(192021)
管理(170308)
研究(154949)
理学(145623)
理学院(144035)
管理学(141675)
管理学院(140843)
中国(121067)
(92707)
(90758)
科学(90597)
(81502)
(77730)
中心(72164)
财经(70944)
研究所(69944)
(68083)
业大(64898)
(64402)
农业(62817)
经济学(60572)
北京(58418)
(57879)
师范(57359)
(55133)
经济学院(54270)
(52955)
基金
项目(289767)
科学(229638)
研究(215201)
基金(212187)
(183825)
国家(182253)
科学基金(156704)
社会(139750)
社会科(132347)
社会科学(132314)
(111894)
基金项目(111063)
自然(98432)
教育(98166)
自然科(96110)
自然科学(96082)
自然科学基金(94373)
(93765)
编号(87062)
资助(86663)
成果(71649)
(65709)
重点(65170)
(63637)
课题(60164)
(59826)
国家社会(58680)
教育部(56580)
(56292)
创新(56079)
期刊
(226022)
经济(226022)
研究(135950)
中国(91917)
(79929)
(70471)
学报(65607)
科学(63081)
管理(61730)
农业(54001)
大学(51106)
学学(48386)
(47036)
金融(47036)
教育(43424)
技术(38788)
业经(38316)
财经(35736)
经济研究(35692)
(30817)
问题(30002)
(27080)
(24159)
世界(23647)
技术经济(22818)
统计(22068)
(22003)
国际(20950)
理论(20169)
(19882)
共检索到682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静婷  
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迁,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农地流转受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缺位、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农地流转市场发育迟缓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地流转率普遍偏低,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针对这一困境,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祝志勇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旨在调整农村社会生产关系 ,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潜在利润是否能转化为现实 ,是由目前农村生产力和农村社会主体力量的结构 (政府、农民 )共同决定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海娜   罗玉辉   侯为民  
当前,关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存有争议。一些学者从“公平”角度出发,提倡应坚持集体所有制,照顾小农发展,避免失地农民的出现;另一些学者从“效率”角度出发,提倡土地是农民的财产,由农民自主进行市场化流转,政府不应该限制。基于这种“理念之争”,本文试图打破此“僵局”,通过测量农民土地依赖程度来科学推动未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改革方向。由此,本文构建中国农村土地依赖测算模型,其应用价值在于:一是依据土地依赖度科学推动土地流转;二是依托土地依赖度分类指导各地土地改革;三是依托土地依赖度协调区域经济科学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以农村人口为依据平均分配和持续调整农村土地,不可避免地带来土地分散、零碎经营,以及土地产权主体和客体模糊的制度缺陷。在加速发展现代农业的宏观战略下,以产权制度突破为重点探索农地流转新模式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成效,但仍然面临理论和法律两个方面的困境,以及可能引发的多种风险。从已有的改革实践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尽管模式多样、进展各异、成效不一,但具有十分明显的渐进性制度变迁的特征。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也必将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基础上,继续沿着产权分割、产权明晰、产权流动的路径推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增福  周明  
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最主要的土地经营方式就是分散化的经营。20多年来,这种土地经营方式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没有发生向集中化的演进,这是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都比较关注的问题。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这种分散化的经营方式在现阶段具有分散风险和节约交易成本的功能,这是其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敏  
土地流转能否有序、规范的进行,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明晰农地产权、完善农地流转制度等对策,以期能促进农村土地良性流转,进而推动农村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德起  
国家作为制约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重要因素,其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对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50多年变迁历史的分析得到印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高低和国家强度在农地产权制度中的高与低基本上呈负相关分布,但其相关程度受国家强度变化速率限制。现阶段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中国家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些结论为我们通过对国家强度的调整来提高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效率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柳建平  
土地制度安排受既定条件下土地所承载的各项功能的影响。随着土地功能的变化,制约农地制度进一步向合理化方向变革的条件已发生逆转,应不失时机地对现行农地制度的缺陷进行修补和改革,如:在土地制度变革的目标及方向上,应坚持"以民为本"、"地权归农",保护农民土地权利的基本原则。在具体措施上,一是加快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步伐和力度,尽快卸去本不该由农地承担的功能;二是抓住农村社会保障已取得初步成效的有利时机,推进农地制度改革。本文主要从收入、要素、资产以及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地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所发生的一些显著变化,意在表明对现行土地制度进行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变革的基本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柳建平  
土地功能是影响土地制度安排的重要因素。一个合理的土地制度安排应有利于土地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共同增进,或至少应在二者之间争取恰如其分的平衡。本文在论述土地功能与土地制度安排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分别对我国历史以来三种土地制度及所对应的功能变化,进行了利弊分析。在此基础上就现行农地制度变革的目标和方向提出了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中亮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热点问题之一 ,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运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之上 ,认为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具有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特征 ,并结合我国的农村的实际情况 ,着重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产生的原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新钢  张思光  张宝悦  
目前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困难 ,影响农业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的实现 ,影响农业效率的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 ,既有农村土地制度本身的原因 ,如土地产权不明晰、土地权利关系不稳定 ,也有外部环境因素 ,如农民非农就业出路少、农村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等。本文对这些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措施。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绍东  邰俊杰  卜俊煜  高雅婷  邓宏伟  陈文琦  姚瑾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已实现了从人民公社制度到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第一次飞跃",但仍需要向规模化经营和集体经济方向进行"第二次飞跃"。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考察了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两条路径,提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第一次飞跃的理论依据,这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第一条路径。而生产关系改革引领生产方式演进和生产力水平跃升,则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第二次飞跃的理论依据,这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第二条路径。在对安徽小岗和贵州塘约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和经营体制的改革可以明确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方向,着力改变目前农地集体所有权的"空置"状况,恢复和增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收益功能。在此基础上,分类设计农地制度的三类具体形式,一是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大中型农地股份合作社,二是引导种田大户和家庭联合农场发展的中小型农地股份合作社,三是引导"农户+公司"模式发展的农地股份公司。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保营  
由于我国长期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造成农村金融制度设计不合理,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作用严重弱化,从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瓶颈长期存在。必须从整体着眼,重新对农村金融机构、政府功能进行定位和战略性调整,推行全面的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提出了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丙军  
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这一制度安排的成功与否,关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稳定,其意义不言而喻。当前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带来了极大的绩效,但始终存在缺陷。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不仅涉及土地的绩效问题、意识形态问题,也牵涉到制度变迁的路径问题,需谨慎入手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茂华  陈丹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从均分化土地私有制到集体所有制,再到家庭承包经营制和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复杂变迁过程。新时期土地制度变革正沿着"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使用权"的方向,为农民提供更全面、更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利,实现土地要素的物权化、财产化、资产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