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0)
- 2023(13065)
- 2022(10587)
- 2021(10022)
- 2020(8297)
- 2019(19024)
- 2018(18717)
- 2017(35942)
- 2016(18931)
- 2015(21553)
- 2014(21150)
- 2013(21123)
- 2012(19143)
- 2011(17402)
- 2010(17591)
- 2009(16868)
- 2008(16816)
- 2007(14997)
- 2006(13352)
- 2005(12140)
- 学科
- 济(95061)
- 经济(94963)
- 业(88422)
- 企(70212)
- 企业(70212)
- 管理(63965)
- 农(50578)
- 方法(41806)
- 数学(34202)
- 数学方法(33696)
- 农业(33627)
- 业经(32053)
- 财(25114)
- 中国(24742)
- 制(18389)
- 务(17709)
- 财务(17674)
- 财务管理(17658)
- 技术(17543)
- 贸(17379)
- 贸易(17367)
- 易(17025)
- 策(16782)
- 企业财务(16657)
- 划(14737)
- 体(14611)
- 理论(14243)
- 和(14177)
- 发(13770)
- 地方(13316)
- 机构
- 学院(284113)
- 大学(275692)
- 济(130974)
- 经济(128945)
- 管理(117553)
- 理学(101618)
- 理学院(100728)
- 管理学(99238)
- 管理学院(98745)
- 研究(91296)
- 中国(76647)
- 农(57951)
- 京(57605)
- 财(55924)
- 科学(51306)
- 财经(44960)
- 所(44423)
- 农业(43972)
- 业大(43472)
- 中心(42674)
- 江(41999)
- 经(41040)
- 经济学(40065)
- 研究所(40028)
- 经济学院(36203)
- 北京(36042)
- 经济管理(34421)
- 财经大学(32799)
- 州(32535)
- 范(32210)
- 基金
- 项目(185201)
- 科学(149450)
- 基金(138853)
- 研究(138647)
- 家(119439)
- 国家(118329)
- 科学基金(104007)
- 社会(93820)
- 社会科(88852)
- 社会科学(88829)
- 基金项目(72543)
- 省(71465)
- 自然(64653)
- 自然科(63269)
- 自然科学(63257)
- 自然科学基金(62202)
- 教育(61416)
- 划(58263)
- 资助(56556)
- 编号(55515)
- 部(42619)
- 成果(42474)
- 创(41061)
- 发(40744)
- 重点(40587)
- 国家社会(40051)
- 业(39702)
- 创新(37683)
- 教育部(36805)
- 制(36749)
- 期刊
- 济(151035)
- 经济(151035)
- 研究(81334)
- 农(61828)
- 中国(57390)
- 管理(44924)
- 财(43923)
- 农业(42415)
- 科学(40638)
- 学报(36647)
- 业经(31166)
- 大学(30408)
- 学学(29310)
- 融(27644)
- 金融(27644)
- 技术(26666)
- 经济研究(23136)
- 财经(22594)
- 业(22116)
- 教育(20566)
- 问题(20277)
- 经(19651)
- 技术经济(17608)
- 世界(17421)
- 农业经济(15288)
- 农村(15220)
- 村(15220)
- 统计(15146)
- 贸(14979)
- 版(14317)
共检索到424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诗娥 杨汝岱 王璐 吴比
本文从土地流转视角讨论农业生产模式变迁问题。典型事实显示,样本期内农户土地流转率从4%上升到24%,农业经营主体转变加速;农业要素投入模式出现了结构性变迁,劳动投入持续下降,农机社会化服务与中间品投入等持续上升,土地经营规模化与分散化并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明显,农户收入、亩均产出、劳均产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等均快速上升。实证研究表明,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模式变迁具有重要影响,土地转出可以促进非农就业,提高非农收入和总收入水平,土地转入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具有较强经济显著性;从要素投入来看,土地转入能够显著降低要素投入强度,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规模经济。总结而言,土地流转在提升整体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模式现代化转型,但效应在不断减弱。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晓兵 侯麟科 张砚杰 孙剑林
经济体制改革促使了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但也提出相关的理论问题:土地流转市场对农业生产力和技术效率有何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土地流转行为的决定因素以及土地流转行为如何影响农业生产力和技术效率。基于1995—200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土地流转市场在逐步改善,农户土地流转受土地特征和非农就业的影响;预测的流转土地面积占自有土地面积比例与影响农业生产力和技术效率的因素显著相关;综合来看增加土地流转会提高技术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家庭 张换兆
本文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探讨农地流转制度的变迁历程,认为中国农地流转制度存在管理制度供给不足、管理主体不明确、地方寻租空间过大等问题,提出加强制度变迁的综合性和配套性,明确管理主体,以土地使用权能一致性为基础,逐步清晰产权,规范微观管理主体行为,保护农民利益,消散制度租。
关键词:
农地流转制度 管理主体 寻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岳佳坤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二次土地革命",有序的农地流转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利于实现以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高效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研究阐述了农地流转对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积极作用;揭示了农地用途变更扭曲农地流转目标,市场机制问题即金融体系问题对当前农地流转效率提升的制约;给出规范农地流转用途以提升农业效率,优化支持农业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和变革筹融资机制等支持农地流转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土地流转 支农金融业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岳佳坤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二次土地革命",有序的农地流转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利于实现以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高效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研究阐述了农地流转对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积极作用;揭示了农地用途变更扭曲农地流转目标,市场机制问题即金融体系问题对当前农地流转效率提升的制约;给出规范农地流转用途以提升农业效率,优化支持农业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和变革筹融资机制等支持农地流转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土地流转 支农金融业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艳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有转包、股份合作、土地银行三种典型模式,分别以浙江温州、山东宁阳、宁夏平罗为代表,三种模式各有利弊。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要建立现代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赋予农民稳定的土地使用权,保障土地处分权和收益权的实现;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好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程序,规范管理;培育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加强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市场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生存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村土地流转 模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明国
