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79)
- 2023(17123)
- 2022(14275)
- 2021(13426)
- 2020(11048)
- 2019(25195)
- 2018(24542)
- 2017(46545)
- 2016(24691)
- 2015(28054)
- 2014(27495)
- 2013(27187)
- 2012(25110)
- 2011(22805)
- 2010(22686)
- 2009(21318)
- 2008(20473)
- 2007(17951)
- 2006(16002)
- 2005(14385)
- 学科
- 济(124100)
- 经济(123959)
- 业(71022)
- 管理(68301)
- 农(51667)
- 企(48753)
- 企业(48753)
- 方法(45723)
- 数学(41026)
- 数学方法(40589)
- 农业(34248)
- 中国(31584)
- 业经(28501)
- 财(26683)
- 地方(25584)
- 学(24119)
- 制(24017)
- 贸(19865)
- 贸易(19851)
- 易(19377)
- 体(17924)
- 环境(17126)
- 发(17063)
- 银(16995)
- 银行(16969)
- 融(16773)
- 金融(16769)
- 行(16363)
- 策(15180)
- 和(14722)
- 机构
- 学院(356330)
- 大学(355691)
- 济(163146)
- 经济(160320)
- 管理(136217)
- 研究(124716)
- 理学(117435)
- 理学院(116179)
- 管理学(114364)
- 管理学院(113695)
- 中国(97323)
- 京(73677)
- 财(72505)
- 科学(71413)
- 农(68999)
- 所(60983)
- 中心(57661)
- 财经(57452)
- 研究所(55057)
- 业大(53440)
- 农业(52835)
- 江(52519)
- 经(52465)
- 经济学(51615)
- 经济学院(46189)
- 北京(45936)
- 范(45526)
- 师范(45111)
- 院(44232)
- 财经大学(42383)
- 基金
- 项目(238492)
- 科学(190437)
- 基金(177406)
- 研究(177015)
- 家(153664)
- 国家(152367)
- 科学基金(131610)
- 社会(118197)
- 社会科(111888)
- 社会科学(111863)
- 基金项目(93176)
- 省(90988)
- 自然(81888)
- 教育(80308)
- 自然科(79953)
- 自然科学(79932)
- 自然科学基金(78526)
- 划(75902)
- 资助(71352)
- 编号(69767)
- 成果(56244)
- 部(54991)
- 重点(53655)
- 发(52395)
- 国家社会(50544)
- 创(49458)
- 制(48244)
- 课题(47929)
- 教育部(47608)
- 创新(46509)
- 期刊
- 济(187115)
- 经济(187115)
- 研究(108250)
- 中国(74048)
- 农(70538)
- 财(55472)
- 学报(52971)
- 科学(51578)
- 管理(49308)
- 农业(47880)
- 大学(42319)
- 学学(40304)
- 融(35593)
- 金融(35593)
- 业经(32253)
- 教育(32144)
- 技术(30748)
- 财经(29655)
- 经济研究(29003)
- 经(25646)
- 问题(25253)
- 业(23067)
- 世界(20992)
- 贸(18891)
- 技术经济(18400)
- 版(18162)
- 统计(17248)
- 经济问题(16837)
- 国际(16437)
- 资源(16176)
共检索到541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绍东 邰俊杰 卜俊煜 高雅婷 邓宏伟 陈文琦 姚瑾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已实现了从人民公社制度到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第一次飞跃",但仍需要向规模化经营和集体经济方向进行"第二次飞跃"。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考察了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两条路径,提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第一次飞跃的理论依据,这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第一条路径。而生产关系改革引领生产方式演进和生产力水平跃升,则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第二次飞跃的理论依据,这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第二条路径。在对安徽小岗和贵州塘约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和经营体制的改革可以明确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方向,着力改变目前农地集体所有权的"空置"状况,恢复和增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收益功能。在此基础上,分类设计农地制度的三类具体形式,一是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大中型农地股份合作社,二是引导种田大户和家庭联合农场发展的中小型农地股份合作社,三是引导"农户+公司"模式发展的农地股份公司。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嘉懿 李家祥
中国经济发展延续了稳中向好的态势,但存在的风险仍不容忽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造成了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这可能是导致经济存在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找到新的平衡点来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稳中求进总基调进行了研究,认识"稳"和"进"在经济发展中的内涵及作用,阐述了在经济运行中把握"进"力度与保持"稳"态势的举措,得出了运用稳中求进总基调指导经济工作中,要遵循经济运行四个环节的整体原则、实物形态与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嘉懿 李家祥
中国经济发展延续了稳中向好的态势,但存在的风险仍不容忽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造成了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这可能是导致经济存在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找到新的平衡点来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稳中求进总基调进行了研究,认识"稳"和"进"在经济发展中的内涵及作用,阐述了在经济运行中把握"进"力度与保持"稳"态势的举措,得出了运用稳中求进总基调指导经济工作中,要遵循经济运行四个环节的整体原则、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的适应原则、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优化原则,进而提出实施稳健性的财政政策、做好社会政策托底工作、推进经济结构的中高端发展等建议,以期在不断波动起伏的经济运行中彰显稳中求进总基调的战略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嘉懿 李家祥
中国经济发展延续了稳中向好的态势,但存在的风险仍不容忽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造成了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这可能是导致经济存在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找到新的平衡点来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稳中求进总基调进行了研究,认识"稳"和"进"在经济发展中的内涵及作用,阐述了在经济运行中把握"进"力度与保持"稳"态势的举措,得出了运用稳中求进总基调指导经济工作中,要遵循经济运行四个环节的整体原则、实物形态与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绍东 潘敬萍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既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产业之间的生产关系引导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国内外的流动、组合和搭配,由此形成的现代产业体系构成了"中观生产关系"的核心。现代产业体系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四位协同的有机整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把握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之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之间、发展现代农业与推动新型城镇化之间以及劳动力"走出去"和生产资料"走出去"之间的关系。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顾海良 张凯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以后,主要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开创到形成和发展,再到拓展和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创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科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和理论的演进过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为主线,回溯和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创新,提炼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理上的纵深发展及其理论贡献,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赵磊
确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否属于实证科学的依据,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某个观点是否已经实证,或者是否具有实证的可能性,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是否具有实证的性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证性质奠定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实证性质是嵌入在逻辑起点、理论内核以及认识过程之中的。唯物辩证的"抽象力"是政治经济学实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实证性质的具体路径。用计量经济模型"跑数据"虽然能够实证出经济变量之间的真实关联,但这种关联背后的内在根源仍然有待经济理论的进一步的揭示。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内在规律的《资本论》,是不可能依靠计量经济学的"跑数据"来完成的。《资本论》既是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发展内在规律的结果,同时也是马克思通过资本主义的宏观样本数据对唯物史观进行实证检验的过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辉灿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其中,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深入研究国际经济形势,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理顺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规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与升华,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达到一个新高度。王颖、袁丽美、刘有源共著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艳 杨培祥 邬璟璟 李韵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处理好农民工问题及进一步发挥好农民工的作用,从根本上看,就需要对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进行科学的界定,并让其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朝着合理的方向转化。文章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基于农民工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对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加以界定,认为我国农民工在阶级属性上属于半无产者,在社会身份则为半工半农,而后者是由前者所决定的。然后,文章利用2015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对自身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的认同,并检验了上述理论观点。最后,文章将我国农民工未来发展趋势归纳为四种可能性,并指出我国农民工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半工半农的身份和地位。因此,要妥善地处理好农民工问题,需要在政策设计上使农民摆脱现有的尴尬处境,朝着符合自身发展的方向转化。
关键词:
农民工 半无产者 半工半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贺祥瑞 陶克涛 孟凡有 傅仲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即调整农业结构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笔者认为 ,新阶段应以市场为导向 ,在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动下 ,以利益为纽带 ,变小农经济为规模化效益 ,实施产业化经营 ,增强农业的竞争地位 ,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瑞
明确中国建构新政治经济学的实质是重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确定坐标系的定位意义。这是中国人民基于倍受推崇的西方经济学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和当代尴尬境遇,并总结中国建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的理性的最优选择,是深度推进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国化进程和对其内核剩余价值和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创新;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造性发展,理论上适应"世情""国情"的与时俱进,对其历史遗产进行时代新采掘,并实现语言范式契合时代特点和中国人民受众心理的精确转换;这是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联动背景下以"现实经济人"为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核心,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为重要内容,旨在增益人民幸福写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圣兵 刘伟杰 周绍东
生产力跃升改变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进而改变生产关系。文章运用"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这一唯物史观范式,考察新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一般)和生产方式(特殊)两个层面的影响,通过对劳动资料历史演进过程的回顾,引入"知识性生产资料"这一概念,分析新科技革命如何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三大核心特征。结论表明:从生产方式(一般)来看,新科技革命弱化了生产过程中劳动力与传统物质性生产资料之间的密切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就业结构。从生产方式(特殊)来看,知识本身开始成为生产资料,"知识性生产资料"的出现,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巨大转变。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不再是一个完全由资本控制的过程,两者自然结合的可能性有所提高,资本监督和控制劳动过程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资本对劳动的绝对权威受到挑战,同时,劳动者在价值分配中的地位得到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立杰
沃尔夫是人类学政治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亦可称之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人类学家。他以南美、中欧等地田野材料,重点讨论了农民定义、农村类型、农民的结合与阶级划分以及农民革命等问题,从知识传统和方法论运用上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点,例如关注人类社会演化的宏观历史,采用生产、商品和世界市场等概念解构乡民社会,坚持普遍联系与发展观等等。这一研究进路中,他与沃勒斯坦、弗兰克等人对话,也给西敏司、斯科特等人极大启发,同时还招致了萨林斯等人的批评。总之,沃尔夫的农民研究影响深远,对其梳理也意义重大。
关键词:
沃尔夫 农民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祚庥
有学者深受教条主义的束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需要有重大发展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必须深入改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按照劳动价值论,某个国家或社会的总产值大体上和总人口成正比。现代各类经济统计数据强烈支持了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要综合利用市场和计划这两种手段,促进现代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生产力。必须将脑力劳动所引起的科技进步和市场进步引入政治经济学的框架,将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论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之中来分析。随着劳动和资本的不断增加的合作,完全可以做到劳资双方的互利共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