本文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内涵进行了探讨,着重剖析了"宿州模式"和"益阳模式"的内在运行机理。在此基础上,研究阐释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信托的比较优势和制约因素。为更好地构建适应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土地流转信托新模式,本文从政府引导、服务平台建设、制度体系构建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试图给出撬动我国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新方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钟成林
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3-2016年的相关数据,综合采用SBM-Super-DEA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颁证制度触发了显著的农业生产效率"空间外溢效应",一个地区被纳入确权试点后,周边地区也会在区域农产品竞争的激励约束作用下向中央申请试点政策,引发土地确权的"空间示范效应",与土地确权的"产权作用机制"完美耦合便触发农业生产效率"空间外溢效应"。因此,应率先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空间示范效应"潜力较大的地区纳入试点范围,并根据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改革目标,实施差异化的试点层级瞄准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罗玉辉 林龙飞 侯亚景
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产权理论和地租理论对在坚持集体所有制原则下开展农村土地流转进行了肯定。但是,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着强行政色彩、弱市场因素等共性问题,阻碍了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受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改良集体行动"理论的启发,本文设想在中国农村土地确权后设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以促进农村土地实现科学、规范、有序流转。
关键词:
集体所有制 农村土地 土地流转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润秋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产生了深远影响,本阶段各地积极探索的"两权"抵押、"宅基地换住房、土地换社保"、"股田制"、"两田制"、"反租倒包"等农地流转模式引发了激烈的理论争鸣。争鸣的原因在于产权基础不同、流转原则不同、风险评估不同、利益倾向不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韦云凤
本文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的调查,系统分析了富川县"集体统一规划、小组协调生产、分户承包管理"、"公司+基地+农户"等主要土地流转模式的特点及其推动土地流转的保障机制,指出了目前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土地流转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乐荣 左停
基于中国150个村的调研数据分析表明,改革开放30年农村中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仍未改变,但是二、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逐渐增强;农业生产结构呈现出种植业地位下降,林业、畜牧养殖业、渔业作用上升的变化趋势;农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由集体农业经营、提留统筹及村办企业转变为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村集体支出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种植及养殖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然而投入要素的缺乏和不足以及养殖风险大、成本高也阻碍了种养业的发展;同时农业收入相对较低、城乡差距大也降低了一些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关键词:
中国 农村 变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德军 朱道林
研究目的:解读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规律,分析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取向。研究方法:通过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集体、农民4方动态进化博弈模型,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中各利益主体博弈进化关系特征及约束条件。研究结果:生成了各利益主体进化博弈关系表及策略对比趋势图。研究结论:(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以中央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导;(2)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一个由强制性向诱致性过渡的历史过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应该顺应这种趋势;(3)农民集体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中中央政府策略选择不完全的产物,其产权关系不清、权能缺失。(4)应该有针对性地完善现行土地产权制度...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历史变迁 进化博弈论 农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孔泾源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经历了10多年的艰难跋涉。其间不乏土地产出的戏剧性增长为世瞩目。同时也曾因农业徘徊而引起人们的迷惘、忧虑和关注。这场经验和教训都极为丰富的历史性变革,不仅以其变动不居的制度形态张扬着中华民族尤其是农民大众的创造精神,而且以制度变迁的特殊约束条件和历史轨迹启迪着人们的理论思考。本文试图对我国当代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过程、类型及约束条件作出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广栋 程久苗
文章根据建国以来关于农村土地制度论文发表数量和研究焦点的转移,将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分为5个阶段,就每个阶段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同时,结合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土地政策调整的各个阶段进行对比,总结了中国土地制度和政策调整的变迁特点,并将理论研究的演变阶段与制度的演变阶段进行了对照,得出了如下结论:虽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先后经历了多种变迁方式,土地政策也相应进行了多次调整,但由于在制度演变过程中忽视了核心制度的再创新,效果因此并不显著,新问题不断显现,问题依然存在;土地制度的理论研究和政府实践二者的演变过程基本上是对应的,但从土地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储备滞后于实践需求,这为理论...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制度变迁 农村 理论和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